氢氨醇

搜索文档
氢氨醇产业调整:项目清退与标杆崛起
势银能链· 2025-09-15 12:24
行业政策调整 - 多地政府对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设定硬性开工期限 例如内蒙古要求1年内达到实质性开工并完成计划投资45%以上 否则终止项目并收回新能源规模[4] - 甘肃 辽宁等地也出台类似清退机制 对逾期未开工或进度滞后项目进行清理[4][5] - 政策合规性门槛显著提高 旨在挤出占而不建泡沫 确保风光指标和土地资源用于快速落地项目[5] 项目撤销案例 - 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全球最大绿色甲醇项目撤销 投资185.3亿 原计划一期建成50万吨绿色甲醇 远期规划1亿吨[4] - 内蒙古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风光制氢绿色化工一体化一期和二期项目相继撤销[4] - 中国天楹水电解制氢设备采购因重大技术变更终止招标[5] - 华电榆树风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被吉林省撤销备案 计划建设6000Nm³/h制氢合成氨产能及配套80万千瓦风电[5] - 新疆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6月初确认招标终止[5] - 丰镇市风光制氢一体化氢储能调峰电站因产业政策调整中止 该项目为全球最大氢储能规划项目[5] 行业核心挑战 - 经济性挑战是核心掣肘 绿氢/绿氨/绿甲醇成本远高于传统化石路径 项目财务模型脆弱[6] - 高昂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 电解槽等关键设备成本 合成储运费用使盈利前景不明朗 严重依赖补贴或政策强制力[6] - 技术路线与工程化风险浮现 包括技术路线选择 系统集成优化 工程放大等现实挑战[6] - 市场环境与审批存在不确定性 国家层面强制性配额政策未完全落地 长期补贴机制缺失[6] 标杆项目进展 - 远景赤峰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于7月8日正式投产 为全球首个百万吨级零碳氢氨项目[7] - 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年产25万吨绿色甲醇 首期工程于7月15日投产[7] - 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于7月26日宣布正式投产[7] - 三大项目均为国家级大型绿色氢氨醇示范项目 单个产能均在万吨级以上[8] 产业影响与意义 - 大规模项目验证可再生能源制氢 储运和应用全链条技术可行性 包括ALK和PEM电解槽 管道 高压气态 液氢 固态储氢等技术[8] - 推动全产业链成本下降 通过集中采购刺激电解槽制造商扩大产能 优化工艺 降低单位成本[9] -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建设巨大风光发电基地 拉动可再生能源装机 催生储运基础设施需求[10] - 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 绿氢用于合成绿氨 绿甲醇 为化工行业提供绿色原料 应用于航运 重型卡车 工业高温供热等领域[11] 港口加注与出口动态 - 7月2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为"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200吨国产绿色甲醇[12] - 7月11-12日上港能源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在洋山港加注1000吨国产绿色甲醇燃料[12] - 7月15日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通过"海港致远"轮完成500吨国产保税绿色甲醇加注[12] - 7月23日5000吨绿色甲醇在天津大沽口港区装船发往新加坡[12] 政策支持与试点 - 国家能源局公示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第一批 包括9个试点项目 其中绿色甲醇和绿氨方向占8个[13]
189亿元投资氢氨醇 风电巨头何以重押“新石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21:51
绿氨和绿色甲醇的生产与应用 - 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 再将氢气与氮气、二氧化碳合成绿氨或甲醇 [2] - 绿氨可应用于制备尼龙、聚氨酯、氮肥等化工产品 绿色甲醇被视作交通替代燃料 特别是在航运等场景中 [2] 金风科技在氢氨醇领域的投资与项目 - 金风科技拟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 计划投资189.2亿元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3] - 项目总体规划建设3吉瓦风电 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并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每年分别制取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 [4] - 金风科技此前投资了内蒙古兴安盟风电耦合制绿色甲醇项目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6.65亿元 建设2吉瓦风电 每年制取50万吨绿色甲醇 [5] - 兴安盟项目采用全球首套具备最高压力等级、最大处理量的气流床水冷壁半废锅式生物质气化炉 并采用动态掺氢补碳技术 使碳转化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个百分点 [5] - 金风科技2023年11月与航运巨头A.P.穆勒-马士基签订绿色甲醇长期供货协议 所采购绿色甲醇源自兴安盟项目 [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5.37亿元 同比增长41.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8亿元 同比增长7.26% [6] - 截至2025年6月 外部在手订单总计51.81吉瓦 同比增长45.58% [6]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 - 行业机构统计显示 我国签约、备案的绿色氢氨醇项目已超过800个 仅绿醇项目规划总产能已接近6000万吨/年 [3] - 2024年10月3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指出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等领域鼓励低碳氢规模化替代高碳氢 探索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 [7] - 2025年8月27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通知 公布9个试点项目中有8个涉及绿色甲醇和绿氨 要求这些项目于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 2027年6月底前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 [7][8] - 2024年以来 国内已完成至少13个百亿级别投资规模的绿色氢氨醇新项目的签约或备案 [9] 主要参与企业与区域分布 - 风电企业远景能源、明阳集团、运达股份等相继启动多个项目 远景能源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于2025年7月9日建成投产 [9] - 运达股份2024年在吉林省投资超过200亿元 建设约80万吨生物质秸秆气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约20万吨水电解制氢催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及200万千瓦风光及储能项目 [9] - 内蒙古成为主要发展高地 在建及已批待建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达8个 新能源装机总规模411万千瓦 合计总投资343亿元 [10] 技术挑战与成本考量 - 目前绿氢成本较高导致氢氨醇经济性受到考验 [11] - 业内分析指出2030年将成为关键转折点 届时绿氢成本有望降至10元/千克以下 极大提振项目经济性 [11]
189亿元投资氢氨醇,风电巨头何以重押“新石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21:51
公司投资动态 - 金风科技拟投资189.2亿元在巴彦淖尔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规划建设3吉瓦风电 80%以上电力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年产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 [1][2] - 公司此前已投资136.65亿元建设兴安盟项目 规划2吉瓦风电 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 采用全球首套高压生物质气化炉和动态掺氢补碳技术 碳转化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个百分点 [3] - 公司2023年与航运巨头马士基签订绿色甲醇长期供货协议 产品源自兴安盟项目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85.37亿元 同比增长41.26% 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 同比增长7.26% 外部在手订单51.81吉瓦 同比增长45.58% [3] 行业政策支持 - 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鼓励在合成氨 合成甲醇等领域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 [5] - 2025年8月国家能源局公布9个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 其中8个涉及绿色甲醇和绿氨 要求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 [5][6] - 试点项目包括金风科技兴安盟项目(年产25万吨绿色甲醇) 远景能源赤峰项目(年产30万吨绿氨)等 [5] 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签约备案的绿色氢氨醇项目超800个 绿醇项目规划总产能近6000万吨/年 [1] - 2024年以来完成至少13个百亿级别投资规模的绿色氢氨醇项目签约或备案 [6] - 内蒙古在建及待建风光制氢氨醇项目达8个 新能源装机总规模411万千瓦 总投资343亿元 [6] - 远景能源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于2025年7月建成投产 运达股份2024年在吉林投资超200亿元建设绿色甲醇生产线及风光储能项目 [6] 技术路径与经济性 - 采用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技术 通过调节氢碳比提高甲醇 氨产量并减少碳排放 [2] - 配套储氢设施及储能系统(如兴安盟项目118吨储氢和16万千瓦/2小时储能)以解决风光发电波动性问题 [3] - 当前绿氢成本较高影响经济性 预计2030年成本降至10元/千克以下将显著改善项目经济性 [7]
投资189亿!风电老大金风科技重押氢氨醇
新浪财经· 2025-09-11 14:34
公司投资计划 - 金风科技计划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投资风电制氢氨醇项目 总投资金额189.2亿元[1] - 项目规划建设3GW风电 80%以上电力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 绿氨40万吨[1] -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 目前公司货币资金95.86亿元 不足以支撑189.2亿元投资[3]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总额1615.53亿元 流动资产716.87亿元 负债率73.08%[3] - 上半年营收285.37亿元 同比增长41.26% 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 同比增长7.26%[6] - 净利增速在龙头企业中表现优异[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在打造覆盖陆上大基地 海上深远海区域 分散式风电等多场景产品布局[4] - 同步拓展风电+制氢 储能 混塔 能碳等新兴业务[4] - 投资项目是为了完善业务布局 拓展发展空间 打造风电加绿色化工领域综合解决方案能力[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以来中国至少已有13个总投资超100亿元的绿色氢氨醇新项目完成签约和备案[10] - 风电 光伏大厂纷纷布局氢氨醇项目 欲打通新能源产业链 拓宽应用场景 增加新业绩增长点[7] - 远景科技在内蒙古赤峰打造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 规划产能152万吨 首期32万吨已投产[8] - 明阳集团启动多个风光储氢醇项目 将风光储氢燃一体化作为战略布局[9] - 运达股份在吉林投资超200亿元建设绿色甲醇生产线及风光储能项目[9] 政策支持环境 -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2024年10月发布指导意见 鼓励在合成氨 合成甲醇等领域低碳氢规模化替代[12] - 探索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 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12] - 巴彦淖尔市政府承诺提供最优惠扶持政策 协助办理电网接入 寻找碳源及销售通道[3] 项目价值意义 - 通过风光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可有效解决西北地区弃风弃光问题 满足风光消纳需求[13] - 氢氨醇是以氢为纽带 氨/甲醇为载体的产业链耦合 需要稳定新能源电力供应[3] - 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热度提升 可通过海上风电制绿氢供应港口船舶[14] 行业面临挑战 - 绿色氢氨醇及其衍生品成本较高 据测算绿氨平准化单位成本近每吨4200元 略高于灰氨售价[15] - 风光波动性大容易干扰电解槽制氢 绿氢存在储存 运输困难等问题[16] - 风电行业近年受价格战影响业绩增速放缓 部分龙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