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行业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6%
证券日报· 2025-10-24 03:05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1] -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1]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72557亿千瓦时 [1] - 第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9万亿千瓦时,连续两个月(7月、8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 -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增速分别为2.5%、4.9%和6.1% [3] 第二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是主要增长动力 [1] - 第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4%,增速比第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2%,增速比第二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17个省份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5% [2] 第三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3%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3% [2]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7% [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2]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6% [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2% [2] - 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 [2]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7月份多轮高温过程拉动全社会最大负荷屡创新高 [1] - 宏观经济保持回暖态势,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 [1] - 多个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拉动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2]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2] -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 [2] - 电动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2]
9月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17:07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9月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1] - 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1] - 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9万亿千瓦时,7月和8月用电量连续两个月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 分产业用电量表现 - 9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1] - 9月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1] - 9月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1] - 9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8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 [1] - 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4.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2] -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5% [4] - 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3% [4] 第二产业用电驱动因素 - 系列稳增长政策拉动第二产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 [2] - 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4%,比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2%,比二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 [2] - 17个省份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5%,其中西藏(25.8%)、吉林(14.3%)、湖北(10.6%)、广西(10.6%)实现两位数增长 [2]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长 - 三季度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5%,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4.3个百分点 [3] - 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9% [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8% [3]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9% [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1% [3] 第三产业用电驱动因素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8.3% [4] - 批发和零售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1.7% [4]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4]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6% [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7.2% [4] - 住宿和餐饮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1% [4]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情况 - 三季度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规模超50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5] - 前三季度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5.6% [5] - 三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6.4% [5] - 西藏、宁夏、河南、山东、陕西、河北、山西、天津、贵州三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幅度超10% [5]
前9月全社会用电量达7.77万亿千瓦时,经济动能持续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17:01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增长 -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1] - 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1] - 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9万亿千瓦时,其中7月和8月用电量连续两月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 分产业用电量表现 - 9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3] - 9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3] - 9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3] - 9月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8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 [3] - 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4.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4] -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5%,三季度同比增长8.3% [5] - 前三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5.6%,三季度同比增长6.4% [7] 第二产业用电驱动因素 - 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是主要增长动力 [4] - 四大高载能行业三季度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3.2%,比二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三季度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5%,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4.3个百分点 [4] - 汽车制造业(1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2.8%)、通用设备制造业(11.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0.1%)用电量增速领先 [4] 第三产业用电驱动因素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8.3% [5] - 批发和零售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1.7% [5]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5] - 充换电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49.6% [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季度用电量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1% [5] 区域用电量增长 - 9月份用电量增速前五省份为海南(18.6%)、西藏(15.4%)、吉林(14.9%)、新疆(12.0%)、浙江(11.8%) [6] - 三季度用电量增速前五省份为西藏(14.7%)、吉林(11.9%)、河北(11.7%)、河南(11.1%)、天津(9.9%) [6] - 三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幅度超10%的省份包括西藏、宁夏、河南、山东、陕西、河北、山西、天津、贵州 [7] - 17个省份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5%,其中西藏(25.8%)、吉林(14.3%)、湖北(10.6%)、广西(10.6%)实现两位数增长 [7] 气候与季节性因素影响 - 三季度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次高,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拉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规模超50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6] - 7月多轮高温过程拉动全社会最大负荷屡创新高 [3]
“反内卷”“稳增长”组合拳发力,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高增
贝壳财经· 2025-10-23 14:05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2] - 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增速明显回升 [2] 第二产业用电量分析 - 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是主要增长动力 [2] - 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4%,比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2%,比二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呈明显回升态势 [2] - 17个省份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5%,其中西藏(25.8%)、吉林(14.3%)、湖北(10.6%)、广西(10.6%)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多个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拉动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2] 第三产业用电量分析 - 9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3] -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150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 [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8.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7% [3]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33.8%,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6% [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季度用电量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1% [3]
不止稳增长:新一轮十大行业政策发布,背后是国家战略的深刻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9:40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启动 - 时隔两年再次启动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 电力装备行业 汽车行业等 [1] - 方案旨在应对外部环境复杂性和内部结构性矛盾 保持工业合理增速并推动效益改善与结构提升 [1] - 十大行业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具有产业链长 关联度高 带动作用强的特点 [4][6] 政策目标与行业量化指标 - 汽车行业目标2025年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6] - 电力装备行业目标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 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 [7] - 电子信息制造业目标规模以上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左右 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到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7] 政策内涵与战略意图 - 政策从量的增长转向质效并重 更关注结构优化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供需两端同步发力 [2][11] - 供给端强调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供给 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 加速绿色化转型 并治理低价竞争 [2][11] - 需求端从消费恢复性增长转向创造新需求和开拓新市场 如依托能源重大工程稳定国内需求并拓展海外市场 [11] 行业选择原因与战略定位 - 十大行业规模占比大有利于发挥压舱石作用 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七成左右 [6] - 行业覆盖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完整链条 为新技术 新模式提供试验田 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 [6] - 政策意图包括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 优化产业结构与能级 巩固产业领导地位 如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7][8] 政策差异与当前经济背景 - 2023年政策核心是保增速稳定工业基本盘 当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4.6% [10] - 当前工业经济稳健向好 2025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2% 高于2023年全年增速0.4个百分点 [11] - 与2023年相比 本轮政策更关注中长期结构优化 强调科技创新对产业的赋能 重心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提升 [12]
不止稳增长:新一轮十大行业政策发布,背后是国家战略的深刻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7:45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启动 -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于2025-2026年启动实施 覆盖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行业 这些行业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1][3] 政策目标与内涵转变 - 政策核心从"量的增长"转向"质效并重" 更关注结构优化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与2023年政策有本质区别 [2][6][7] - 供需两端同步发力 供给端强调技术创新优化供给 需求端强调创造新需求和开拓新市场 [2][7] - 叠加对低价竞争的治理 加大对市场非理性竞争行为的调控力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7] 汽车行业具体目标 - 2025年目标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20% [3]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3] 电力装备行业具体目标 - 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 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4] - 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 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 [4] - 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4] 电子信息制造业具体目标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 [4] -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到2026年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4] - 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4] - 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 [4] 战略意图与产业导向 - 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7%左右高于一般工业增速 发挥"增长极"核心作用 [5] - 优化产业结构与能级 导向服务器、大尺寸电视、智能终端等高附加值领域 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5][6] - 巩固产业领导地位 维护和提升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格局中的核心地位 [5] 政策实施措施 - 电力装备行业从供给、需求、环境三方面提出8方面措施 供给侧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7] - 需求侧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设稳定国内需求 拓展海外市场 [7] - 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 加速绿色化转型 [7]
新华解码|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稳”字背后释放哪些深意?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41
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背景 -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时隔两年再次启动实施 包括电力装备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行业 其他行业方案也将陆续推出[1] - 方案推出时点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周年 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1] - 2023年推出首轮方案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3.8%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减弱三重压力[2] - 当前工业经济稳健向好 2024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2] 十大重点行业选择依据 - 两轮方案均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行业[3] - 这些行业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行业稳定直接关系工业和经济基本盘稳定[4] - 重点行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 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关联光伏和锂电池等行业 电力装备行业驱动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等多领域协同升级[5] - 十大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涵盖上游材料和下游场景 为新技术新模式提供试验场和应用空间[5] 政策发力方向 - 方案从供需两端发力 供给侧加强技术创新改造、质量品牌标准建设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6] - 人工智能在已发布文件中占据重要位置 电子信息制造业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电力装备行业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7][8] - 需求侧促进传统消费升级、拓展新消费场景、加快新业态推广应用以及引导企业有序走出去[8] - 强调重大工程引领作用 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重大工程建设 电力装备行业推动重大水电建设[8][9] 企业发展机遇 - 政策拒绝非理性竞争 电子信息制造业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电力装备行业引导低端产品更新改造[10] - 明确技术创新清单 包括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XR)新型终端设备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电网装备领域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10] - 提供具体扶持措施 落实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加快首台(套)试验验证平台建设 鼓励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10] -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鼓励国有企业采购电力装备领域创新产品 从资金支持到研发平台建设提供全方位助力[10]
金十整理:工信部未来重点安排一览
快讯· 2025-07-18 16:33
信息通信业发展 - 加快推进5G-A和万兆光网试点部署 [1] - 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 [1] - 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并前瞻布局6G应用产业生态 [1] - 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试点 [1] 稳增长行动 - 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 - 持续落实铜、铝、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2] - 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2] -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2]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2]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 将印发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3] - 落实机械和电力装备2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3] - 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即将出台 [3] 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 开展专项行动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 [4] - 研究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推进税费政策便捷惠及小微企业 [4] - 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