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业
搜索文档
国网信通:10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2:13
公司运营与治理 - 公司于2025年10月29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九届第十九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修订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信息通信业务,该业务占比达99.88%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0.12%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222亿元 [1]
八月波黑平均净工资1579马克,环比名义下降1.4%
商务部网站· 2025-10-25 23:43
工资总体水平与变动趋势 - 2025年8月全国雇员月平均净工资为1579马克,环比名义下降1.4%,实际下降1.2% [1] - 月平均净工资同比名义涨幅13.5%,实际涨幅为9% [1] - 同期月平均总工资为2449马克,环比下降1.4%,但同比上涨13.7% [1] 分行业工资水平排名 - 信息通信行业月平均净工资最高,为2155马克 [1] - 金融保险业月平均净工资为2055马克,位列第二 [1] - 能源供应业月平均净工资为1939马克,位列第三 [1] - 餐饮住宿业月平均净工资为1137马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建筑业月平均净工资为1257马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
日本经济走向何方?
金融时报· 2025-10-21 17:16
日本宏观经济形势 - 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折算为美元规模低于德国,在世界经济排名中位列第四 [2] - 日本经济保持恢复基调但面临较大压力,各季度经济增长率上下起伏,物价和汇率持续波动 [2] - 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150日元的重要关口 [1] - 经济复苏的助力包括就业环境改善、投资需求增加、访日游客消费扩大、出口贸易增长 [2] - 经济压力来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国际政治局势紧张、全球供应链震荡、世界经济增速减缓 [2] 日本产业发展状况 - 制造业因能登半岛地震及自然灾害影响发展曲折波动,生产用机械、电子零部件、汽车产业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 [3] - 原材料与消费品产业发展依旧低迷 [3] - 服务业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零售业、餐饮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缓慢复苏 [3] - 信息通信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发展向好 [3] - 日本政府采取强化经济安全保障、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加快产业发展 [3] 中日经贸关系 - 尽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进一步下降,但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仍至关重要 [4] - 中日贸易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扩大,但贸易互补性依然显著 [4] -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中日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4] - 合作机遇包括深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及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三方市场合作 [4] - 可在银发经济、双碳及数字经济领域通过结构性互补释放协同势能 [4] 日本人工智能产业 - 日本积极聚焦生成式AI发展,加紧在基础硬件、AI模型、应用和用户等产业结构中的战略布局 [5] - 日本在半导体等部分硬件领域具备优势 [5] - 日本在云服务能力、本土模型竞争力、AI人才储备、AI普及率等方面短板明显 [5] - 日本需要在国产替代与国际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特别是在与中国的技术合作中寻求机遇 [5]
【中国制造新观察】释放数字引擎更多动能
经济日报· 2025-10-03 07:07
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截至今年8月末,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相比2020年底的71.8万个实现大幅增长,近5年间平均每年新增近80万个5G基站 [2] - 建成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5G基站总数占全球总量超60% [2] - 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家庭户均接入带宽从百兆提升至500兆 [2] 技术自主与标准主导权 - 5G标准必要专利全球占比超40%,在5G-A、6G等关键技术研发处于全球第一阵营 [3] - 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取得创新突破,摆脱“一代技术一代卡”的被动局面 [3] - 形成从标准制定、核心器件研发、设备制造到应用落地的完整生态,产业价值占比显著提升 [3] 产业价值与数字经济驱动 - 行业价值从依赖基础通信服务转向通过5G与实体经济融合创造增量价值 [3] - 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数字经济筑牢底座,吸引全球创新企业与人才 [4] - 5G技术特性大幅缩短产品交付周期,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提升良品率 [4] 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 - 智能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助力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5] - 80%以上制造业大类实现智能化改造,为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注入动能 [5] - 5G推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转型,深刻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 [4]
北京互联网大会 | 陆建文:深化信息通信+AI赋能,推动北京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26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将数字经济视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并致力于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3] - 北京信息通信业在基础设施、算力供给和数实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规划了未来四大发展方向以强化AI赋能作用 [3][4][5][6][7][8] 行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 5G网络建设领先全国,截至8月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4.97万个,万人5G基站数持续领跑全国 [4] - 5G-A网络实现五环内和城市副中心连续覆盖,累计建设基站近1.7万个,超1000个小区具备万兆接入能力 [4] - 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汇聚京津冀蒙等地智能算力,接入30余家服务商,资源累计超38EFLOPS [5] - 累计建设5G虚拟专网1392个,全域开通5G RedCap,应用覆盖智慧教育、医疗、文旅、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 [5]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广覆盖”,编制“十五五”规划,加快万兆光网试点和5G-A网络覆盖,协同发展算力中心与网络设施 [7] - 聚力“促协同”,实施算力设施高质量发展计划,推进“5G+工业互联网”及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 [7] - 聚势“强赋能”,拓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推动5G-A/6G和AI大模型技术创新以赋能实体经济 [7] - 聚能“优治理”,强化数实融合安全保障,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并推进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 [8]
英国7月经济增长近乎停滞:工业产出显著下滑 贸易逆差创五个月新高
新华财经· 2025-09-12 16:06
整体经济表现 - 英国7月GDP环比增长为零,符合市场预期,但较6月0.4%的增幅明显放缓 [1] - 英国7月GDP同比增速维持在1.4%,与6月持平,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5% [1] - 截至7月的三个月内,英国GDP累计增长0.2% [4] 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7月产出环比微幅增长0.1% [2] - 截至7月的三个月内,服务业累计增长0.4% [4] - 交通运输与仓储业增长1.4%,医疗卫生与社会工作增长0.4%,构成主要支撑 [2] - 信息通信业下降0.7%,对整体形成拖累 [2] 建筑业表现 - 建筑业7月产出环比增长0.2%,同比增速加速至2.4%,高于市场预期的1.9% [2] - 这是该行业连续第12个月实现增长,且增速创今年4月以来最快 [2] - 截至7月的三个月内,建筑业累计增长0.6% [4] - 新建工程增长4.1%,维修保养活动回升至0.3% [2] 工业与制造业表现 - 7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9%,远逊于市场预期的持平,并逆转前值0.7%的增幅 [2] - 截至7月的三个月内,工业产出累计下降1.3% [4] - 制造业产出环比下降1.3%,创去年7月以来最剧烈收缩,13个子行业中9个出现下滑 [2] - 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产品制造成为最大负向拉动因素,基础医药产品和化学制品同步大幅走弱 [2] 对外贸易表现 - 7月贸易逆差扩大至52.6亿英镑,创今年2月以来最大赤字规模 [3] - 当月出口额环比增长2.3%至764.5亿英镑,进口额同步增长2.4%至817.1亿英镑,后者创历史新高 [3] - 商品出口表现亮眼,增长6.6%,其中对欧盟出口增长4.6%,对非欧盟国家出口大幅增长8.5% [3] - 商品进口增长3.9%至508.9亿英镑,达13个月高点 [3]
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9-11 08:59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2]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2] - 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2] - 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 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末增加13.8万家[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5]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5] - 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5] - 累计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 - 先进制造加速壮大 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明显成效[5][9] 科技创新与重大装备突破 -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 累计交付22架[3][12] - "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建成运营 CR450动车组成功下线[3] - 新布局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总数达到33家[23] - 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23] - 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从90.7万件提高到124.4万件[23]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3.3% 提高8.4个百分点[23] 产业链供应链建设 -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4] - 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急需基础产品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4] - 产业基础薄弱问题逐步缓解 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4] - 深化多边合作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4]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 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7] -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新一代智能终端 智能体加速应用推广[7] - 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28] - 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1亿台(套) 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29]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9] - 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2万个[8]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 累计建成5G基站459.8万个 实现"县县通千兆 乡乡通5G 村村通宽带"[8][17] - 千兆端口数达3053.2万个[17] - 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8] - 完成超过24万个重点场所移动网络的深度覆盖[17] - 累计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5G基站建设[17] 企业培育与发展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6][19] -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19]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981个 投资金额超过690亿元[19] - 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超过19万亿元 增幅超过120%[19] - 建成了覆盖国家 省 市 县四级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超过1800家[19]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 绿色工业园区491个[6][26] - 电解铝行业每生产4吨铝就有1吨使用绿电生产[6] - 246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有一半以上是绿电[6][25] - 去年废钢 废铜铝等10种再生资源利用量超过4亿吨[25] -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利用量超过30万吨[25]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6]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140万辆跃升到2024年1300多万辆[21] - 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从2020年5.4%提升到40.9%[21] - 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从16.2%提升到62.1%[2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21] - 建成了全球最大 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6] 国家高新区发展 - 17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19.3万亿元 占全国GDP比重14.3%[32] - 聚集了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32] - 汇聚了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业 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
我国5G基站总数已近460万个 6G等技术研发处于全球第一阵营
科技日报· 2025-09-01 10:37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截至7月底建成5G基站4598万个 实现县县通千兆和乡乡通5G [1] - 千兆网络能力端口超过3053万个 网络覆盖向完善领先升级 [1] - 系统推进算网融合与资源共享 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 [1][3] 技术研发与产业竞争力 - 5G标准必要专利全球占比达42% 关键技术研发居全球第一阵营 [1] - 形成完整5G产业链涵盖芯片终端设备 华为等企业成为全球龙头 [1][2] - 加速布局5G-A/6G技术研发 推进国际标准制定和产业生态培育 [1][3] 企业实力与开放合作 - 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位列全球运营商第1/7/8名 7家互联网企业进入全球市值前30强 [2] - 40家外资企业获得增值电信业务试点批复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2] - 开源模型催生垂直领域应用 卫星互联网星座加速组网部署 [2] 应用推广与产业融合 - 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 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 [3] - 推动信息通信业与人工智能协同 深化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2][3] - 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 提升网络覆盖广度深度和应用场景 [3]
【2025数博会】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贵州在“AI+”时代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8-28 16:2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中国移动全力推进400G"九州"算力光网关键枢纽节点和中国移动算力枢纽(贵阳)数据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 [1] - 公司设立中国移动大数据(贵阳)创新研究院 [1] - 联合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开展公共数据运营和数据开发利用等创新实践 [1] 行业趋势与数据要素价值 - 人工智能取得突破式进展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迈入"AI+"时代 [3] - 数据规模质量成为加速AI创新突破的动力源 [3] - 数据融合应用成为激发新经济形态的催化剂 [3] - 数据安全可信成为构建数智社会的新基石 [3] 公司发展策略 - 中国移动将深化数据高质量供给确保数据"供得出" [3] - 推动数据高效率流通确保数据"流得动" [3] - 加速数据高水平利用确保数据"用得好" [3] - 保障数据高可靠安全确保数据"保安全" [3] 区域合作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立足贵州共推数据要素集聚夯实AI创新发展根基 [4] - 共促数智应用繁荣探索数据资产化和资本化新路径 [4] - 共筑数据治理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