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物流
icon
搜索文档
中粮科工升级物流体系—— 畅通粮运“微循环”
经济日报· 2025-10-18 07:21
"高效的粮食联运不仅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还对节粮减损、助力乡村振兴以及推动传统 粮食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中粮科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涛介绍,在基础设施升级与信 息化赋能之后,粮食流通将从被动调配走向主动配置、精细管理,从而支撑更高水准的粮食保障,提升 农业附加值。 "提效不是为了单点升级,而是要打通粮运'微循环'。"中粮科工项目负责人胡亚民告诉记者,经过调查 研究,公司自主研发了国产大运量循环式管链输送机,能依循各类粮仓的结构蜿蜒而行,快速高效地将 粮食输送至指定位置,实现多场景多仓型应用。通过提升末端节点的周转效率,让粮食在仓与车、车与 船之间的流转更加流畅,打通粮运体系长期存在的"最后一公里"堵点。 "过去,传统楼房仓作业,需依赖人工配合移动皮带机。如今,通过管链机提效,粮食出仓效率大幅提 升,之后即可无缝对接下一程运输,实现高效、清洁、连贯的粮食物流闭环。"胡亚民说。 港口是保障粮食供应链畅通无阻的重要节点。为满足大规模、高效率的联运中转需求,中粮科工积极推 动高效物流设备应用以及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过去卸船作业要投入不少人手,如今只需两名 工作人员在屏幕前远程操控,港口 ...
“钢铁粮道”贯通南北,科技守护中国饭碗
科技日报· 2025-10-16 16:15
码头控制室内,只见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通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操控着这一切。 "我们过去需要多人投入卸船作业,如今只需两名工作人员在屏幕前远程操控。"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 沙粮食通用码头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威表示,这套系统不仅让港口整体效率提升了20%,更实现了与腹 地铁路站场、公路货运信息的实时联动。 十月的广州南沙港,巨轮泊岸,塔吊林立。一艘来自北方的十万吨级货轮正在卸货,每小时8000吨的粮 食通过现代化输送系统源源不断地进入筒仓。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科技日报记者日前跟随中粮集团来到广州调研,看到科技正让传统的粮食物流 焕发新生,守护着国民饭碗的安全。 "十四五"期间,中粮科工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物流多式联运高效衔接装备研发与示范"项 目。 在广州南沙港粮食通用码头,科技创新成果得到集中体现。单个浅圆仓每小时粮食出仓能力高达2000 吨,这是国产2000吨/小时的高效物流设备首次大规模应用。 在卸船码头,7万至10万吨级的泊位每小时综合接卸能力高达8000吨,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33吨粮食"登 陆",年中转能力近1600万吨,足以满足一座超大城市一年的口粮供应。 北粮南运高效协同 在拥 ...
打通关键节点 中国粮食运输迈入“高效联运”时代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3:47
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的战略地位 - 作为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中转枢纽和“北粮南运”的关键节点之一,每年中转、储运粮食量达千万吨级别[1] - 码头承担着复杂的物流分拨功能,粮食可经由珠江黄金水道上溯至内河码头、通过“散改集”转铁路运输至西南地区,或通过公路进行终端配送[1] - 其地理位置和多功能联运能力使其成为解决中国粮食“产销分离”格局下长达3500公里运输挑战、构建高效协同多式联运体系的关键节点[1] 码头运营效率与技术应用 - 码头实现高度自动化作业,仅需2名司机在远控中心操作,即可在一天内完成一艘7万吨级大船的全自动化卸船作业[2] - 应用自主开发的全过程智慧化管理系统,使作业效率提升20%,每小时接卸能力高达8000吨,相当于每分钟133吨粮食“登陆”[2] - 配备两个可停靠全球最大粮食运输船舶的“巨无霸”泊位,将船舶平均滞港时间缩短至1.5天[2] - 在进出仓环节大规模应用国产2000吨/小时的高效物流设备,日进出仓能力均达到10万吨[2] - 创新应用四锥斗浅圆仓、梅花星仓等专利技术及自研设备,解决了传统设备堵料、串料等问题[2] 粮仓节点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 - 针对以老式平房仓为主的中国粮食仓储现状,开发出国内首个大产能、长距离、高效密闭循环输送的管链式输送机[3] - 该设备能适应各类仓型结构蜿蜒而行,实现多场景多仓型应用,有效盘活老式仓型[3] - 在广州市黄埔区国有粮库的楼房仓应用中,管链式输送机使出仓效率跃升至300吨,并能实现出仓后与下一程运输的无缝对接[3] - 此项技术将传统依赖人工配合移动皮带机的作业模式,升级为一键操作的自动化高效、清洁、连贯的粮食物流闭环[3]
让粮食供应链更有韧性更安全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供应链稳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中粮集团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供应链体 系,为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贡献力量。 秋日的广东广州南沙港粮食码头,巨轮卸载的粮食经传送带飞速进入浅圆仓。这个由中粮科工规划设计 的华南最大粮食港口物流设施,凭借四锥斗浅圆仓等专利技术,实现单个浅圆仓每小时出仓能力达2000 吨,粮食泊位每小时接卸量高达8000吨,年中转能力近1600万吨。 中粮科工研发的无损多点卸粮装置、自清式低破损提升机等设备,降低粮食运输损耗,提高粮食流通效 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如同智慧大脑,使港口卸船作业效率提高20%,还实现了与铁路、公路货运 信息实时联动。 多式联运体系助力粮运提效。中粮集团统筹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发挥铁路和水运低碳优 势。"高效的粮食联运不仅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传统粮食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同时 对节粮减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也发挥积极作用。"中粮科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涛表示,随着基础 设施升级与信息化赋能,粮食流通从被动调配转向主动配置、精细管理。 粮库是粮运链条的重要节点。广州黄埔区区属国有粮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应急保供关键节点,由 ...
携手推动“北粮南运”降本提质增效
辽宁日报· 2025-07-08 08:51
政策规划 - 东北三省一区联合印发《2025年度"北粮南运"大通道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工作要点》,旨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经济、韧性的粮食物流大通道体系 [1] - 2025年度试点工作目标包括建立健全物流保障机制、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服务规则软联通、提升粮食运输效率安全韧性、扩大新技术装备应用领域、降低粮食物流成本及运输损耗 [1] - 将重点实施"扩运能、优结构、提效率、强保障、建体制、促共享"六大任务,包含20项重点工作和42个重点项目 [1] 基础设施建设 - 通过加强铁路线网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强化物流枢纽建设、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等措施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道能级 [2] - 推进港口粮食物流设备智慧化升级,完善粮食物流作业标准规范,提升技术装备效能 [2] - 推动粮食物流设备专业化改造,保障粮食运输高效顺畅 [2] 运输组织优化 - 持续开展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推动粮食运输"公转铁""散改集",优化运输组织流程 [2] - 打造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创新粮食多式联运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2] - 加大公路治超力度,完善运输组织流程 [2] 保障机制建设 - 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协调做好铁路运输组织保障,提升港口中转组织保障,强化公路运输组织保障 [2] - 建立合作机制,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方式的深层次合作,助力粮食物流企业务实合作 [2] - 构建运行监测体系,推进粮食物流信息互联共享,建立监测机制 [2]
武汉江北粮库下月竣工投运
长江日报· 2025-06-26 08:23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建设进展 - 武汉市政府储备粮库(江北)项目将于7月建成投运 总库容达15万吨 目前53米高的清理工作塔和皮带输送机等设备已安装完毕 [1] - 基地占地约2000亩 总投资超60亿元 聚焦粮食和冷链两大产业板块 配套港口码头、铁路专用线等设施 是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3] - 铁路专用线长约5.4公里 与京九京广铁路相连 采用铁水联运模式 构建粮食物流大通道 预计7月投入运营 [3] 基地功能与运营现状 - 已建成投用粮食仓容21万吨、冷库库容30万吨 总仓容20万吨的冷库和省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等设施已投入运营 [3][4] - 大米加工生产线设备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 基地功能将扩展到10.75平方公里 纳入国家粮食发展"十五五"规划 [3] - 武汉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江北储备粮库投用后 将形成40万吨粮食物流园 成为华中最大北粮南运集散和进口粮食中转基地 [4] 未来规划与储备能力 - 金控长贸国际冷链物流园二期规划20万吨冷库库容 项目全部建成后 粮食和肉类储备可满足武汉全市50天需求(按人均日消耗1斤粮食和1斤肉计算) [4]
有效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全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开行
战略合作 - 国铁集团与中粮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构建畅通高效的粮食物流体系 [1][2] - 合作聚焦优势互补,推动粮食运输降本增效,包括保障供应链安全、深化"公转铁"运输、发展"总对总"业务及拓展多式联运 [2] 多式联运创新 - 全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发运,载重3000吨玉米,全程运输时间从18天压缩至13天 [1] - "一单制"特点为"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减少客户与多承运人沟通环节,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1] - 国铁集团已推出119个多式联运"一单制"产品,并与4家航运企业合作开展服务 [2] 物流效率提升 - 班列从吉林榆树站经辽宁营口港海运至广西钦州港,实现铁路与海运无缝衔接 [1] - 优化运输组织及全程盯控,确保高效送达,助力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 [2] - 推动粮食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提高装卸转运效率,降低"前后一公里"成本 [2] 供应链整合 - 国铁集团融入中粮集团上下游供应链,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减少中间环节 [2] - 双方共享物流贸易信息,共同拓展合作领域,强化国有企业竞争力 [2]
全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今天开行
快讯· 2025-05-22 17:03
战略合作 - 国铁集团与中粮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畅通高效的粮食物流体系 [1] - 合作旨在推动粮食运输降本增效 [1] 多式联运创新 - 全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从吉林发车 [1] - "一单制"班列可有效降低粮食运输的综合成本 [1] - 新模式使物流运输更加畅通高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