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

搜索文档
中国货物被扣,欧洲震动!480箱全部被截留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41
欧盟史上最大税务欺诈案 - 欧洲检察官办公室发起"Calypso行动"查获480个中国集装箱 涉案金额7亿欧元(2.5亿关税+4.5亿增值税) [2] - 查扣7133辆电动自行车 580万欧元现金及27辆豪车 [2] - 犯罪集团将电动自行车伪报为"低税率零部件" 货值缩水80% [4] 走私网络运作模式 - 利用保加利亚空壳公司申请希腊VAT税号 虚构货物转运记录 [4] - 滥用欧盟CP42递延清关政策逃避增值税 [4] - 系统性腐败涉及两名希腊海关官员 搜出450万欧元赃款 [4] 欧盟监管升级 - 德国启用AI稽查系统"FiskalControl 4.0" 直连12家电商平台 [4] - 2025年推出"贸易转移监控平台" 查验率从3.7%升至21.6% [4] - 亚马逊强制卖家上传VAT税号 实施增值税代扣代缴 [4] 货代行业冲击 - 文件审核时间从2小时增至8小时 补充材料清单增加17项 [6] - 中型货代需新增3名合规专员(年薪24万欧元) [7] - 强制部署区块链溯源系统(初期投入15万欧元) 企业征信查询年费8万欧元 [7] 行业洗牌现状 - 12%德国中小货代已退出 27%大幅缩减业务规模 [7] - 货运保费率从0.35%涨至0.89% 海关扣押险暴涨5倍 [7] - 鹿特丹港电动滑板车清关费两周内暴涨200% [7] 合规转型路径 - 中欧班列咨询量激增210% 铁路运输综合成本降3.2% [9] - 中外运与德国铁路打造"合规快线" 查验率仅0.5% [9] - 1039市场采购贸易模式使资金周转效率提升230% [9] 头部企业优势 - DHL"合规保障套餐"价格比中小货代低35% [9] - "一八供应链"因坚持"英欧自税"模式 订单增长40% [9] - 深圳玩具厂通过1039资质出口节省增值税13万元 [11]
锦江在线: 锦江在线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4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28亿元,同比下降5.20%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30.28% [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0.51% [6] - 基本每股收益0.357元,同比上升30.29% [6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3%,同比增加1.02个百分点 [61] 主营业务发展 国际货代业务 - 锦海捷亚2024年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 [7] - 空运货量较2023年增长超20%,海运货量总体持平 [8] - 北美海运航线集中采购的合约最低箱量进一步增长 [8] - 东南亚市场业务量呈现明显增长 [8]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半导体等行业新增数十家直接合作客户 [9] 汽车客运业务 - 商务用车市场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7] - 出租车与网约车平台建立全面合作,驾驶员日均营收增幅可观 [11] - 全年承接30余个大型赛事、会务用车服务 [10] - 为20余艘邮轮的1.5万余名旅客提供用车接待服务 [10] - 新增长包车客户超50家,新增长包车近200辆 [10] 食品供应链业务 - 预制菜业务营收增幅超40% [14] - 产品矩阵达到近百款,2024年新研发上市产品30余款 [15] - 冷链物流仓配一体化营收占比超过60% [13] - 鲜牛肉供应链业务助力提升贵州关岭牛肉销售渠道 [13] - 在"第二届预制菜臻味榜测评活动"中获多项奖项 [16]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现金红利0.83元(含税) [33] - 现金分红共计45,783,638.88元,占净利润30.33% [33] -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为毕马威华振 [32] - 独立董事全年参加11次董事会会议 [24][38][50] - 监事会召开五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 [59] 数字化转型与内部管理 - 统筹各业务板块完成业财一体化平台上线 [17] - 国际货代业务完成空、海运货代系统整合 [17] - 出租汽车业务完成营运车辆实时监控平台建设 [17] - 食品供应链业务自动化冷库、智慧冷链平台投入运营 [17] - 启动全面预算系统建设,计划启动数仓、费控等新系统 [22] 2025年经营计划 - 继续深入推进"一体化经营、平台化发展"战略 [18] - 加强海运、空运业务的运力集中采购 [19] - 稳步扩大智能网联出租车运营规模 [20] - 加速发展供应链型仓配一体化食品冷链服务 [21] - 加强新品研发迭代,巩固大客户渠道优势 [22]
近期出口链调研综合情况汇报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跨境电商、货代、航运、油轮、港口、干散货 - 公司:沃尔玛、Target、亚马逊、马士基、海丰国际、德翔海运、海科航空、中远海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政策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 影响未完全体现,销售端因商家备货充足,销量和价格暂时平稳,物流成本每公斤增加 4 - 8 元人民币,部分商品因促销降价,直邮模式 5 月初或停止,企业观望关税政策[1][2] - 企业短期通过提价、卖家承担成本和降低毛利率分摊关税,中长期或转移生产、拓展欧洲市场,因看好美国消费者消费能力且认为美国供应链难迅速跟上[1][3][4] 关税政策对物流端的影响 - 传统大宗贸易物流降幅大,跨境电商物流受影响小,成本增加对客单价 40 - 50 美元商品影响不大,不同品类受重量逻辑影响不同,部分进口商要求变更条款使国内厂商承担更多物流责任[5] - 部分物流企业拆分报关应对,提高专业和资金垫资能力,大型物流公司需求逆势增长,企业考虑增加东南亚、北美或南美仓储物流布局[6] 关税贸易战对美线货代企业的影响 - 4 月 2 号以来订单量和营收大幅下降,员工工作量不饱和,上海美线货量降幅从 30%扩大到 50%,预计 5 月初进一步扩大,仅约 20%货量保存,轻工纺服订单下降六七成,部分货主转口贸易,相关地区运价上涨[8] 美国零售商库存及运输恢复预期 - 亚马逊等零售商库存可支撑约两个月,5 - 7 月可能是恢复贸易关系和运输准备关键时间点,沃尔玛和 Target 释放恢复运送信号但需跟踪[1][9] 船东动态及航线运价情况 - 船东从 4 月 15 号发布涨价函,部分航线有涨价,上海港等泊运力 4 月 24 日比 3 月均值降 17%,新加坡港降约 5%,鹿特丹港增 20%,洛杉矶港增 11%,预计 5 - 7 月美国到港量明显下降[10] - 美西线运价相对稳定,大柜约 2100 美元,美中嘉 3200 美元有小幅上涨;欧线小柜 1260 - 1200 美元小幅下降;上海到新加坡小柜约 450 美元,大柜 800 - 900 美元小幅上涨;马士基 5 月 5 日美西线大柜报价 1700 美元,预计 5 月初至中旬美西线运价或下降[11][12] 船东运力安排及美线长协谈判 - 船东采取单双周班、空班和跳港等小范围调动运力,部分航线从大陆港口平移至亚洲其他区域[14] - 美线长协谈判进展困难,部分延后 1 - 2 个月,大客户是否调整长协量或价格不明,二季度关税政策无变化,往东南亚转口趋势更明显[15] 美国 USTR 港口收费方案影响 - 方案较上次减弱且有宽限期,主流船司暂不做大规模调整,海外船东或加附加费,三季度观察对市场影响[16] 相关企业盈利预期 - 支线集装箱企业如海丰国际和德翔海运股票表现乐观,海科航空受影响大但今年盈利降幅不明显,关税政策反转大型航空公司估值或底部修复[17][18] 油轮市场前景 - OPEC 成员国增产意愿强,5 月货盘好于三四五月,VLCC 运价涨至约 55000 美元,二、三季度市场预期稳定向上,中远海能等相关股票机会好[19] 港口吞吐量与美线出口关系及干散货情况 - 港口吞吐量与美线出口相关度不强,4 月高频数据美线吞吐量环比略降,预计 5 月下降更明显但整体影响有限[20] - 干散货受出口链间接影响大,悲观预期下装卸量或高个位数至接近两位数下降[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中小贸易商因早期合同条款需承担增长的关税成本,加剧压力[7] - 部分头部船东调配大船至欧线致欧线运价小幅下降[11]
当特朗普关税大棒“乱挥”,外贸人开始绝地反击
虎嗅· 2025-04-27 17:15
外贸行业现状 - 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政策频繁变动,最高叠加税率达245%,导致外贸行业陷入混乱 [2][3] - 外贸企业面临巨大压力,部分工厂被迫关闭或寻找新出路,现金流紧张成为普遍问题 [3][8] -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占比14.7%),关税政策对行业影响深远 [29] 代工厂的反击策略 - 中国代工厂通过TikTok揭露奢侈品成本内幕,例如某包成本仅1400美元,售价达38000美元 [9][10] - 部分代工厂尝试绕过中间商直接销售,但面临平台封号和高投流成本问题 [25][26] - 企业利用800美元以下包裹关税豁免政策出货,但该政策已被取消,新规征收30%关税或25美元/件 [21][23] 货代行业的应对措施 - 货代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但原产地证明审查趋严,风险增加 [31][33] - 部分货代采用非法手段如拆分包裹、双清包税,但合规性存疑 [33][36] - 企业考虑东南亚建厂,超400家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但可能面临连带制裁风险 [38][39] 企业的差异化生存策略 - 部分企业转型不可替代性强的品类(如化工材料、工业控制器),订单逆势增长 [46][48] - 通过压缩海外人工成本(如雇佣非法移民)平衡关税上涨压力 [52][53] - 行业优胜劣汰加速,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因价格战和依赖出口退税被淘汰 [56][5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比16.4%,欧盟14.4%,显示美国市场的重要性 [29] - 东南亚设厂成为趋势,但政策风险高,企业多持观望态度 [38][40] - 外贸行业波动性强,企业需快速适应政策变化并寻找新机会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