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业

搜索文档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31 14:06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3%,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比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宏观经济供求总量失衡态势仍在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压力不断加大,反内卷行动可一定程度缓解供大于求环境中企业间低成本过度竞争的伤害 [2]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7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 [6]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6] -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产成品价格也继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7] 企业规模与行业表现 - 7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 3%,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 5%,比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8]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也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的水平 [7] 非制造业表现 - 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 [13]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15] - 景区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超2个百分点,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15] 未来展望 - 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14] - 暑期消费将在8月份继续带来积极影响,雨季过后,建筑业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16] - 随着"两新""两重"等政策继续发力,城市工作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逐步推进,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9]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7月份PMI数据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31 13:59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比上月不同程度下降但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2][3] 经济恢复基础 - 经济向好恢复基础仍然牢固,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之后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之上,达到51 5%,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比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4]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4] 反内卷行动影响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5] - 需尽快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规模,带动企业订单增加 [5]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6][7]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8] 政策展望 - 随着"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经济有望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2][3] - 围绕城市更新、"两重""两新"政策和消费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相关宏观政策持续落地,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8]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13:47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5][6]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3][7] 价格指数与反内卷行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前者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10]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市场价格改善 [11] - 反内卷行动提振企业预期,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证效果可持续性 [12] 暑期消费表现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邮政业指数升至60%以上 [1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15]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15]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显示消费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15] 经济展望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有望推动经济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3][8][17]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将在8月份继续显现,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稳步趋升 [16][17]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13:45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 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 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 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 发挥"压舱石"作用 [1][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 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 分别较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5]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1][7] - 暑期消费带动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 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8]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 [8]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5] - 反内卷行动推动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持效果 [5]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有望推动下半年经济延续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轨道 [1][3][9] 消费领域表现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 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8]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 显示暑期消费更多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8]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预计8月份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 [7][8]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11:29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 [1]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收紧 [3]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3] 价格指数走势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动基础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较快趋稳 [4] - 市场价格协同性有所改善,但价格内卷问题仍然持续存在,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 [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 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 1%和50 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 5%,较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房屋建筑相关活动回调较为明显,基础建设相关活动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8]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9]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9]
河南商丘:上半年经济增长7% 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8 06:28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商丘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 67亿元 同比增长7 0%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232 13亿元 增长3 1% 第二产业增加值630 90亿元 增长6 2% 第三产业增加值838 64亿元 增长8 9% [1] 农业生产 - 夏粮产量达90 5亿斤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32 06万吨 增长3 2% 瓜果产量152 79万吨 增长1 9% [1] - 猪牛羊禽肉产量33 06万吨 增长3 0% [1]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7% 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3个实现增长 增长面67 6% [1] - 煤炭 化工 铝冶炼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 0% 13 2% 42 1% 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个百分点 [1]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 9% 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 7%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增长8 2% [1] - 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 1%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 2% [1] - 1-5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 3% [1]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8% 工业投资增长24 8% 高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 [2] - 民间投资增长9 9% 比一季度加快6 6个百分点 高于全部投资3 1个百分点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 33亿元 增长7 6% 限额以上22类商品中17类实现增长 增长面77 3%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通讯器材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4 4% 34 6% 11 4% [2]
“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2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7-22 00:2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1万公里 [1] - 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增2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3万公里 [1]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76万公里(增1600公里),万吨级港口泊位2971个(增379个) [1] - 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22个),"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2万亿元(同比+23.3%) [1] 农村及铁路投资进展 - 农村公路总里程464万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9万亿元、养护投入1.2万亿元 [2] - "十四五"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4万亿元,推动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 航空物流发展 - 货运航空公司13家(较2020年+2家),货机268架(+82架) [2] - 东航物流、南航物流、国货航完成混改,航空企业国际货运市场份额达44%(+4个百分点) [2] - 民航局制定14项发展指标,覆盖规模、安全、智慧化及效率四大方向 [2] 邮政业转型升级 - 行业上市公司8家,其中2家入围全球500强 [3] - 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推动物流网络效能提升 [3]
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财经· 2025-07-21 12:47
邮政业发展现状 - 邮政业业务形态具有全过程管理、全网络运行特征,蕴含"五统一、一开放"特质 [1] - 行业快速发展促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 [1] - 邮政业是现代流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城乡均衡发展 - 持续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1] - 将农村地区寄递服务短板转化为发展"潜力板" [1] - 打通消费堵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和服务体验差距 [1] 区域协调发展 - 加强中西部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方式与产业链供应链衔接水平 [2] - 支撑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 [2] - 促进商品和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2] - 2024年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34%,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 青海、甘肃等地区新投产邮件快递处理中心大幅提高处理能力,改善西部物流基础设施 [2] 生产要素流通 - 邮政业连接千城百业、联通线上线下,融入生产环节,嵌入消费场景 [2] - 通过基础设施下沉、数据赋能和政策协同直接释放消费潜力 [2] - 成为打破市场分割、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渠道 [2] - 是构建统一大市场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2]
“ESG行动派”年度A股评级更新,行业和地区平均得分前十名出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20:02
ESG评级数据更新 - 2024年度ESG评级数据更新完成 覆盖5354家A股上市公司 较去年增加24家 [1][2] - 评级覆盖上海 深圳 北京三大交易所 [2] - 数据平台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中财大绿金院合作开发 已在每经官网和App同步上线 [1] 行业ESG表现 - 保险业 餐饮业 建筑安装业 邮政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ESG平均得分居前五 [2][5]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在剔除小样本行业后得分居前 [6] - 高得分行业具有天然绿色属性 主营业务契合国家"双碳"目标 [7] 地域ESG表现 - 北京(59.03) 天津(57.96) 宁夏(55.84) 上海(54.34) 海南(53.93)上市公司ESG平均得分前五 [7] - 云南(53.63) 陕西(52.39) 福建(52.24) 新疆(52.14) 重庆(51.42)位列第六至十名 [7] - 北京天津2024年发布ESG相关政策 推动当地企业实践提升 [7] 企业性质与板块表现 - 中央国有企业ESG得分最高 其次为其他企业 地方国有企业 公众企业 集体企业 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 [8] - 科创板ESG得分领跑 其次为主板 创业板和北证市场 [8] 监管动态与国际接轨 - 上交所发布《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六大举措 [12] - 342家沪市公司纳入MSCI ESG评级 100家获得等级提升 MSCI AAA级公司外资持股市值平均356亿元 持股比例近5% [12] - 创业板指数调整引入ESG负面筛选机制 剔除国证ESG评级B以下公司 [12] 评级体系发展 - 国际评级(如MSCI)关注全球普遍性议题 国内评级更侧重本土政策导向和区域特征 [13] - 中财大绿金院2017年开发本土化ESG评价体系 结合国际指标与本土化指标 [13] - 2022年每日经济新闻与中财大绿金院联合推出"ESG行动派"数据平台 [14]
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广州日报· 2025-06-26 09:40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广州市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2] - 合作领域包括邮政金融、邮政便民、现代物流体系、乡村振兴、新兴产业、文旅体融合发展 [3] -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与中国邮政集团广东省分公司签署粤港澳大湾区邮政航空枢纽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3] 合作背景与基础 - 中国邮政与广州合作基础深厚 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 - 广州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拥有完备的陆海空铁立体化交通体系 [2] - 发达的制造业和商贸业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 [2] 合作重点方向 - 加快推进大湾区邮政航空枢纽建设 [2] - 完善城乡商贸物流体系助力"百千万工程" [2] - 深化智慧物流、低空经济、现代金融等领域合作 [2] -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物流中心 [1][2] - 提升便民利民服务能力 拓展金融服务广度深度 [3] - 推动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3] 企业资源禀赋 - 中国邮政具有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资源禀赋 [3] - 中国邮政业务多元、业态丰富 是行业"国家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