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负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同比增长235%至335%,中科电气中报预喜
长沙晚报· 2025-07-15 11:31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3202万元至30128万元 同比增长235%至33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4313万元至31386万元 同比增长175%至255%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锂电负极材料产能增加 下游新能源汽车快充车型及储能市场需求增长带动产销量大幅提升 [1]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措施进一步强化盈利能力 [1] 股价表现 - 7月15日股价跳空高开1.99% 早盘快速冲高后受大盘回调影响回落 但整体走势强于大盘 [1] 公司发展历程 - 成立于2004年 总部位于岳阳经开区 初期以电磁冶金专用设备为核心业务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 [2] - 2017年收购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入锂电负极材料领域 形成"磁电装备+锂电负极材料"双主业格局 [2] - 在湖南湘江新区设立研究院 加大锂电负极材料研发投入 [2] 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 - 通过二次造粒 液相包覆 元素掺杂等工艺创新解决人造石墨快充技术难题 高压快充负极材料已批量应用于热门车型 [4] - 硅基负极领域建成中试生产线 产品进入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已取得多项专利 [4] - 规划在阿曼投建海外锂电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 分两部分建设 每部分产能10万吨/年 建设周期各36个月 [4] - 阿曼项目将利用当地石化 太阳能资源及苏哈尔自贸区政策优势 打造全球化战略桥头堡 [4]
中科电气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何以跻身全球前三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7 00:4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电磁冶金专用设备业务跨界转型至锂电负极材料业务,形成"磁电装备+锂电负极材料"双主业格局 [2] - 2017年通过收购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切入锂电负极材料领域 [2] - 2024年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跃居全球前三,展现强大发展韧性 [1] 业务协同与技术创新 - 磁电装备业务与锂电负极材料业务紧密协同,开发多种专用设备支持锂电负极材料生产优化 [2] - 自行设计开发新一代装备,具备生产成本低、材料损耗少、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优势 [3] - 2024年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2.57万吨,同比增长55.66%,全球市场份额超10% [3] 技术优势与产品竞争力 - 通过二次造粒、液相包覆、元素掺杂等工艺创新解决快充技术难题,高压快充负极材料批量应用于热门车型 [5] - 硅基负极领域建成中试生产线,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5] - 2024年锂电负极材料业务营业收入51.93亿元,同比增长14.91%,石墨类负极材料毛利率达19.94% [5] 全球化布局 - 锂电负极材料已实现对韩国LG新能源、SKOn的批量供货,并开发韩国三星SDI等国际客户 [6] - 通过宝马等终端车企供应链认证,实现"材料—电芯—整车"全链条协同 [6] - 规划在阿曼投建海外生产基地,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分两部分建设,每部分产能10万吨/年 [6]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中国出货量占比95.9% [3] - 低端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高端市场依赖技术、客户、供应链和规模优势 [4]
中科电气拟80亿投建阿曼项目 净利连续6季增长加速海外布局
长江商报· 2025-06-06 07:31
海外产能扩张 - 公司拟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计划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 分两部分建设 每部分产能10万吨/年 建设周期各36个月 [1][2] - 摩洛哥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将延缓建设 该项目原计划投资不超过50亿元 分两期建设 [1][2] - 海外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且毛利水平更高 成为头部负极材料厂商竞相布局的重点区域 [2] - 公司国外收入占比仍较低 最近三年国外营收分别为6706.65万元 3.59亿元 1.24亿元 占比分别为1.28% 7.31% 2.22% [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81亿元 同比增长13.72% 归母净利润3.03亿元 同比增长626.56%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98亿元 同比增长49.92%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465.8% [3] - 自2023年四季度起 归母净利润已连续6个季度增长 其中4个季度增速超过100% [4]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维持在2亿元以上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7315.87万元 同比增长99.87% [4] - 公司在硅碳负极 锂金属负极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 硅碳负极已建设中试产线 并有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4] 行业地位与客户 - 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位居行业第三 已进入宁德时代 比亚迪 中创新航 亿纬锂能 LGES SKOn 三星SDI等国内外电池厂供应链 [3] - 行业面临产能阶段性过剩 竞争加剧 负极材料价格下行 但公司通过推进一体化产能建设和差异化竞争实现业绩逆势增长 [3]
上汽旗下“专车平台”完成超13亿融资 | 融中投融资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5-11 11:58
生物医用材料与医疗美容 - 白衣缘生物专注于细胞外基质(ECM)组织修复、创面愈合及再生医疗美容产品研发,已建成上海研发中心及GMP产业化基地 [2] - 公司获康哲药业数千万元人民币独家投资,资金用于新品研发、市场开拓及产线升级 [2] - 穆棉资本协助白衣缘与康哲药业达成股权及产品战略全面合作 [2] 智能感知与机器人技术 - 那图智能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智能感知云平台研发,已与多家机器人制造商合作试点 [2] - 山东未来机器人获中石油昆仑资本数亿元战略领投,资金用于深海机器人产能扩充及生产优化 [3] - 公司产品覆盖海洋油气、深海采矿等领域,实现全链条自主国产化 [3] 出行与自动驾驶 - 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为近三年出行行业最大单笔融资,资金支持港股IPO计划 [3] - 白犀牛完成2亿元B轮融资,顺丰集团领投,资金用于无人配送商业化布局 [8] - 挚途科技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资金用于智能驾驶安全技术及无人环卫场景部署 [5] 云计算与人工智能 - 泛联信息获信芳资本领投融资,资金投向分布式存储产品迭代及存算一体机研发 [4] - xAI正洽谈新一轮融资,估值或达1200亿美元,目标为解决复杂科学问题 [4] - 意言科技获近千万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AI Agent技术在企业级场景的深度应用 [9]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川源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电池全生命周期检测技术升级 [5][6] - 星科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硅碳负极及固态电池纳米硅技术研发 [7] - 清研精准获陕汽资本投资,资金用于智能电动车测试测量平台开发 [7] 低空经济与航空科技 - 云圣智能完成D轮5亿元融资,资金用于无人机全自动生产线及AI算力布局 [8] - 蓝霄航空半年内完成近亿元三轮融资,专注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飞行器研发 [10] 芯片与智能硬件 - 辰汉智能完成数千万元融资,资金用于两轮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研发及产能扩张 [4][5] - 公司拥有1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覆盖芯片架构至车载终端全栈技术 [4] 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 - 瑞臻再生医学获近亿元Pre-A轮融资,资金聚焦iPSC来源的帕金森症治疗管线 [9] - 公司已建立iPSC重编程、免疫细胞分化等全流程技术体系 [9]
中科电气(300035) - 300035中科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46
业务发展战略 - 磁电装备业务以磁电应用为领域,电磁冶金技术为核心,深耕细分市场,巩固行业领先优势 [2] - 锂电负极业务坚持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深化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建设释放一体化产能,开拓客户和市场,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 [2] 财务相关 - 2024年度分红会在股东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后的两个月内实施 [3] - 2024年度经营现金流为负,因销售回款以票据为主,应收项目增加且现金流入少,符合业务发展阶段性特征,影响会随业务阶段和收付票据金额改善 [3] - 2024年度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为2.22%,美国加收关税对现有业务影响较小 [8] 产品布局与进展 - 在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等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方面有开发和产品布局,硅碳负极已建成中试产线,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3] - 在钠离子电池所需的硬碳负极方面有持续开发和产品布局,处于行业头部客户量产导入阶段 [6] - 研制的适用于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电永磁混合悬浮磁铁已通过试验线验证,后续应用存在不确定性 [6] 业绩增长原因 -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储能产业发展和高压快充车型上市带来的需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和业务规模保持增长 [3][4] 担保与市值维护 - 公司与子公司相互担保是为实施发展战略,满足资金需求,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担保在审批额度内 [4][5] - 通过完善公司治理体制,增强透明度,考虑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手段维护公司市值 [6] 海外业务情况 - 海外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 [7] - 紧密关注政策动向,推进负极材料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 [8] 超充技术与产销目标 - 高压快充负极材料在多家客户批量应用,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保持技术领先性 [8] - 具体产、销目标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相关公告 [8]
尚太科技(001301):Q1单吨盈利超预期,涨价落地助力盈利稳健
长江证券· 2025-05-09 0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尚太科技2025Q1营收16.3亿元,同比增89.0%,环比增1.1%;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60.9%,环比降8.2%;扣非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72.6%,环比增4.2%,业绩基本落于预告中枢 [2][4] - 出货端保持增长,得益于北苏二期投产,订单饱满使新增产能充分释放,产能利用率和排产维持高位;盈利方面,2025Q1单季度四项费用率达5.36%,同比降1.53pct,环比降1.23pct,单吨盈利推算环比基本持平,与低价石油焦库存和采购策略有关;公司分别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0.1和0.17亿元,资产处置受益 -0.1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10.3亿元,资本开支1.2亿元 [9] - 展望未来,Q2排产保持增长,全年出货有望同比较快增长;盈利端部分客户涨价落地,预计成本上涨大比例传导,内部降本增效、快充占比提升和海外客户拓展有望对冲单吨盈利波动,全年盈利保持稳健;公司积极布局硅碳负极等新品,有望增厚盈利;预计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继续推荐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利润表(百万元) - 2024A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229、6764、8523、11421 [14] - 营业成本分别为3884、4989、6336、8427 [14] - 毛利分别为1345、1775、2187、2993 [14] - 营业税金及附加分别为36、44、57、76 [14] - 销售费用分别为10、10、13、18 [14] - 管理费用分别为81、101、124、166 [14] - 研发费用分别为175、203、239、320 [14] - 财务费用分别为54、64、88、117 [14] - 营业利润分别为1031、1360、1700、2360 [14] - 利润总额分别为1031、1350、1690、2350 [14] - 所得税费用分别为193、246、308、430 [14] - 净利润分别为838、1104、1382、1920 [1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38、1104、1382、1920 [14] - EPS(元)分别为3.22、4.23、5.30、7.36 [1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 2024A - 2027E货币资金分别为685、1023、1011、866 [14] - 应收账款分别为2494、2698、3576、4815 [14] - 存货分别为1555、2000、2465、3317 [14] - 预付账款分别为103、126、159、214 [14] - 其他流动资产分别为831、1654、2205、3003 [14] - 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5670、7501、9416、12215 [14] - 固定资产合计分别为2490、2325、2042、1648 [14] - 无形资产分别为278、271、263、256 [14] - 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为73、83、83、83 [14] - 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为752、1293、1499、1703 [14] - 资产总计分别为9265、11476、13306、15907 [14] - 短期贷款分别为578、1078、1578、2078 [14] - 应付款项分别为651、633、823、1139 [14] - 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62、78、99、132 [14] - 应交税费分别为88、135、170、222 [14] - 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293、588、532、629 [14] - 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1672、2512、3203、4200 [14] - 长期借款分别为1147、1647、1747、1907 [14] - 负债合计分别为3000、4383、5174、6332 [1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6265、7092、8131、9575 [14] - 股东权益分别为6265、7092、8131、9575 [14] - 负债及股东权益分别为9265、11476、13306、15907 [14]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 2024A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284、462、312、198 [14] - 取得投资收益收回现金分别为11、8、11、14 [14] - 资本性支出分别为 -816、 -858、 -474、 -394 [1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08、 -883、 -463、 -379 [14] - 银行贷款增加(减少)分别为1088、1000、600、660 [14] - 筹资成本分别为 -242、 -358、 -461、 -624 [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78、760、139、36 [14] -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分别为601、339、 -12、 -145 [14] 基本指标 - 2024A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3.22、4.23、5.30、7.36 [14] - 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1.09、1.77、1.20、0.76 [14] - 市盈率分别为21.29、12.33、9.86、7.09 [14] - 市净率分别为2.86、1.92、1.67、1.42 [14] - EV/EBITDA分别为13.62、8.30、7.16、5.75 [14] - 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1%、10.6%、11.2%、13.1% [14]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4%、15.6%、17.0%、20.1% [14] - 净利率分别为16.0%、16.3%、16.2%、16.8% [14]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2.4%、38.2%、38.9%、39.8% [14] - 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63、0.65、0.69、0.78 [14]
尚太科技(001301):新产能投放 Q1出货环比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8
财务表现 - 公司25Q1收入16.28亿元,同比增长89.00%,环比增长1.14% [1] - 25Q1归母净利2.39亿元,同比增长60.87%,环比下降8.16% [1] - 扣非净利2.47亿元,同比增长72.60%,环比增长4.17% [1] - 25Q1期间费用率达6.98%,环比上升0.39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 - 25Q1销量6.9-7万吨,环比微增,主要系北苏二期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投产带动 [2] - 25Q1负极出货均价2.3-2.4万元/吨,环比基本持平 [2] - 单吨净利3.3k-3.7k,较为稳定 [2] - 石油焦涨价影响Q2利润,预计单吨净利受影响约1000元 [3] 成本与价格 - 石油焦25Q1均价4680元/吨,较24Q4的2720元/吨上涨 [3] - 截止4月27日石油焦价格回落至4500元/吨,较2月下旬5830元/吨回落23% [3] - 随着海外石油焦到港,价格回落,公司盈利有望逐步恢复 [3] 产能规划 - 拟在山西建设2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4] - 拟在马来西亚建设5万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 [4] - 上述项目预计25Q3开始建设,26年内达产 [4] - 到27年公司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将超50万吨 [4] 公司发展 - 产品升级方向明确,有望受益于快充渗透率增长及储能放量 [1] - 24年8月发布股权激励方案,考核目标24-26年每年净利润或出货量增速不低于25% [4] - 石墨化工艺成本领先,新产能快速落地 [5]
负极材料龙头业绩分化,杉杉股份去年遭遇上市首亏
新浪财经· 2025-04-28 14:04
文章核心观点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2024年业绩分化,部分企业净利润下滑,部分企业增长,行业产能过剩但扩产仍在继续,快充和硅基负极材料领域发展受关注 [1][2][6] 企业业绩情况 - 杉杉股份净亏损3.67亿元,遭遇上市首亏,同比下滑147.79%,原因包括偏光片业务下滑、计提风险拨备和参股企业亏损 [2] - 贝特瑞净利润9.3亿元,同比减少43.76%,因负极材料价格下降、正极材料价量齐跌 [3] - 翔丰华净利润4955万元,同比下降40.23%,受负极行业供需失衡和可转债计提利息影响 [3] - 璞泰来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滑37.72%,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贡献主要利润,负极材料业务受影响 [3] - 中科电气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加626.56%,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和降本增效措施 [4] - 尚太科技净利润8.38亿元,同比增长15.97%,通过差异化产品战略和工艺装备更新提升业绩 [4] 行业产能情况 - 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2024年产能利用率60.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5] - 中科电气产能利用率95.66%,贝特瑞90.41%,翔丰华83%,璞泰来约68.35% [5] 企业扩产情况 - 尚太科技在建工程金额6.87亿元,较年初涨超16倍,因新增北苏二期新建产能项目 [7] - 翔丰华在建工程金额涨幅达92.53%,由上海南北区工程项目开工所致 [7] - 中科电气对安徽海达项目计提减值准备,放缓扩产步伐 [7] 快充负极材料布局 - 中科电气、尚太科技提到“降本增效”“快充”促进业绩,鑫椤资讯预计2025 - 2026年是快充负极材料需求高速增长期 [4][7] - 璞泰来快充负极新品满足6C性能要求,配合粘结剂可满足8 - 10C,已批量出货 [8] - 贝特瑞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已向客户送样 [8] - 杉杉股份高能量密度6C超充动力用和数码用负极材料已供应头部客户 [8] - 翔丰华加强高能量密度快充石墨负极开发,为2026年批量导入客户做准备 [9] 硅基负极材料发展 - 随着半固态/固态电池发展,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等龙头企业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基本取得批量订单 [10]
负极材料龙头业绩分化,有的陷入上市首亏、有的净利猛增6倍
新浪财经· 2025-04-28 13:31
行业业绩概况 -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2024年业绩分化,六家头部上市公司中有四家净利润下滑 [1] - 杉杉股份遭遇上市首亏,净亏损达3.67亿元,同比下滑147.79%,主要因偏光片业务拖累及计提风险拨备 [2] - 贝特瑞净利润9.3亿元,同比减少43.76%,受负极材料价格下降及正极材料价量齐跌影响 [3] - 翔丰华净利润4955万元,同比下降40.23%,因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及财务费用增加 [3] - 璞泰来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滑37.72%,负极材料受产能过剩及海外需求偏弱影响 [3] - 中科电气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大增626.56%,受益于快充车型渗透率提升及储能需求增长 [4][5] - 尚太科技净利润8.38亿元,同比增长15.97%,因差异化产品战略及降本增效措施 [5] 产能与利用率 - 负极材料行业产能利用率60.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头部企业接近满产,小企业开工率低 [5] - 中科电气产能利用率最高达95.66%,贝特瑞90.41%,翔丰华83.43% [6] - 璞泰来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约68.35%,因控制低价产品出货导致产量下滑 [6] 扩产动态 - 六家企业中除杉杉股份外,其余在建工程金额均同比增长 [7] - 尚太科技在建工程金额6.87亿元,较年初涨超16倍,因新增北苏二期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 [8] - 翔丰华在建工程金额同比增92.53%,因上海碳峰科创园项目开工 [8] - 中科电气放缓扩产,对安徽海达10万吨项目计提减值,因行业产能过剩 [8] 技术趋势与布局 - 快充负极材料需求增长,中科电气4C快充人造石墨负极放量,带动超快充电池发展 [8] - 鑫椤资讯预计2025-2026年为快充负极材料需求高速增长期 [9] - 璞泰来快充负极新品满足6C-10C性能要求,已批量出货 [10] - 贝特瑞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兼具6C快充能力,已送样客户 [10] - 杉杉股份6C超充负极材料供应头部客户 [10] - 翔丰华推动快充人造石墨负极批量供货 [10] - 硅基负极材料随半固态/固态电池发展加速,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已获批量订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