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搜索文档
“2025中国电影周”在巴拿马开幕
新华社· 2025-10-22 11:05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电影周活动于10月20日晚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开幕 [1] - 活动由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馆和巴拿马大学电影院共同举办 [3] - 电影周活动将持续至10月24日 [3] 展映内容 - 多部中国国产电影将在巴拿马大学电影院陆续上映 [1] - 展映电影题材涵盖科幻、剧情、喜剧等类型 [1] - 活动期间将展映包括《流浪地球2》《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内的6部中国国产电影 [3] - 开幕式结束后现场展映了影片《热辣滚烫》[3] 活动意义与反响 - 活动旨在为巴拿马观众提供多样的文化选择,中国影片被视为一种新鲜而重要的文化补充 [3] - 巴拿马大学学生观影后表示影片很有力量、打动人心,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国电影在巴拿马放映 [3] - 活动有助于巴拿马民众通过电影更深入地了解今天的中国 [1]
“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举行,中法电影人带观众重温经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4 12:14
活动概况 - 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之“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于9月22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 [1] - 活动旨在以音乐和影像为纽带,重温经典,唤起中法电影交流的珍贵记忆,并开启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1] - 系列活动跨越学术、产业与文化领域,推动中法影像艺术从历史回顾迈向共同创作 [6] 中法电影合作历史与代表作品 - 活动通过“世纪回声”和“光影旅程”上下半场,回望中法电影交相辉映的百年历程 [1] - 1957年中法合拍的《风筝》是新中国首部中外合拍的故事片,也是首部彩色儿童片,播撒下两国电影人友谊的种子 [3] -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中国电影《狼图腾》历时7年完成,其中驯养狼演员耗时1年半 [5] - 2024年春节期间,中国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法国上百家影院放映两天,引发观影热潮 [6] 文化交流与产业影响 - 活动中展示了奥古斯特·弗朗索瓦、卓别林家族拍摄的中国珍贵影像,以及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馆藏的《定军山》等早期中国电影片段 [1] - 中国京剧谭派艺术第六代、第七代传人现场讲述家族五代人参与电影拍摄、见证中国电影发展的故事,并表演经典唱段 [1] -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音乐创作融合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交响乐,凝聚了东方神话的磅礴气势并融入全球化音乐表达方式 [6] - 活动尾声举行了承载历史与敬意的互赠仪式,包括卓别林家族与梅兰芳家族互赠礼物,以及中法电影资料机构互赠珍贵电影礼物 [6]
百年光影点亮中法情谊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20:34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之‘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是2025年北京文化论坛的特别策划活动,于9月22日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 [1] - 活动分为《世纪回声》和《光影旅程》上下半场,由中西乐器演奏家现场演出,配合大屏幕播放的影片画面进行重新配乐 [1] - 本场音乐会是“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的开幕盛典,后续多位法国影人将深入北京多家文化机构进行多维度对话 [10] 中法电影交流历史 - 最早记录中国题材的电影纪录片出自法国外交官奥古斯特·弗朗索瓦之手,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于中国多地拍摄的影像资料被整理为《中国影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珍贵的活动影像资料 [1] - 弗朗索瓦拍摄所使用的电影摄像机是向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借来的,电影自1895年诞生至今已130年 [2] - 1958年上映的中法合拍奇幻儿童片《风筝》是新中国第一部中外合拍电影 [4] - 1928年上映的《西厢记》是中国最早在法国上映的商业片 [10] 行业合作与展望 -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电影是跨越国界的情感语言和文明对话的载体,法国的人文精神将为中国电影增添魅力,中国电影的创造力也会为法国观众开启无数精彩,强调“我们要合作不要对立” [7] - 中国演员刘烨相信,通过举办北京文化论坛等活动,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电影及其他文化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 [5] -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称赞十年前合作拍摄《狼图腾》的经历“美妙”,中方给予了极大的创作自由 [7] 电影与文化传承 - 1905年,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2025年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8] - 京剧谭门第六代嫡传人谭孝曾指出,电影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8] - 1922年上映的《劳工之爱情》是中国最早的故事片 [10] 象征性活动与互赠礼物 - 活动最后设置了礼物互赠环节,查理·卓别林的孙女卡门·卓别林将一幅珍藏多年的卓别林与梅兰芳合影赠予梅兰芳先生曾孙梅玮,梅玮则回赠书籍《梅兰芳菲》 [10] -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张旭霞与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副主席苏菲·洛特科夫也互赠了电影礼物 [10]
为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05
行业表现与市场数据 - 暑期档票房突破75亿元,《南京照相馆》登顶全球周末票房榜 [1] - 上半年总票房292.31亿元,国产片占比91.2%,《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总票房跻身全球影史TOP5 [1] - 国产片市场份额连续5年超75%,2023年上半年跃升至90%以上,观众满意度保持80%以上 [1] - 银幕数量全球首位,电影类型多元化,《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类型片天花板 [1] - 海外发行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浪地球2》海外票房超3亿元,《红丝绸》在俄罗斯反响热烈 [1]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目标,全链条系统性部署 [2] - 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鼓励新技术与业态探索 [2] - 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专项债券等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 [2] 产业短板与挑战 - 创作端优质内容不足,原创能力待提升,大制作稀缺 [2] - 衍生产业链不完善,票房集中于头部影片,中小成本影片生存空间狭小 [2] - 关键技术"卡脖子",虚拟拍摄、动画制作等软硬件进口依赖度高 [2] - 海外票房占比低,存在"文化折扣",国际化推广经验不足 [2] 内容创作与产业生态建议 - 重点扶持现实题材、科幻题材、动画题材、传统文化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3] - 设立中小成本电影扶持基金,推进分线发行模式,采用区块链等技术保护版权 [3] - 挖掘电影IP长尾价值,拓展衍生品开发、体验经济等后电影市场 [3] - 推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内容创作、虚拟拍摄等环节的应用 [3] 国际化战略 - 科技奇观与文化内核融合提升海外吸引力,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开发项目 [4] - 参与国际电影节等活动展示发展成就,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4]
《长安的荔枝》突然撤档
证券时报· 2025-06-26 17:32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撤档事件 - 江苏卫视原定播出的《长安的荔枝》未如期上线 改为电影填档 [1] - 撤档原因与演员那尔那茜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有关 内蒙古官方通报证实其无当地学籍 [4] - 央视八套播出版本中已删除那尔那茜的演员表信息 [5] 那尔那茜参演作品影响 - 漫改武侠剧《镖人》在猫眼 淘票票平台撤除其演职员信息 豆瓣仍保留但标注"待确认" [7] - 电影《封神》系列中饰演邓婵玉 已上映的前两部未受影响 第三部尚未上映 [10] - 待播悬疑电影《深水》中戏份占比18% 角色贯穿主线 原定2025年Q4上映 [10] 相关方应对措施 - 《长安的荔枝》官微删除所有那尔那茜相关内容 [10] - 影视项目方对涉事演员采取信息撤除或待确认处理 [7][10]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上)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17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出版图书2.1万种,重印率稳定在60%左右,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和动销品种占有率全国首位 [1] - 《奔跑的中国草》《为什么是邓小平》获"五个一工程"奖,4种出版物入选"中国好书",10种入选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获奖数量全国第一 [1] - 推出《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百科全书》等精品,数字资源集聚和垂类AI大模型研发取得进展 [1] - 共建28个"读者之家",《习近平扶贫故事》12个语种海外发行,深化出版"走出去" [1]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出版《中华民族一家亲童谣绘本》等图书,承办青少年阅读分论坛 [2] - 捐赠图书45万册,捐资5300万元,开展"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连续入选出版智库建设计划 [2] -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多模态语料库和大模型,汇聚科技期刊953种,版权输出281项 [2]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出品电影46部,票房占国产片总票房70.19%,年度票房前十占9席,获"五个一工程"奖等 [3] - 发行646部影片,结算票房占全国88%,"影院看奥运"放映2300场吸引观众5.6万人次 [3] - 连续七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3]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 出品发行影片《封神第一部》等获"五个一工程"奖,《年会不能停!》获百花奖最佳编剧 [4] - 发行22部影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以9100万元成暑期档国产动画亚军 [5] - 全球首家全高帧LED影城"华夏电影中心"落成,推出HDR LED品牌"焕影岛" [5]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 配合总台完成重大宣传报道,获星光奖等114项,推出《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 [6] - 国际传播签约额创新高,海外融媒体频道增至46个覆盖230国,推进多语种译制基地 [6] - "百城千屏"覆盖31省区市,自主研发AIGC幻臻平台获2项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 [6]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 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拥有600万用户,生成6500万视频和1.75亿图片,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元 [7] - 推出AIGC导演共创计划,9部短片全用可灵AI生成,全球月访问用户环比增长113% [7] - "快聘"平台带动4320万就业机会,催生174个新职业 [7]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 全网覆盖超10亿用户,《风吹半夏》《狂飙》等获金鹰奖、飞天奖,《我的阿勒泰》获"五个一工程"奖 [8] - 《无敌鹿战队》成首个国际预购中国原创IP动画,应用AI技术打造VR全感剧场 [8] 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运营政媒账号超10万个,粉丝量140亿,年阅读量近3万亿次,重大主题话题阅读量近4000亿次 [10] - 《黑神话:悟空》相关74个话题单日热搜,阅读量47亿次,带动山西旅游阅读量1.3亿次 [10] - 换新非遗计划阅读量超18亿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 [10]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收入68.83亿元(+0.5%),净利润11.86亿元(+7.3%),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1% [11] - 新建158个文化空间,7家书店获"最美书店",举办3064场读书分享会 [11]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奇谭》获"五个一工程"奖,《繁花》获多项大奖,《好东西》票房7亿元豆瓣最高分 [12] - 出品春节档冠亚军《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总票房超75亿元 [12] - 启动AI创制生态中心,"车墩《繁花》黄河路"影旅项目吸引游客14万人次 [12]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影节开幕,电视剧《蛮好的人生》入选总台片单 [13] - 东方明珠电视塔迎第1亿位游客,"上海之星"游船接待430万人次 [13]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 - 月活用户3.18亿,创作者1960万,音频4.88亿条,10余部作品获全国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15] - 自研音频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推出AI工具"音剪"缩短制作时间 [15]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120多种图书获国家级奖,16种入选"中国好书",《江苏文库》出版1549册 [16] - 数字经济收入超32亿元,用户超2200万,"凤凰智灵"获科技创新成果奖 [16]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建成"三圈环流"数智系统,部署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器 [17] - "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传播量2.3亿次,开发跨文化短剧 [17]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 出版"八八战略""共同富裕"等主题图书,"浙江文丛"累计超1000册 [18] - 推进书店转型,开展"全民阅读大篷车"活动,成立"未来出版联合实验室" [18]
骨干文化企业迸发新活力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述评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01
文化产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 同比增长6 2% 实现利润总额2744亿元 同比增长29 1% [1] - 2025年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合计净资产6952亿元 合计主营业务收入6398亿元 首次突破6000亿元 [1] - 30强企业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超40% 显示行业创新投入力度加大 [3] 龙头企业示范效应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志愿军:存亡之战》获国庆档票房冠军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发行的《封神第一部》《长空之王》等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2] -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年出版图书2 1万种 零售市场占有率全国首位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数字经济收入超32亿元 数字平台用户超2200万 [2] -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61 78亿元(+6 59亿元) 利润总额12 05亿元 通过龙舟大赛等赛事运营强化体育文化IP [3] 技术创新与业态融合 - 中国电影股份自主研发全球唯一获DCI认证的CINITY LED放映系统 突破4K/120帧高格式技术 [3] - 喜马拉雅通过科技赋能文化产品创新 爱奇艺运用VR/AI技术扩展IP线下体验场景 快手以"短视频+直播"构建数字社区生态 [3] 文化出海与国际影响力 - 浙江华策影视建立600多个海外账号矩阵 海外订阅用户达4500万人 推动《下一站是幸福》泰国版等IP本土化改编 [4] - 爱奇艺国际版覆盖191个国家地区 支持12种语言 上线电影超3900部 累计服务全球超1亿用户 [4]
展“电影之城”精彩 收获阵阵笑声掌声 智利“中国·上海电影周”启动
解放日报· 2025-05-11 10:18
电影周活动概况 - 2025智利"中国·上海电影周"在圣地亚哥国家电影资料馆启动,近200名当地民众及各界友好人士参加开幕式并观摩开幕影片《好东西》[1] - 活动精选6部中国电影佳作在智利展映,包括《雄狮少年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焚城》《乘风破浪》《飞驰人生》等[1][2] - 上海出品的《好东西》放映期间获得观众热烈反响,现场响起十多次笑声与掌声[1] 中智电影合作交流 - 活动中举办中智电影对话会,两国8位电影专业人士围绕合拍片、电影修复、产业激励政策等话题深入交流[1] - 活动旨在推动中智两国在电影合拍、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2] - 中国驻智利大使表示活动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互鉴[1] 活动主办与背景 - 电影周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智利文化艺术与遗产部、上海市电影局主办[2] - 活动恰逢中智建交55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及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1][2] - 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会长强调活动展示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2]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三样
新华网· 2025-04-30 20:31
中国电影产业生态观察 - 北京国际电影节成为观察中国电影产业生态的重要样本,通过展映、论坛与市场活动展现行业动态 [1] - 影迷参与度显著提升,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破亿手绘海报展8000个预约名额一日抢空,留言墙半日填满 [2] - 传统文化IP与现代技术结合成为创作趋势,《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7亿元票房跻身全球前五 [3][4] 传统文化与现代转译 - 导演孙海鹏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生活结合能跨越地域文化限制 [3] - 山东大学袁宙飞强调传统文化需以创新思维重新诠释,《定军山》到《哪吒》体现120年技术融合历程 [3] - 《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等影片通过数字技术升级美学理念,探索经典IP转化新路径 [4] 技术创新与沉浸式体验 - 国家电影局推动虚拟现实电影发展,《唐宫夜宴》获中国首张虚拟现实电影公映许可证 [6] - "无界∞沉浸单元"展映47部全球先锋作品,涵盖VR/AR/MR及AI交互装置如《情绪剧场·山水心境》 [6][8] - AIGC技术应用爆发,北影节AIGC短片单元参赛作品从430部激增至1502部,AI成电影工业新生力量 [10] 青年影人孵化与创投机制 - 北影节创投单元从507个项目中遴选30个优质项目,首次引入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提供百万元扶持 [11][13] - 青年导演李璇《谈谈情,开开车》获"最具开发潜力项目",历届创投孵化案例包括《春江水暖》《平原上的夏洛克》等 [11][13] - 创投平台构建阶梯式选拔体系,兼具艺术创新与商业可行性评估,成为产业人才与资源对接核心枢纽 [16] 国际影响力与文化输出 - 法国Heylight Pictures合伙人Boris认为中国技术发展与文化输出重塑国际观众认知 [4] - 《哪吒》系列被导演黄建新评价为"构建全人类情感公约数"的世界级电影 [3] - 北影节"国际会客厅"成为中外电影合作桥梁,推动中国叙事全球化传播 [4]
江苏两部电影获第20届华表奖
新华日报· 2025-04-29 07:21
电影奖项与成就 - 江苏出品影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和《觅渡》获得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1] -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成为江苏第二部实现"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三大奖项"大满贯"的影片 [1] - 《觅渡》曾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1] - 江苏影片在第20届华表奖和第36届金鸡奖中的获奖数量刷新近10年纪录 [2] 电影内容与创作特点 -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通过中华文化精神内核和人性共通点引发跨文化共鸣 [1] - 《觅渡》以"常州三杰"为题材填补了文艺作品中该群体集体叙事的空白 [1] - 《觅渡》通过"觅渡桥"意象将家国情怀升华为青年为民族复兴奋斗的精神内核 [1] 行业发展与规划 - 江苏已连续2届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影片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2] - 江苏正在服务《澎湖海战》《郑和下西洋》等国家重点影片项目 [2] - 未来将聚焦江苏特色题材,对接国内头部企业和主创团队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