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交酯

搜索文档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20:30
阿洛酮糖项目进展 - 公司是国内唯一获准采用酶法工艺生产D-阿洛酮糖的企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 - 阿洛酮糖项目正通过自建产能与第三方合作推进,现有装置技术改造全力推进中 [1][4][6] - 公司有信心推动阿洛酮糖产品进入食品领域各应用场景 [1][4][6] 在建工程项目 - 太仓年产55万吨淀粉糖项目(新建) [2] - 榆树年产3万吨丙交酯新建项目 [2] - 成都年产15万吨淀粉糖扩建项目 [2] 战略发展规划 - 通过三大举措构建发展路径:巩固生物质能源业务优势、发展食品原料业务优势、培育生物材料业务优势 [3][7] - 依托新质生产力培育(D-阿洛酮糖项目、丙交酯项目)与精细化运营管理 [3][7] - 构建"业绩增长—价值认可—市值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3][7] 市值管理情况 - 已制定《中粮生物科技市值管理制度》 [7] - 2018年定向增发价9.38元/股,2025年9月12日股价6.2元/股 [7] - 7年间市值缩水59亿元 [7] 政策环境影响 - 国家"反内卷"政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对公司机遇大于挑战 [6] -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生物质能源长期机遇 [5] - 公司秉持技术升级与精细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6] 信息披露规范 - 对研发进展、股东人数、财务数据等敏感信息均指引投资者关注定期报告和互动易平台 [7][8] - 未收到中粮集团收购东方集团资产涉及同业竞争的通知 [8]
透视豫股“中考成绩单”丨经探号
搜狐财经· 2025-09-02 13:40
河南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111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 整体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 13家豫股营收规模超百亿元 较此前有所增长 [1][5] - 61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占整个河南A股板块的54.95% [8] - 两家豫股营收实现翻倍增长 分别为仕佳光子和新强联 [8]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 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 同比激增1169.77% [2] - 牧原股份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猪出栏量上升和养殖成本显著下降 [2][3] - 宇通客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 同比增长15.64% 累计销售客车21321辆 同比增长3.73% [3] - 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 同比增长60.07% 超越2023年全年净利润 [5] 绿色产业发展 - 金丹科技上半年总营业收入7.77亿元 同比增长5.43% 利润总额1.09亿元 同比增长72.82%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增长56.31% [7] - 河南省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 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9% [8] - 风力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 生物质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1% [8] - 金冠电气上半年营业收入3.41亿元 受益于新能源产品收入显著提升 [9]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中创智领上半年总营收199.82亿元 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 同比增长16.36% [10] - 煤机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1.49亿元 公司投资3亿元参股AI芯片公司瀚博半导体 [10] - 河南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共计108.61亿元 牧原股份以9.21亿元位居榜首 [12] - 中航光电 中创智领 宇通客车 安阳钢铁 龙佰集团等5家公司研发费用均超过5亿元 [12] 政策支持与资本运作 - 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若干政策措施》 围绕"7+28+N"产业链发挥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 [13] - 河南证监局开展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调研 截至7月底已走访46家公司 累计解决问题49项 问题解决率达87.5% [15][16] - 实施并购重组12单 涉及金额300多亿元 [16]
调研速递|中粮生物科技接受中信证券等11家机构调研,上半年净利润1.07亿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2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74.4% [1] - 扣非净利润3190万元,同比增长71.5% [1] - 综合毛利率接近8.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2] - 淀粉糖产品毛利率达12.7%,同比提升约4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策略 - 采用"慢采快销"策略降低库存,在低价区建立原料库存 [1] - 加强期限结合套期保值控制风险 [1] - 通过工艺改造推行系统低成本,持续降低生产综合成本 [1] - 燃料乙醇原料采购均价同比下降10%左右 [2] 产品线与产能布局 - 小特新糖浆产品销量占淀粉糖总销量15%,是重要利润来源 [2] - 成都公司15万吨二期扩建项目九月底投产 [2] - 江苏太仓项目年产能55万吨,总投资近十亿元,四季度开工建设 [2] - 丙交酯项目计划2025年12月底试车,2026年上半年产品投入市场 [2] 创新技术与新品进展 - 酶法制阿洛酮糖获得卫健委批准,赢得市场先发优势 [1]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酶法生产技术,是国内唯一获批阿洛酮糖的上市公司 [2] - 通过合作生产、装置改造和新建生产线三种方式分阶段推进阿洛酮糖生产 [2] - 下游客户在获批前已开展配方研究,获批后研发加速 [2] 市场与销售表现 - 产品总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产销率和开工率较高 [2] - 燃料乙醇市场需求维持在300-350万吨水平,市场占有率高 [2] - 风味糖浆应用领域在茶饮细分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2] - 通过应用配方研发和技术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式产品供应 [2]
中石化申请双溶剂萃取耦合精馏精制丙交酯方法及系统专利,有效降低精馏提纯丙交酯设计和操作难度
搜狐财经· 2025-08-02 08:47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双溶剂萃取耦合精馏精制丙交酯的方法和工艺系统"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398817A,申请日期为2024年01月 [1] - 该专利采用双溶剂萃取耦合精馏工艺提纯精制丙交酯,通过第一萃取剂(水或水与低碳醇的混合溶剂)和第二萃取剂(与水不互溶但对丙交酯溶解度高的溶剂)对粗丙交酯进行萃取,随后进行闪蒸处理和精馏,最终得到丙交酯产品 [1] - 该工艺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萃取装置、第二萃取装置、闪蒸塔和精馏塔,通过先光学提纯后化学提纯的工艺耦合,有效降低了精馏提纯丙交酯设计和操作的难度,提高了产品收率和品质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注册资本为12173968.9893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26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4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40个 [2]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大连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为338459.08万人民币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了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172次,拥有专利信息4658条,行政许可58个 [2]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1
2025-07-11 11:10
阿洛酮糖技术与审批 - 中粮与其他企业在阿洛酮糖技术工艺上最大差异在酶制剂和产酶菌株,中粮是唯一获批的酶法生产企业,获批的酶制剂做了相关专利部署 [1] - 中粮从酶到产品获批基本用了两年,经过农业部批准菌株安全性,卫健委审批酶的安全性和糖列入新食品原料,其他企业审批流程和时间无法预知 [1] 阿洛酮糖用量 - 目前卫健委批准阿洛酮糖每天推荐用量 20 克,基于人群实验按最低量审批,未来若有更多实验数据证明安全性,用量可能提升 [1] - FDA 批准的阿洛酮糖安全用量是 33 克/天,除美国外还有十几个国家批准用量在每天 20 克以上,国内批准的推荐用量标准较严格 [2] 阿洛酮糖市场与应用 - 阿洛酮糖应用领域广,未来需有消费者普遍认识且喜欢的终端产品才能提升市场体量 [2] - 公司开展了阿洛酮糖在饮料、烘焙等不同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未来会和下游企业共同开发应用解决方案 [2] - 公司阿洛酮糖已具备国内销售资质,正加大力度推进加工端进度,预期短时间内推向市场 [2] - 下游奶茶、奶制品等企业在法规申报时做了配方测试,表达了购买意愿,近期一些下游客户开始询问产品销售情况 [2] 公司优势与竞争力 - 公司获批的先发优势领先时间难以估算,其他企业获批时间不可掌控,审批过程严谨需一定时间 [2]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市场准入先发优势、科技创新核心能力、提供有竞争力的应用解决方案和全方位产业布局 [2][3] 阿洛酮糖成本与技术 - 阿洛酮糖成本中原料成本占主要方面,实验室酶转化率约 33%,大工业应用中转化率在 28% - 30% [3] - 随着下游市场放量和工业化生产规模提高,阿洛酮糖生产技术迭代会加快,降低加工成本 [3] 阿洛酮糖市场空间 - 未来 3 - 5 年,阿洛酮糖在饮料、烘焙等领域总体用量预计达 15 万吨到 20 万吨,能扩大应用领域 [3][4] 其他项目进展 - 丙交酯搬迁项目力争今年年底试投产,规划产能 3 万吨,开工率会逐步提升 [4] - 成都公司扩建项目力争今年 8 月底前投产,太仓项目已注册成立公司做开工准备,西北项目按计划开展前期调研论证 [4]
金丹科技(300829) - 300829金丹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4-29 21:18
项目进展 - 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25年8月建设完毕 [2][5][16] - 年产5万吨乳酸扩产改造项目投产后,乳酸及其衍生品整体设计产能将达年产23.3万吨 [6] - 年产1万吨丙交酯项目因技术进步使用价值下降,已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后续公司将精力放在7.5万吨聚乳酸项目 [7] 业绩相关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大幅增长,原因是乳酸系列产品销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原材料玉米价格同比下降 [3][5] - 2024年度外销收入5.4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95%,2025年一季度产品出口收入占比与2024年度基本持平 [3][5] - 2024年因计提减值准备,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1.139806亿元 [5] 发展战略 -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成本控制、拓展国外重点市场、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4] - 可降解业务将以PBAT、丙交酯和聚乳酸、改性材料为重点,系统规划市场推广工作 [6] 其他问题 - 7亿元可转债尚有5.235亿元未实现转股,未提及推动全面转股举措 [2] - 2025年一季度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超30%,原因是自2024年二季度起普遍上调职工薪资 [4] - 无中和剂法生产L - 乳酸研发项目处于小试阶段,因涉及复杂工艺,条件优化和稳定控制难度大,筛选合适菌株需大量实验和时间 [6] - 实控人张鹏与李中民离婚进行财产分割,是双方协商一致结果,公司已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