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期借贷便利(MLF)
icon
搜索文档
LPR连续六个月按兵不动,短期会调降吗?
搜狐财经· 2025-11-20 10:20
记者 辛圆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两个期限 LPR均与上月持平,连续第6个月维持不变。 LPR今年唯一一次调整是在5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贷款利率则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 央行数据显示,10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 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伍超明对智通财经表示,从经济基本面看,预计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结存限额等增量财政政策加快落地生效,以及"十五五"重大项目可能前置的 共同支撑下,全年GDP完成5%的增长目标压力可控;加上物价稳步温和回升,短期内货币政策大幅加力的必要性较小。 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 节,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多种货 ...
央行将开展八千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证券时报· 2025-11-15 01:37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预告将于11月17日开展8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结合11月5日7000亿元操作,11月央行累计开展1.5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当月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为连续第6个月加量续作 [1] - 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自今年6月起调整为操作前发布招标公告以稳定市场预期 [1] 流动性支持背景与工具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及同业存单到期量增加等因素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需要央行支持 [1] - 央行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10月保持了买断式逆回购与MLF的加量续作并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2] - 市场预计央行将继续加量续作11月到期的9000亿元MLF,并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2] 政策导向与市场预期 - 央行报告提出下阶段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市场机构更看重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信号意义,预计通过买入国债大幅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不强 [2] - 分析认为无论是否重启国债买卖,央行均有能力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裕 [2]
7000亿元!央行今日开展操作
华夏时报· 2025-11-05 08:10
央行流动性操作 - 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为等量续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2] - 本月另有3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和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 预计央行将进行第二次逆回购和MLF操作 可能为等量续作或加量操作以维持流动性充裕 [2] - 11月逆回购操作未加量的原因包括实体融资需求待提振致信贷投放放缓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缓解银行负债压力 以及央行已通过国债买卖注入流动性 [2] 国债买卖操作分析 - 央行10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当月净投放流动性200亿元 [2][3] - 恢复国债买卖操作被视为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支持 释放稳增长信号 有助于稳定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 [3] - 该操作不影响四季度降准预期 央行将综合运用价格型和数量型政策工具加大稳增长力度 当前低物价水平为货币政策提供充足操作空间 [3] 未来政策工具展望 - 四季度是稳增长政策发力关键时期 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十分必要 [3] - 不排除年底前央行实施一次降准 以释放长期流动性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促进银行息差稳定及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3] - 建议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 打破5%隐性下限 以更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 [4]
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释放什么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21:56
央行流动性操作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10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净投放流动性200亿元,标志着自今年1月起暂停的操作已重启 [1][5] -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恢复国债买卖操作,背景是债市整体运行良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 [5] - 专家认为此操作旨在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释放流动性并稳定市场预期,释放了稳增长信号 [4][5] 2025年10月央行流动性工具净投放情况 - 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9000亿元,回笼7000亿元,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2] - 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7000亿元,回笼13000亿元,实现净投放4000亿元 [2] - 短期逆回购投放47453亿元,回笼53406亿元,净回笼5953亿元 [2]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投放200亿元,无回笼,净投放200亿元 [2] - 常备借贷便利(SLF)净回笼24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净回笼55亿元,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净回笼173亿元 [2] 国债买卖操作恢复的背景与影响 - 央行去年8月至12月累计买入1万亿元国债,今年年初因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累积而暂停操作 [5] - 恢复操作的条件是当前债市运行良好,期限利差走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8%附近 [5] - 200亿元的净买入规模被解读为央行的稳健操作,旨在呵护流动性并稳定债市预期,避免形成过度影响 [5] - 此次操作被视为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有助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 [5]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分析 - 央行公告将于11月5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由于11月7日有7000亿元同期限工具到期,此举意味着等量续做 [6] - 等量续做的原因是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且央行已恢复国债买卖操作作为注入流动性的另一种方式 [6] - 市场预期11月央行还将对到期的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进行操作,且加量续做的可能性较大,这将是连续第6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6] 未来政策展望 - 专家不排除后续央行加大国债买卖净投放规模的可能性,以对冲其他货币工具到期的压力 [7]
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释放什么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20:50
央行流动性操作概况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1]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标志着自今年1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已恢复 [1][4] 流动性工具净投放明细 - 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2000亿元 [2] -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 [2]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 [2] - 短期逆回购净回笼5953亿元 [2] - 常备借贷便利(STF)净回笼24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净回笼55亿元,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净回笼173亿元 [2] -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净回笼300亿元 [2] 国债买卖操作恢复的背景与意义 - 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并释放流动性以稳定市场预期 [3] - 去年8月至12月,央行累计买入1万亿元国债,今年年初因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累积而暂停操作 [4] -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4] -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阔,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具备恢复国债买卖的条件 [4] - 恢复操作被视为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有助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 [4] - 200亿元的净买入规模体现了央行稳健操作,旨在呵护流动性和稳定债市预期,避免形成过度影响 [4]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安排 - 央行公告将于11月5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5] - 由于11月7日有7000亿元同期限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意味着11月该期限品种实现等量续做 [5] - 等量续做的原因是实体融资需求有待提振,信贷投放速度放缓,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 [5] - 预计11月央行还会对到期的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进行操作,且加量续做的可能性较大 [5] - 若实现,11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将连续第6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5] - 不排除后续央行加大国债买卖净投放规模,以对冲其他货币工具到期压力的可能性 [5]
刚刚,央行宣布:明日操作
金融时报· 2025-11-04 20:46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11月5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期限为91天 [1] - 11月有7000亿元同期限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属于等量续作 [1] 市场流动性影响 - 央行操作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和市场资金面稳定 [1] - 此举旨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1] - 操作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1] 未来到期资金与操作预期 - 本月另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和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 [1] - 预计央行将在本月进行第二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开展MLF操作 [1] - 后续操作预期将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状态 [1]
9000亿元!下周一,央行将有“大动作”
搜狐财经· 2025-10-25 10:24
货币政策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25年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 [1] - 操作期限为1年期 [1] - 操作方式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1][2] 流动性影响 - 此次操作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1][2] - 由于当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MLF净投放量达2000亿元 [2] - 此为MLF连续第8个月加量续作 [2] 政策立场分析 - 近几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 [3] - 央行通过MLF等工具加大资金投放,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3] - 该操作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3]
9000亿元!央行宣布,下周一操作→
金融时报· 2025-10-25 09:40
央行MLF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25年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期,操作方式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1] - 10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当月MLF净投放2000亿元 [1] - 10月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元,与上月相同,净投放规模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1] 流动性投放背景与目的 - 近五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且近三个月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 [2] - 当前处于政府债券较大规模发行阶段,10月进一步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 [2] - 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9月末以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带动配套信贷较大规模投放 [2] - 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体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支持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满足企业和居民的信贷融资需求 [2]
央行将开展9000亿元MLF 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22:02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 [1] - 鉴于10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本月央行MLF净投放将达到2000亿元,为连续第8个月加量续作 [1] - 10月以来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累计净投放4000亿元,MLF与逆回购两项工具在10月合计释放中期流动性6000亿元,与上月净投放规模持平 [1] 政策工具定位与市场影响 - 自今年3月MLF政策属性完全退出后,该工具已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1] - MLF因其期限偏长、投放和到账时间确定,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预期 [1] - 市场机构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1]
中信证券:流动性收紧的风险有限,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平稳
搜狐财经· 2025-10-13 08:21
流动性缺口评估 - 10月流动性缺口测算约为5000亿元,或弱于季节性水平 [1] - 流动性缺口完全排除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逆回购到期的因素 [1] 央行政策与资金面展望 - 央行货币政策态度仍偏宽松,流动性收紧风险有限 [1] - 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平稳,但财政支出时点靠后,月中部分时点或仍有扰动 [1] 政府债供给压力 - 政府债供给压力趋缓,预计10月整体净融资约6000亿元 [1] - 预测基于参考部分省市公布的地方债发行计划以及国债发行规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