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田普锐斯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车企转身警示:中国别丢了燃油车底子
搜狐财经· 2025-06-25 23:06
国际车企电动化战略调整 - 奥迪宣布撤回2033年停售内燃机汽车计划,奔驰、沃尔沃等传统车企也纷纷调整停售燃油车时间表 [1][2] - 欧洲市场纯电动车接受度低于预期:2024年欧盟纯电动乘用车市占率仅13.6%,全欧洲市占率15.4% [2] - 电动车转型面临高成本、盈利难和充电设施不足等现实问题,奥迪布鲁塞尔工厂因Q8 e-tron销量低迷停产 [2] - 丰田章男指出在日本火力发电结构下,纯电动车碳排放高于混动车,2700万辆混动车减排效果等同900万辆纯电车 [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达50%,2025年5月市场份额达51.7% [5] - 政策补贴推动产业初期发展,但过度扶持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和技术研发依赖 [8] - 需推动"油电同权",让燃油车与电动车在同等市场规则下竞争,减少政策干预 [8] 中国车企技术路线建议 - 纯电动车快速发展可能加剧电力负荷压力,西班牙大停电警示电力供应风险 [9] - 欧洲车企转向燃油车技术,中国车企需保持燃油车技术研发避免国际竞争力下滑 [9] - 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持续投入内燃机和变速箱技术,坚持多技术路线并行 [9][10] - 保留燃油车技术可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在新能源技术未成熟阶段提供战略灵活性 [10] 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方向 - 需平衡新能源优势与燃油车技术升级,避免成为"电动汽车孤岛" [11] - 政策体系应优化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平衡,支持产业全球竞争 [11]
汽车价格战还要打多久?
芯世相· 2025-05-16 18:31
汽车行业价格战分析 - 2024年国内降价车型达227款,是2023年1.5倍、2022年2.3倍,价格战在汽车行业愈演愈烈[2] - 价格战是市场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过程,与"内卷"的社会情绪不同,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3][4] - 内存芯片行业曾经历类似过程,2008年价格战后只剩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形成稳定三角格局[5][6] 市场集中度演变规律 - 制造业价格战通常始于市场集中度变化,参与者从众多走向寡头过程中必然出现[4] - 智能手机市场2012年有3905款新机型,经历多年整合后形成苹果、小米、OV等品牌分割市场的格局[7][8] - 新能源车市场正在经历类似过程,2018年中国有487家电动车公司,预计5年后存活率仅1%[10] 技术颠覆与市场重组 - 颠覆性技术出现会打破原有壁垒,导致市场重新分散并通过价格战再次集中[15] - 智能手机使通信功能降级为附属,导致诺基亚等通信公司被苹果等软件生态公司取代[16][18] - 电动车三电系统取代发动机,使宝马等传统车企与比亚迪站在同一起跑线[20] 行业整合现状 - 2024年比亚迪以26万辆优势超越上汽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前五大车企份额从74%降至55%[23][25] - 2023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3%,单车平均利润1.5万元,合资品牌成为价格战最大受害者[27][28] - 新能源汽车前十公司份额达78%,比亚迪份额接近2-7名总和,展现垂直整合优势[31][32] 行业未来展望 - 动力电池已呈现寡头化特征,宁德时代等通过价格战挤压二线厂商[29] - 以2012年为起点,电动车行业可能在未来2-3年迎来拐点,预计过半车企将被淘汰[39] - 当前行业处于整合关键阶段,上汽飞凡回归荣威、吉利内部合并等动作都是信号[40]
安静而独特:逾百年来电动汽车的跌宕起伏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28 22:58
电动汽车发展历史 19世纪至20世纪初 - 早期电动汽车采用可充电铅酸电池 取代马车 主要面向富人市场 [10] - 1896年Riker Electric Roadster成为最早电动汽车之一 时速达15英里(24公里) [10] - 1897年纽约电动汽车公司整合多家制造商 采用可更换电池技术维持出租车运营 [12] - 1900年电动汽车占美国道路车辆三分之一 但价格普遍昂贵 [14] - 1901年保时捷推出世界首款混合动力车Lohner-Porsche Mixte 结合汽油发动机与电池 [14] 1908-1970年衰退期 - 福特T型车凭借低价(1912年售价降至300美元)和便利性颠覆市场 1915年销量已导致部分电动车企倒闭 [16] - 1916年Woods混合动力车因价格过高失败 1918年公司破产 [16] - 1920-1970年电动汽车进入50年蛰伏期 仅因石油危机短暂复苏 如1959年Henney Kilowatt仅生产50辆 续航40-60英里(64-96公里) [19][21] - 1960年代通用福特实验性开发Electrovair II/Comuta等车型 但未商业化 [21] 1970-2000年技术探索 - 1970年代石油危机推动政府投资 雪佛兰Electrovette等改装车型因续航不足失败 [24] - 1996年通用EV1成为首款商业化尝试 最终仅生产1117辆后停产 [24][26] - 1997年丰田普锐斯开创混合动力先河 2000年全球上市 [26] 现代电动汽车革命 2000-2020年突破阶段 - 特斯拉2003年成立 2008年Roadster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 2012年后推出Model S/X/3/Y系列 [29][31] - 2010年日产聆风奠定现代电动车基础 续航73英里(117公里) 2014年累计销量破10万辆 [31] - 雪佛兰2011年推出Volt插混 2016年Bolt纯电续航达238英里(383公里) [33] 2020年后市场格局 - 2024年美国电动车渗透率8%(128万辆) 特斯拉份额降至50%以下 福特/雪佛兰/Rivian分别占7.5%/5.2%/3.5% [36] - 全球市场分化明显 欧洲渗透率22.7% 中国达47.6% [8] - 混合动力技术短期复苏 但车企仍长期押注纯电平台 [38] 关键技术演进 - 电池技术从铅酸(1859年)到锂离子(2003年)的跨越 续航从40英里提升至380+英里 [10][29][33] - 充电网络扩展缓解里程焦虑 Lucid等品牌接入特斯拉超充体系 [6][31] - 自动驾驶与软件定义汽车优先采用电动平台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