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床CRO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凯莱英(002821):小分子CDMO维持稳健 新兴业务勾勒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8-31 08:47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31.88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23.7%,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82亿元,同比增长21.4% [1] - 单Q2实现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26.94%,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33.94% [1] - 2025H1整体毛利率43.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润率21.4%,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1][2] 收入结构 - 海外市场收入24.75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欧洲客户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超200%,占比达17% [2] - 中小客户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21.6%,占比53% [2] - 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10.6% [3] - 新兴业务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51.2%,其中化学大分子业务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超130% [4] 业务发展 - 新分子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9.5个百分点,小分子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5H1在手订单10.88亿美元,公司预计全年收入增长13-15% [2] - 2025H2小分子验证批阶段(PPQ)项目11个,新兴业务PPQ项目9个 [3][4] - 化学大分子业务基于在手订单预计下半年保持翻倍增长 [4] 细分业务表现 - 制剂业务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7.8%,在手订单增速35% [4] - 临床CRO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44.8% [4] - 生物药CDMO收入0.9亿元,同比增长70.7% [4] 产能与战略布局 - 海外Sandwich Site已交付4个研发项目及首个生产订单,正评估商业化产能建设事项 [3] - 生物药CDMO业务受益于ADC等高景气度赛道,远期增长潜力较大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7.55亿元、80.66亿元、94.88亿元,同比增速16.37%、19.40%、17.63%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5亿元、13.77亿元、16.68亿元,同比增速21.70%、19.24%、21.11% [4]
调研速递|凯莱英接受[X]等[X]家机构调研 业绩与业务亮点全解析
新浪财经· 2025-08-26 19:16
业绩概览 - 公司实现收入31.88亿元 归母净利润6.17亿元 在手订单10.88亿美元 [2] - 收入同比增长18.2%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7% [2] - 毛利率43.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9.4%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经调整净利率21.4%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10.6% 毛利率29.8%同比提升9.5个百分点 [2] - 新兴业务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51.2% [2] - 新增CDMO业务订单客户超150家 跨国大制药公司收入增长14.7% 中小制药公司收入增长21.6% [2] 小分子业务进展 - 交付商业化项目44个 临床阶段项目47个 [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小分子验证批阶段(PPQ)项目有11个 [3] - 完成首次MNC客户交付研发项目4个 生产订单1个 QA审计285个 [3] 新兴业务发展 - 多肽/小核酸业务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90% 境外占比超40% [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兴业务收入保持翻倍以上增速 验证批阶段(PPQ)项目有5个 [3]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约30,000L 预计2025年底总产能达44,000L [3] 制剂业务成果 - 交付项目171个 其中临床中后期项目31个 [3] - 累计实现5个制剂产品在中国市场商业化供应 首个制剂产品在美国商业化供应 [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验证批阶段(PPQ)项目有3个 [3] 临床CRO业务突破 - 助力13个项目获中国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成功获得FDA IND默示许可1项 [3] - 承接新项目115个 新增海外申报订单10个 [3] - 在数据智能领域取得新进展 [3] 生物大分子CDMO进展 - 进行中项目41个处在IND阶段 5个处在BLA阶段 [3] - 开启首个验证批阶段(PPQ)生产并顺利交付 [3] - 预计2025年该业务板块收入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3] 技术平台建设 - 新增5项工业界成熟技术 Toolbox技术平台持续扩充 [3] - 上海奉贤CDMO研发及商业化生产基地已启用 ADC商业化产能进一步扩充 [3] - 完成实验室级别标准化设备设计 加速中试和生产级别连续反应设备模块化建设 [3] 财务与展望 - 2025H1营业成本18.01亿元 毛利润13.87亿元 [4] - 预计2025全年收入实现13%-15%的增长 [4] -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 深化海外商业化产能建设 [4]
凯莱英(002821) - 2025年8月26日凯莱英特定对象调研演示材料
2025-08-26 18: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88亿元人民币(约合4.38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13][15] - 归母净利润6.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净利率19.4% [13][15] - 毛利率43.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3] - 经调整归母净利率21.4%,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13] - 净利润增速较收入增速高5.5个百分点 [14] 业务板块表现 - 小分子业务收入2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毛利率47.8%(+0.6pts) [17][20][32] - 新兴业务收入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毛利率29.8%(+9.5pts) [19][20] - 化学大分子收入3.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130% [36][37] - 制剂业务收入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 [39][40] - 临床CRO业务收入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8% [42][43] - 生物药CDMO业务收入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7% [47][48] 客户与市场分布 - 新增CDMO客户超150家 [22] - 跨国制药公司收入占比53%,中小制药公司占比47% [22][26] - 美国市场收入17.89亿元人民币(+0.5%),欧洲市场收入5.48亿元人民币(+200%+) [25][27] - 海外收入占比76%,国内收入占比24% [27] 订单与产能建设 - 在手订单10.88亿美元,同比增长21.4% [13] - 化学大分子在手订单增速超90%,境外占比超40% [36][37]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30,000L,2025年底将达44,000L [37] - 生物药CDMO在手订单增速超60%,境外占比35%+ [49][50][52] - 制剂业务在手订单增速35%+,境外占比30%+ [4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2.86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8.96% [57] - 硕士博士占研发人员比例37% [57] - 授权专利538项(合成生物领域183项,连续反应技术204项) [57] - 酶技术平台在20+项目落地,实现全自动化流程 [59] ESG成果 - MSCI ESG评级A,制药行业排名前十 [60][61] - 2家子公司获EcoVadis银牌认证(吉林凯莱英87分,生命科学92分) [60] - 商道融绿ESG评级A [60] - 2家子公司通过SBTi气候目标审批 [60] 2025年展望 - 全年收入预计增长13%-15% [77] - 盈利增速目标高于收入增速 [77] - 重点拓展多肽、寡核苷酸、偶联药物等增量业务 [77] - 推进海外商业化产能建设(Sandwich Site) [77]
凯莱英: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3.71% 业务多点开花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3: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88亿元,同比增长18.20% [1] - 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23.71%,扣非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26.29% [1] - 基本每股收益1.68元,盈利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1] 小分子CDMO业务 - 核心业务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10.64%,毛利率47.7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交付商业项目44个,临床前及临床项目285个(含临床Ⅲ期52个)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有11个PPQ项目,海外Sandwich Site交付4个研发项目并完成首个生产订单 [2] 新兴业务板块 - 新兴业务整体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51.22%,毛利率29.79%同比提升9.5个百分点 [3] - 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40%,预计下半年PPQ项目达9个 [3] - 化学大分子CDMO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超130%,交付88个项目,新拓38个客户,在手订单增超90% [3] 化学大分子与多肽布局 - 国内重要客户减重领域多肽项目商业化获批上市 [3] - 多肽、小核酸临床中后期项目储备均超10个,毒素连接体在手NDA项目8个 [3] - 技术产能同步推进,预计下半年化学大分子收入仍翻倍增长 [3] 制剂CDMO业务 - 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7.81%,交付171个项目,临床中后期项目31个 [4] - 顺利完成FDA动态核查,实现中美商业化供应,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超35% [4] - 预充针和卡式瓶制剂车间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4] 临床CRO业务 - 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44.84%,助力13个项目获国内临床默示许可,1项FDA IND默示许可 [4] - 新承接115个项目,海外新增10个申报订单,正在进行临床研究项目278个(含Ⅱ期及以后95个) [4] - 全流程智能化药物警戒平台应用至20余个创新药项目 [4] 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 - 收入0.90亿元同比增长70.74%,交付53个批次,完成3个IND申报 [5] - 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60%,预计2025年收入翻倍,承接首个APC一站式项目 [5] - 上海奉贤CDMO研发及商业化生产基地启用,ADC商业化产能扩充 [5]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研发投入2.86亿元占营收8.96%,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538项,合成生物与连续反应技术专利突出 [7] - 累计发表国际权威期刊论文51篇(16篇影响因子超10),八大研发平台持续迭代 [7] - 酶技术平台在20+项目落地,500L GMP发酵车间启用并完成临床Ⅱ期样品交付 [6] 人才与组织发展 - 员工超9000人,本科及以上占比约78%,研发及分析人员4251人 [7] - 硕博士高级研究人员占研发人员37%,报告期引进54名高级人才(含博士及海外背景) [7] - 通过有竞争力薪酬与晋升激励凝聚核心人才 [7]
凯莱英(06821)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2025-08-25 21:58
业绩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1.88亿元,同比增长18.20%[8] - 本报告期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23.71%[8] - 扣非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26.29%[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02亿元,同比减少19.67%[8] - 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1.68元/股,同比增长20.00%[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9%,同比增加0.72%[8] - 期末总资产198.5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2%[8] - 期末净资产170.8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1%[8] - 在手订单总额10.88亿美元[15]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1334人[10] 各业务板块数据 - 新增CDMO业务订单客户超150家[16] - 美国市场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0.45%[16] - 境内市场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3.44%[16] - 欧洲市场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超200%[16] - 小分子CDMO服务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10.64%,毛利率47.79%[19] - 新兴业务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51.22%,毛利率29.79%,在手订单增超40%[20] - 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超130%,在手订单增超90%,境外占比超40%[21] - 制剂CDMO业务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7.81%,在手订单增超35%,境外占比超30%[22] - 临床CRO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44.84%,助力13个项目获许可[24] - 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0.90亿元,同比增长70.74%,在手订单增超60%,境外占比超35%[26]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小分子、新兴等业务PPQ项目分别有11、9、5、3个[19][20][21][22] - 合成生物技术业务预计2025年下半年PPQ项目有1个[2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自动化+AI驱动的酶进化平台在20+项目落地[28] - 2025年一季度启用的500L GMP发酵车间完成临床II期样品交付[2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6亿元,占比8.96%[29] 人员相关 - 报告期末员工9106人,本科及以上占比约78%[30] - 研发及分析人员4251人,硕士博士占比37%[30] - 报告期引进高级人才54人,含博士24人等[30] 其他 - 技术输出业务在执行订单20项,2025年增设场地建设备库[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国内外已授权专利538项[2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1篇,16篇影响因子超10[29]
凯莱英(06821) -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25 21:53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31.88亿元,上年同期26.97亿元,同比增长18.20%[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亿元,上年同期4.99亿元,同比增长23.71%[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6亿元,上年同期4.48亿元,同比增长26.29%[26] - 基本每股收益1.68元/股,上年同期1.40元/股,同比增长20.00%[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9%,上年同期2.87%,同比增加0.72%[26]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新增CDMO业务订单客户超150家[35] - 与全球前20大跨国制药公司中的16家建立合作,连续服务其中8家超10年[5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底多肽固相合成总产能达44,000L,预充针制剂车间和卡式瓶制剂车间四季度投产[40][42] - 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板块预计2025年收入翻倍以上增长[4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96%[48] - 截至报告期末共有国内外已授权专利538项,其中国内423项,国外115项[48] - 截至报告期末研发新技术论文累计发表51篇,其中16篇影响因子超10[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地设全资子孙公司开拓国际市场[93]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6月5日完成首次授予登记,激励对象561名,授予数量427.33万股[103] - 2025年H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规定授予限制性股票总股数不得超过已发行H股总数的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