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联药物
搜索文档
82岁富豪花轩德清空九洲药业股份,近25亿元股票分给两个女儿
搜狐财经· 2025-11-17 15:17
股权变动概述 - 公司控股股东中贝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台州歌德发生股权变动,花轩德因年事已高,将其持有的中贝集团42.5%股权和台州歌德10%股权分别转让给女儿花莉蓉和花晓慧,转让协议于2025年11月11日签署 [1] - 花轩德将中贝集团28.5%股权(对应4098.3万元注册资本)和台州歌德5%股权(对应35万元注册资本)转让给花莉蓉,对价分别为4098.3万元和35万元 [1] - 花轩德将中贝集团14%股权(对应2013.2万元注册资本)和台州歌德5%股权(对应35万元注册资本)转让给花晓慧,对价分别为2013.2万元和35万元 [1] 股权结构调整结果 - 本次调整后,花轩德不再持有中贝集团和台州歌德的股权,同时不再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 [4] - 花莉蓉直接持有中贝集团51%股权、台州歌德5%股权、九洲药业3.59%股权,并通过中贝集团、台州歌德间接持股及九洲药业直接持股方式,合计持有公司22.17%股权 [4] - 花晓慧直接持有中贝集团36.5%股权、台州歌德5%股权,通过中贝集团和台州歌德间接持有公司13.36%股权 [4]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花轩德、花莉蓉、花晓慧变更为花莉蓉、花晓慧,但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持股数量以及实际控制人合计间接持股数量均未发生变化,控股股东仍为中贝集团 [4] 股权价值与公司背景 - 中贝集团和台州歌德分别持有九洲药业股票2.84亿股和4058.57万股,以2025年11月11日收盘价19.88元/股估算,对应市值分别为56.36亿元和8.07亿元 [4] - 花轩德转让的两笔股权间接持有九洲药业股票的市值合计约24.76亿元 [4] - 花轩德生于1943年,2020年其家族以16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338位,2025年家族财富值为75亿元,排名第956位 [5] - 九洲药业成立于1998年7月,是一家技术驱动的CDMO企业,业务涵盖小分子化学药物、多肽药物、偶联药物和小核酸药物等 [5] 公司近期业绩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0亿元,同比增长4.92% [5]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18.51% [5]
82岁浙江富豪25亿股票分给两个女儿
搜狐财经· 2025-11-13 18:1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花轩德将其持有的中贝集团28.50%股权转让给花莉蓉,14%转让给花晓慧,并将台州歌德股权由花莉蓉、花晓慧各自受让5% [2] - 花莉蓉、花晓慧受让上述股权支付的对价分别为4133.3万元、2048.2万元,合计为6181.5万元 [2] - 本次调整后,花轩德不再持有中贝集团和台州歌德的股权,同时不再间接持有九洲药业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花轩德、花莉蓉、花晓慧变更为花莉蓉、花晓慧 [2] 股权结构变动影响 - 变更后花莉蓉合计持有九洲药业22.17%股权,花晓慧间接持有公司13.36%股权 [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持股数量以及实际控制人合计间接持股数量均未发生变化,公司控股股东不变,仍为中贝集团 [3] - 本次控制权变更系实际控制人家族成员之间的股权结构调整行为,不会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亦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2] 公司业务与治理 - 九洲药业成立于1998年7月,是一家技术驱动的CDMO企业,业务包含小分子化学药物、多肽药物、偶联药物和小核酸药物等 [3] - 花莉蓉自2014年11月接任花轩德担任九洲药业董事长至今,并于九洲药业11月12日公告中被选举为公司执行董事,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3] - 花晓慧曾担任九洲药业非执行董事等职务,并于去年12月辞去了九州药业非执行董事一职 [3]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九洲药业实现营业收入41.60亿元,同比增长4.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18.51% [4] - 截至11月13日收盘,九洲药业股价上涨2.11%,报20.34元/股,市值为180.91亿元 [4] - 以九洲药业截至11月11日的19.88元/股收盘价估算,花轩德转让的两笔股权间接持有九洲药业股票的市值合计约24.76亿元 [2]
82岁浙江富豪花轩德清空九洲药业股份,25亿股票分给两个女儿
搜狐财经· 2025-11-13 17:19
股权结构调整 - 公司控股股东中贝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台州歌德的股权发生内部转让,实控人花轩德将其持有的中贝集团42.50%股权和台州歌德10.00%股权转让给女儿花莉蓉和花晓慧 [1] - 花莉蓉受让中贝集团28.50%股权及台州歌德5%股权,对价为4133.3万元;花晓慧受让中贝集团14%股权及台州歌德5%股权,对价为2048.2万元,两笔交易对价合计6181.5万元 [1] - 本次转让后,花轩德不再持有中贝集团和台州歌德的股权,亦不再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1] 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花轩德、花莉蓉、花晓慧变更为花莉蓉和花晓慧,此变更系家族内部股权调整 [2] - 变更原因为花轩德年事已高,不再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但控股股东仍为中贝集团,直接及间接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2] - 公司公告称此次控制权变更不会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亦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2] 股权价值与持股比例 - 以公司11月11日收盘价19.88元/股估算,中贝集团所持2.8352亿股股票市值约56.36亿元,台州歌德所持4058.568万股股票市值约8.07亿元 [1] - 花轩德转让的两笔股权间接对应公司股票的市值合计约24.76亿元 [1] - 调整后,花莉蓉合计间接持有公司22.17%股权,花晓慧间接持有公司13.36%股权 [1] 公司业务与高管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是一家技术驱动的CDMO企业,业务涵盖小分子化学药物、多肽药物、偶联药物和小核酸药物等 [4] - 花莉蓉自2014年11月接替花轩德担任公司董事长至今,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法定代表人 [4] - 花晓慧曾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等职务,并于去年12月辞去该职务 [4] 财务表现与市场数据 -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60亿元,同比增长4.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18.51% [4] - 截至11月13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0.34元/股,当日上涨2.11%,公司总市值约为180.91亿元 [5]
医药生物行业首份三季报出炉 九洲药业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20:44
公司三季度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61亿元,同比增长4.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18.51% [1]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0亿元,同比增长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42.30% [1] - 业绩增长主要系销售业务增加和产品毛利增加所致 [1] CDMO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创新药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制药企业对专业化CDMO服务的依赖度不断加深,行业发展空间持续拓宽 [2] - 创新药研发成本高企、周期拉长,促使更多药企将研发生产环节外包,直接推动CDMO行业需求爆发 [2] - 中国CDMO企业凭借在小分子药物合成、规模化生产等领域的技术沉淀和成本优势,正逐步成为全球产业链核心参与者 [2] - 国内创新药出海火热,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提速,中国CDMO企业是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稀缺的"卖水人" [2] 公司CDMO项目管线布局 - 原料药CDMO项目管线丰富,已承接项目中已上市项目38个,Ⅲ期临床项目90个,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项目1086个 [3] - 制剂CDMO新引入10多家国内外优质制药企业及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新增服务项目30多个,大部分为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领域 [3] - 多肽和偶联业务实现突破,引入新客户20多家,在手订单项目主要涵盖降糖、癌症类治疗领域,海外订单增速较快 [3] - 大量临床阶段项目的储备为未来3至5年的业绩增长奠定基础,海外订单高增速体现其全球化服务能力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3] 公司CDMO业务全球化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为全球多个主要医药市场的80余家客户提供CDMO服务 [3] - 台州基地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一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日本、德国等国业务推进顺利,多个项目导流至国内工厂 [3] - 国内CDMO业务凭借优质服务已获得国内头部创新药企业充分认可,更多商业化项目正陆续落地 [4] - 海外业务在持续维护诺华、罗氏等核心大客户合作外,将加快开拓海外Biotech公司业务,以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4]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
苏州日报· 2025-09-13 08:44
科技创新政策实施 -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对《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1] - 副市长刘博代表市政府汇报条例实施情况 检查组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1] 生物医药行业发展 - 宜联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开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偶联药物 [1] - 企业重点推进新药发现、工艺开发和临床开发等环节 [1] 半导体产业建设 -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和企业共建工作 [1] - 创新中心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1] 科技创新战略方向 - 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 - 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2]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 强化高能级平台建设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2] -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2] -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2] 区域发展优势 - 苏州具备科创资源富集、应用场景丰富和市场腹地广阔的独特优势 [2] -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调研速递|凯莱英接受[X]等[X]家机构调研 业绩与业务亮点全解析
新浪财经· 2025-08-26 19:16
业绩概览 - 公司实现收入31.88亿元 归母净利润6.17亿元 在手订单10.88亿美元 [2] - 收入同比增长18.2%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7% [2] - 毛利率43.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9.4%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经调整净利率21.4%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10.6% 毛利率29.8%同比提升9.5个百分点 [2] - 新兴业务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51.2% [2] - 新增CDMO业务订单客户超150家 跨国大制药公司收入增长14.7% 中小制药公司收入增长21.6% [2] 小分子业务进展 - 交付商业化项目44个 临床阶段项目47个 [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小分子验证批阶段(PPQ)项目有11个 [3] - 完成首次MNC客户交付研发项目4个 生产订单1个 QA审计285个 [3] 新兴业务发展 - 多肽/小核酸业务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90% 境外占比超40% [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兴业务收入保持翻倍以上增速 验证批阶段(PPQ)项目有5个 [3]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约30,000L 预计2025年底总产能达44,000L [3] 制剂业务成果 - 交付项目171个 其中临床中后期项目31个 [3] - 累计实现5个制剂产品在中国市场商业化供应 首个制剂产品在美国商业化供应 [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验证批阶段(PPQ)项目有3个 [3] 临床CRO业务突破 - 助力13个项目获中国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成功获得FDA IND默示许可1项 [3] - 承接新项目115个 新增海外申报订单10个 [3] - 在数据智能领域取得新进展 [3] 生物大分子CDMO进展 - 进行中项目41个处在IND阶段 5个处在BLA阶段 [3] - 开启首个验证批阶段(PPQ)生产并顺利交付 [3] - 预计2025年该业务板块收入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3] 技术平台建设 - 新增5项工业界成熟技术 Toolbox技术平台持续扩充 [3] - 上海奉贤CDMO研发及商业化生产基地已启用 ADC商业化产能进一步扩充 [3] - 完成实验室级别标准化设备设计 加速中试和生产级别连续反应设备模块化建设 [3] 财务与展望 - 2025H1营业成本18.01亿元 毛利润13.87亿元 [4] - 预计2025全年收入实现13%-15%的增长 [4] -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 深化海外商业化产能建设 [4]
九洲药业: 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10
根据提供的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内容,以下是关键要点的详细总结: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8.71亿元,同比增长3.8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6亿元,同比增长10.70%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4.50%,主要系收到的货款增加所致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股,同比增长11.32%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2%,较上年同期增加0.48个百分点 [3]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是一家创新驱动的行业领先CDMO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制药公司提供一站式医药定制研发和生产服务 [4] - 服务范围涵盖小分子化学药物、多肽药物、偶联药物和小核酸药物 [4] - CDMO项目管线丰富,已上市项目38个,III期临床项目90个,I期和II期临床试验项目1086个 [15] - 项目涵盖抗肿瘤、抗心衰、抗病毒、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等治疗领域 [15] - 制剂CDMO业务服务80余家客户,覆盖百余个活跃制剂项目 [16] 技术平台建设 - 公司已建成包括连续流技术、手性催化技术、氟化学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光电化学技术、固态研究技术、多肽技术、偶联技术、制剂研究平台等众多技术平台 [6] - 手性催化平台为客户完成了100余个手性配体的交付,申请专利4项,获得授权专利2项 [8] - 生物催化平台新开发150余种各类型酶,已形成上千种酶库 [10] - 多肽及偶联药物平台引入新客户20多家,海外订单增速较快 [12][17] - 小核酸药物研发平台已完成美国和中国两个场地的建设 [13] 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 九洲药业(台州)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一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 [17] - 多肽GMP生产线持续扩建,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 [17] - 对美容多肽产线进行扩建,满足海外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12] - 日本公司和德国公司业务推进顺利,多个项目导流至国内工厂 [17]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医药CDMO行业保持较高的市场景气度,2018-2023年全球CDMO市场规模从446亿美元增长至797亿美元 [4] - 预计2028年和2030年全球CDMO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684亿美元和3385亿美元 [4] - 2018-2023年中国医药CDMO市场规模以39.9%的复合增长率,从160亿人民币增长至859亿人民币 [4] - 预计2028年中国CDMO市场规模将达到2084亿人民币 [4]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研发费用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9.96% [34] - 公司荣获2025中国医药CDMO企业20强、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企业等多项荣誉 [5] - 光电化学技术团队累计申请专利8项,发表国际知名期刊论文2篇 [9] - 制剂技术平台累计申请专利54项,其中31项已获授权 [13] 客户关系与市场拓展 - 公司持续推进"做深做广"大客户战略,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铁三角"大客户服务体系 [14] - 日韩市场核心客户业务转化显著,项目量快速增长 [14] - 欧美市场、中国市场客户稳定增长,客户粘性持续加强 [14] - 公司积极参加海内外学术会议,参加线下会议40余场,强化品牌宣传和业务拓展能力 [15]
首届拜耳中国“共创·新药”大赛正式启动!
生物世界· 2025-07-08 08:01
拜耳中国"共创·新药"大赛启动 - 公司作为深度融入中国创新生态的跨国药企龙头企业,持续加大对中国创新的资源投入,旨在发掘中国下一个"重磅创新"[1] - 大赛面向中国创新者及生物技术公司,征集具有突破潜力的研发管线、在研药物分子或新型技术[1] 目标治疗领域 - 精准实体肿瘤治疗(Precision Oncology)[2] - 精准心肾疾病治疗(Precision Cardiorenal Diseases)[2] - 免疫学及炎症(Immunology & Inflammation)[2] 研发管线阶段要求 - 覆盖从早期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re-PCC)到临床概念验证(clinical PoC)的全阶段项目[2] 药物分子形式范围 - 生物制剂(Biologics)与小分子(SMOL)[3] - 偶联药物(XDC)、基因药物(genetic medicine)、小核酸药物(siRNA)[3] - 分子胶(molecular glue)及其他平台技术(platform technology)[3] 评审机制 - 由拜耳中国及全球研发与BD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4] - 评估维度包括创新水平、关键数据、推进速度及与拜耳研发战略契合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