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博游
icon
搜索文档
错峰出游持续升温 撬动淡季文旅经济
央视网· 2025-11-03 03:23
错峰旅游市场趋势 - 深秋时节错峰出游需求增加,旅游淡季出现“错峰赏秋游”小高峰 [1] - 多地中小学实施春秋假制度,与周末相连形成秋季五天小长假,直接刺激旅游需求 [3] - 错峰出游避开人流高峰,游客游玩体验感显著提升 [5][6] 旅游产品与目的地表现 - 秋假前后航旅平台及亲子产品线预订量出现明显增长 [5] - 浙江广州等地始发机票热销,研学路线、文博游、赏秋游等主题产品成为热门选项 [5] - 内蒙古、新疆、华东等地区是今年错峰赏秋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5] 核心客群变化 - 综合线上线下平台数据,银发族成为错峰出游的主力军 [5] - 退休游客选择丽江、腾冲等温泉休闲目的地,符合其年龄段的游玩需求 [6] 行业展望 - 根据旅行社预订量分析,预计此波错峰游热度将持续至11月中旬 [8]
21社论丨提升文旅体验,满足文旅产业细分的多元化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10:20
2025年国庆中秋文旅市场表现 - 长达8天假期为文旅消费市场提供重要契机,预计成为居民休闲出游的集中释放期 [1] - 部分旅行社假期出游人次与人均消费同比大幅增长,呈现显著的"量价齐升"旺盛态势 [1] - 国内长线产品花费同比大幅增长,包车游等个性化出行方式预订热度翻倍 [1] - 西北地区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青海高原自然景观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八成 [1] - 文旅商体融合引领新潮流,热门活动场馆周边的酒店、景点等搜索量同比增加1.5倍 [1] 文旅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 - 行业发展核心已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质量提升与体验深化 [2] - 游客追求更具个性化、沉浸感和情感共鸣的旅行体验,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观光 [2] - 亲子家庭青睐互动与教育融合的研学游,注重自然科普活动和手工体验 [2] - 年轻客群关注旅行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特种兵式旅游、文博游和国潮体验受追捧 [2] - 银发群体更看重舒适度和便利性,无障碍设施与慢节奏行程成为选择关键 [2] 政策引导与供给侧创新 -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通过增加优质供给和创新消费场景满足需求 [3] - 消费月活动结合双节特点,策划推出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和惠民措施,加大惠民力度 [3] - 各地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明显增多,如非遗体验、文化主题酒店等创新业态备受青睐 [3] 行业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 基础设施方面,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亟待改善,接待设施、交通接驳和公共服务未能跟上需求 [4] - 产品供给方面,同质化竞争问题需重视,游船夜游、古镇开发、仿古街区等项目呈现低水平重复建设 [4] - 服务品质方面,从导游专业素养到景区管理水平均存在参差不齐现象,服务不规范影响满意度 [4] - 文化内涵方面,部分文化旅游产品停留在表面形式,缺乏对在地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互动式体验设计 [4] 高质量发展路径 - 需要构建政府、企业、社区与游客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 [5] - 需完善薄弱地区的交通网络与公共服务配套,优化旅游标识系统,提升厕所与停车场设施,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5] - 需引导各地立足本土文化基因,深度挖掘历史脉络、民俗传统与物产资源,推动产品向个性化、定制化转型 [5] - 需加快建立覆盖导游、酒店、餐饮、交通等全链条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监管推动服务跃升 [5]
21社论丨提升文旅体验,满足文旅产业细分的多元化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06:52
假期市场表现与趋势 -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长达8天,出游人次与人均消费同比大幅增长,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1] - 国内长线产品花费同比大幅增长,包车游等个性化出行方式预订热度翻倍 [1] - 西北地区为热门目的地,新疆北疆环线为最热路线之一,青海高原自然景观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80% [1] 消费需求结构性变化 - 文旅消费市场发展核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与体验深化,游客追求个性化、沉浸感和情感共鸣的旅行体验 [2] - 亲子家庭青睐互动与教育融合的研学游,年轻客群关注特种兵式旅游、文博游和国潮体验,银发群体看重舒适度和便利性 [2] 文旅融合新潮流 - 热门活动场馆周边的酒店、景点等搜索量同比增加1.5倍,表现出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的趋势 [1] - 各地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非遗体验、文化主题酒店等创新业态备受青睐 [3] 行业挑战 -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接待设施、交通接驳和公共服务未能跟上旅客需求 [4] - 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竞争,游船夜游、古镇开发、仿古街区等项目呈现低水平重复建设 [4] - 服务品质参差不齐,从导游专业素养到景区管理水平均存在提升空间 [4] - 部分文化旅游产品停留在表面形式,缺乏对在地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互动式体验设计 [4] 政策引导与供给侧升级 -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通过增加优质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满足需求 [3] - 消费月活动一方面加大惠民力度,另一方面推出业态多元的文旅新产品、新场景 [3] - 需构建政府、企业、社区与游客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完善薄弱地区交通网络与公共服务配套 [5] - 需引导各地立足本土文化基因,推动文旅产品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转型,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运营 [5] - 需加快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监管提升服务质量 [5]
提升文旅体验,满足文旅产业细分的多元化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06:27
2025年国庆中秋文旅市场表现 - 假期长达8天,为深度游和长线游创造有利条件,市场呈现显著的“量价齐升”旺盛态势 [1] - 国内长线产品花费同比大幅增长,包车游等个性化出行方式预订热度翻倍 [1] - 西北地区成为热门目的地,新疆北疆环线为最热路线之一,青海高原自然景观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80% [1] 文旅消费核心趋势 - 长线深度体验受追捧,文旅商体融合引领新潮流,热门活动场馆周边酒店景点搜索量同比增加150% [1] - 行业发展核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与体验深化,游客追求更具个性化、沉浸感和情感共鸣的旅行体验 [2] - 需求呈现精准细分趋势,亲子家庭青睐研学游,年轻客群追捧特种兵式旅游和文博游,银发群体看重舒适便利 [2] 政策引导与供给侧创新 -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通过增加优质供给和创新消费场景满足需求 [3] - 各地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非遗体验、文化主题酒店等创新业态备受青睐 [3] - 活动一方面加大惠民力度,另一方面推出业态多元的文旅新产品新场景以提升消费体验 [3] 行业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 基础设施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部分地区接待设施、交通接驳和公共服务跟不上需求 [4] - 产品供给同质化竞争问题需重视,游船夜游、古镇开发等项目呈现低水平重复建设 [4] - 服务品质参差不齐,从导游专业素养到景区管理水平均存在提升空间 [4] - 部分文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停留在表面形式,难以满足游客精神消费需求 [4] 高质量发展路径 - 需构建政府、企业、社区与游客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完善薄弱地区交通网络与公共服务配套 [5] - 引导各地立足本土文化基因,推动文旅产品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转型,鼓励当地居民参与运营 [5] - 需加快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以规范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监管推动服务质量整体跃升 [5]
“文博游”、草原游、红色旅游等持续升温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央视网· 2025-08-29 10:39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概况 - 各地推出特色文旅项目和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增长 [1] 湖北文博游市场表现 - 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 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展区游客密集 [2] - 武汉博物馆暑期日均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 文创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近两倍 [4] - 博物馆通过可触摸复刻品和东汉打工人表情包等互动项目增强年轻观众认同感 [4] 内蒙古鄂尔多斯文旅数据 - 通过乌兰牧骑全国巡演和民歌节等活动展现草原文化 [6] - 上半年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3.6%和21.3% 创历史新高 [6] 长江水上客运市场 - 长江干线安徽至四川段水上客运量达637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10% [8] - 夜游船旅客人数133.6万人次 同比增长25% [8] - 重庆两江游暑期客运量73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20.8% 武汉港区夜游接待43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40% [8] 山西武乡红色旅游市场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2.5% [10] - 亲子游占比达70% 家长带子女学习革命历史成为主要客群 [10]
人气旺文旅热 暑期消费“带火”夏日经济
人民网· 2025-08-27 10:44
文旅市场表现 - 全国铁路7月1日至8月23日累计发送旅客8.23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日均发送旅客1523万人次 [1] - 文旅产业成为稳定消费的助推器 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多领域产业链发展 产生强大消费乘数效应 [1] - 多地依托文化底蕴打造旅游新场景 激活文旅市场并拉动区域消费增长 [1] 文旅业态创新 - 浙江良渚古城运用"文化+科技"模式 游客通过AR眼镜实现文物互动 [2] - 安徽黄山黟县采用"文旅+特色研学"模式 提供传统武术、国学诵读、中医启蒙等课程 搭配鱼灯制作等民俗活动 [2] - 福建泉州蟳埔村凭借"簪花围"成为网红旅游村 现有近300家旅拍店铺 日均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3] 消费需求变化 - 大众消费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满足 从功能满足转向意义消费 [2] - 越来越多游客将县城和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 深度参与民俗活动 [2] - 博物馆成为研学旅游目的地和消暑纳凉新场所 [3] 技术应用升级 - 哈尔滨市博物馆采用数字化展示技术 180件文物经三维建模处理支持多人互动 [3] - 山东博物馆整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技术 提供古代战场沉浸式体验 [3] - 行业需提高内容表现力与体验创造力 借助影视、游戏等流行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 [3] 区域发展案例 - 湖北孝感孝昌县开展插秧、摸鱼等农耕体验活动 [3] - 浙江绍兴覆卮山景区依托凉爽气候吸引避暑人流 提供梯田漫步、花海观赏等乡村体验 [3] - 行业需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增值的辩证统一 强化核心文化符号全球辨识度 [3]
成功上榜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长沙稳居全国热门出行目的地TOP10
长沙晚报· 2025-08-09 08:51
长沙文旅市场表现 - 2025上半年长沙接待国内外游客9740 24万人次 同比增长7 65% 实现游客总花费1037 03亿元 同比增长5 65% [5] - 长沙上榜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稳居全国热门出行目的地TOP10 推出文博游 演艺游 微度假游等主题游玩攻略 [5] 文化演艺活动亮点 - 湘剧专场融合传统与新潮 包含器乐合奏 戏曲绝活 折子戏等经典节目 以及跨界舞蹈 小品等创新表演 吸引年轻观众 [6] -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热播 滨江文化园同步开设露天放映场 结合公益电影放映活动 形成特色文化体验 [6] - 长沙博物馆 图书馆 音乐厅推出《寻长沙》文博幻境 儿童展览 科学秀等活动 覆盖不同年龄层观众 [7] 温泉度假村转型创新 - 宁乡灰汤金太阳温泉度假村转型为"全龄段社交目的地" 暑期周均接待游客1200人次 20—35岁年轻消费者占比首破45% [8] - 推出12栋新中式私汤别苑 配备蓝牙音响 定制KTV等设施 "金太阳野奢派对"短视频挑战赛两周播放量破百万 带动二次消费 [8] - "逆漂抓鸭赛"单日参与量超400人次 针对银发族推出"夏季祛湿疗程" 包括当归冷泉 节气药膳等活动 [8] - "冷泉卤味夜市"主打灰汤贡鸭 宁乡花猪肉等地理标志产品 食材来自800亩生态基地 提升游客体验 [9] 演艺市场数据与活动 - 2025上半年长沙54个演艺新空间上演8144场演出 吸引178 71万人次观演 票房收入达1 65亿元 [10] -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与长沙音乐厅贡献253场演出 创下2518万元票房 推出舞剧《天工开物》等40余场中外剧目 [10] - 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4天6场吸引超万名观众 意大利音乐剧《神曲》与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天鹅湖》增添国际文化交流色彩 [10] - 长沙音乐厅2025音乐季包含26场风格各异音乐会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交响音乐会 祖宾·梅塔指挥演出等高端演艺活动 [11]
文博游热、奔县游火……文旅新玩法迭代升级 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5-19 16:20
文旅消费新趋势 - 2025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文博热"和"奔县游"成为文旅热词,"文旅+"成为各地消费新趋势 [1] - 文博游持续升温,博物馆和美术馆推出夜游、沉浸式互动游等活动,人气爆满 [6] 敦煌莫高窟旅游升级 - 5月敦煌莫高窟进入旅游旺季,每日6000张常规票常售罄,开放4个大洞窟应急票 [4] - 引入VR技术,游客可沉浸式探索第285窟细节,提升体验 [4] 乡村旅游创新模式 - 江苏泰州河横村推出千亩小麦基地体验活动,包括麦穗手工、农田摄影、钓鱼比赛等,吸引年轻人留宿 [8] - 文旅部发布15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游从"看风景"转向"享生活" [5] 黄山生态文旅场景 - 安徽黄山西溪南村进入最美季节,游客可漫步古村、乘竹排穿枫杨林、坐观光小火车体验"画中游" [10]
从“看风景”到“享生活” 文旅经典IP火爆“出圈”激发消费新潜力
央视网· 2025-05-19 14:36
文旅消费新趋势 - 2025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 美好旅程" 文博热 奔县游 文旅+成为新趋势 [1] - 博物馆和美术馆推出夜游 沉浸式互动游等活动 文博游人气爆满 [3] - 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达152条 从看风景转向享生活 [7][12] 区域文旅创新案例 - 甘肃敦煌莫高窟每日6000张常规票售罄 开放VR体验第285窟 [5] - 安徽黄山西溪南村推出竹排穿梭枫杨林 轨道小火车等沉浸式体验 [8][10] - 江苏泰州河横村举办麦穗手工 农田摄影 钓鱼比赛等留客活动 [12] 赛事经济与文体融合 - 深圳赛艇联赛吸引2000+游客 周边酒店餐饮消费增长30% [14][16] - 贵州融合阳明文化 村超 村BA 马拉松等打造文旅新IP [23] - 贵阳民族文化展演集结3600+群众演员 展示6大景区特色 [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