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A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超预期,英伟达盘后大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20 08:04
财报核心业绩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570.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50.9亿美元 [2] - 第三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1.30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28美元 [2] - 第三财季净利润总额达319.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93.1亿美元增长65% [2] - 公司预计第四财季营收将达到约650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616.6亿美元 [4][5] - 第四财季非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预计为75.0%,正负浮动50个基点 [5] 数据中心业务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第三财季营收达512亿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的49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 [3] - 数据中心业务中,“计算业务”(GPU产品)贡献430亿美元营收,“网络业务”相关组件占82亿美元 [3] - 公司新一代GPU "Blackwell" 销量突破纪录,所有云服务器专用GPU已全部售罄 [2][4] 其他业务板块表现 - 游戏业务第三财季营收达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 [3] - 汽车及机器人业务第三财季营收总计5.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 [3]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公司营收表现及未来展望被科技行业视为AI热潮健康度的重要风向标 [2] - 财报公布后,公司盘后股价上涨超3.7% [2] - 半导体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OXX盘后上涨超2.2%,AMD、甲骨文涨超2%,谷歌再涨1.5% [5] - 公司客户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甲骨文和Meta等所有领先科技企业 [4]
业绩超预期,英伟达盘后大涨
第一财经· 2025-11-20 07:59
财报核心业绩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570.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50.9亿美元 [3] - 第三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1.30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28美元 [3] - 第三财季净利润总额达319.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93.1亿美元增长65% [3] - 公司预计第四财季营收将达到约650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616.6亿美元 [6] 数据中心业务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第三财季营收达512亿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的49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 [4] - 数据中心业务中,“计算业务”(GPU产品)贡献430亿美元营收,“网络业务”占82亿美元 [4] - 新一代GPU"Blackwell"销量突破纪录,所有云服务器专用GPU已全部售罄 [3][5] 其他业务板块表现 - 游戏业务第三财季营收达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 [4] - 汽车及机器人业务第三财季营收总计5.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 [4]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财报被视为AI热潮健康度的重要风向标,缓解了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 [3][6] - 财报公布后,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超3.7% [3] - 半导体ETF(SOXX)盘后上涨超2.2%,相关公司如AMD、甲骨文、谷歌股价亦上涨 [6]
AMD叫板英伟达,盘前涨约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22:48
公司战略与财务展望 -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分析师日活动上公布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业务计划,预计未来五年公司销售将加速增长 [1] - 公司预计到2030年,AI数据中心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远超2024年的约20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40% [1] - AMD目标在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中占据“两位数”份额,并预计数据中心芯片的年收入在五年内达到1000亿美元,到2030年利润将增长两倍以上 [5][6] - 公司首席财务官胡锦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整个业务每年将实现35%的增长,数据中心业务增长率将达到60%,每股盈利预计将增至20美元 [6] - 公司认为增长预期来自强劲的客户需求,包括已宣布和尚未公开的合作伙伴 [6] 产品与技术路线图 -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在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为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创历史新高,受霄龙CPU和MI350 GPU需求拉动 [8] - AMD公布横跨AI芯片、CPU和网络的数据中心产品路线图,MI350系列芯片被描述为“公司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产品”,已被主要云厂商规模化部署 [8] - 公司计划实现超过50%的服务器CPU收入市场份额,下一代代号为“Venice”的霄龙处理器将提升AI及通用计算性能与效率 [9] - 后续AI芯片产品MI450系列“Helios”系统预计于2026年第三季度推出,MI500系列计划于2027年发布 [8] - 公司于2024年11月10日完成对MK1的收购,称其为提升全栈人工智能性能和效率战略的关键里程碑 [1] 市场竞争与合作动态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10月底GTC大会上表示,未来五个季度,其Blackwell系列和计划于2025年推出的Rubin系列芯片总销售额有望达到5000亿美元 [11] - 2024年10月以来,AMD宣布多笔AI芯片大额订单,包括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总计6GW的AMD GPU芯片,OpenAI将获得认股权证,有权以每股1美分购买1.6亿股AMD股票 [12] - 公司与甲骨文合作,计划于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部署5万卡AMD最新AI芯片MI450,并通过甲骨文云基础设施提供算力服务 [12] - 公司与美国能源部及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合作,将耗资10亿美元建造两台新型超级计算机 [12] - 行业竞争加剧,谷歌、亚马逊等云巨头自研AI芯片,OpenAI亦宣布与博通共同开发AI定制芯片,计划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总能耗容量达10GW [13] - 高通推出两款数据中心AI推理芯片,并与沙特HUMAIN公司合作,计划自2026年起部署200兆瓦算力 [13]
黄仁勋,套现超10亿美元!本周在韩国表态:“对华出售最先进半导体会危及国家安全”站不住脚,低估中国的实力以及竞争力是愚蠢的
新浪财经· 2025-11-02 16:00
公司市值与高管交易 -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1] - 公司市值从4万亿美元增至5万亿美元仅用时113天 而从3万亿美元增至4万亿美元耗时410天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按既定计划于当周出售2.5万股公司股票 [2] - 黄仁勋已完成其今年3月份制定的、到年底前抛售至多600万股股票的计划 自6月开始售股以来已累计套现超10亿美元 [3] - 黄仁勋目前个人财富达1760亿美元 年内增加613亿美元 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中排名第九 其仍持有公司约3.5%的股份 [4] 重大商业合作与市场扩张 - 公司将向韩国政府及包括三星电子在内的多家韩国大企业供应超26万颗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 [7] - 韩国政府计划使用5万多颗公司最新芯片投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7] - 三星电子将建造一座"AI工厂" 容纳超过5万颗公司芯片 [7] - 现代汽车集团将使用数量相近的基于公司Blackwell架构的处理器 用于开发AI模型并助力制造业和自动驾驶技术 [7] - SK集团将部署一系列公司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务器芯片 打造亚洲首个"工业AI云" [8] - 韩国互联网公司Naver将购买6万颗公司芯片 [9] - 这些交易将使韩国使用的公司AI芯片数量从目前的6.5万颗增至30多万颗 [9] 中国市场战略与地缘政治观点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将继续争取进入中国市场 并乐观认为中国在成为AI领域领导者过程中仍需要美国芯片 [11] - 其认为应该把中国市场看作一个独一无二、至关重要、充满活力、不可替代的市场 服务中国市场最符合美国的利益 [11][12] - 其警告美国必须允许在中国销售美国制造的AI芯片 以确保硅谷企业在AI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一项导致美国失去全球一半AI开发者的政策从长远来看是不利的 [12] - 由于美国出口管制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95%降到0% 目前100%离开了中国市场 [12] - 其承认公司在芯片竞赛中领先 但强调低估中国的实力及竞争力是愚蠢的 [13] - 公司首席财务官曾表示 如果地缘政治环境允许 公司本财季的H20芯片出货收入可能在20亿至50亿美元之间 [13]
黄仁勋发出警告
中国基金报· 2025-10-29 14:51
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警告,美国必须允许在中国销售美国制造的人工智能芯片,以确保硅谷企业在AI领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2] - 该高管表示,希望世界建立在美国的技术栈之上,但也需要在中国布局以赢得当地开发者 [2] - 一项导致美国失去全球一半AI开发者的政策,从长远来看是不利的,对美国自身的伤害更大 [2] 企业高层动态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华盛顿的公司活动上向记者发表了关于对华芯片销售政策的评论 [2] - 正在亚洲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29日抵达韩国,并表示当天将会晤黄仁勋 [2]
黄仁勋发出警告
新京报· 2025-10-29 13:55
核心观点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警告美国必须允许向中国销售AI芯片以维持其技术领先地位 [1] 公司立场与战略 - 英伟达希望全球AI技术栈建立在美国技术之上 [1] - 公司认为需要在中国市场布局以赢得当地开发者 [1] - 限制对华销售AI芯片的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失去全球一半的AI开发者 [1] -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指出,限制性政策从长远看对美国自身伤害更大 [1] 行业影响与市场动态 - 美国芯片巨头面临对华销售AI芯片的政策限制 [1] - 首席执行官在华盛顿的公司活动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在访问亚洲期间会晤黄仁勋 [1]
美国又下黑手,“中企早有准备,逼着自力更生”
观察者网· 2025-09-02 08:28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政策调整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撤销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中国分公司及英特尔半导体(大连)的"经验证最终用户"资格,需许可才能向中国工厂运送特定美国芯片制造设备 [1] - 该决定于9月2日公布120天后(12月31日)生效,仅批准维持现有工厂运营的出口许可,不批准扩大产能或升级技术的申请 [1] - 美国商务部称此举旨在堵塞出口管制漏洞,避免美国公司处于竞争劣势 [1] 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 三星电子在西安运营全球最大NAND闪存芯片工厂,SK海力士拥有英特尔大连NAND工厂及无锡DRAM生产基地,全球存储芯片产量严重依赖中国 [3] - 新规若全面实施将对存储芯片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波及手机、个人电脑等下游行业 [3] - 中国企业长期承受美国制裁冲击,出口管制已减缓中国DRAM芯片研发,但仍持续追赶行业领军企业 [4] 中国自主技术发展进程 - 美国管制措施短期内限制中国芯片制造商"以做促学"效应,长期将迫使中国发展自主芯片制造技术 [5] - 寒武纪AI芯片目标股价被高盛上调14.7%至2104元人民币,因美国制裁限制AI芯片进口后其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5] - 阿里巴巴港股单日上涨18.5%,云计算部门营收受AI热潮推动大幅增长 [5] 产业战略转向与市场反应 - 中国芯片技术自特朗普首次对华科技围堵以来取得长足进步,出口管制带来的"挫败感"反而推动技术发展 [6] - 完全自主研发的芯片供应链成为确保供应安全的唯一选择,美方政策反复凸显自主化必要性 [8] - 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的行为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 [9]
刘典:安全泛化侵蚀美科技企业竞争力根基
经济日报· 2025-08-20 08:10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要求英伟达和AMD将对中国AI芯片销售收入的15%作为许可费上缴 此举直接侵蚀企业利润并引发法律争议 同时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和技术合作生态 [1][2][3][4] 财务影响 - 英伟达H20芯片2025年对华销售额预计达150亿美元至230亿美元 按15%分成比例计算 美国政府将获得22.5亿美元至34.5亿美元收入 直接削减企业利润 [2] - 英伟达2025财年二季度中国区营收37亿美元 当期需上缴约5.55亿美元 该企业每年将营收的25%投入研发 资金流失压缩研发空间并制约产品迭代速度 [2] 法律风险 - 分成机制被质疑为"变相出口税" 违反美国宪法禁止对州出口商品征税的规定 可能引发企业集体诉讼 [2] - 该做法没有法律先例 实为借监管之名行征税之实 导致企业合规成本上升和经营决策犹豫 [2] 产业链反应 - 韩国三星未跟进对华芯片限制 反而扩建中国西安工厂以抢占市场 [3] - 荷兰阿斯麦公司明确表示不会停止向中国出口成熟制程设备 拒绝为美国政策买单 [3] - 英伟达因政府要求频繁调整供货计划 导致全球合作伙伴转向更稳定供应链 美国企业的产业链黏性持续下降 [3] 全球规则影响 - "付费换许可"模式开创危险先例 实质是对技术贸易设置非关税壁垒 [3] - 欧盟批评美国违反单一市场原则 并通过《欧洲芯片法案》强化数字主权 [3] - 印度推出500亿美元半导体激励计划发展自主技术 各国寻求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 [3] 行业生态变化 - 科技产业持续繁荣需尊重市场机制和开放合作的全球生态 [4] - 政策以安全之名干预市场将动摇企业生存根基 导致利润空间压缩、市场信任流失和全球供应链断裂 [4] - 行政手段对市场的强行切割会加速技术替代和放大损失 回归理性监管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4]
黄仁勋到访雷军!
国芯网· 2025-07-14 22:12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北京会面并合影 照片显示二人在中式古建筑前及小米汽车旁互动 [2] - 黄仁勋计划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吹风会 显示公司重视中国市场 [2] 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立场 - 黄仁勋在CNN采访中表示中国军方不需要依赖英伟达芯片 认为中国已具备足够计算能力 [2] - 公司CEO强调美国技术限制政策不必要 中国可通过其他途径发展军事技术 [2] - 英伟达受到美国对华芯片销售限制影响 预计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2] - 最新限制措施导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几乎减半 从5月数据看业务受显著冲击 [2] 行业政策影响 - 美国两党持续推动半导体出口管制 4月起实施最新对华芯片销售限制 [2] - 英伟达高层公开批评相关政策 显示行业与政府立场存在分歧 [2]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高温下与雷军微笑合影
观察者网· 2025-07-14 17:36
公司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于7月14日在北京与小米CEO雷军会面 照片显示二人在古建筑前及小米汽车旁互动 [1] - 英伟达官方回应称照片非公司发布 知情人士透露会面属非公开客户拜访行程 [1] - 黄仁勋计划出席7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并将举行媒体吹风会 [5] - 公司计划最早于2024年9月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AI芯片 以应对美国出口管制 [5] - 新款芯片基于Blackwell RTX Pro 6000处理器修改 将去除高带宽内存(HBM)和NVLink等先进技术 [6] 战略布局 - 英伟达将中国市场视为非常重要市场 黄仁勋年内三次访华体现对中国团队重视 [8] - 公司正通过调整产品设计维持中国市场地位 同时进行外交沟通应对地缘政治影响 [5][8] - 黄仁勋在4月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谈时明确表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8] 历史合作 - 小米与英伟达早有合作渊源 2013年小米3手机搭载英伟达Tegra 4处理器 黄仁勋曾亲自出席发布会并用中文演讲 [10] - 2024年2月雷军因穿皮夹克开发布会被质疑模仿黄仁勋风格 引发网络热议 [10][12] - 雷军回应称穿皮夹克是为匹配产品极致风格 并否认模仿说法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