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通用处理器(CPU)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电子】海光信息:25Q2归母净利环比持续提升,关注合并曙光后的市场表现
招商电子· 2025-08-06 20:24
海光信息25H1业绩表现 - 25H1营收54 6亿元同比+45% 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41% 扣非归母净利润10 9亿元同比+33% 毛利率60 1%同比-3 3pcts 净利率30%同比-2 6pcts [2] - 25Q2营收30 6亿元同比+41%/环比+28% 归母净利润7亿元环比+37% 扣非归母净利润6 5亿元环比+47% 毛利率59 3%同比-4 5pcts/环比-1 9pcts [2] - 25Q2末存货达60 1亿元创历史新高 环比Q1末增长2 19亿元 应收账款31亿元同样创历史新高 [2] 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 海光信息拟以143 46元/股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换股价79 26元/股 换股比例1:0 5525 预计发行8084万股新股 [3] - 合并旨在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韧性 形成完整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体系 [3] - 公司已拓展联想/新华三/同方等服务器厂商客户 DCU产品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领域 [3] 国产算力芯片竞争格局 - 英伟达H20芯片虽恢复在华销售 但需向网信办提交安全风险证明材料 客户采购决策存在反复博弈 [4] - 国内算力芯片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 海光等本土厂商因国产供应链整合优势成为客户优选 [4] - 公司已完成封装环节的国产供应链整合 预计国产芯片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4] 产品与市场布局 - 公司主营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 产品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数据中心及AI/商业计算领域 [2] - CPU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DCU产品逐步升级抢占高端算力市场 [4]
海光信息(688041):25Q2归母净利环比持续提升,关注合并曙光后的市场表现
招商证券· 2025-08-06 14:0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142 46元 当前股价对应25年PE为112 8倍 [2][6] 核心观点 - 25H1营收54 6亿元同比+45% 归母净利12亿元同比+41% 毛利率60 1%同比-3 3pcts [6] - 25Q2营收30 6亿元环比+28% 归母净利7亿元环比+37% 存货达60 1亿元创历史新高 [6] - 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换股比例1:0 5525 将发行8084万股 打造完整数据中心产品链 [6] - 英伟达H20在华销售受审查 海光完成国产供应链整合 本土算力芯片必要性提升 [6] 财务表现 盈利能力 - 25H1扣非净利10 9亿元同比+33% 净利率30%同比-2 6pcts [6] - 预计25-27年营收CAGR 31% 归母净利CAGR 36% 27年EPS达2 32元 [6][7] - 25年预测毛利率63 3% ROE提升至13 6% 27年ROE将达19 3% [14] 营运指标 - 25Q2应收账款31亿元创历史新高 存货周转率从24年1 0降至25E 0 7 [6][14] - 25年经营性现金流9 71亿元 资本支出2 89亿元 研发费用37 41亿元 [12][14] 行业与战略 - 产品覆盖x86 CPU/DCU 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数据中心 客户含联想/新华三等 [1][6] - 国产高端芯片需求攀升 公司加速客户端导入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6] - 与曙光合并后形成"强链补链" 完善服务器芯片+整机全产业链布局 [6] 估值预测 - 25-27年PE分别为112 8/83 4/61 5倍 PB从14 5倍降至11 0倍 [6][14] - 总市值331 1亿元 流通市值126 3亿元 每股净资产8 9元 [2][14]
人工智能引领 生态优势显著 海光信息上半年业绩高增长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02:16
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1] - 业绩高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引领和生态优势,高端处理器产品在产业生态中的版图不断扩张 [1][2] - "CPU+AI加速处理器"的异构计算新范式正重塑算力格局,公司独特优势将充分受益于国产AI集群时代全面开启 [3][5] - 公司具有兼容x86和CUDA的显著生态优势,CPU兼容x86指令集,DCU具有"类CUDA"计算环境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24.68%,占营收31.31%,累计取得多项知识产权 [8] - 公司正推进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旨在实现芯片与整机领域的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 [8][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1] - 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0.76%和75.33% [1] - 研发投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24.68%,占营收31.31% [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包括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 [2] - CPU支持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高端服务器及政务、企业等中低端服务器 [2] - DCU实现"训推一体"AI场景全覆盖,适配不同API接口和编译器 [2] - CPU兼容x86指令集,能兼容数百万款基于x86的软件 [6] - DCU采用通用并行计算架构,适配国际主流商业计算和AI软件 [6] - 构建覆盖固件层到应用层的全栈安全防护,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隔离保护 [6] 市场与生态布局 - 高端处理器涉及的行业应用及新兴AI大模型产业逐渐增多 [1] - 联合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打造万余项产品和联合解决方案 [7] - CPU已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行业 [7] - DCU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领域 [7] - AI算力正迈入"系统级融合"时代,注重万卡级训练集群等全面能力 [5] 研发与知识产权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24.68% [8] - 累计取得发明专利923项、实用新型专利11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 [8] - 累计取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309项、软件著作权338项 [8] - 累计申请知识产权项目3011项 [8] 战略发展 - 推进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构建从芯片设计到算力服务的全栈能力 [8][9][10] - 交易旨在实现芯片与整机领域的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 [9] - 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能力 [10]
海光信息自研处理器组件亮相PPAI
中国化工报· 2025-07-23 20:00
行业动态 - 第二届石油石化行业人工智能技术交流大会(PPAI 2025)在西安召开,海光信息展出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AI加速器处理器(DCU)组件 [1] - 海光信息针对石油石化行业需求设计"算力+安全"双引擎协同架构,采用C86芯片架构体系,兼容主流x86指令集 [1] - 海光DCU在国产GeoEast油气勘探软件测试中,将三维去噪模块最高加速比提高到15倍,在时间偏移、深度偏移等测试表现优异 [1] 技术方案 - 公司提出"CPU+DCU协同"的"异构机密计算"方案,内置商用密码算法和可信计算技术,配备专用安全硬件、国密协处理器和密码指令集 [2] - 硬件级加密方案可杜绝侧信道攻击风险,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保障数据流通安全 [2]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构建全栈异构计算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石油石化行业AI开放生态 [2] - 通过"芯"智生产力赋能石油石化产业智能化升级 [2]
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吸并预案出炉! 专家解读:将对行业带来何种影响?
新浪科技· 2025-06-11 11:29
交易方案 - 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股票于6月10日复牌 [2] - 两家公司累计估值近4300亿元,停牌10个交易日后预案出炉,中科曙光复牌首日一字涨停,海光信息收盘上涨4.30%至141.98元/股 [2] 业务整合与协同效应 - 合并后海光信息将延伸至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业务,形成"高端处理器+计算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 [3] - 整合将实现从芯片设计到整机系统的整体布局,增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 [3] - 合并对标英特尔"IDM模式"和AMD"Zen生态",直接具备"芯片+系统"全链条能力,提升国产算力自主性 [5]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案例开创半导体公司主导下游整机企业整合的先例,为产业链强链补链提供新范式 [6] - 合并推动国产算力集团化攻坚,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批典型案例 [6][7] - 国内ICT产业存在"散小多"问题,此次合并为资源集中、减少重复投入树立典范 [7] 市场与生态反馈 - 业界认为合并将形成"芯片设计+服务器+云计算系统"全产业链优势,类似英伟达的系统能力构建路径 [5] - 客户需求从单一CPU采购转向服务器整体解决方案,合并提升服务多样化能力 [5] - 双方业务高度匹配,重组后业绩共振向上预期强烈,持股股东利益有望增厚 [6]
千亿并购!国产算力“双雄”合体,36万股民喜提涨停
格隆汇· 2025-06-10 15:48
交易方案 - 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即每1股中科曙光股票可换0.5525股海光信息股票 [1][7] - 海光信息换股价格为143.46元/股,中科曙光换股价格为79.26元/股 [7] - 交易金额达1159.67亿元,为国产算力产业最大体量合并案 [6][7] - 交易完成后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海光信息承继其全部资产及业务 [7] 市场反应 - 中科曙光复牌后一字涨停,涨停板封单超50万手,最新股东户数36.49万户 [2] - 中科曙光当日收盘价68.09元(+10%),成交额3.99亿,市值996.30亿 [3] - 海光信息当日高开8%收盘涨4.3%,成交额87.3亿,市值3300.10亿 [3][4] 公司背景与整合意义 - 两家公司均属中科院系,海光信息专注CPU/DCU芯片设计,中科曙光深耕服务器及云计算 [11] - 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27.96% [11][12] - 合并形成从芯片到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国产算力体系化突围 [15] - 首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吸并案例 [9] 财务表现 - 中科曙光2024年营收131.48亿元(-8.4%),净利润19.11亿元(+4.1%),终结连续十年增长 [17][18] - 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91.62亿元(+52.4%),净利润19.31亿元(+52.87%) [18] - 2025年Q1海光信息净利润5.06亿元(+75.33%),中科曙光净利润1.86亿元(+30.79%) [17][18] 股权结构 - 海光信息无控股股东,前六大股东合计持股36.51% [9][12] - 中科曙光控股股东为中科算源(持股14.68%),实控人为中科院计算所 [13][14]
AI产业持续精彩
国盛证券· 2025-06-08 1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产业持续精彩,海内外大模型持续迭代,字节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即将召开,国产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内外大模型持续迭代 - DeepSeek R1模型升级至DeepSeek - R1 - 0528,后训练投入更多算力,提升思维深度与推理能力,蒸馏思维链后训练的8B模型数学测试表现优秀,还提升多方面能力,幻觉率降低45 - 50% [1][9][10] - 6月5日谷歌对Gemini 2.5 Pro模型重大更新,低价格下编码、推理等能力超越o3等,综合性能LMArena基准1470分居首 [1][11] 字节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召开在即 - 6月11 - 12日字节在北京召开大会,11日主论坛有新品发布等,行业分论坛涉及多领域,12日为开发者交流日,涉及多领域企业合作伙伴 [2][15][17] 国产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强化自主可控能力 - 5月26日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停牌,海光信息处于中科曙光业务上游 [2][18] - 整合消除产业链上下游沟通壁垒,构建完整技术闭环,提升研发效率,降低试错成本,推动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完善信息产业生态圈 [21] 建议关注 - 算力: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众多公司 [3][22] - Agent:金山办公、泛微网络等众多公司 [3][22] - 垃圾发电:旺能环境、盈峰环境等 [6] - 互联网大厂AI链:寒武纪、恒玄科技等 [6] - 军工AI:能科科技、品高股份等 [6]
A股新规后首单!两大巨头宣布战略重组 算力整合与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新华财经· 2025-05-26 20:35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战略重组 - 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这是科创板首例"子公司反向吸收合并母公司"案例,也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单上市公司层面吸收合并 [1]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中科曙光营收分别为131.48亿元和25.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11亿元和1.86亿元;海光信息同期营收分别为91.62亿元和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31亿元和5.06亿元 [2] 重组战略意义 - 双方主营业务在算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关联,海光信息为芯片厂商,中科曙光为服务器龙头,合并将实现技术互补和产业链协同 [2] - 高管表示重组是"补短板、锻长板"的尝试,可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国产算力产业整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 - 合并有望加速国产芯片在政务、通信、金融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3] 中科院资产背景 - 中科曙光为中科院计算所旗下上市公司,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为中科曙光(持股28%),二者均为中科院优质资产 [3] - 中科院实控的其他上市公司包括中科信息(机器视觉龙头)、中国科传(科技出版龙头)、中科星图(空天地大数据引领者)等14家行业领军企业 [4] 政策环境分析 - 此次合并是5月16日重组新规实施后的首单案例,新规简化审核程序、提升监管包容度,旨在支持头部企业整合产业链 [6]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2025年政策持续加码,明确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 [6][7] - 2025年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同比+40%),重大重组90单(同比+230%),完成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同比+1060%) [7] 行业影响展望 - 华福证券指出合并将形成产业链协同,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并购重组以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5] - 开源证券认为央国企整合与硬科技并购是当前两大趋势,政策驱动下科技领军企业将加速壮大 [7]
新政后首例上市公司合并案例,3000亿海光为何与900亿中科曙光重组
钛媒体APP· 2025-05-26 16:15
合并交易概述 - 海光信息拟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双方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这是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后的首单上市公司合并案例 [1] - 合并后有望形成市值超4000亿的算力产业巨头,中科曙光当前市值906亿,海光信息市值3164亿 [2] 战略逻辑与行业意义 - 合并标志着国产算力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垂直整合",通过技术互补和产业链协同形成规模效应 [1] - 子公司反向合并母公司(中科曙光持股海光信息27 96%),结构独特但体现中科院系企业深度整合意图 [2] - 监管新规明确支持同行业上下游企业吸收合并,本次合并为科技产业整合树立示范标杆 [3] 财务与业务协同 - 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91 62亿元(+52 4%),归母净利润19 31亿元(+52 87%),毛利率63 72% [2] - 中科曙光2024年营收131 48亿元(-8 4%),归母净利润19 11亿元(+4 1%) [2] - 合并将实现"芯片设计—高端整机设计—算力服务"全产业链闭环,减少外部依赖 [5] 技术整合与市场竞争力 - 海光信息专注CPU/DCU芯片设计,中科曙光强于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合并后形成从芯片到系统的全栈能力 [4] - 合并可解决芯片厂商与服务器厂商的潜在利益冲突,增强国产算力自主可控性 [4][5] - 国际巨头如Intel/AMD/英伟达同样采用垂直整合模式,合并后新公司竞争力将向全球头部看齐 [5]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国产算力产业正处于"从大到强"转折点,合并体现应对外部封锁的决心 [3] - 双方同属中科院系且历史合作紧密,业务耦合性高,整合风险较低 [3][4]
A股突发!40万股民,沸腾!
天天基金网· 2025-05-26 11:25
市场表现与券商研判 - 过去一周沪指跌0.57%,深成指跌0.46%,创业板指跌0.88% [1] - 中信证券认为港股市场吸引力提升,核心资产定价权可能南移,优质龙头赴港上市或催化A股风格转向核心资产 [13] - 申万宏源指出二季度为震荡市,短期调整因美国不确定性压制风险偏好,科技股中期调整未结束,看好医药和贵金属 [14] - 中国银河策略建议关注安全边际高的红利资产、科技主线及政策提振的消费板块 [15] - 中信建投提示微盘股交易拥挤风险,推荐"新质内需成长"方向如服务消费、新消费 [16] - 东吴策略预测美元指数若跌破前低将触发"东升西落"交易,中国市场或受益于美元流动性外溢 [23] 企业并购与产业整合 - 海光信息拟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双方总市值合计超4000亿元(海光3100亿元+中科曙光900亿元),股东总户数超43.7万户 [2] - 交易目的为抢抓信息技术产业机遇,海光信息主营高端处理器(CPU/DCU),中科曙光覆盖"芯—端—云—算"全产业链 [3] 政策动态 - 央行拟允许境外上市募集外币资金自主结汇使用,H股分红款可人民币派发 [4]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规范佣金、抽成等8类不合理收费 [5] - 六部门出台《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明确网号/网证自愿使用原则,要求保障数据安全 [6] - 金融监管总局拟允许资管产品不披露业绩比较基准,若披露需说明测算依据并提示风险 [7] 国际经贸与科技 - 特朗普宣布对非美国制造的手机征收25%关税,要求苹果、三星在美建厂 [8][9] - 6月1日起美国拟对欧盟征收50%汽车关税 [10] - 英伟达将为中国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降级版AI芯片,售价6500-8000美元,较H20降价明显,最快6月量产 [11] 市场风格与配置建议 - 中银策略认为小微盘风格已充分定价,信用环境回暖或引发阶段性风格反转 [16][17] - 信达策略指出小微盘超额收益收窄,受增量资金不足制约 [18][19] - 东方财富策略提示小微盘交易过热(中证2000成交占比达32%),红利资产相对收益胜率仍高 [19][20] - 华安策略认为经济数据尚可且政策加码概率低,市场将维持震荡 [21][22] - 兴证策略预计6月行业轮动收敛,结构性主线将显现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