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芯片

搜索文档
中国对美芯片“三连击”:3天3反揭开半导体博弈新阶段 ——反倾销剑指传统芯片、反歧视直击高端封锁、反垄断拷问英伟达
36氪· 2025-09-17 15:56
反倾销调查 - 商务部对美国模拟芯片展开反倾销调查 指控美国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商品 调查针对40纳米及以上工艺节点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器芯片 调查期将持续一年[2] - 调查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发起 指控四家美国生产商(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在中国市场平均份额达41% 对华出口倾销幅度超过300% 产品价格在2024年全年累计下降52%[2] - 中国是全球最大模拟芯片单一市场 这些传统芯片采用成熟工艺但持续改进 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 消费电子和医疗设备等领域[3] 反补贴关联 - 商务部曾在2025年1月对美国成熟节点半导体启动反补贴调查 直指美国《芯片法案》提供的补贴使企业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3] - 反补贴与反倾销调查通常同步执行(统称"双反") 禁止性补贴可能成为认定倾销的证据之一[3] - 调查可能引发关税打击或进口禁令 迫使外国公司放弃市场份额 推动国内采购浪潮[4] 反歧视调查 - 商务部指控美国在芯片领域实施贸易歧视和出口管制 旨在遏制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发展[6] - 美国实体清单目标自2018年起从核武器 航空航天转向半导体 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技术领域[6] - 美国出口管制三大战略目标:切断高端芯片获取以削弱中国AI和超算能力 阻止中国获得先进设计工具和制造设备 阻止中国开发自主先进半导体设备[6] 调查战略背景 - 中国选择在美国组建37国经贸围堵联盟及将32家实体列入限制贸易名单后启动调查 旨在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7] - 中国在2025年3月对加拿大商品实施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裁决 通过加征关税丰富对外贸易法律工具箱[8] - 2025年9月《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进一步充实反制措施 增加外交谈判筹码和获取先进半导体渠道[8] 反垄断调查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英伟达违反2020年收购迈络思时作出的承诺 包括公平合理无歧视销售 禁止搭售 保证互操作性和信息保护等义务[9][10] - 英伟达被约谈涉及为中国市场研发芯片的安全风险 存在被远程关闭或追踪用户位置的可能性[11] - 英伟达作为全球AI芯片领军企业 其业务对中国市场依赖度极高 成为中美芯片竞争关键焦点[10] 行业竞争格局 - 过去十年美国将芯片置于对华技术竞争核心 采取制裁 限制"中国制造"和禁止转让高端芯片等措施[1] - 中美半导体生态系统出现明显分化 中国通过持续投资和本地化建立自给自足能力[1] - 美国芯片公司最大市场仍是中国 中国关键芯片最大供应商也是美国公司 形成竞争与供应链共存格局[12]
突发!大规模裁员!
国芯网· 2025-06-05 21:07
公司裁员计划 - 意法半导体预计未来三年裁员5000人 目前全球员工约50000人 [2] - 裁员主要通过自然流失和提前退休实现 但法国已计划外裁撤1000个岗位 意大利协商未达成共识 [2] - 意大利阿格拉泰工厂宣布裁员1200人 工会表示"无法接受"并呼吁政府介入 [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意大利和法国政府通过控股公司合计持股27.5% [2] - 公司成立于1987年 由意大利SGS Microelettronica与法国Thomson Semiconducteurs合并而成 [3] - 客户包括苹果 三星电子和特斯拉 [3] 行业现状与公司战略 - 半导体行业传统芯片需求持续低迷 汽车和工业设备芯片销售乏力 [3] - 生成式AI带动数据中心芯片需求保持强劲 [3] - 公司2023年11月启动重组计划 目标到2027年节省数亿美元开支 [3] - 未来三年投资将聚焦于新一代芯片的先进制造设施建设 [3]
中国芯片,艰难一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7 09:24
中国芯片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2981亿块,金额达1595亿美元,成为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 [1] - 2024年集成电路进口5492亿块,金额3856亿美元,国内销售额预测6460.4亿元,同比增长11.9% [1] - 芯片设计业集中在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计算机领域份额仅10%,低于国际25%水平 [2] 先进芯片面临的挑战 - 生成式AI推动高性能芯片需求:2024年AI加速器市场规模210亿美元,2028年将增至330亿美元 [4] - 台积电预计2024-2029年AI加速器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45%,2025年AI加速器营收或翻倍 [4] - 美国等国家对华实施先进芯片、设备及技术封锁,导致Arm服务器芯片和GPGPU企业举步维艰 [5] - 魏少军教授建议技术创新路径:架构创新和微系统集成(三维封装技术) [6] 传统芯片竞争格局 - 传统芯片(28nm及以上制程)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中国厂商在MCU、模拟器件、功率器件等细分市场崛起 [8][9] - 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预计2027年占比达39% [9] - 美国启动对华传统芯片调查,TI等国际厂商通过价格战挤压中国竞争对手,部分产品售价低于成本 [9][10] 产业突围方向 - 本土企业在MCU(兆易创新、中颖)、模拟器件(纳芯微、圣邦)、射频(唯捷创芯、卓胜微)等领域已形成竞争力 [9] - 行业进入整合期,资金和技术优势企业有望通过生态体系创新突破封锁 [12] - ASML CEO指出中国科技公司仍在限制中寻找技术进步方法 [12]
制裁中国成熟芯片?美国做错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5 11:46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可能在完成调查后对中国输美芯片征收更多关税,以应对其认为的美国科技产业对中国传统芯片的依赖,但实施起来难度高,且成熟芯片涉及层面广,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 [1] 特朗普或对中国芯片再叠加关税 - 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敦促美国贸易代表对在中国制造并集成到进入美国的最终产品中的所有芯片征收特定关税 [2] - 得到两党支持的美国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早在2023年12月的经济报告和2024年1月致政府的信函中就支持对中国传统芯片征收关税 [2] - 穆勒纳尔还敦促美国与盟友和伙伴“密切合作”,以“防止中国向全球市场倾销受到补贴芯片” [2]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制造的芯片发起调查,最初侧重于中国传统芯片制造及下游产品,还将评估中国政府行为和政策对碳化硅基板生产的影响 [2][3] - 若调查结果认定中国半导体产品出口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危害,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再次对中国芯片加征关税 [3] - 美国目前已对中国生产的半导体芯片征收60%的关税,2025年1月1日起征收50%,特朗普上台后又加征10%,还考虑对半导体等进口征收约25%关税 [3] 成熟芯片涉及层面广 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 - 美国在“芯片战”中双向堵截,一方面限制先进芯片等流入中国,另一方面试图以关税等手段应对中国老一代制程芯片制造能力增强 [5] - 美欧对中国传统芯片的担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光伏板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前车之鉴 [5] - 芯片是下游行业的重要输入,对美国经济安全冲击更全面,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芯片充斥美国市场会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危害 [5] - 低端芯片无处不在,很难判定哪些产品包含中国芯片,美国下游终端厂商对其芯片供应链缺乏了解 [6] - 超过三分之二的终端厂商的产品中可能包含由中国代工厂制造的芯片 [7] - 美国进口芯片中中国芯片比例不高,2020年开始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额超过进口额,首次出现顺差 [8] - 含有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产品占美国市场比例高达四分之三,但中国芯片价值只占总量的1.3%,数量占比为2.8% [8] - 对含有中国芯片的“组件”征收更多关税非常难以实施,增加成本,最终目的也不明确,美国关税不会影响中国半导体制造企业服务国内市场的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