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儿童药品
icon
搜索文档
破壁垒 畅循环 激活力——市场监管总局详解“十四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绩单”
新华社· 2025-08-22 20:42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2] - 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改革 遏制天价出资等乱象 [2] - 推行登记注册实名认证 防范恶意逃废债行为 [2] - 发布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优化登记事项红绿灯机制 [2] - 企业注销便利化推进 无债权债务主体最短21天退出市场 [2] - 企业开办时间持续压缩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减至15天 [2] -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2] 监管执法与市场秩序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3] - 消协组织受理投诉574.9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 [3] - 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医药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3] - 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全球30%左右 [3] - 批准387个儿童药品和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推动反垄断法首次大修 第三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4] -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上升为法律规定 [4]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实现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 [4] -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措施4218件 [4] -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4] 平台经济治理 - 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5] - 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理 加大违规行为监测处置力度 [5] - 督促平台取消不合理限制 提升收费合理性和透明度 [5] - 要求外卖平台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 [5]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新华社· 2025-08-22 16:10
医药产业规模与创新 - 中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1] - 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到全球30%左右[1] 药品安全监管措施 - 强化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1] - 建立药品安全风险会商机制 聚焦药品网络销售 委托生产 临床试验管理等重点环节[1] - 聚焦疫苗 血液制品等重点产品及农村 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1]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1] - 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100%全覆盖[1] 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 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 附条件批准 优先审评审批 特别审批4个加快通道[1] - 对重点品种实行提前介入 一企一策 全程指导 研审联动[1]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2] - 2024年1至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2] 重点人群用药保障 - 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2] - 加快儿童用药 罕见病药品上市速度[2] - "十四五"以来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2]
中国医药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6:00
行业规模与创新实力 - 中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全球30%左右 [1]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4年前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 产品审批与临床需求 - 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 加快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品上市速度 [1] - "十四五"以来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 有效满足重点人群用药需求 [1] 质量监管与安全控制 - 聚焦疫苗和血液制品等重点产品 实现药品安全风险排查研判处置常态化 [2]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 [2] - 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100%全覆盖 [2] 国际合作与产业开放 - 支持企业全球同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 缩短药品全球上市周期 [2] - 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将原研药品和高端医疗装备引进境内生产 [2] - 拓展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出证范围 支持中国药品"走出去" [2]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三大重点举措“护航”用药安全
央视网· 2025-08-22 15:22
药品监管成效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1]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各2万余批次 [1] - 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现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查100%全覆盖 [1] 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 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 附条件批准 优先审评审批 特别审批4个加快通道 [3] - 对重点品种实行提前介入 一企一策 全程指导 研审联动策略 [3] - 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 [7] 创新产品批准情况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5] - 2023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5] - 批准中药创新药27个 [5] - 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 [9] 医药产业地位 - 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5] - 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30% [5]
国家药监局: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1:32
核心观点 - 国家药监局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强化监管、深化审评审批改革及优化用药保障体系 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覆盖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1][2] 药品安全监管 - 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体系 聚焦药品网络销售 委托生产 临床试验管理等重点环节 [1] - 重点监管疫苗 血液制品等产品及农村 城乡接合部等区域 实现风险排查 研判 处置常态化 [1]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 [1] - 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100%全覆盖 [1] - 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1] 产业创新与发展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2] - 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创新药在研数目占全球30%左右 [1][2] - 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 附条件批准 优先审评审批 特别审批4个加快审评通道 [2] - 对重点品种实行"提前介入 一企一策 全程指导 研审联动"机制 [2] - 构建中医药理论 人用经验 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 [2] - "十四五"以来批准中药创新药27个 [2] 用药需求保障 - 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 加速全球最新药物引入 [2] - "十四五"以来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 [2] - 重点满足儿童 罕见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求 [2]
北京将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全覆盖
北京商报· 2025-07-31 10:59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以下简称《工作措施》)。其中明确,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 平。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全覆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服务能 力。充分发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作用,加强紧密型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各区至少有1家成员单位,至 少规范化设置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动态支持生殖健康、儿童健康等生育全程重点专科发展,推动 绩效工资分配向儿科等领域倾斜。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医院。 《工作措施》明确,推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夯实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 络,持续优化6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作用,积极推广符合婴 幼儿生理特征的适宜技术疗法。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不断丰富儿童适用药品的品种、剂型和规格。 加强儿童医疗费用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全市具有儿科诊疗科目 的医疗机构可调剂使用本市儿童专科医院院内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