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刻胶树脂
icon
搜索文档
八亿时空董事长兼总经理赵雷: 双产线模式深耕光刻胶树脂材料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4:34
公司动态 - 八亿时空在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高端半导体光刻胶树脂百吨级双产线,展现综合实力和研发能力 [1] - 公司已具备KrF光刻胶树脂全系列的研发与生产能力,未来将深化与产业链伙伴合作 [1][3] - 子公司上海八亿时空先进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完成多款树脂客户验证工作,提升产品稳定性和交付及时性 [2] 行业需求 - 智能汽车、工业自动化、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带动半导体器件需求激增,光刻胶市场快速扩容 [2] - 行业面临"研发缺料、量产缺货"双重挑战,制约国内光刻胶企业技术迭代和量产规模提升 [2] 技术突破 - 八亿时空在阴离子聚合技术层面取得重要成果,实现分子量分布小于1.2的产品规模生产 [2] - 公司自主培养专业光刻胶树脂研发团队,依托化学合成、材料纯化、精益管理等系统性优势 [2] 产线规划 - 两条全自主设计产线:高柔性研发中试线解决"小量多品种"需求,高产能量产线保障稳定供应 [4] - 高柔性研发中试线配备精密反应系统,缩短中试验证周期至几个月 [4] - 高产能量产线实现高度集成与自动化控制,保障批次一致性 [4] 产能与营收 - 预计2024年下半年光刻胶树脂业务实现千万元级别收入,项目达产后营收规模超亿元 [4] - 未来五年目标年产200-300吨光刻胶树脂,持续扩大产能 [5]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性能至国际一流水平 [5][6] - 深化产业链协同,与上下游企业技术共享、联合研发,提升整体竞争力 [6] - 最终目标是实现高端光刻胶树脂稳定供应与品质提升,保障半导体企业材料使用 [6]
双产线模式深耕光刻胶树脂材料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4:07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作为国内液晶材料领域引领者,近年来布局半导体光刻胶树脂材料,引发行业关注 [1] - 公司位于上虞经开区的高端半导体光刻胶树脂百吨级双产线近期正式建成,展现了综合实力和研发能力 [1] - 公司目前已具备KrF光刻胶树脂全系列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1] 行业需求与挑战 - 半导体器件在智能汽车、工业自动化、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的应用需求激增,带动光刻胶市场快速扩容 [1] - 行业长期面临"研发缺料、量产缺货"的双重挑战,制约国内光刻胶企业的技术迭代和量产规模提升 [1]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公司自主培养专业光刻胶树脂研发团队,在阴离子聚合技术层面取得重要成果,实现分子量分布小于1.2的产品规模生产 [2] - 2024年公司子公司实现百公斤级光刻胶树脂出货,完成多款树脂客户验证工作 [2] - 公司创新性规划两条全自主设计产线:高柔性研发中试线和高产能量产线,分别解决研发需求和规模化供应问题 [2] 产能释放与收入预期 - 随着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24年下半年光刻胶树脂业务有望实现千万元级别收入规模 [3] - 项目达产后预计营收规模超亿元 [3]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五年公司计划逐步扩大产能,目标是具备年产200-300吨光刻胶树脂的能力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在树脂配方、工艺优化方面的研发投入,使产品性能比肩国际一流水平 [3] - 公司将深化与产业链伙伴合作,通过技术共享、联合研发等方式提升光刻胶整体竞争力 [3]
八亿时空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存货明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17 07: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0.63%,但归母净利润3087.24万元,同比下降37.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2.75%,归母净利润682.92万元,同比下降77.62% [1] - 存货同比上升65.06%,毛利率39.64%,同比下降6.8%,净利率6.87%,同比下降46.52% [1] - 三费占营收比16.63%,同比增7.5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同比减110.57% [1] - 货币资金2.29亿元,同比增48.33%,但有息负债6.18亿元,同比增153.03% [1] 业务评价 - 公司去年ROIC为3.16%,净利率10.04%,历史中位数ROIC为9.74% [3] - 商业模式依赖研发、营销及资本开支驱动,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合理性 [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为99.91%,应收账款/利润达234.48% [3] 行业与战略 - 半导体光刻胶市场需求增长,公司规划两条产线应对国产化挑战 [4] - 高柔性研发中试线支持"小量多品种"需求,加速国产光刻胶开发 [4] - 高产能量产线针对规模化需求,设计产能达百吨级,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 [4]
新材料产业周报:国内首条百万吨级KrF光刻胶树脂产线建成,恒坤新材首发事项被暂缓审议-2025073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30 1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新材料产业展开,介绍产业发展和投融资动态,涉及八亿时空、旭阳集团、恒坤新材等公司进展,反映行业技术突破和市场变化[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发展动态 - 7月21日八亿时空在绍兴上虞区投建的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建成 项目达产后预计营收超亿元 计划未来五年具备年产200 - 300吨高端光刻胶树脂能力 预计2025年下半年光刻胶树脂实现千万级收入[1] - 近日旭阳集团5000吨/年氨基醇装置在河北定州园区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 该装置为国内首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氨基醇产业化装置 填补国内生产空白 旭阳集团成全球第二家工业化生产氨基醇企业 氨基醇应用广泛附加值高 新工艺解决传统硝化工艺缺点且可自主调节主副产物[1] 产业投融资动态 - 7月25日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事项被暂缓审议 公司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研发应用 拟募资约10.07亿元用于相关项目建设 产品用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环节 在12英寸集成电路领域部分材料国产化率低 2023年度其SOC与BARC销售规模排境内市场国产厂商第一[2] 产业二级市场动态 - 上周(2025.7.21 - 2025.7.25)万得新材料指数(884057.WI)上涨4.15% 沪深300指数上涨1.69%[4]
恒坤新材IPO暂缓审议:存贷双高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28 17:05
核心观点 - 恒坤新材在IPO过程中暴露多项经营问题,包括技术依赖度高、收入确认合规性存疑、资金管理不合理等 [2] - 公司核心技术自主性不足,关键材料和设备依赖进口,专利储备薄弱且存在突击申请嫌疑 [3] - 自产产品盈利能力持续下滑,部分产品毛利率为负值且产能利用率低下 [4] - 通过改变收入确认方式人为提高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但实际毛利仍主要依赖引进业务 [5][6] - 财务报表呈现异常"存贷双高"现象,利息收入和政府补助构成利润主要来源 [7][8] - 半导体材料行业面临技术转化周期长、研发投入高、盈利能力低等结构性矛盾 [9] 技术困境 - 公司光刻材料30%-50%成本的树脂依赖日韩进口,自研树脂仅处于合作开发阶段 [3] - 与供应商G联合开发8款光刻胶树脂(3款SOC和5款i-Line),反映技术独立性不足 [3] - 关键设备如光刻机、缺陷扫描仪需海外采购,存在"卡脖子"风险 [3] - 仅拥有36项发明专利,其中一半以上是2021年后突击申请 [3] - ArF浸没式光刻胶仅小规模销售,SiARC项目已从募投计划中消失 [3] 盈利能力 - 自产光刻材料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33.52%、2023年30.29%、2024年28.97% [4] - 自产前驱体材料(TEOS)连续三年毛利率为负:2022年-329.59%、2023年-19.91%、2024年-1.56% [4] - 2024年自产前驱体产能利用率仅46.47% [4] 财务操作 - 2022-2024年对引进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使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从2021年28.22%提升至2024年63.77% [5] - 实际65.86%毛利仍依赖引进业务,自产产品毛利贡献仅34.14% [5] - 2024年末银行存款7.46亿元(含3.89亿元长期定期存款)与6.33亿元借款并存 [7] - 借款规模从2022年1.01亿元猛增至2024年6.33亿元 [7] - 利息收入占利润比例从2023年18.9%升至2024年21.9% [8] - 2021年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100.78%,剔除后实际经营亏损 [8] 行业挑战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面临技术转化周期长与资本短期回报预期的矛盾 [9] - 高研发投入与低盈利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9] - 政策扶持与市场竞争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9]
这家公司光刻胶树脂预计下半年收入规模将达千万级丨机构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8:24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布局"显示+医药+半导体"三大产业,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3] - 光刻胶树脂已实现稳定供货,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千万级别收入规模 [2][9] - 车载显示液晶材料已通过多家客户测试,两款实现销售 [2][10] 光刻胶树脂业务进展 - 光刻胶树脂已产生收入并实现百公斤级稳定供货,百吨级产能基本建设完成,预计下半年正式量产 [9]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千万级别收入规模,未来随着国产化比例提升和出货量增加,收入水平将继续提升 [9] - 多款树脂在客户端验证通过并逐步上量,与多家头部光刻胶厂商合作开发多款树脂 [9] - 子公司上海八亿时空引进战略投资方厦门恒坤(持股11.11%),形成"战略入股+业务合作"关系 [9] 聚酰亚胺业务进展 - 含氟光敏聚酰亚胺面板光刻胶工艺优化和产品稳定性验证完成,首个客户测试验证已通过,预期2025年形成订单 [10] - 显示用PSPI在客户端验证顺利,有望下半年实现小批量销售 [10] - 封装用PSPI和无氟PSPI在客户端小试验证中 [10] 车载显示业务进展 - 车载显示液晶材料已通过多家客户测试,两款材料实现销售 [10] - 应用于天窗智能调光的染料液晶方案进入某汽车高端车市场,其他海外客户同步推进中 [10] - 汽车智能化对液晶需求显著,天窗智能调光市场已研发并与客户配合两三年 [10] 行业与机构观点 - 公司为国内液晶材料领军者之一,自主研发成功切入半导体材料领域,有望成长为平台型材料企业 [12]
居住成本每月千元以内,启动资金充裕,在临港创新创业还有哪些利好?
第一财经· 2025-05-16 19:37
临港科创政策体系 - 临港将创建支持科创发展的全新政策体系,包括低成本科创空间、全周期人才保障、充裕启动资金和活力强劲的创新生态 [1] - 未来三年预计提供不少于15万个就业岗位,集聚超5万名科创人才 [1] - 临港目标成为年轻人创业成本更低、风险更少、回报率更高的地区 [1] 资金支持措施 - 8家企业成为首批"拨改投"创新试点项目,最高获得500万元资金扶持 [2] - 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拨改投"项目和研发专项 [3] - 新设5亿元临港启航基金作为天使基金,投向种子期和初创型企业 [3] - 协同社会资本形成超50亿元科创专属金融资源,包括"菁才贷""孵化贷"等贷款产品 [3] 青年人才扶持政策 - 提供1000套"临港青春驿站",最长免费入驻15天 [4] - 发放价值500元的"菁才礼包" [4] - 建设50个共10万平方米"创客之家",最长免租三年 [4] - 以市场价7折供应3000套人才公寓,最长保障6年 [5] - 提供最高5000元租房补贴,居住成本降至每月1000元以内 [6] 创业载体与生态建设 - 三年内科创载体数量和面积翻番 [6] - 提供100卡时免费算力、最高80%算力券抵扣、50%科创券抵扣 [6] - 优质初创企业可直通"拨改投"试点,最高获500万元扶持和500万元信贷 [6] - 已准备10万平米拎包入驻科创空间,远期扩至30万平米 [6] 产业与创新基础 - 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达42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超70% [8] - 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超400亿元,占上海全市20%以上 [8]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年均5.18%,位居全国前列 [8] - 拥有12所高校,在校硕士/博士生超2万人,14个科创平台,1100多名高端人才 [7] 国际创业大赛与产业链 - 启动"X・Time 2025国际创业大赛",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6] - 设63个奖项,单个项目最高享5000万落地政策礼包 [7] - 发布15家"链主"企业名单,覆盖5大产业11个细分赛道 [7]
八亿时空20250427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八亿时空、南通瞻鼎、鼎龙、欧莱材料、基石、恒坤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19.21%;净利润2400万元,同比增长25%,得益于主营业务景气度提升、液晶材料需求旺盛和降本增效措施[2][4] - 2024年全球显示面板行业逐步复苏,第四季度LCD面板价格上涨,公司营收环比增长明显[4] 液晶材料领域 - 高性能电视用液晶材料量产,解决显示技术问题;高对比度液晶材料在京东方主推,性能优于默克,预计2025年成重要增长点[2][6] - 重视车载液晶材料,两款材料通过测试并销售,市场需求旺盛[2][7] - 新客户开发有成果,一家量产,两家通过测试,台湾地区海外客户订单增加,保障未来业绩增长[2][8] OLED材料业务 - 上虞产线基地建成后进入试生产及量产阶段,将接更多前端材料订单,包括海外高端产品订单,增加业务订单量[2][9][10] 新应用领域 - 开发出用于建筑及新能源汽车顶窗玻璃的PDLC加染料液晶,进入高档汽车行业,部分日系汽车海外销售,看好新能源车新型液晶材料规模化量产前景[2][11] 半导体材料领域 - 光刻胶树脂构建完整技术体系,产品涵盖KrF全品类,inlice聚合纸售卖有独特优势,计划2025年吨级放量[2][12] - 聚酰亚胺材料优化含氟高敏聚酰亚胺面板光刻胶工艺,通过首家客户验证,预计2025年形成订单[2][3][12] 浙江上虞基地 - 预计2025年规模化量产,为百吨级产能做储备,对业绩有显著拉动作用,计划建设新光刻胶树脂生产线[5][13] 高级药中间体和原料药项目 - 河北沧州基建和基础设施基本完成试生产,预计2025年全面量产,订单稳定供货后业绩有望新增超一亿元[5][14] 新能源材料板块 - 终止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将资源投入现有项目[15] 对外投资 - 对南通瞻鼎财务投资5000万元,成第二大股东,看好前景,将继续产业和资本合作[16] 回购股份 - 2024年回购320多万股,支付近一亿元,最低价格28元,均价约31元,对未来股价有信心[17] 未来发展战略 - 2025年新项目进入收获期,稳固现有业务推进量产,利用上虞基地布局新材料领域,加大研发投入[18] 研发投入及人员分配 - 2024年研发投入8800多万元,同比增长12%,更多投入新标的高透液晶、车载液晶和半导体材料,医药板块研发投入权重低[20] 收入结构 - 一季度以混合液晶材料为主,光刻胶树脂和医药中间体收入后续释放[21] 半导体领域新计划 - 储备先进封装用PSPI等新产品,可快速在上虞基地释放产能,2025年计划建设百吨级PHS树脂产能储备[22] 各产品线情况 - PHS树脂每月基础订单3 - 5吨,2026年扩展至200吨,价格未明确,正实现原料自产降成本[22][23] - ARF胶树脂系列验证进度不如KF胶系列,以KF胶为主导[24] - 主要以混合液晶材料为主,混晶毛利率高,单晶硅非主赛道[25] - 台系客户每月约有一吨左右增量,未来几年有显著增长[26][27] - 液晶材料毛利率增长空间有限,维持45%左右不易[28] - PSPI首次样品检验通过,预计2025年形成一定订单,具体收入难预测[29][30][31] 竞争格局 - 与鼎龙等公司各有优势,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和与下游客户配合[32] 南通瞻鼎情况 - 2024年字节跳动海外市场试用冷却液产品效果好,2025年重庆厂区增加订单,3M停产带来积极影响,持股12%成第二大股东,计划2025年合作材料项目[34][35] 光刻胶树脂投入 - 投入1.6亿元,年运转成本约3000万元,国内无类似规模和质量国产供应商[35] 欧莱材料情况 - 2024年收入约三四千万元,2025年战略布局向后端转移,开辟海外市场需考量技术和竞争态势[36] 海外市场战略 - 关注海外客户,特别是韩国客户,选择性生产OLED材料提高毛利率[37] 产能规划 - 北京产能有限,上虞厂区建成释放产能,2025年利用技术突破海外产品和产能[38] OLED事业部 - 人员少但团队用心,2025年计划实现大几千万收入[40] 盈利能力对比 - 液晶材料毛利率约45%,光刻胶树脂现有产品毛利率更高,规模化量产意义大[41] 未来重点项目 - 2025年希望在半导体领域和对外投资冷却液方面取得成果,加强宣传支持[4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一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但净利率提升,主业液晶材料毛利率从43%增长到45%,通过内部经营管理措施维持毛利水平,OLED和医药材料毛利率低影响整体[19] - 南通瞻鼎关注量产推进和替代冷板技术,合作基于产品、技术和市场接受度,而非资本化方案[35]
八亿时空: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5.25%,光刻胶树脂打开新增长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9:1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37亿元,归母净利润7660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25% [1] - 主营业务景气度全面提升,液晶材料板块带动高对比度电脑显示、车载液晶材料等品类销量增长 [1] - 营业成本与期间费用控制效果显现,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基础稳固 [1] 光刻胶树脂业务 - 光刻胶树脂业务完成百公斤级量产,与半导体材料头部企业完成合作、送样、验证 [2] - 上海八亿时空已实现KrF树脂产品百公斤级稳定出货,多个型号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 [2] - PSPI产品完成客户端验证,为拓展先进封装与显示驱动领域奠定基础 [2] - KrF树脂作为13nm及以下节点集成电路制造关键材料,长期被日美企业垄断 [2] - 浙江上虞基地树脂产线建设中,预计2025年实现吨级量产,迈入"百吨级"供应商梯队 [2] 技术体系与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覆盖分子结构设计、合成路线优化、工艺稳定性验证的全流程平台 [3] - 在KrF、PSPI两大方向具备核心优势,将持续拓展高端半导体材料布局 [3] - 契合国家推动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提高供应链安全的政策趋势 [3] - 获得国内知名光刻胶厂商战略投资,产业链协同地位逐步强化 [3] 产能扩张与新产品研发 - 高性能电视用液晶材料实现客户认证并量产,解决残像、污渍等显示缺陷问题 [4] - 高对比度电脑显示材料通过测试,具备规模供货条件 [4] - 车载液晶材料已有两款产品销售,并通过多家客户测试 [4] - 浙江上虞电子材料基地全面结项,部分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4] - 沧州基地高级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项目开始试生产,沙库巴曲等重点项目完成中试 [5] - 部分精神类药物中间体产品完成客户端验证,新材料产品纯度达军工级标准 [5] 长期发展展望 - 公司五年持续科研投入与谨慎经营,2025年将迎来成果开花落地 [6] - 建立较深技术护城河,进入更具张力的发展阶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