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蓄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个富士康?关掉120亿园区,10万工人失业,央媒早有预警
新浪财经· 2025-08-17 14:25
昌硕撤离与产业转移 - 昌硕科技即将关停上海厂区,小部分产线搬迁至昆山,大部分转移至东南亚地区 [1] - 上海厂区部分产线和厂房已出售给立讯精密 [1] - 鼎盛时期同时运行八条产线,熟练工人每日可完成上千部手机组装,月收入过万 [3] - 订单量断崖式下滑,工人日均工作5小时,月薪从过万降至约3000元 [3] - 富士康斥资70亿在印度建厂,三星已全面关停在华生产基地 [5] 制造业转型与升级 - 苹果已将约15%的产能转移至越南、印度等地 [5] - 比亚迪在郑州建成年产能百万辆的整车基地,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 [9] - 国产C919客机实现商业运营,全球订单突破千架 [12] - 上半年太阳能电池、动力蓄电池及新能源产品出口总额超3543亿元 [12] 高端制造与技术创新 - 香港科技公司推出纳米技术护发产品,采用制首乌、咖啡因等草本成分 [6][7] - 纳米技术洗护产业链从研发到销售创造大量高端就业岗位 [8] - 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领域加速推动结构优化 [8] - 过去需8亿件衬衫换一架客机,如今自主研发大型客机打破欧美垄断 [9] 产业升级趋势 - 低端环节外流带来短期波动,但长期需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 [5] - 中国制造业正从"世界工厂"向"高端制造枢纽"转型 [9][12] - 西方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供应链之外,但危机加速产业升级 [10]
建设新能源汽车全价值链服务生态 告别投保难、维修贵、不敢买时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8 10:55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均销量连续突破100万辆,渗透率稳定站在40%以上,保有量已突破3200万辆 [3] - 新能源二手车车源供给量和交易量稳步提升,但使用、流通环节的消费痛点与日俱增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矛盾已从研发、制造环节转向全价值链服务生态建设领域 [3] 行业研讨会与课题启动 - 中机维协主办研讨会,吸引主流新能源车企、电池制造商、保险公司及科研院所参与 [3]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鉴定委员会启动组建,"新能源汽车全价值链服务生态建设研究"课题正式开题 [4] - 课题设置九大研究方向,各单位受邀参与研究 [4] 五大时代之问 - 如何落实全球"3060"战略目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70%,需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5] - 如何规范售后市场:当前存在"重更换、轻维修"现象,维修成本畸高、路径单一 [5] - 保险市场如何适应发展:2024年新能源车险面临数十亿级承保亏损,部分车型保费定价失衡 [6] - 汽车流通与再制造发展:新能源汽车三年期保值率不足43%,显著低于燃油车 [6] - 如何提升动力蓄电池性能:保修标准(8年/12万公里)与整车设计寿命(60万公里)存在量级差 [6] 五大发展之需 - 解决投保难、投保贵问题:四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 [10] - 解决动力蓄电池延保问题:三元锂电池可使用约10年,磷酸铁锂电池周期更久,需建立延保机制 [11] - 建立第三方鉴定和维修体系:当前电池维修存在高技术壁垒,阻碍二手车交易 [12] - 优化服务供给、降低消费风险:需发挥市场化第三方作用 [13] - 聚焦"碳价值链"突破口: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14] 维修鉴定标准体系建设 - 动力蓄电池维修更换与损伤鉴定标准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 [15] -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零整比平均数为49.6%,部分车型超过80% [15] - 某豪华品牌电动汽车电池更换费用高达60万元,最终报价30万元 [16] - 行业需加快电池诊断设备、修复设备等研发进度 [17] - 建议创新"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延保保险产品",弥合保修周期断层 [17] - 车企可与保险公司加深合作,创造上千亿元新增市场 [17]
头部企业,大动作!“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将施行
证券时报· 2025-06-18 10:14
新国标核心内容 - 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2026年7月实施[2][4] - 相比2020版国标,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底部撞击测试,强化热扩散测试要求[4] - 热扩散试验新增要求:触发热失控后2小时内无起火、监测点温度低于60℃,报警信号发出后5分钟内无烟气进入乘员舱[5] - 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直径30mm钢球以150焦耳能量冲击后无泄漏、破裂、起火或爆炸[5] - 快充循环测试要求:300次快充循环后通过外部短路测试且不起火不爆炸[5] 头部企业技术布局 - 宁德时代2020年已量产无热扩散(NP)技术电池,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7] - 比亚迪、欣旺达、国轩高科等企业公告产品已达标新国标[7] - 欣旺达参与新国标起草,其安全企标已包含老化电芯安全性、热扩散不起火等要求[7] - 星源材质开发芳纶涂覆隔膜技术,破膜温度超400℃,可延缓热蔓延[8] - 贝特瑞推出固态电池材料方案:半固态产品推迟热失控110分钟,全固态产品完全消除电解液隐患[8] 技术路线影响 - 固态电池因耐高温、不易短路特性更符合新国标要求,产业化进程或加速[8][9] - 钠电池因安全性更高将受益于新国标实施[8] - 隔膜性能升级成为保障安全关键,芳纶涂覆等技术需求提升[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国标将提高行业门槛,加速低端产能出清,资源向头部集中[2][12] - 中小企业因技术储备不足或面临淘汰风险,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11][12] - 头部企业优势体现在体系化安全设计、产品落地速度、品牌信任三大维度[12] - 行业从"能量密度竞赛"转向"安全竞赛",恶性价格竞争有望缓解[11][12] 实施时间表 - 新申请车型2026年7月1日起执行新国标,已获批车型过渡期至2027年7月1日[11]
标准解读 | 新能源汽车维修,千万别随便乱找“老师傅”!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7 09:22
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50%,预计2030年保有量将突破1亿辆 [1] - 2025至2028年间预计60%-65%的新能源汽车需进厂维修 [1] - 2025年新能源维修技术人员需求量为20万人,2030年将突破50万 [21] - 动力蓄电池带有高压电,维修不当可能造成触电风险 [1][21] - 维修人员需持有低压电工证并通过厂家授权培训考核 [1][21] 动力蓄电池维修标准内容 - 标准将维修技术人员分为四级:四级/技工、三级/高级技工、二级/技师/助理工程师、一级/高级技师/工程师 [25] - 标准涵盖12个方面能力要求,包括工作准备、系统维护、系统检修、软件检测、故障诊断等 [7] - 附录提供专业能力考评大纲和权重表 [9] - 四级技工需掌握基础拆换和外观检查能力 [26] - 一级高级技师需具备技术改造和技术培训能力 [26] 标准实施意义 - 首次统一了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 [3] - 有助于提升维修服务质量和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10] - 完善了行业标准体系,提升行业竞争力 [12] - 为从业人员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13] 标准推广应用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展"动力蓄电池维修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 [15] - 培训课程内容紧密贴合标准要求 [15] - 标志着"行业+头部企业双认证"人才培育模式落地 [15]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等标准发布实施
快讯· 2025-04-28 18:58
汽车绿色低碳标准研制 - 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等标准发布实施 [1] - 加快乘用车车载能源消耗量监测、轻型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利用系数、车辆预测性巡航控制系统评价等标准研制 [1] - 开展重型商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评价、氢(氨)发动机汽车技术规范、汽车节能分类分级等标准预研 [1] 汽车碳排放管理标准 - 推动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术语和定义、产品碳足迹标识以及道路车辆、乘用车相关重点产品碳足迹等标准发布实施 [1] - 推进发动机制造企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等企业碳排放核算和发动机产品碳足迹标准审查报批 [1] - 加快整车制造企业碳排放核算以及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产品碳足迹标准研制 [1] 碳减排技术标准预研 - 开展汽车产品电子标识、再生材料使用、报废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等碳减排技术标准预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