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电玻璃
icon
搜索文档
三重引擎驱动 中国材料出海跑出加速度
证券时报· 2025-07-08 01:57
近期,证券时报记者走访企业看到,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电瓷")的电瓷绝缘子凭 硬核性能突破美关税壁垒,中国巨石(600176)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巨石")在江苏淮安玻纤零 碳智能制造基地打造微循环绿色样板,邯郸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邯郸中建材")的碲化镉 发电玻璃让建筑变身清洁能源生产者……在欧盟碳关税倒逼与国内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下,中国材料不仅 攻克"卡脖子"技术,更以绿色竞争力撬动国际话语权,出海跑出加速度。中国材料企业的全球化叙事正 从"中国制造"进化为"中国方案"。 技术破壁: 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赋能,中国材料企业正以"技术突围+绿色转型+场景革 命"三重引擎加速全球市场开拓。 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 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中国材料企业在过去20年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光伏面板、稀土永磁等关键 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技术突破,在新型发电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等前沿方向涌现出一批引领性企业 和颠覆性成果。 在江西萍乡一个不起眼的厂房里,技术工人将一种特殊"泥巴"加工成高压电力系统必备的部件,并把它 卖到了全世界。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美国所谓"对等关 ...
(活力中国调研行)厚积“薄”发 柔玻璃撑起产业硬脊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6 11:53
柔性可折叠玻璃技术 - 公司成功研发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厚度约为A4纸的三分之一,弯折寿命突破百万次[1] - 产品兼具耐高温、高硬度、高透过率、高气密性及优异平整度,在氧化和光照环境下性能稳定[1] - 技术已应用于折叠手机、卷轴电视机、柔性医疗检测装备等领域[1]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突破 - 团队通过上千次配方实验,攻克产业化试验、专属生产线设计及良品率爬坡等环节[2] - 形成"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全流程工业化产业链,玻璃性能国际领先[2] - 自主研发世界首片8.6代OLE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2024年底下线,打破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生产瓶颈[2][3] 创新成果与行业影响 - 公司创新链、工程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模式产出柔性玻璃、发电玻璃、药用玻璃等多项世界领先成果[2] - 技术支撑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需求,保障中国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链安全[3] - 推动中国玻璃技术从跟跑向全球领跑跨越,成为基础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3]
绿色科技赋能材料革新 中国建材集团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建材集团高质量发展实践 - 媒体团走访中国建材旗下7家企业,聚焦绿色转型、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三大维度[1] - 集团以"材料创造美好世界"为使命,推动"材料制造"向"材料创造"跃升[17] 北新建材绿色建材创新 - 采用脱硫石膏作为石膏板原料,2024年消纳工业副产石膏1523万吨[2] - 开发无甲醛鲁班万能板、国潮石膏板等爆品,龙牌金刚板实现传统材料替代[3] - 采暖板实现装修采暖一体化,1-2分钟极速升温并通过APP智能控温[3] 碲化镉发电玻璃技术 - 2017年成功下线世界首块1.92平方米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4] - 光电转换效率领先,弱光环境下仍能稳定工作[4] - 产品已出口至欧洲、非洲、中东及东南亚市场[5] 风电叶片技术突破 - 萍乡叶片生产108米风电叶片,主梁减重超10%[7] - 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20%以上,DR数字化检测确保质量[7] - 中材叶片连续14年国内市占率第一,近三年全球第一[8] - 萍乡叶片具备年产2.6GW能力,累计生产14.2GW(超4500套)[8] 特高压电瓷技术 - 中材电瓷棒形支柱绝缘子达国际领先水平[9] - 拥有70余项专利(含30项发明专利),产品出口欧美市场[9] - 天然气能耗降低26%,实现"零废料"生产[10] 水泥产业绿色转型 - 上高南方实现矿山资源100%综合利用[11] - 2024年碳排放量降幅达29%,氮氧化物排放将下降83%[12] - 建成200万吨骨料生产线和75万方商品混凝土生产线[12] 发泡陶瓷创新应用 - 江西中材用工业固废生产发泡陶瓷,实现全生命周期无废料[13] - 产品形成五大系列,应用于装饰构件等四大领域[14] - 2023年产销率达120%,获17项专利[14] 玻纤零碳智能制造 - 巨石淮安基地100%绿电生产,年碳减排超40万吨[15] - 配套233兆瓦风电场年发电超6亿千瓦时[15] - 全球每3支风电叶片有1支采用巨石材料[16] - 在建10万吨电子级玻纤生产线配套500兆瓦风电项目[16]
到2027年,四川绿色建材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从好产品到高产值 “关键一跃”怎么迈?
四川日报· 2025-06-09 08:41
行业现状 - 四川绿色建材认证证书达848张 居全国第四位 中西部地区第一位 [1] - 2024年四川绿色建材营收在建材总营收中占比仅为7.6% [1] - 绿色建材生产成本较普通建材高20%至30% [5] - 传统混凝土搅拌站设备迭代升级需花费300万元以上 [5] 企业案例 - 赛尔科美年产值能力超7亿元 实际年产值仅1亿多元 [1] - 竹元科技竹钢户外地板年产能60万平方米 潜在年产值20亿元 实际变现不足1亿元 [3] - 成都中建材2024年产值超5亿元 订单已排至11月 碲化镉发电玻璃产品供不应求 [7] - 中建西部建设一公司新能源搅拌车占比达60% 2024年物流成本同比每立方米降低2.57元 [8] 政策与规划 - 四川计划到2027年绿色建材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 [7] - 首批6家链主企业确定 包括成都中建材和中建西部建设一公司 [7] - 四川将统筹安排2亿元资金 用于产业链强链延链 头部企业培育 应用场景构建等 [8] 市场机遇 - "好房子"建设 城市更新等场景为绿色建材规模化应用打开市场空间 [6] - 碲化镉发电玻璃可应用于分布式光伏 公园城市建设 文旅项目等多场景 [7] - 行业需推动产品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化落地以实现从产品价值到实际产值的提升 [1] 行业挑战 - 绿色建材企业面临"好材无人用"困境 产品推广主要依赖传统方式 [4] - 混凝土行业"内卷式竞争"导致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5] - 企业缺少接触潜在客户的高效渠道 [4]
开封产业能级起势跃升
经济日报· 2025-05-08 06:15
汽车制造产业 - 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生产场景呈现"订单爆仓"状态,智能车间每两分钟下线一台整车,并与数十家零部件企业实现"半小时配套"的极速响应[1] - 开封市自2010年引入奇瑞汽车后,通过产业链式发展构建了"链主引领+配套协同+创新驱动"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3月郑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被认定为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1] - 郑开汽车产业集群以郑州比亚迪、宇通、上汽和开封奇瑞为核心,形成"开封制造+全国配套"的协同效应,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和郑州航空港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2] 新能源技术突破 - 开封宸亚新能源有限公司采用纳米级薄膜镀层工艺,3小时将普通玻璃转化为碲化镉发电玻璃,其光电转化率高且成本低于传统太阳能电板[2] - 宸亚新能源研发团队攻克真空输运沉积技术,镀膜均匀性控制在3%以内、碲化镉利用率超90%,拥有58项专利并实现全链条自主研发[2] - 公司一期项目单条生产线产能达1.6千米刷新全国纪录,产品应用于农业绿电领域,光伏大棚每平方米发电玻璃年发电量达230千瓦时[2][3] 产业生态与产能扩张 - 宸亚新能源二期规划2GW生产基地,单线产能从495MW提升至933MW,正吸引铝材、电缆等上下游企业集聚构建绿色产业闭环[3] - 开封市2024年一季度GDP达632.99亿元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7%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3]
河南全力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3 06:01
河南实体经济发展与项目投资 - 河南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2023年实施"三个一批"项目1.68万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9718个,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和中原医学科学城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形成新能源电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1][7] - 2024年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2%和12.0% [7] 物流与新兴产业布局 - 京东物流(豫北)智慧物流港项目总投资6亿元,建成后将带动数千人就业并成为豫北综合性物流枢纽 [2] - 上汽集团新能源电池工厂落户郑州,中原未来食品科技城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加速落地漯河 [4] - 2025年河南目标实现整车产量200万辆(含新能源汽车140万辆),推进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 [4]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郑州恒达智控科技通过自动化改造,研发人员占比达制造工人5倍,人均生产率提升67% [5][6] - 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郑州研究院项目加速落地,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 [8] - 2025年河南重点建设项目1037个,总投资约3.1万亿元,年度投资目标1万亿元 [7] 基础设施与交通建设 - 焦洛平高铁、南水北调观音寺调蓄工程等6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646.8亿元 [3] - 加快建设雄商高铁、平漯周高铁,开工建设商丘机场、南信合高铁,建成沿黄高速公路等项目 [4] 营商环境优化 - 开封宸亚新能源碲化镉薄膜发电项目享受全流程代办服务,实现"一次都不用跑" [9] - 河南推行"联审联批+预审批+代办制",7195个事项实现"掌上办",用地和能耗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 [9][10] - 郑州实行项目"四色信号"动态管理,南阳开发重点项目监管平台,漯河建立用地并联审查制度 [10]
2024年南玻A营收155亿 多元化产业优势支撑经营韧性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7:45
文章核心观点 南玻A 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情况,各业务板块发展良好,多元化产业优势凸显,未来将规划布局产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1][3] 各业务板块情况 光伏玻璃业务 - 2024年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结合下游需求研发推广差异化产品,实现较好经营并形成核心竞争力 [1] - 2024年光伏玻璃销售量438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77% [1] - 广西新建光伏玻璃生产窑炉(一窑)及配套加工线2024年投产运营,二窑及配套加工线2025年3月点火,吴江光伏线技改升级项目有序建设,目前日熔量9000吨左右跃居行业前列 [1] 工程玻璃业务 -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智能工厂,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产线,缩短定制化产品交付周期、提升良品率 [2] - 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玻璃技术开发发电玻璃产品,相关方案用于粤港澳大湾区零碳示范园区建设 [2] - 细化市场布局加大签单力度,订单复合程度同比大幅提高,推进定制产品业务发掘新增长点,提升差异化产品销量占比提高盈利能力 [2] - 2024年镀膜玻璃销售量30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2%,中空玻璃销售量14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2%,高品质节能环保LOW - E中空玻璃国内高端市场占有率领先 [2] 浮法玻璃业务 - 2024年实施差异化产品策略,聚焦国内高端超白玻璃市场打造高端品牌提升占有率,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提升差异化产品产销比例减弱建筑玻璃市场下行影响、提高盈利能力 [3] - 内部开展降本增效,统筹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强化全生产过程精益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 公司未来规划 以全球和宏观视野规划布局产业,加速推进培育新产业发展,增强抵御周期性风险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3]
爱国科学家归国发展,自研“发电玻璃”,或能打破未来能源桎梏
搜狐财经· 2025-04-11 19:0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名列世界前列,发展创新需依靠科学技术和青年才俊,潘锦功博士作为青年才俊回国发展,其研发的太阳能发电玻璃技术有重要价值,应先利国民再考虑与世界共享,青年才俊助力中国科研创新进步 [2][3][15] 分组1:中国发展现状与驱动力 - 科学技术和青年才俊是国家、民族发展创新的最大驱动力和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青年才俊是中坚力量 [2] - 中国经济体量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实力排名世界前列,自主创新研究能力有很大进步,但部分领域仍有不足 [3] 分组2:潘锦功个人经历与科研成果 - 潘锦功出生于浙江杭州,国内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在校时研制出可吸收太阳能发电的特殊玻璃 [5] - 潘锦功研发的太阳能发电玻璃建设成本低、生态影响小、可反复利用、适用范围广、市场大,使其成为美国科学界特别是光电材料界的明日之星 [7] 分组3:美国挽留与潘锦功回国 - 美国相关部门为留潘锦功,开出财产年收入丰厚、享有社会地位、重点科研项目审批等诱人条件 [9] - 潘锦功不为所动,于2009年回国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其回国之路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而没那么曲折 [11] 分组4:技术共享问题 - 印度班加罗尔光电材料科学研究团队希望中国公开潘锦功博士的科研技术,使其在世界无偿共享 [11] - 该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未实际应用,即便应用也会先自用,待技术成熟后才考虑与世界共享,以利国民和提高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13] 分组5:潘锦功贡献与青年才俊意义 - 潘锦功科研实力强,其科研项目在2019年全国双创大赛获奖并获国家专项科研资金支持,且有强烈爱国之心 [15] - 青年才俊助力中国科研创新进步,国家科技领先才能稳定安全发展,国人才能安居乐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