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
搜索文档
探寻上市公司ESG实践新路径 北上协主题调研活动圆满落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6 13:36
本报记者 李乔宇 近期,北京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北上协")围绕"ESG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开展了三场走进上市公司 调研活动。在该系列活动中,北上协组织会员单位走进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鑫农 业")、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以及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中国电建")。 该系列活动由北京证监局指导,北上协主办,各上市公司承办,北京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相关领域负责人、媒体记者以及协会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等160余人参加活动。 该系列活动以"调研参观+座谈交流"的形式展开,各参与调研活动的上市公司代表不仅实地走进上市公 司了解目前相关企业的ESG实践,还共同探讨了ESG理念落地路径、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为资本市场 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北上协秘书长李洪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守护者,ESG已非可选题,而 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与分水岭。它不仅是非财务绩效的"体检报告",更是企业规避长期风 险、赢得未来信任的"压舱石"。 他认为,上市公司必须将ESG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与战略核心,摒弃短期逐利惯性,在信息披露上做 ...
中俄商定支持两国企业深化煤炭等能源领域合作
新华社· 2025-11-06 09:39
——持续巩固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性,扩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对话。支持保障开放、公平竞 争、非歧视和自由的能源市场。 ——持续加强中国国家核安全局与俄罗斯联邦环境、工业与核监督局在核安全监管领域的合作。 根据新华社发布的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双方高度评价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将进一步挖掘能源合作潜力,持续巩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巩固深化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能 源合作格局,共同维护国家、地区和全球能源安全,推动保障所有人获得可负担、可靠且可持续的现代 能源,推动公正、均衡的全球能源转型。为此,双方商定: ——支持两国企业深化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领域合作,持续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共同保障跨境能源通道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可再生能源、低碳能源、氢能、储能等新兴领域与碳捕集、碳利用和碳封存体系方面的合作。 ——继续推进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建设项目,确保按时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在此基础上深化和 平利用核能领域合作,逐步推进热核聚变、快堆和闭式核燃料循环领域合作,基于互利共赢和利益均衡 原则,探讨通过"一揽子"方式开展核燃料循环前端和新核电项目建设合作。 应中华人民共和 ...
多次提及能源!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全文)发布
新华社· 2025-11-05 10:41
11月4日,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全文发布。公报多次提及能源领域。双方高度评价中俄 能源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将进一步挖掘能源合作潜力,持续巩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巩固深化全 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能源合作格局,共同维护国家、地区和全球能源安全,推动保障所有人获得可 负担、可靠且可持续的现代能源,推动公正、均衡的全球能源转型。为此,双方商定: ——支持两国企业深化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领域合作,持续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共同保障跨境能源通道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可再生能源、低碳能源、氢能、储能等新兴领域与碳捕集、碳利用和碳封存体系方面的合作。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弗·米舒斯京于2025年11月3日至4日来 华访问。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米舒斯京总理。11月3日,李强总理与米舒斯 京总理在杭州市共同举行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 一 两国总理(以下简称"双方")指出,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 伙伴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持续向前发展。2025年5月和9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和北京举行会谈期间 就 ...
专访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中国绿色转型最需弥合的差距是电力系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07:06
中国绿色转型核心挑战 - 当前最亟需弥合的差距在于电力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电网可容纳的风光发电量占比不足20% [1][3] - 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并网难”的直接障碍,具体表现为电网稳定性难以承受和灵活性资源不足 [3] - 未来电网需从传统结构转向依赖储能、电子调频等新技术作为稳定支撑,投资方向将侧重配网建设改造和微网构建 [3][4][5] 减排目标与路径 - 中国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其中约四分之三为二氧化碳 [2] - 核心减排路径包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两大方向 [2] - 具体细化为六大路径:可持续能源消费、电力系统深度低碳化、绿电电气化、非电燃料转换、负排放技术应用及非二氧化碳气体减排 [2] 绿色投资规模与方向 - 未来十年中国年均绿色低碳投资需求约达6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在4万亿至8万亿元之间,相当于7000亿美元 [1][6] - 该投资规模约占2024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多万亿元的10% [6] - 当前中国电网年均投资规模为7000亿至10000亿元人民币,未来投资重点将从扩大覆盖转向配网和微网建设 [4][5] 全球气候治理与协作 - 全球清洁能源年投资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部分领域可能超过一半 [5][7] - 全球气候治理面临联合国机制政治基础受损、治理主体多元化及需把握产业革命机遇三大挑战 [7] - 循环经济首次纳入COP30议题,其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减少能耗和排放,需在具体行业和产业链落实 [8][9] 技术发展优先级 - 应优先聚焦已具备经济可行性的技术,如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及电动车技术,这些是未来十年减排的“主力军” [1][10] - CCUS技术捕集环节相对成熟,但封存环节尚难规模化,应作为长期技术储备 [10]
纳米比亚政府批准首个《核工业战略》
商务部网站· 2025-10-29 10:53
纳《新时代报》等媒体综合报道,纳政府在最新一次内阁会议中批准了其首个《核工业战略》 (Nuclear Industry Strategy)。该战略的推出,标志着纳准备将其丰富的铀资源与核能产业发展更紧密 地结合起来。战略重点包括修改《2005年原子能与辐射防护法案》,以加强监管框架、提升核监管权威 的独立性,成立一个"纳米比亚核学院"作为核产业发展的主导机构,将法案的管理职责由原部门转移至 纳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体现核产业跨部门、跨学科的特性。战略也明确把"铀资源价值链"从开采、加 工、浓缩、燃料制造、到核电发电等列为发展目标之一。纳政府同时在推进加入 Nuclearu202fSuppliersu202fGroup(NSG)的申请,以加强其在国际核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合规性。 (原标题:纳米比亚政府批准首个《核工业战略》) ...
NextEra Energy's Q3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Revenues Up Y/Y
ZACKS· 2025-10-28 23:56
财务业绩摘要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13美元,超出市场预期8.7%,同比增长9.7% [1] - 第三季度GAAP每股收益为1.18美元,去年同期为0.90美元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9.6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1.86%,但同比增长5.3% [2] 各业务部门表现 - 佛罗里达电力和照明公司部门收入约为52.9亿美元,同比增长7%,每股收益为0.71美元,去年同期为0.63美元 [3] - NextEra Energy Resources部门收入为25.6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5.8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为0.53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0.47美元 [3] - 企业及其他部门营业收入为1.1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300万美元,但每股运营亏损为0.11美元,亏损较去年同期的0.07美元有所扩大 [4] 运营亮点与发展 - 佛罗里达电力和照明公司季度资本支出约为25亿美元,预计全年资本投资在93亿至98亿美元之间 [5] - NextEra Energy Resources新增3吉瓦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项目储备,截至2025年10月28日,总储备达29.6吉瓦 [6] - 公司与谷歌签署两项转型协议,计划重启615兆瓦的Duane Arnold核能中心,为谷歌提供为期25年的无碳核能 [7] 财务状况与指引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9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14.9亿美元增加 [1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长期债务为841.7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724亿美元上升 [10] - 2025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为99.8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12.7亿美元 [10] - 公司重申2025年每股收益指引为3.45-3.70美元,预计2026年和2027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分别为3.63-4.00美元和3.85-4.32美元 [11] - 公司预计每股收益至少到2026年将以约6-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11] - Energy Resources部门计划在2024-2027年间新增36,500-46,500兆瓦可再生能源项目至其投资组合 [12]
21专访|邹骥:中国绿色转型最需弥合的差距是电力系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0:3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绿色转型的核心挑战在于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当前电网可容纳的风光发电量占比不足20% [2][4] - 未来十年中国年均绿色低碳投资需求约达6万亿元人民币,应优先聚焦已具备经济可行性的技术 [2][8] - 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国际秩序变化、治理主体多元化等挑战,各国需拥抱新产业革命成果以推进转型 [2][10] 中国减排目标与路径 - 中国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其中约四分之三为二氧化碳 [3] - 核心减排路径包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两大方向 [3] - 细化为六大减排路径:可持续能源消费、电力系统深度低碳化、绿电电气化、非电能源燃料转换、负排放技术应用、非二氧化碳气体减排 [3] 电力系统转型挑战 - 电网稳定性与灵活性资源不足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并网难”的直接障碍 [4][5] - 传统电网依赖转动惯量,风光发电占比提升需新的稳定支撑因素如储能和电子调频技术 [5] - 电网转型需技术创新与电力市场重新设计,包括明确新激励机制和成本分摊方式 [5] 绿色投资规模与方向 - 中国电网年均投资规模约为7000亿至10000亿元人民币,未来投资重点将转向配网建设与微网发展 [6] - 全球清洁能源年投资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7] - 未来十年绿色低碳投资年均规模约6万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10% [8] 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 全球气候治理核心挑战包括联合国机制政治基础受损、治理主体多元化、需把握历史机遇 [9][10] - 治理主体从政府与公共资金扩展到企业、国际游资等,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已达2万亿美元 [10] - 循环经济首次纳入COP30议题,其资源高效利用理念与减排路径高度契合,需在具体行业落实 [11] 技术发展优先级 - 当前应优先推进已具备大规模部署条件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如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与电动车 [12] - CCUS技术捕集环节相对成熟,但封存环节尚处研发阶段,且整个过程能耗高,应作为长期技术储备 [12]
美股异动 | 新纪元能源盘前涨约4% 开盘势将创新高 与谷歌宣布新合作加速核能部署
格隆汇· 2025-10-28 16:39
| NEE 新纪元能源 | | | | --- | --- | --- | | 86 030 + +1.620 +1.92% | | 收盘价 10/27 15:59 美东 | | 89.400↑ 3.370 +3.92% | | 盘前价 10/28 04:27 美东 | | 三 7 24 华 S 5 同 ♥ 白 | | ● 快捷交易 | | 最高价 87.290 | 开盘价 83.985 | 成交量 1874.1万 | | 最低价 83.790 | 昨收价 84.410 | 成交额 16.05亿 | | 平均价 85.638 | 市福率 29.98 | 总市值 1771.61亿(m) | | 振 幅 4.15% | 市盈率(静) 25.53 | 总股本 20.59亿 | | 换手率 0.91% | 市净率 3.487 | 流通值 1767.85亿 | | 52周最高 87.290 | 委 比 37.93% | 流通股 20.55亿 | | 52周最低 60.756 | 量 比 2.62 | 每 手 1股 | | 历史最高 87.290 | 股息TTM 2.163 | | | 历史最低 2.032 股息率ITM ...
挪威船级社DNV: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60
搜狐财经· 2025-10-25 18:03
全球能源转型总体态势 - 全球能源转型速度未达《巴黎协定》目标,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已不现实,预计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达2.2°C [1][6][8] - 能源转型仍在推进,预计2050年将形成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各占50%的能源结构,当前化石能源占比为79% [1][7] - 全球碳排放进程滞后,2050年仅能较当前减少43%,2060年减少63%,净零排放要到本世纪末才能实现 [3][46] 能源结构演变 - 可再生能源成为核心驱动力,太阳能和风电成本持续下降,预计2030年将占全球电力结构的32% [1][10] - 到2040年,可变可再生能源供电占比将超过50%,电力需求较当前增长55% [10] - 2060年,太阳能和风电将分别占全球电力的47%和32%,电力需求较当前增长140%,占全球能源需求的43% [1] - 化石能源占比将从当前的79%降至2060年的36% [2] - 核能受能源安全需求推动,2060年装机容量将较当前增长150%,占电力供应的9% [1][17] 化石燃料需求趋势 - 煤炭需求降幅最显著,从2024年的171艾焦降至2060年的32艾焦 [2] - 石油需求在2030年后逐年下降,2060年降至86艾焦 [2] - 天然气需求在2035年达峰后缓慢回落,2060年为131艾焦,但其在工业高温工艺中的应用仍将持续 [2] 区域转型路径差异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装机和清洁技术出口方面领先,2025年预计将安装390吉瓦太阳能光伏和86吉瓦风电 [14] - 欧洲寻求平衡气候行动与产业竞争力,其可再生能源建设虽相对强劲,但未达到欧盟2030目标 [14][56] - 北美因政策调整导致减排进程延迟约5年,至2050年其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一年前的预测高出5亿至10亿吨 [14] - 发展中地区如印度次大陆、东南亚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显著,但化石能源仍将在一定时期内满足能源安全需求 [2] 电力系统与新兴需求 - 电网建设滞后制约电气化发展,欧洲若消除电网瓶颈,2035年太阳能装机可提高16%,风电装机提高8% [2][10]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2040年将占全球电力的3%,其中AI应用占2%,通用数据中心占1% [18][20] - 在北美,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显著,2040年将占其总电力需求的16%,其中12%用于AI [20] - 电动汽车充电和建筑制冷等领域的电力需求增长在某些地区超过AI需求增长 [20] 难脱碳领域与技术 - 重工业、航空、航运等难脱碳部门依赖氢能、碳捕获与封存等成本较高的技术,大规模应用要到2040年后 [2][9] - 氢能及其衍生品2060年将占能源需求的6%,CCS技术2060年将捕获全球16%的二氧化碳排放 [2] - 成本下降主要限于太阳能、陆上风电和电池,而海上风电、氢能、核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CCS等技术的成本降低幅度不及前者 [63] 政策与地缘政治影响 - 能源安全行动导致能源进口国排放减少,而出口国排放增加,但总体使全球2040年排放降低约0.9% [15][16][69] - 美国政策转向显著减缓其国内能源转型,但对全球能源转型的影响有限 [14][46] - 地缘政治紧张导致全球供应链重组,各国优先考虑安全与自给自足,这可能抬高成本并减缓技术部署 [44][48][49]
上市公司“ESG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组织上市公司走进中国核电
证券日报网· 2025-10-24 13:44
活动概况 -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组织约50名代表走进中国核电 开展以ESG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调研座谈活动 [1] - 活动形式为调研参观与座谈交流相结合 代表包括协会领导 上市公司高管及媒体等 [1] 中国核电业务发展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之一 自2015年A股上市后已转型为核能 非核清洁能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能源企业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公司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6台 装机容量达2500万千瓦 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超4367万千瓦 累计安全运行超307堆年 [2] 中国核电ESG实践 - 公司独创CNNP工作路径 涵盖完善治理架构 制定专项规划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推进核能供暖等项目 [3] - 自2012年起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并于2024年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系统展示ESG履责绩效 [3] - 通过秦山核电基地调研 展示了公司在安全管理 技术创新和生态共建领域的实力 [1] 行业ESG理念与趋势 - ESG体系是公司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能提升运营效率与供应链韧性 构筑企业长期价值 [4] - 完善的ESG实践与信息披露是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新通行证 [4] - 企业需将ESG理念贯穿日常运营各环节 并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增强透明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