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多

搜索文档
梦龙独立运营: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拆分 高端路线遭遇本土品牌冲击
新浪证券· 2025-07-09 14:30
全球冰淇淋行业拆分事件 - 梦龙冰淇淋公司正式从联合利华拆分并独立运营,手握梦龙、和路雪、可爱多、Ben & Jerry's等知名品牌 [1] - 公司已完成法人实体设立、财务报表剥离等关键步骤,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三地上市 [1] - 中国市场同步落地拆分,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5.42亿元,由荷兰母公司全资控股 [2] 中国市场调整与运营切割 - 联合利华(中国)已将中国大陆冰淇淋业务相关个人信息转移至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客户服务、数据管理等运营环节已完成交接 [3] - 产品包装上的生产商仍标注为"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客服渠道暂未更换标识,显示过渡期仍在进行中 [3] - 管理层延续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原班人马,法定代表人罗慧芬同时担任亚太区及中国区总裁,拥有20多年快消行业经验 [2]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前三大企业为伊利、联合利华(未拆分时)、蒙牛,前三大品牌为巧乐兹、伊利主品牌及可爱多 [4] - 2024年伊利冷饮收入同比下滑18.4%至87.2亿元,蒙牛冰淇淋收入下滑14.1%至51.75亿元,2025年一季度伊利冷饮收入继续下滑 [4] - 蜜雪冰城等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吸引客流,与哈根达斯等高端品牌形成对比,显示消费心态向"平价优质"转变 [4] 独立后的战略方向 - 公司提出"三大支柱"战略:增长、生产力、再投资,可能拓展消费场景(如下午茶、生日宴会)并加大电商渠道布局 [5] - 生产力方面将优化供应链,通过"去层级化"组织提升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 - 再投资聚焦产品创新,利用冰淇淋相关专利开发更贴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并平衡"高端基因"与"性价比需求" [5] 资本市场与未来挑战 - 公司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中国市场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其资本市场估值 [6] - 需应对本土品牌竞争、消费趋势变化,并证明独立运营能带来比"联合利华时代"更优的增长动能 [6]
长红30多年,全球第一的冰淇淋公司要IPO
创业邦· 2025-07-07 18:27
梦龙冰淇淋公司独立与IPO计划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完成剥离,新成立梦龙冰淇淋公司,以梦龙为品牌名并融合和路雪心形logo[5][6]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全球市场份额达20%,体量相当于2个雀巢、5个通用磨坊、10个伊利[5] - 计划2025年Q4在阿姆斯特丹IPO,并谋划伦敦、纽约二次上市,将成为全球最大冰淇淋IPO[8]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预计持续增长[18] - 市场前三公司为伊利、联合利华、蒙牛,前三品牌为巧乐兹、伊利、可爱多[16] - 2025年新注册冰淇淋企业2204家,现存企业达4.12万家,竞争激烈[21] 梦龙在中国的渠道与品牌策略 - 90年代通过免费投放6万台红色冰柜抢占终端,建立高端品牌形象(梦龙定价7元/根)[10][12][14] - 2021年因"双标用料"事件品牌受损,市场份额被伊利、蒙牛挤压[16] - 2025年推出31款新品,数量同比增50%,包括梦龙首款甜品类产品[19] 新老品牌竞争动态 - 钟薛高曾以线上渠道突围,2023年成第四大销售商,但2025年因债务问题申请破产清算[23][25] - 区域品牌如东北大板、马迭尔等借助冷链升级走向全国[25] - 茶咖品牌跨界竞争:蜜雪冰城子品牌极拉图将gelato价格降至5-6元,甜啦啦等品牌加入10元以内冰淇淋市场[29][31] 消费趋势与渠道变革 - 即时零售渠道崛起,冰淇淋即时零售增速达65%,预计2026年规模突破630亿元[34] - 消费场景多元化,拓展至下午茶、聚会、户外等,需建立"条件反射"式消费联想[34] - 仿真冰淇淋等创新产品复购率低,口味创新难再现爆款[27][29]
长红30多年,全球第一的冰淇淋公司要IPO
36氪· 2025-07-05 08:02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保持逐年上涨[13] - 即时零售渠道冰淇淋销售增速达65%,远高于全渠道大盘,预计2026年规模突破630亿元[25] - 行业竞争加剧,现存冰淇淋相关企业达4.12万家,2025年新注册2204家[15] 梦龙冰淇淋公司动态 - 7月1日完成从联合利华剥离,新公司以梦龙命名并融合和路雪logo[3][5] - 计划2025年Q4在阿姆斯特丹IPO,并谋划伦敦、纽约二次上市,将成为全球最大冰淇淋IPO[7] - 2025年推出31款新品,数量同比增50%,包括首款甜品类"布朗尼蛋糕冰淇淋"[13]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市场前三公司:伊利(巧乐兹)、联合利华(可爱多)、蒙牛[12] - 国际品牌哈根达斯(通用磨坊旗下)面临客流量下滑,体量仅为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的1/5[5][15] - 区域品牌东北大板、马迭尔等借助冷链技术升级走向全国市场[17] 渠道变革 - 联合利华90年代通过免费投放6万台红色冰柜抢占线下终端[8][10] - 茶饮品牌蜜雪冰城推出5-6元gelato,极拉图子品牌已开50家门店[19] - 甜啦啦、茶颜悦色等茶咖品牌以10元内冰淇淋产品切入市场[21] 产品趋势 - 仿真冰淇淋等创意产品短期吸睛但复购率低[18] - 光明奶砖、伊利苦咖啡等经典款难再现,口味创新难出爆款[19] - 消费场景拓展至下午茶、美食DIY等,39%消费者全年购买冰淇淋[25] 历史与挑战 - 联合利华1922年收购和路雪,1993年进入中国,梦龙以7元高价定位高端[8][10] - 2021年梦龙因"双标用料"事件品牌受损,市场份额被伊利、蒙牛挤压[12] - 网红品牌钟薛高2023年位列第四,但2025年子公司面临破产清算[15][17]
在市场波动中,联合利华冰淇淋正式独立了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07:38
公司独立与上市计划 - 梦龙冰淇淋公司于2025年7月1日完成业务独立运营,包括设立法人实体、构建新运营模式及剥离财务报表 [1] - 公司正推进与联合利华的全面分离,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股票将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三地上市 [1] - 联合利华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将冰淇淋业务列为已停止运营业务 [1] 公司品牌与市场地位 - 梦龙冰淇淋公司旗下拥有梦龙、和路雪、可爱多、Ben & Jerrys等全球性冷饮品牌 [1] - 按业务规模计算,该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冰淇淋企业 [1] - 在中国市场,梦龙未占据主导地位,排名第一的是伊利,其次是梦龙(联合利华)、蒙牛 [2] 中国市场运营调整 - 梦龙冰淇淋公司在中国设立新运营主体,由The Magnum Ice Cream Company HoldCo 3 Netherlands B.V全资持股 [2] - 新实体股东名单中已无联合利华,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为LOH WAI FUNG(罗慧芬) [2] 中国冰淇淋市场现状 - 2024年伊利冷饮收入同比下滑18.4%至87.2亿元,蒙牛冰淇淋收入同比下滑14.1%至51.75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伊利冷饮收入继续同比下滑 [3] - 市场转向性价比消费,蜜雪冰城等平价品牌客流增长,哈根达斯等高端品牌客流下滑 [3]
1400亿,最大冰淇淋IPO要来了
投资界· 2025-02-15 15:50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IPO计划 - 联合利华宣布剥离冰淇淋业务并计划于2025年底前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三地上市[6][10] - 该业务包含和路雪、可爱多、梦龙等知名品牌,2024年营业额达83亿欧元(约6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营业利润5.7亿欧元(约43亿人民币)[8][11] - 此前业务估值达150亿英镑(约1400亿人民币),若上市将成为全球最大冰淇淋IPO[8][12] 业务背景与市场地位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始于1922年收购和路雪,通过收购梦龙、可爱多等品牌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商,占据20%市场份额[14][16] - 旗下拥有全球销量前10名中的5个品牌,其中梦龙为年收入超10亿欧元的超级单品[16] - 中国市场上,和路雪1993年通过合资模式进入,并首创“冰柜大战”营销策略[16] 分拆原因与战略调整 - 2024年联合利华整体营业利润下滑3.7%至94亿欧元,净利润缩水10.8%,冰淇淋业务仅占营业额14%且增长乏力[18] - 公司推行成本削减战略,包括剥离非核心业务和裁员,以应对业绩压力[11][18] - 冰淇淋业务因独立运营需求与公司生态协同性不足成为首个剥离对象[19]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全球消费巨头如雀巢、宝洁、亿滋国际等均面临增长放缓,联合利华同期出售Elida Beauty等非核心品牌[22] - 中国新消费品牌崛起,古茗、奈雪的茶等茶饮企业及小菜园等餐饮品牌密集赴港上市[23] - 消费行业进入新旧交替阶段,传统品牌需通过业务重组或资本运作应对市场变化[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