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保目录

搜索文档
生物医药行业:2025年首次新增商保目录,以支付杠杆引导创新药价值回归
平安证券· 2025-07-07 19: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首次新增商保目录,以支付引导创新药回归临床价值本源,国家医保局将制定第一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后续将实现医保、商保协同监管,保障商保资金合理使用 [3] - 建议关注“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四条投资主线,并给出了各主线建议关注的公司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观点 - 2025年7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相关文件,将制定第一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明确商保创新药目录由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企业同步申报,保险行业专家深度参与,药品推荐进入,国家医保局给予合作支持,后续将实现医保、商保协同监管 [3] - 2025年国谈工作启动,国谈目录包括国家医保目录、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申报和医保谈判药品续约规则三部分,国谈药品范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获批上市的相关药品,基本目录调整和商保目录指定工作同步进行,谈判结果暂定在今年10 - 11月 [3] 投资策略 - “创新”主线建议关注百济神州、东诚药业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种及“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相关公司 [5] - “出海”主线建议关注新产业、迈瑞医疗等掘金海外市场的公司 [5] - “设备更新”主线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有望受中央财政和地方专项债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公司 [5] - “消费复苏”主线建议关注普瑞眼科、通策医疗等受消费提振政策影响有望回暖的眼科、口腔、医美等优质赛道及相关周边产业公司 [5] 行业要闻荟萃 - IMM2510/AXN - 2510针对复发/难治性实体瘤Ib/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FDA批准,宜明昂科合作伙伴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在美国启动试验,宜明昂科预计下半年公布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II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 [7][13] - iza - bren(EGFR x HER3双抗ADC)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鼻咽癌III期临床试验的期中分析达到主要终点,其多项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5项适应症被列入突破性疗法名单 [7][14] - 迪哲医药舒沃哲获FDA加速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美获批的EGFR exon20ins NSCLC国创新药 [7][16] - 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国内获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该药物通过精准阻断IL - 1β起效,临床数据显示效果良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7][16][17] 行情回顾 -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3.64%,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54%,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4位;港股医药板块上涨5.00%,同期恒生综指下跌0.94%,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位 [8][19][32] - 医药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涨幅最大,为5.77%;截止2025年7月4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8.52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对于全部A股(剔除金融)的估值溢价率为32.16% [24] - 上周医药生物A股标的中,涨幅TOP3为塞力医疗(+51.55%)、广生堂(+48.64%)、神州细胞(+45.01%);跌幅TOP3为荣丰控股(-5.12%)、ST中珠(-4.79%)、皓宸医疗(-4.76%) [29]
弘则消费| 2025年下半年国内药品有哪些需要关注的政策?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 医药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推进情况**:2025 年上半年多项医药政策推迟落地,因政策变化各部门需达成一致,如第一批至第十一批基药目录、丙类目录报品种、医保谈判等未按时推进[2] - **下半年重要政策**:预计多项重要政策落地,包括医保谈判、集采等例行工作,特别关注丙类或商保目录出台,满足中高端需求,标志国家向效率倾斜,利于商保发展和创新药定价[3] - **丙类目录影响**:核心是国家通过商保满足中高端需求,促进商保发展,使创新药合理定价,进院和市场化销售享受与乙类目录同等待遇,不占药占比、不受 DRG 限制[5] - **国家集采政策变化**:原计划 2025 年两批集采,因第十批价格引发舆论关注,各部委正制定优化方案,下半年或推出新方案,可能先实施中间方案,11 批预计八九月确定品种,2026 年初执行[6] - **第十一批集采规则影响**:预计比第十批更友好,确认国内医药政策向好趋势,虽市场关注仿制药少,但政策趋势积极[7] - **生物类似药集采试点**:企业和专家看法不同,企业认为下半年可能落地,专家认为两年内不太推行,若实施价格降幅大但不如化学药极端[8] - **2025 年医保谈判**:与往年时间相似,肿瘤类创新产品和慢病自免类药物谈判符合预期,但个别品种降价超预期,大品种价格值得关注[9] - **创新药政策及趋势**:国家和地方出台全链条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审评审批时间缩短提高研发效率,国家重视度提升,未来可能出台出口政策支持优质产品输出[10][11] - **基药目录重要性**:重要性相对降低,医保目录更新和集采削弱其重要性,医联体药品目录对进医院更有帮助[4][13] - **DRG 政策影响**:2024 年全面推开影响大,2025 年不合理处调整,收费趋于常态化,影响可控,长期好产品能实现价值,短期有负面影响[14][15] - **三明医改执行情况**:不同地区差异化执行,大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方案,属地化特色适应不同地区发展需求[16] - **药品生命周期价格政策**:方案已提出很久,后续可能出台价格专项政策,下半年预计有动作,丙类目录或推商保目录,生马钱子及药品集中采购可能下半年或 2026 年实施[4][17] - **药品关税影响**:中国出口美国药品关税受 232 法案影响,年底或明年初可能有新内容,美丽大法案或加征关税,但供应链难脱钩,出口影响不大;进口因现行关税低或免征,影响不显著[18][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联体药品目录变得更加重要,对未来药品进医院有很大帮助[4][13] - 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表现受关注,国家大力支持企业国际化扩展,企业可获更大市场份额并学习开拓海外市场经验[12]
两办发文保障民生:强基工程、商保目录,如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9:00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 核心目标是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短板 让群众就近获得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 - 目前全国有超过6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500万名基层医务人员 [2] - 工程重点包括硬件配置(强基层)、人才建设(固基础)、医保政策(保基本) 但存在机构间协同不足的问题 [3] - 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目前全国已有217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1.8万余个医联体 [4][5] - 新政策强调"资源共享" 通过设备集约化配置和城市资源下沉(如远程医疗、分布式检查模式)提升效率 [3][5]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 目录A系初稿已成型 包含19种适应症 基于29个省级行政区2619种特药的高频使用数据筛选 [7] - 2024年创新药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 但商保支付占比仅7.7% 远低于医保(44%)和个人支付(49%) [6] - 目录采用ABCDE多层体系设计 计划覆盖境内外上市药品(保留负面清单) 与医保形成差异化互补 [7][8] - 政策明确商保目录将解决创新药支付难题 尤其针对医保不报销的药品 目前肿瘤特药使用强度显著低于欧美 [6][8] - 商保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多层级目录体系匹配不同筹资水平 预计将降低个人支付比例至20%以下 [7][8] 创新药行业发展 - 2025年1-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 创五年同期纪录 [5] - 中国药企在2025年ASCO年会有73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 数量居亚洲之首 [5] - 行业面临DRG/DIP支付改革限制 商保目录落地有望打破医院使用瓶颈 [6][8]
聚焦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商保目录闭门研讨会顺利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9:39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 商业健康保险已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1] - 2024年健康支付市场规模超万亿 其中健康险保费达9773亿元 商业健康险成为重要筹资渠道 [2] - 国家推动"1+3+N"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 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 但商保与医保的定位衔接仍需探索 [5] 商保目录发展现状 - 商保目录正成为推动商业健康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杠杆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推动构建全覆盖的ABCDE目录体系 A系初稿已征求意见 [1] - 商保目录下可细分甲乙丙类 甲类全部费用纳入报销 乙类需患者自付部分 丙类商保不支付但需控费 [4] - 当前商保目录与药企协同存在信息不对称 建议建立药企 保司 医院多方联动机制 形成闭环管理 [6] 创新药支付现状 - 2024年创新药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 医保支付占比44% 个人现金支付49% 商业健康险支付仅占7.7% [2] - 创新药受DRG/DIP改革影响 医院使用受限 肿瘤特药使用强度远低于欧美 商保支付规模有限且不均衡 [3] - 创新药企对商保期待较高 认为商保能助力研发 但政策堵点仍需解决 [4] 医保商保协同机制 - 建议构建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机制 通过统一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 制定统一数据标准确保系统兼容 [6] - 医保强调"保基本" 商保需分层考虑:医保已有替代药物 医保未覆盖药物 非刚性需求药物的不同策略 [5] - 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存在区域差异 监管采取差异化策略 允许发达地区先行探索创新模式 [7] 行业挑战与机遇 - 人口老龄化加剧 医疗需求提升 医保基金压力增大 发展商业健康险成为社会共识 [2] - 集采和国谈降费分成三部分:患者让利 医疗服务提价 创新药支持 但创新药分配比例有限 [3] - 商业健康险是降低个人支付比例最可行路径 需与基本医保形成互补 保障目录外高值医疗费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