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哪吒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和东莞为何如此“登对”?从这场对接会看城市潮玩产业基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2:11
活动概况 - 潮玩总动员•2025成都文创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对接会于10月14日在东莞举行,主题为“文创天府 荣耀未来” [1] - 现场签约项目20余个,总金额超百亿元 [1][6] - 活动促成了成都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潮玩产业领域的对接,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1] 产业优势互补 - 成都文创产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872亿元,同比增长7.4%,拥有大熊猫、三国文化等超级IP及《王者荣耀》《哪吒》等现象级数字内容 [2] - 东莞是全球潮玩制造中心,全球动漫衍生品约1/4由东莞制造,中国近85%的潮玩产自东莞,聚集了超4000家玩具企业和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 [2] - 成都作为“创意之都”与东莞作为“制造引擎”形成产业优势互补,构成坚实的合作基础 [2][3] 具体合作项目 - 成华区成功牵手金石三维超级打印工厂项目 [6] - 星火创想文创产品定制设计及智能制造项目与广东简美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约 [6] - “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与东莞市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深圳市亚之森五金饰品等多家潮玩制造企业达成系列合作 [6] 合作机制建立 - 成都-粤港澳大湾区潮玩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在活动上正式成立 [6] - 联盟发起方包括成都数字文创产业协会、成都传媒产业集团、东莞市潮玩协会、湾区潮玩文创产业联盟、香港星岛新闻集团等机构和企业 [6] - 联盟被视为连接两地的“纽带”,旨在共同应对市场的快节奏反应和变化 [7] 未来发展蓝图 - 成都正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42个产业园区(基地)整体成势,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等核心园区亮相推介 [11] - 合作目标是利用东莞的制造基础和珠三角的港口、物流网络,实现“IP孵化-智能制造-国际营销”的全链条无缝对接,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11]
成都潮玩,正当其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9:44
合作对接会成果 - 活动主题为“文创天府 荣耀未来”的潮玩总动员·2025成都文创产业合作对接会在东莞举行 [1] - 现场签约项目20余个,总金额超百亿元,并发起成立“成都-粤港澳大湾区潮玩协同创新发展联盟” [2] 成都消费市场活力 - 2025年“超级黄金周”期间,成都接待游客2862.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5.3%,旅游总花费293.5亿元,增长13.4% [3] - 成都西博城的世界线动漫展在假期首日吸引4万人次入场,交子商圈的数字文创潮玩大街累计接待人次超过百万 [5] - 2023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成为第二个达到此规模的省会城市 [5] 年轻化市场与人才优势 - 成都拥有极具活力的年轻化市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品牌及主理人品牌入驻 [7] - 成都连续6年获“最佳引才城市”称号,是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拥有高校66所 [10] - 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排名全国第1,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4位 [10] 数字文创产业基础 - 游戏产业聚集了腾讯、西山居、育碧、完美世界等顶尖企业,出品了《王者荣耀》等流水破百亿的产品 [7] - 动漫产业涌现出《十万个冷笑话》《遮天》等现象级作品 [8] - 2025年上半年,成都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872亿元,同比增长7.4% [20]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成都建成42个产业园区,聚集数字文创规上企业超900家,例如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汇聚了60余家头部企业 [16] - 产业园区内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协作,例如动画产业上下游可在“一杯咖啡的距离”内串联 [16] - 成都出台了推动数字文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并推出“蓉易贷”“文创通”等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发展 [16]
潮玩总动员集结令! 2025成都文创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对接会明日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4:11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为"潮玩总动员·2025成都文创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对接会",主题为"文创天府 蓉耀未来",将于2025年10月14日在东莞举行 [1] - 活动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多个成都市部门及东莞市潮玩协会协办与支持 [1] - 活动旨在推动成都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潮玩产业领域的合作,展现成都文创产业发展势能,并推动具体产业项目落地 [1] - 预计将有逾百家粤港澳大湾区顶尖潮玩企业、商协会及投资机构代表,与成都相关政府部门及优质文创企业代表参会 [1] 行业背景与优势 - 2025年上半年,成都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872亿元,同比增长7.4% [4] - 成都拥有"大熊猫""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等超级文化IP,以及《王者荣耀》《哪吒》《遮天》等现象级数字文创内容,在IP创意、内容孵化与数字应用方面底蕴深厚 [4] - 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东莞、深圳等地,拥有全球领先的潮玩设计、制造能力与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 [4] 合作内容与模式 - 对接会将进行成都市投资环境推介、潮玩产业合作机会清单发布,以及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推介 [4] - 现场将举行成都-粤港澳大湾区潮玩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成立仪式以及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4] - 合作模式为成都链接东莞潮玩制造集群与深圳、香港的全球销售渠道,大湾区企业与成都的顶级IP与创意设计资源结合,实现"IP孵化-智能制造-国际营销"的全链条对接 [4] 活动展望 - 活动被视为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标志着"天府文创"与"湾区智造"潮玩新篇章的开启 [1][5]
“王者荣耀”“哪吒”“花花”……28大IP集结 “数字文创黄金周”等你来
四川日报· 2025-09-24 16:08
活动概览 - 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与王者荣耀十周年城市嘉年华将于9月28日至10月26日举行 [5] - 活动将联动王者荣耀、哪吒、遮天等28个热门本土IP [5] - 活动旨在打造全国首个数字文创黄金周 [5] 核心活动与亮点 - 主会场交子大道将设置三大核心展区:未来科技·潮玩试验场、成都数界·IP嘉年华、王者荣耀·十周年主题派对广场 [6] - 王者荣耀十周年盛典为重磅环节,将呈现首次全英雄方阵巡游、全球首个10米高全英雄全皮肤生日蛋糕雕塑等多项首次活动 [7] - 10月26日将举行王者荣耀2025周年庆共创之夜,杨幂、周深、沈腾等20余位明星将参与表演 [7] - 设计了5条“跟着王者游成都”城市漫游线路,覆盖五大核心地标,游客可通过打卡获得限定周边 [8] 产业联动与消费促进 - 活动在全市设置6个分会场,推出十大特色活动,涵盖Disco派对、民谣生活季、XR沉浸体验等多种形式 [9] - 将同步推出数字文创季电子消费福袋,可在全市450家餐饮、13家景区博物馆和60家酒店享受优惠 [9] - 活动协办方包括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等21家数字文创企业 [10]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从业者超过10万人,正在培养的在校大学生有20多万人 [10] - 活动期间将举行2025成都数字文创生态伙伴大会并启动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创新应用大赛 [10]
光线传媒:公司业务已覆盖电影、电视剧(网剧)等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9-17 22:09
业务多元化布局 - 公司业务覆盖电影 电视剧(网剧) 动漫 IP运营 音乐 文学 艺人经纪 实景娱乐 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 [2] - 业绩不再单纯依赖影片票房收入 [2] IP资源与运营转型 - 除"哪吒"IP外公司拥有众多优质IP资源 [2] - 正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型 [2] - IP运营业务已成为业绩新亮点和持续增长点 [2] - IP运营可有效平滑电影业务波动性 [2] 发展战略与承诺 - 公司将投入全部精力专注主营业务发展 [2] - 保持积极稳健发展态势 [2] - 致力于以更好业绩回报投资者 [2]
经营主体发展量增质提
经济日报· 2025-08-19 14:49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1] -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包括消除隐性限制、降低隐性成本、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缩减负面清单、全面放开制造业准入等 [1] 产业结构优化 - 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2] - "四新"经济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培育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增长极 [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2] 文化产业发展 - 国产IP全球化带动文化消费增长,数字化赋能降低影视制作成本并提升文创产品创新 [2][3] - 文化领域外资准入放宽及扶持政策推动产业繁荣,数字化手段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力 [3]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总局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3]
上半年新设1327.8万户——经营主体发展量增质提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4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 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落地 包括金融 法治 专业服务等支持 推动经营主体数量增长 [1] 产业结构优化 - "四新"经济企业数量达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2] - "四新"经济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等 [2] - 数字化重塑促进区域经济多极化发展 激活县域经济 乡镇经济 [2] 文化产业发展 - 上半年新设"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2] - 文化消费需求增加 数字化赋能降低影视制作成本 提升观看体验 [3] - 外资准入放宽 扶持政策出台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 [3] 政策支持方向 - 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3] -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3]
经营主体发展量增质提 上半年新设1327.8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8-19 04:36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2]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2]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金融、法治、专业服务等多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支持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 产业结构优化 - "四新"经济企业数量达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3] - "四新"经济重构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培育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数字化赋能降低影视制作成本,提升文创产品创新 [3][4][5]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持续放宽准入限制,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放开制造业准入,推进服务业开放试点 [2] - 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5] - 数字化手段为文化产业带来新动力,推动数字文旅消费发展 [4][5]
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超一千三百万户 民营和外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经济日报· 2025-08-13 16:23
新设经营主体总体情况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所有制类型企业发展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产业结构分布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四新"经济企业总量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 重点行业表现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部门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着力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2]
锐财经丨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08:42
经营主体增长态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民营与外资企业表现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3]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3]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3]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 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3] - 东盟对华投资增长8.8% 瑞士增长68.6% 日本增长59.1% 英国增长37.6% 德国增长6.3% 韩国增长2.7% [3] 产业结构优化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4] -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4]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占GDP比重18.01% [4]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4]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4] 文化产业发展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6]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71292亿元 同比增长7.4% 利润总额6298亿元 增长19.3% [7] - 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终端制造及销售行业对利润带动作用显著 [7]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营业收入31564亿元 同比增长13.6% [7]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行业增速突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