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哪吒U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人,反向抄底爆雷车
创业邦· 2025-08-22 18:07
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变化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多家车企相继出现经营危机 包括高合 极越 哪吒 威马与恒驰等[7] - 爆雷车企的库存车或二手车出现大幅降价 部分车型配置吸引年轻消费者 形成性价比驱动的购车行为[7] - 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从将汽车视为耐用品和身份象征 转向更注重产品本身配置和短期使用价值[8] 爆雷车性价比分析 - 极越07长续航版原价22.99万元 降价7折后16万元 加上补贴实际花费14万元 配备100度三元锂电池[5] - 哪吒L增程版顶配原价15.99万元 优惠后10.2万元 配备40kWh电池 纯电续航310km 双联屏车机 零重力座椅和冰箱[14][15] - 极越07与极氪001同源架构与底盘 3013mm轴距 200kW电机功率[13][16][17] - 哪吒L增程版相比24.98万元理想L6配备更大电池 纯电续航多98km[16][17] 爆雷车购买渠道与交易特点 - 购买渠道主要通过非官方渠道 包括社交平台 汽车论坛 闲鱼或小红书等[7][19][23] - 极越库存车由吉利工厂直接销售 6月后面向外部销售 宁波基地库存约900台[20][22] - 哪吒库存车通过经销商网络销售 全国剩余库存约100台 工厂还有三四百台成品车和六七百台缺件车[20] - 跨省提车现象普遍 板车运送费用约2000元[23] - 车机系统激活存在陷阱 哪吒车机仅支持半年临时激活 需要官方经销商才能终身激活[24] 消费者画像与决策因素 - 购买者多为年轻人 年龄在20-30岁之间 包括95后和00后消费者[13][18][26] - 消费者更看重产品本身配置而非品牌 对机械性能 三电质保比较有信心[11][13] - 使用预期缩短至3-5年 不追求8-10年使用时长 认为三电不出大问题就不算吃亏[26][27] - 部分消费者因对旧车体验满意而继续选择相同品牌 如哪吒老车主换购哪吒L[15] 售后保障与风险应对 - 极越售后由领克接管 维修配件价格不变 配件等待时间约20天 道路救援升级为7x24小时响应[27][29] - 高合仍维持客服响应 专属售后群内包含4位工作人员 工程师在线解答问题[29] - 哪吒车主面临售后挑战 充电机损坏需自费4000元维修 更换二手拆机件且无质保[27] - 保险购买需自行解决 部分车主遭遇定损难 保费上涨问题[22][27] 行业竞争与价格体系变化 - 新车市场价格战持续升级 比亚迪5月对22款产品推出限时一口价折扣 宋PLUS智驾版从13.58万元降至9.98万元[7] - 电车配置越级现象普遍 高端配置如下沉至低价格带车型[30] - 传统油车价格体系被打破 消费者价格锚点从品牌转向具体配置对比[31] - 华为智驾在一年内新增超过10款外部合作车型 价格覆盖十几万至上百万元[30]
年轻人反向抄底爆雷车:7 折买顶配的冒险游戏
晚点LatePost· 2025-08-20 10:31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数百辆灰头土脸的极越 01 和 07 库存车,停放在一大片空场区域。丁酩坐进挑选的新车,前挡风玻璃 脏到什么也看不见。还好,车上的玻璃水还能用。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爆雷后,"大满配" 成就无敌性价比。 文 丨 郭瑞婵 司雯雯 编辑 丨 王姗姗 7 月下旬,丁酩在宁波的吉利汽车第二制造基地,全款买到一辆紫色长续航版极越 07。 此时距离极越 汽车突然崩盘已经过去大半年。 他对这样的提车环境倒是有预期,庆幸车内饰是干净的,四个座椅都还套着防尘罩。提车价 16 万 元,相当于 22.99 万元原价打了个 7 折,算上卖旧车和政府以旧换新补贴,丁酩买这台 "爆雷车" 实 际花了 14 万元。 "100 度的三元锂电池,这个配置 20 万以内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家人并不赞成这个决定, 30 岁的丁 酩 觉得倒是不用说服他们,"反正我自己出钱,想买哪个就买哪个"。他还告诉我们,近一个月,吉利 工厂已经卖出了六七十台极越的库存车。 7 月下旬,丁酩在吉利汽车宁波杭州湾第二制造基地看到的大量极越库存车。 新能源 ...
那些买爆雷车的年轻人
晚点Auto· 2025-08-18 21:40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高合、极越、哪吒等车企相继爆雷,库存车或二手车出现大幅降价[7] - 今年新车市场价格战持续升级,比亚迪、吉利、小鹏、零跑等车企纷纷推出大幅折扣[7] - 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从耐用品转向更注重配置和性价比[8] 爆雷车市场现象 - 爆雷车因大幅降价和高端配置吸引年轻消费者,极越07库存车售价16万元(原价22.99万元),相当于7折[4] - 哪吒L增程版顶配原价15.99万元,优惠后仅需10.2万元[13] - 消费者通过非官方渠道如闲鱼、小红书等寻找爆雷车货源,部分需跨省提车[7][12] 爆雷车配置优势 - 极越07拥有C级空间、100度三元锂电池、顶级智能化体验,与极氪001同源架构[14] - 哪吒L增程版配备40kWh电池、纯电续航310km、双联屏车机、零重力座椅和冰箱[14][15] - 配置对比显示爆雷车在各自价格区间具有明显优势[15] 销售渠道变化 - 车企爆雷后经销商关店,库存车转至其他渠道销售[17] - 原哪吒员工转型为库存车经销商,月销量达20-60台[18] - 吉利工厂直销极越库存车,吸引消费者通过社媒渠道购买[20]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年轻消费者更看重产品本身而非品牌,愿意承担一定风险获取高性价比[12][16] - 消费者预期电车使用周期为3-5年,不追求长期耐用性[23][25] - 价格锚点从品牌转向具体配置,消费者会对比不同价位车型的配置差异[28] 售后与质保情况 - 极越售后由领克接管,维修配件等待时间约20天[25] - 高合仍维持售后服务体系,为车主提供专属服务群[26] - 哪吒老车主面临配件短缺问题,需自费维修[25]
暴风眼中的哪吒汽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08:50
公司现状 -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已发布投资人预招募公告,正式开启破产重整程序 [2] - 2024年销量骤降63%,资产负债率突破85%红线 [3] - 拖欠宁德时代等核心供应商款项,采用"债转股"方案(70%债务转股权,30%分期无息偿还) [4] - 全国三大工厂总规划产能35万辆,实际利用率不足30%,浙江桐乡总部工厂停工 [4] - 员工数量从高峰期3000余人缩减至不足800人,管理层集体降薪超50% [4] 销量表现 - 2022年销量15.2万辆,2023年下滑至12万辆,2024年仅交付6.5万辆 [3] - 高端车型哪吒S、哪吒GT市场认可度低,走量车型哪吒V和哪吒U遭遇竞品挤压 [3] - 年销10万辆成为"生死线",若复工后无法重回该规模将面临二次暴雷风险 [6] 技术研发 - 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营收5%,远低于行业15%平均水平 [7] - 2+级辅助驾驶系统OTA更新停滞半年,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研发因资金问题搁浅 [7] - 2026年前需推出技术代际产品否则将边缘化 [7] 行业背景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寡头竞争阶段,二线品牌面临"上有豪华、下有性价比"夹击 [6] - 年销20万辆正成为新能源车企"生死线" [9]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55%,市场增长红利将向头部企业集中 [10] - 未来3年新能源车企数量将减少至20家左右,90%新势力会被淘汰 [10] 自救措施 - 必须在7月30日前锁定战略投资人,四季度前恢复生产 [6] - 潜在投资方要求先降低负债才考虑注资 [6] - 拥有完整生产资质、15万辆年产能基础和东南亚市场布局 [10] 渠道与用户 - 经销商体系缩减40%,约300家经销商联合维权 [9] - 40万车主面临"修车无门"风险,140余位车主组建维权群 [9] - 延保服务购买率激增300% [9]
LOGO被拆,CEO面临罢免,哪吒汽车屋漏偏逢连夜雨!
搜狐财经· 2025-05-30 13:36
公司经营危机 - 上海总部外墙LOGO被连夜拆除,体验中心门头标牌被移除,母公司国有投资方股东计划罢免创始人方运舟的董事长兼CEO职务 [1] - 公司经历海外负责人离职、被合作伙伴申请破产、官网及App断网、售后配件断供、20亿元债转股协议、E轮融资等一系列风波 [3] - 创始人方运舟股权冻结且面临被罢免,公司运营困难重重 [3] - 国资股东已启动罢免方运舟的董事会动议,并推动合众汽车破产重组,方运舟持有11.8%股权及32.1%表决权,但国资联合其他股东持股超20% [5] 销量与财务恶化 - 2024年累计销量64,549辆,同比2023年127,496辆骤降49.37%,2022年曾以152,100辆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7] - 2025年1月国内零售量仅110辆,较2024年12月的237辆继续下滑 [7] - 2021-2023年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累计亏损183.73亿元,2023年单年亏损68.67亿元,截至2023年末账面现金仅余28.36亿元,短期债务高达154亿元 [7] 运营与服务问题 - 哪吒汽车App出现大面积断网,车主无法使用远程控车等功能,官网无法访问显示"系统维护中" [7] - 全国多地4S店反馈厂家自2024年底起停止供应原厂配件,质保期内车辆需车主自费维修 [7] - 广州、西安等地经销商陆续关店,剩余门店转向第三方采购配件,维修质量无法保障 [7] - 厂家承诺的"终身质保"沦为空谈,部分车主被迫低价抛售车辆,残值率腰斩,部分险企将哪吒车型列入高风险名单,保费暴涨40% [9] 供应链与债务危机 - 全国20余家经销商代表集体讨债,涉及金额从数百万至上千万元不等 [9] - 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拖欠531万元广告服务款项 [9] 战略失误与管理问题 - 战略失误是危机的根源,强行推进高端化的哪吒S/GT系列遭遇滑铁卢,终端售价从19.98万元下探至15万元区间,月销量长期不足千辆 [10] - 原有的基本盘丧失殆尽,高端品牌未立起来,错失2024年家用SUV市场爆发期,主力车型哪吒L因迭代滞后丧失竞争优势 [10] - 首任CEO张勇承认新产品定价失误、营销模式陈旧及供应链管理失当三大问题导致市场崩盘 [12] - 方运舟提出的"双市场战略"(2025年海外销量占比50%)面临质疑,2024年3.4万辆的出口量仅占总销量26%,当地新能源渗透率不足5% [12] 高管离职与海外困境 - 海外事业部总裁周江离职,团队多名高管同步出走,印尼公司总经理张攀鹏离职 [12] - 海外经销商备件供应和售后中断,影响哪吒汽车在泰国、印尼等地的本地化生产计划 [12] 未来展望 - 公司破产重组或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如宁德时代、地方国资)的可能性增加 [14] - E轮融资(原计划40-45亿元)的主要投资方据说是来自一家金砖国家的基金,实力雄厚 [14] - 任何投资者接盘首先需解决40万车主的售后问题 [14] 行业警示 - 罢免事件凸显新势力车企过度依赖资本输血和低价策略的脆弱性 [15] - 新能源车市的生存挑战正在加剧,任何致命疏漏都会影响未来竞争的成败 [15]
遇困车企售后崩塌,50万“孤儿车”谁来保障?
36氪· 2025-05-30 10:35
行业现状 - 近五年威马、高合、爱驰、极越、哪吒等经营困难车企累计产生50万"孤儿车" 面临维修配件断供、4S店关停及车辆断网风险 [5] - 2023年33家月销2000-1万的腰部新能源品牌中12家月销跌幅超20% 面临整合淘汰 [15] - 2024年哪吒汽车销量暴跌50% 工厂停摆 累计亏损超180亿元 2025年初多次发生系统性断网 [8] 车企运营问题 - 哪吒汽车因资金紧张导致服务器维护不到位 车主遭遇App断网、续航数据卡顿、车门无法开启等问题 [1][8] - 哪吒GT580车主因车企拖欠电池厂商1亿多款项导致三电质保作废 动力电池故障无法挂挡 [3] - 威马、极越等倒闭品牌车主面临车机系统瘫痪、蓝牙钥匙失效 软件BUG无人修复 [9][17] 售后体系崩塌 - 车企破产后资产分配优先级中车主售后权利排位靠后 诉讼维权难度极高 [8] -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停产后10年配件供应"在车企倒闭后形同虚设 经销体系迅速瓦解 [22] - 独立汽修厂无法处理三电系统维修 倒闭品牌车主被迫从事故车拆解配件自救 [21] 销量数据表现 | 品牌 | 2019销量 | 2020销量 | 2021销量 | 2022销量 | 2023销量 | 2024销量 | |------------|----------|----------|----------|----------|----------|----------| | 哪吒汽车 | 10006 | 16439 | 69674 | 148661 | 111583 | 64549 | | 威马汽车 | 15587 | 22495 | 44157 | 29367 | - | - | | 高合汽车 | - | - | - | - | 4829 | 304 | | 极越 | - | - | - | - | 774 | 13561 | [6] 行业改进建议 - 需建立车企退出机制 由第三方承接售后服务 而非指定企业被动担责 [28] - 设立售后保障基金需政策引导 但实际操作面临资金监管与分配难题 [26] - 呼吁制定法规强制车企履行售后义务 如要求保有量超50万的品牌提供更长期保障 [31] 消费者应对策略 - 优先选择年销超10万台、母公司实力强的品牌以降低3-5年内倒闭风险 [31] - 发现企业异常时尽早抛售 威马/高合二手车残值率已跌至不足原价10% [31] - 购车时需核实质保条款 避免营销话术陷阱 [31]
哪吒汽车,何至于此?
虎嗅APP· 2025-05-15 21:03
公司现状 - 哪吒汽车面临严重资金困境,截至去年11月资金缺口约70亿元,总负债接近百亿元 [3] - 桐乡和南宁两大工厂停工停产,内部裁员降薪,CEO张勇被更替 [3] - 经销商和供应商诉诸法庭要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社交平台传出丰田收购传闻 [3] - 2023年销量12.4万辆同比下滑18%,成为当年唯一销量下滑的造车新势力 [11] - 2023年末亏损额扩大至67.5亿元,现金及等价物收窄至28.3亿元,流动负债中贸易应付款项和应付票据达62.3亿元 [16] 历史表现 - 2022年以15.2万辆年销量超过"蔚小理"成为销量黑马 [4] - 2020-2022年累计亏损111.4亿元,2022年每卖一辆车亏损4.5万元 [11] - 管理层拥有丰富汽车行业经验,董事长方运舟曾在奇瑞工作15年,CEO张勇曾带领北汽新能源年销10万辆 [5] 产品策略 - 早期以哪吒U(12.38万元)和哪吒V(7.99万元)主打中低端市场,采用"大车打小车"策略 [5] - 2022年推出高端车型哪吒S(19.98-33.88万元)和哪吒GT(17.88万元起),但2023年销量仅2.4万辆和8564辆 [14] - 高端化战略失败源于产品定位偏差,中高端轿车市场竞争激烈,双门跑车市场容量有限 [15] - 2024年推出哪吒L车型获3万订单但受产能限制无法交付 [17] 运营问题 - 核心技术投入不足,产品特色薄弱,依赖成熟供应链拼凑车型 [9] - 供应链管理粗放,采购成本高,零部件物料采购成本比理想汽车接近翻倍 [10] - 缺乏规模效应,每款车型适配大屏和车机软件需单独适配,产生大量隐性成本 [10] - 2023年价格战中被动应战,受制现金流无法长期跟进 [11] 转型措施 - 投资20亿元开发全新山海平台,占用了近一半资金 [14] - 组建约千人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研发团队,加大一二线城市直营门店布局 [14] - 2024年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 [18] - 押注海外市场,已进入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4亿元)授信 [20] - 计划2-3年内海外销量占比达50%,2025年毛利率转正,2026年整体盈利 [20] 行业分析 - 新能源汽车行业早期蓝海时代依靠市场红利和快速迭代 [9] - 红海时代竞争核心转向成本控制、品牌心智和技术创新能力 [9] - 中低端市场被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广汽埃安Y等品牌抢占 [10] - 高端市场需要系统性能力建设,涉及品牌认知重建、技术突破等多方面 [15]
都市车界|“车还在,品牌没了?”谁来为我的“烂尾车”买单?
齐鲁晚报· 2025-05-14 12:56
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现状 - 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近期被申请破产审查,反映行业残酷淘汰赛加剧 [1] - 威马、高合、猎豹等多家新能源车企已退场,暴露资本泡沫破裂 [1] - 40万哪吒车主面临用车权益保障危机,折射产业智能化转型深层矛盾 [1] 智能化技术风险 - 新能源车高度依赖车企技术支持,退市后车机系统面临"断更"风险 [3] - 哪吒汽车App自2025年1月起频繁断网,蓝牙钥匙失效、远程控车失灵等问题频发 [3] - 威马汽车破产后车机系统大面积宕机,软件BUG无人修复,车辆功能退化 [3] - 车企为降成本使用廉价服务器,导致系统频繁宕机,车载流量断供使云端连接中断 [3] 维修与供应链危机 - 车企退市后维修体系崩盘,哪吒汽车电池、电机等配件缺货率超90%,维修周期达3个月 [4] - 山东哪吒U车主因前保险杠总成缺货,被迫等待两个月并使用非原厂配件 [4] - 二手车电池更换成本达4万-5万元,远超车辆残值 [4] - 猎豹汽车退市后25万车主无法享受免费维保,威马车主维修依赖拆车件且等待数月 [4] - 极星2车主底盘碰撞需更换整个电池组,维修报价高达40万元 [4] 保险与二手车市场冲击 - 多家险企将哪吒车型列入高风险名单,保费同比暴涨40%,部分公司拒保已倒闭车企车辆 [5] - 车企"终身质保"承诺因破产无法兑现,车主权益落空 [5] - 威马EX5二手车价从22万跌至6万,交易周期延长至20天以上 [5] - 哪吒汽车销量下滑导致二手车价被压低20%-30%,部分车型残值接近"废铁价" [5] - 第三方检测机构因技术壁垒难评估退市车型三电系统状态,加剧交易障碍 [5] 行业解决方案建议 - 车企破产前需解决配件供应问题,建立售后保障基金 [7] - 政府与行业协会应加强监管,推动第三方维修企业发展并制定服务标准 [7] - 消费者应优先选择品牌知名度高、售后体系完善的车企,关注财务风险 [7] 行业影响总结 - 车企退市影响数百万车主利益,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挑战 [8] - 需通过制度创新与行业协同完善售后体系,避免智能化转型负面效应 [8]
APP断网、官网访问异常,哪吒汽车再成关注焦点
36氪· 2025-05-06 19:44
哪吒汽车App及官网异常事件 - 5月2日起哪吒汽车App出现"网络异常"导致远程操控、车联网数据更新等功能失效,部分用户登录时提示"HTTP 502 Bad Gateway"错误 [3][4] - 同期官网无法正常访问,异常持续至5月5日修复 [3][9] - 事件引发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达617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广泛讨论 [3] - 类似问题在2024年1月(官网维护)、4月(App断网、车机联网故障)均有发生 [7] 公司经营与舆论危机 - 2022年以15万辆年销量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但2024年曝出大规模裁员、拖欠货款、停工停产等负面消息 [10] - 2025年4月全国20家经销商组建"维权联盟",要求赔偿运营损失、返还拖欠返利及恢复售后服务 [12] - 两次舆论冲击导致品牌信任度下降,负面言论聚焦"品牌生命力"和用户群体 [8][12] 管理层调整与战略转型 - 原CEO张勇卸任,技术背景的方运舟接任并发布六大改进举措:全员持股、组织优化、海外业务拓展等 [13][15] - 目标包括2025年毛利率转正、2026年整体盈利,以及未来2-3年国内外销量各占50% [15] - 海外布局已落地玻利维亚、印尼,东南亚和中南美市场成为2024年重要增长引擎 [16] 技术故障对品牌的影响 - 频繁的系统故障暴露售后维护短板,用户强调汽车作为长期消费品需保障"稳定""不出错" [18] - 事件发生在公司突围关键期,进一步降低容错率并加剧负面舆论压力 [18] 事件后续处理 - 公司否认"流量欠费导致断网"传言,称技术部门假期在岗值班,故障原因为系统问题且已修复 [9][10]
App再“掉链子”,官方称与流量欠费无关,哪吒汽车“缝缝补补”
北京商报· 2025-05-06 17:17
公司运营问题 - "五一"假期期间哪吒汽车App突发故障、官网无法访问,引发车主集体吐槽,初步判断为系统故障而非流量欠费,目前已修复 [1][6] - 今年1月官网出现异常提示"系统维护中",4月多位车主反映App断网导致蓝牙钥匙失效、车机系统无法联网等问题 [6] - 客服热线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售后端面临维修难题,第三方投诉平台出现不少因厂家无法提供零部件的投诉 [6][8] 资金压力与经营困境 - 2021-2023年公司营收亏损由48.4亿元扩大至68.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2023年末账面资金28.37亿元较2022年末67.57亿元大幅减少 [8] - 2023年末借款余额57.6亿元较2022年底小幅增长,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 [8][9] - E轮融资中领投方承诺的30亿元尚未到账,公司正通过开拓东南亚市场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9] 市场表现与经销商问题 - 2022年以15.2万辆年销成绩超越"蔚小理"成为新势力销冠,但2023年前三季度仅交付8.6万辆,完成全年目标28.63% [8] - 2023年9月交付1.01万辆同比下滑23.41%环比下滑8.06%,全国300多家经销商中约20家代表参与维权要求返还拖欠返利和补贴 [7][8] - 计划7月在泰国启动本地化生产,与泰国金融机构达成100亿泰铢(约21.5亿元人民币)授信,以哪吒X等低价车型开拓东南亚市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