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L

搜索文档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7:30
销售情况 - 2025 年 6 月销售 382585 辆,同比增长 12.0%,上半年累计销售 2145954 辆,同比增长 33.0%,新能源累计销售超 1270 万辆 [2] - 自 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进入巴西市场,产品获超 13 万巴西家庭青睐,今年第一季度巴西销量突破 2 万台成当地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5 月在巴西汽车品牌零售销量排行中跃升第四,市占率达 9.7% [5] 合作项目 - 2025 年 7 月 7 日,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香港科技大学 - 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公司未来数年将投入数千万港元支持实验室运营,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探索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研究,开发新方案降低数据获取成本,用于训练具身智能大模型,还将开展自动驾驶方向深度合作 [2][3] 工厂进展 - 当地时间 7 月 1 日,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的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2023 年 7 月宣布在此建设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达 55 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 71 亿),新能源整车生产线规划产能 15 万辆,预计创造 2 万个就业岗位,还将构建本土化产业协作模式 [4] 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超级 e 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 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充电功率 1 兆瓦(1000kW),1 秒 2 公里,闪充 5 分钟畅行 400 公里,单模块单电机功率 580kW,最高车速超 300km/h,首发搭载于汉 L、唐 L [6][7]
比亚迪(002594):系列点评三十:海外销量再创新高,全球化稳步推进
民生证券· 2025-07-03 13: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技术驱动产品力与品牌力向上,引领智驾平权,加速出海,高端化稳步推进 [3]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为 9,908.1/11,889.7/13,970.4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2.0/658.1/753.3 亿元,EPS 10.05/11.98/13.71 元,对应 2025 年 7 月 2 日 330.66 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33/28/24 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6 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售 38.3 万辆,同比 +12.0%,环比 +0.03%;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 37.8 万辆,同比 +11.0%,环比 +0.2% [1] - 6 月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仰望销量分别 34.3 万辆、15,783 辆、18,903 辆、205 辆 [1] 6 月批发情况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 37.8 万辆,同比 +11.0%,环比 +0.2%,海外销量 9.0 万辆,再创新高 [1] - 插混乘用车销售 17.3 万辆,同比 -11.5%,环比 -1.1%;纯电乘用车销售 20.7 万辆,同比 +42.5%,环比 +1.2% [1] - 王朝海洋销量 34.3 万辆,秦 PLUS DM - i 5.0、海豹 06 等新车型贡献核心增量;腾势/仰望/方程豹销量 3.49 万辆,占比 9.1%,高端化加速突破 [1] 出海表现 - 6 月新能源出口销量 9.0 万辆,再创新高;一方面是海外真实需求逐步提升,受益土耳其、巴西、欧洲等地销量快速增长,主要车型是 seal U 混动;一方面是受益滚装船投入 [2] - 2024 年 1 月、11 月,2025 年 1 月分别投入 1、1、2 艘滚装船,到 2026 年 1 月前,船队规模将扩展至 8 艘 [2] - 今年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在巴西、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布局工厂,出海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新迎来快速发展,出海亦有望提振盈利 [2] 高端化产品 - 2025 年为公司的高端化产品大年,王朝旗舰车型汉 L/唐 L 于 4 月上市,均搭载 DiPilot 300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系统,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 NOA 等智能驾驶功能,其兆瓦闪充技术依托全域 1000V 高压架构与自研 "闪充电池",实现 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续航 [2] - 方程豹钛 7 定位为城市家用中大型 SUV,预计 2025Q4 上市,采用硬派风格的 "方盒子" 造型设计,轴距达 2,920mm,空间表现优,并配备车顶激光雷达(高配版搭载华为乾崑 ADS 系统),精准切入家庭用户对实用性与科技感的需求,带动品牌高端化 [2]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项目/年度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777,102 | 990,806 | 1,188,967 | 1,397,036 | | 增长率(%) | 29.0 | 27.5 | 20.0 | 17.5 |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 | 40,254 | 55,200 | 65,806 | 75,329 | | 增长率(%) | 34.0 | 37.1 | 19.2 | 14.5 | | 每股收益(元) | 7.33 | 10.05 | 11.98 | 13.71 | | PE | 45 | 33 | 28 | 24 | | PB | 9.8 | 8.0 | 6.9 | 5.7 | [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 2024 - 2027 年分别为 29.02%、27.50%、20.00%、17.50%;EBIT 增长率分别为 44.49%、36.36%、14.51%、14.23%;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34.00%、37.13%、19.22%、14.47% [20] - 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 19.44%、19.32%、19.25%、19.00%;净利润率分别为 5.18%、5.57%、5.53%、5.39%;总资产收益率 ROA 分别为 5.14%、5.53%、5.71%、5.57%;净资产收益率 ROE 分别为 21.73%、24.19%、25.07%、23.68% [20] - 偿债能力方面,流动比率分别为 0.75、0.83、0.88、0.95;速动比率分别为 0.44、0.55、0.60、0.67;现金比率分别为 0.21、0.35、0.43、0.51;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74.64%、75.55%、75.60%、74.85% [20] - 经营效率方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 29.26、33.00、26.13、24.57;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 67.65、66.85、67.12、67.03 [20]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 7.33、10.05、11.98、13.71;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33.71、41.54、47.77、57.89;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24.29、40.99、40.96、47.19;每股股利分别为 3.97、3.01、3.59、4.11 [20] - 估值分析方面,PE 分别为 45、33、28、24;PB 分别为 9.8、8.0、6.9、5.7;EV/EBITDA 分别为 14.89、12.83、11.15、9.76;股息收益率分别为 1.20%、0.91%、1.09%、1.24% [20] - 现金流量表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33,454、225,226、225,040、259,280;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29,082、-88,104、 -91,322、 -102,326;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0,268、 -6,880、 -33,109、 -21,891;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6,255、130,243、100,610、135,063 [20]
乘用车经销商专家电话会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汽车行业,具体公司有比亚迪、蔚来、吉利、小鹏、特斯拉、华为、理想汽车、坦克、方程豹、零跑、问界、长城魏牌、蓝山、新能泰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表现**:4月上半月汽车市场较去年提升,清明期间整体销量增5%-8%,节后一周近10%;燃油车清明期间因一季度冲量惯性增10%,节后持平去年;新能源车和燃油车需求稳定[2] - **价格变化**:4月汽车价格下降快,比亚迪、蔚来等大幅降价,如比亚迪换购补贴翻倍,小鹏、特斯拉、华为等也采取现金优惠和展车折扣等措施[3][4] - **比亚迪新车型**:汉L和唐L正式售价比预售价降低,汉L订单多,唐L订单少;消费者对技术堆叠感知不强,新款老款有差价致部分消费者选老款;预计加强版月销约15,000台,是老款一半[1][5][7] - **吉利星越L**:定价低,目标年销120万辆,智驾版上车晚靠价格竞争;与比亚迪插电混动版差价35,000 - 36,000元,有竞争力;以销定产,经销商库存系数低[1][11][12] - **小鹏P7和G7**:在25万元区间面临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激烈竞争,特斯拉占有率近70%;小鹏通过差异化定位吸引消费者,计划推新车型挑战Model Y,小米也将加入竞争[1][13] - **小米汽车**:订单下滑受事故致流量减少、等车周期长、豪华品牌市场份额有限、雷军减少公开活动影响,靠内部潜在客户维持销量[1][15] - **理想汽车**: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提高客户运营效率,30万元以上高端定位需求旺盛;虽M8价格未公布、M9产能未爬升,但现车提车需求强劲[3][16] - **零跑B10**:订单不如预期,原因是上市时机不佳,避开比亚迪和吉利促销活动;初创品牌难与传统大品牌竞争,定价策略影响销售上限[17] - **问界M9**:去年交付16万辆,还有4万订单待交付;预计10万预售订单50% - 60%转化为正式订单;消费降级下,经济型NGM8更受欢迎,问界M9稳态销量或降至7,000 - 8,000辆[20] - **坦克300**:新款交付有压力,产能解决后月交付量可达破万;P2电机版本订单量占60%;凭借多种动力总成和解耦四驱系统有独特优势,下半年单P2版本月销接近8,000 - 9,000台,有望破万[21][22] - **长城魏牌**:去年换代后销量不错,今年以来下滑,原因待察[23] - **蓝山和魏牌系列车型**:与理想汽车在空间、动力总成和座舱智能化方面有差距;传统大厂在流量投放、门店营销和产品推广上与新势力有差距;南山车型有增长空间,定价合理销量预计不错[24][25] - **比亚迪王朝系列宋PLUS**:去年降价后销量上涨,稳定在5,000台左右,预计今年维持五六千台月销量[26] - **方程豹**:今年款式切换到2025款拥抱智能驾驶系统,终端销售数据尚可;预计挑战年度10万台目标有机会[26] - **新能泰山**:是元plus EV另一种形态,每月预计可达六七千辆,北京市场六七千至七八千辆左右[27] - **智能驾驶配置需求**:35或38岁以下中青年家庭,15 - 20万元区间购车关注封闭公路领航及全场景泊车能力;15万元以下用户关注外观、颜值、性价比及空间可行性,对智能驾驶配置需求弱[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巨幅版和非豪华版车型中,接近75% - 80%订单是支架版;王朝品牌秦PLUS继续生产,元UP保留生产;元plus库存4月底清完,宋L尾货两周内清完[9] - 预计上海车展前后有促销,五一节前或落实大促销政策缓解经销商库存压力;比亚迪标准版车型折扣2% - 3%,非标准版老款7折 - 8折[10] - 皖C6和G9交付周期三到四周,订单趋势良好,价格调整和问题微调使订单量增30% - 40%,预计月销八千至九千台[14] - 三月中下旬理想汽车预售M9转大定和L6提供两万多至三万多折扣,渠道端未增加太多权益[16] - 极光品牌面临压力,部分客户对领跑品牌陌生,998元价格无现金优惠可能致订单流失,实现规模效应有难度[18][19] - 坦克300系列所在细分市场今年预计总量突破百万,目前无其他方盒子SUV能撼动其市场地位[22] - 国产传统大厂高端市场未形成绝对力量,腾势SUV销售不佳,比亚迪主品牌汉唐压力大,吉利领克情况未明,长安今年上海车展可能推S9选Q07[25]
比亚迪:系列点评二十八:出海再创新高 智驾、高端化多重成长-20250505
民生证券· 2025-05-05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技术驱动产品力与品牌力向上,引领智驾平权,加速出海,同时高端化稳步推进 [4] 各部分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4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售38.0万辆,同比+21.3%,环比+0.7%;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37.3万辆,同比+19.4%,环比+0.3% [1] - 4月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仰望销量分别34.7万辆、15,388辆、10,039辆、135辆 [1] 4月批发销售情况 - 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38.0万辆,同比+21.3%,受益出海销量提升,环比+0.7%;1 - 4月累计销售135.9万辆,同比+45.1% [2] - 4月新能源出口销量7.9万辆,再创新高;1 - 4月出口销量分别6.6/6.7/7.3/7.9万辆,1 - 3月海外上险分别2.9/2.8/4.0万辆,出海稳步增长 [2] - 出海增长原因一是海外真实需求逐步提升,受益土耳其、巴西、欧洲等地销量快速增长,主要车型是seal U混动;二是受益滚装船投入,到2026年1月前,船队规模将扩展至8艘 [2] - 2025年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积极布局巴西、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工厂,同时加速出口,出海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新迎来快速发展,亦有望提振盈利 [2] 智驾版车型与高端化产品 - 公司发布王朝海洋全系智驾版车型,首次将高阶智驾下放到7万元,拥有巨大数据优势,目前累计销售超440万台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有望加速智驾平权,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 2025年为公司高端化产品大年,腾势N9于3月上市,定位六座大型SUV,售价38.98 - 44.98万元,全系标配易三方技术,有望带动整体盈利向上 [3] - 王朝旗舰车型汉L/唐L于4月上市,均搭载DiPilot 300“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支持高速NOA和城市NOA等智能驾驶功能,兆瓦闪充技术实现1000kW峰值充电功率,5分钟补能400公里续航,有望带动主品牌高端化 [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10,141.2/12,372.3/14,772.5亿元,归母净利润581.5/671.2/741.9亿元,EPS 19.13/22.09/24.41元,对应2025年4月30日353.09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8/16/14倍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77,102|1,014,119|1,237,225|1,477,246| |增长率(%)|29.0|30.5|22.0|19.4|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40,254|58,148|67,121|74,189| |增长率(%)|34.0|44.5|15.4|10.5| |每股收益(元)|13.25|19.13|22.09|24.41| |PE|27|18|16|14| |P B|5.8|4.6|3.8|3.2| [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涵盖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指标预测,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货币资金等项目在2024A - 2027E的情况 [22]
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月报:关税不阻成长趋势,持续创新动能向上
国元证券· 2025-04-14 09: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市场表现突出,行业整体呈现业绩扩张趋势,纯电技术路线发力,智能化发展持续,人形机器人新曲线继续发力 [1][2][3][4] - 建议关注“以旧换新”及适度宽松宏观政策背景下汽车行业销量持续向上的支撑力,以及科技创新背景下纯电结构提升、智驾持续向前、人形机器人持续发力的蓬勃创新动力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已发布年报,汽车产业整体增长稳健,同时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已掀起回购浪潮 - 汽车产业上市公司 2024 年度业绩同比增长占比显著高于 A 股平均水平,SW 汽车行业已有 122 家 A 股上市公司发布业绩,其中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企业 92 家,占比 75%,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企业 84 家,占比 69% [12] -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四天拟回购金额及事件数量较 3 月全月激增超 200%,高端制造行业领衔本次回购热潮,汽车制造业回购预案及股东提议公告数量位列证监会行业第三名 [17][19] 本周行情回顾(2025.04.05 - 04.11) - 本周汽车板块下跌 5.51%,汽车大部分相关子板块整体下跌,跌幅较沪深 300 指数高 2.64pcts,汽车行业周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21 位 [28] - 个股方面,乘用车板块赛力斯涨幅靠前,海马汽车等跌幅靠前;商用车板块江铃汽车等跌幅靠前;汽车零部件板块泰鸿万立等涨幅靠前,浙江华远等跌幅靠前 [28] 本周数据跟踪(2025.04.05 - 04.11) 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及批发销量跟踪 - 4 月 1 - 6 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21.0 万辆,同比去年 4 月同期增长 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533.6 万辆,同比增长 6%;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 21.2 万辆,同比去年 4 月同期增长 11%,今年以来累计批发 649 万辆,同比增长 11% [1][35] - 4 月 1 - 6 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 11.3 万辆,同比去年 4 月同期增长 1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253.3 万辆,同比增长 35%;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 12 万辆,同比去年 4 月同期增长 2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 296.8 万辆,同比增长 42% [1][35] 中国乘用车市场品牌周销量榜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品牌近三周销量 Top10 中,比亚迪在第 12、13 周排名第一,第 14 周排名第一的是银河 [40] - 中国新势力乘用车市场品牌近三周销量 Top10 中,理想在第 12、13 周排名第一,第 14 周排名第一的是小鹏 [41] 重要月度数据跟踪 - 展示了 2024 年 1 月 - 2025 年 2 月重卡市场燃料类型占比以及 2020 年 - 2025 年 2 月重卡市场燃料类型占比 [44][48] 本周行业要闻(2025.04.05 - 04.11) 国内车市重点新闻 - 东风汽车 DF30 国产高性能 MCU 芯片完成首次流片验证,计划明年量产 [49] - 余承东卸任华为车 BU 董事长将更加聚焦鸿蒙智行,25 款问界 M8 小订破 10 万台 [50][51] - 消息称宁德时代洽谈收购蔚来能源控股权,拟 40 亿元 - 80 亿元回购股份 [52] - 东风、华为合作全新 SUV 曝光,号称“领先不止一代 + 华为最强智驾” [53] - 上汽集团 25 年 Q1 净利润预增 10% - 18%,销量同比增 13.3% [54] - 长安汽车公布 4 月新品计划共推 9 款新车,阿维塔正推进智能座舱自研,计划 26 年搭载上车 [55] - 北汽集团一季度销量超 40 万辆,同比增长 6%,海外出口同比增 35% [56] - 鸿蒙智行 4 月 16 日新品发布,问界 M8 与享界 S9 增程版将上市发布 [57] - 比亚迪汉 L、唐 L 正式上市,汉 L 售价 20.98 万起,唐 L22.98 万起 [58][59] - 元戎启行与高通宣布达成合作,开发支持 ADAS/AD 功能的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60] - 上汽之夜集齐四大智驾天团,固态电池年底量产应用,推整车安全 3.0 [61] - 宁德时代获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62][63] - 零跑 B10 上市 1 小时大定破万,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进入 10 万级,智驾软件免费开放 [64] - 奇瑞汽车发布全球首个混动技术开源计划,免费授权核心技术 [65] 国外车市重点新闻 - 比亚迪进军瑞士市场,海豹、海狮 07EV、宋 Plus DM - i 三车首发 [66] - 智己汽车宣布登陆澳大利亚,IM6 和 IM5 预计年中上市 [68] - 特斯拉 FSD 监督版欧洲测试中,待监管批准推进落地 [69] - 大众汽车宣布与地平线深化合作,明年大众新车应用新一代高阶智驾 [70] - 丰田计划 2027 年推 15 款电动车,产量增至 100 万辆 [71] - 特朗普关税冲击,多车企暂停对美出口汽车 [72]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秘密投资 Slate Auto,计划打造人人能够买得起的汽车 [73] - 美国加征 104%关税,中方强硬反制四箭齐发 [75] - 比亚迪腾势 Z9GT 亮相米兰,品牌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76] - 大众集团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增 1.4%,中国市场纯电动车交付量下滑 37% [77] 国元汽车主要关注标的公告(2025.04.05 - 04.11) - 比亚迪 2025 年第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 85 亿元至 100 亿元,同比增长 86.04%至 118.88% [78] - 祥鑫科技完成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 [79] - 旭升集团境外子公司、孙公司完成注册登记暨对外投资进展 [80] - 三花智控截至 2025 年 4 月 8 日回购公司股份 1,506,800 股 [81] - 旭升集团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82] - 卡倍亿拟以自有资金 2 亿元 - 3 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83] - 长安汽车 2024 年营业收入 1597.33 亿元,同比增长 5.58%,计划 2025 年推出多款新能源产品 [84]
1688取消“仅退款”;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叶国富要领导永辉超市的改革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18 21:58
1688政策调整与业务拓展 - 1688将于3月下旬取消仅退款政策 改为根据买家信用体系判定补贴 [1] - 推出新业务"源选" 计划与白牌工厂共同研发产品 首阶段聚焦大健康、出行、居家领域 [1] - 1688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55% 截至2025年2月年度活跃买家数超过1亿 [1] 巴菲特增持日本商社 - 伯克希尔增持5家日本商社股票 其中4家持股比例超过9% [2] - 日本股票总价值远超伯克希尔持有的美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股票总价值 [2] - 五大商社同意对伯克希尔放宽持股比例10%以下的限制 [2] 永辉超市改革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成为永辉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名创优品以63亿元收购永辉29.4%股份 [3] - 2025年永辉关键词是减亏 实施"三提两降"策略 [3] - 2021-2023年永辉累计亏损80亿元 2024年预计亏损14亿元 [3] - 计划2025年上架60支新品 孵化至少10支超过1亿元的超级大单品 [4] - 目标3-5年内自有品牌达到整体销售额的40% [4] LOEWE人事变动 - LOEWE创意总监Jonathan Anderson离职 2023年财年净销售额、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7.5%和62.5% [5] Telegram动态 - Telegram创始人已返回迪拜 公司称在审核、合作和打击犯罪方面超越法律义务 [6] OpenAI与DeepSeek竞争 - OpenAI致信美国政府指责DeepSeek最新模型R1构成重大风险 [7] - OpenAI提议美国政府采取分级制度限制技术和投资流向特定国家 [7] 宁德时代技术进展 - 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离子电池 性能指标接近磷酸铁锂电池 [8] - 预计2025年神行和麒麟电池在LFP和NCM产品线中出货量占比达60%-70% [8] Figure机器人生产 - 计划建设专门生产人形机器人的BotQ工厂 第一代生产线年产能达12000台 [9] - 工厂将采用机器人和人类混合劳动力模式 [9] 大众中国战略 - 一汽-大众2026年起推出11款"中国特供"车型 包括6款纯电、2款插混和2款增程式及1款燃油车 [10] - 捷达品牌首款入门级纯电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SOA电子电气架构 [10] 中国车企欧洲布局 - 小鹏、广汽将从6月开始在奥地利麦格纳斯太尔工厂采用SKD模式生产 [12] - 比亚迪考虑在德国建立第三工厂 目前匈牙利和土耳其工厂在建 [12] - 小鹏和广汽总税率达30.7% 比亚迪为27% [12] 比亚迪技术发布 - 发布支持1000V充电电压的"超级e平台" 可实现1秒2公里充电速度 [13] - 计划建设超过4000座兆瓦闪充站 [13] - 汉L与唐L预售起售价高于现款最高售价 [13] 禾赛海外扩张 - 计划明年投产第一家海外工厂 与奔驰达成长期合作 [14] - 预计今年调整后净利润达3.5亿至5亿元 [14] 特斯拉FSD推广 - 在中国推出为期1个月的FSD试用活动 一次性买断价格为6.4万元 [15] 哈啰与永安行 - 哈啰CEO杨磊成为永安行实控人 通过上海哈茂受让13.67%股份 [16] - 永安行2022-2023年累计亏损1.95亿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