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炉

搜索文档
上海的垃圾分类,真的失败了吗?
虎嗅APP· 2025-06-24 22:31
垃圾分类政策效果 - 上海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后,可回收物回收量从4000吨/日增长至7973吨/日,湿垃圾分出量从9000吨/日增至1.2万吨/日,干垃圾清运量从2.15万吨/日降至1.72万吨/日 [9] - 焚烧厂"吃不饱"现象源于分类成功导致末端垃圾减量,而非政策失败,焚烧产能从1.33万吨/日提升至2.8万吨/日是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 [10][11] - 废塑料回收行业反馈上海垃圾分类后原材料质量显著提升,PET塑料杂质少且供应稳定 [4] 垃圾处理技术逻辑 - 现代化焚烧炉依赖燃料热值与稳定性,湿垃圾混烧会降低热值并增加助燃剂消耗,分类可提升发电效率并减少污染物 [14] - 有害垃圾如电池和含氯塑料若不分类直接焚烧,会产生重金属污染和二噁英等剧毒物质 [14] - AI分拣机器人和可降解材料(如PLA)是未来技术方向,但现阶段仍需依赖人工分类作为过渡方案 [22][23] 产业链影响 - 垃圾分类使回收企业获得稳定优质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并优化供应链 [4] - 湿垃圾单独处理后可用于制造肥料或沼气,实现资源化利用 [10] - 专用运输车辆和处理设施已建立分类全链条体系,后端混装现象非常规 [15][17] 社会管理视角 - 垃圾分类初期存在执行问题,但长期数据证明其改变了垃圾流向并提升资源回收率 [19] - 基层执行依赖社区志愿者(如本地居民)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监督机制 [25][26] - 政策设计考虑技术迭代周期,在终极解决方案成熟前需维持分类体系 [24]
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治理“金租方案” 江苏金租以设备租赁破解环保产业融资难题
金融时报· 2025-06-11 09:38
江苏金租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 采用"融资+融物"租赁模式,服务于环保企业设备采购、技改升级与运维更新全周期 [1] - 累计服务环卫企业超2000家,业务覆盖全国247个地级市 [4] - 在风电、光伏、储能、污水处理、垃圾发电等领域累计为超过100GW新能源项目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投放金额超1000亿元 [8] 洱海生态治理案例 - 为顺丰洱海提供700万元融资方案,1天内完成审批、3天内完成车辆提取,助力应急采购 [2] - 4年间累计投放69台环卫车辆,合作金额近2000万元 [3] - 顺丰洱海年处理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逾50万吨,产出有机肥300余万吨、生物天然气近4000万立方米 [3] 航空护林项目案例 - 为华宇通航提供7500万元融资解决方案,以"设备直租"模式支持直升机采购 [6] - KA-32A11BC型直升机将承担赣南区域森林巡航监测、高空灭火及应急投送任务 [5] 垃圾焚烧发电厂技改案例 - 为深圳天楹提供2.7亿元"售后回租"融资,覆盖3.68亿元技改设备 [7] - 技改后厂区日处理垃圾能力提升至1600吨,供给超30万度绿色电能 [7] - 更新后的焚烧厂通过先进烟气净化系统将污染物排放降至最低 [8] 行业服务领域 - 持续服务于火电、钢铁、煤矿、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环保改造任务 [8] - 在环卫、环保、再生资源领域形成专业化服务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