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卡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引爆潮玩上市潮:窗口期盛宴还是盲盒赌局?
36氪· 2025-08-26 19:09
核心观点 - 中国潮玩行业正经历集体上市热潮 泡泡玛特等头部企业业绩爆发式增长 行业在情绪消费红利和资本追捧双重驱动下加速全球扩张 [3][4][5] 行业趋势 - 情绪消费红利显著 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使年轻人更倾向购买带来即时快乐的悦己型产品 与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后消费趋势高度相似 [5] - 东南亚成为出海核心战场 泰国因年轻消费群体庞大和潮流文化盛行成为品牌必争之地 2020-2024年中国和东南亚是全球IP衍生玩具增长最快区域 [10][13] - 行业采用标准化出海打法:地标商圈开店+热门IP海外首发+明星站台造势 通过社交媒体话题炒作实现跨地域双向赋能 [10][11] 公司表现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 市值突破4300亿港元 [3] - 泡泡玛特凭借Labubu IP在海外爆红 从2024年2月低谷算起一年内股价暴涨逾1100% 反哺国内市场形成现象级IP [8] - 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获淡马锡领投 投后估值约100亿港元 淡马锡将提供东南亚渠道资源和政府关系支持 [3] 资本动态 - 港股成为新消费公司上市主场 2025年上半年前十大IPO中4家来自消费领域 包括蜜雪冰城(认购超5000倍)和布鲁可 [6] - 市场出现FOMO情绪 卡游递交上市申请前市场心理估值达700亿港元(市盈率20倍) 超过蜜雪冰城IPO的15倍PE [8] - 主流潮玩品牌全部进入资本化阶段:泡泡玛特/布鲁可已上市 卡游/52TOYS已递交招股书 TOP TOY正进行IPO准备 [4] 竞争策略 - IP资源厚度决定竞争力 企业需持续投入原创孵化与授权合作 52TOYS同时孵化自有IP(猛兽匣BEASTBOX)和签下迪士尼/华纳等全球IP授权 [14] - 线下渠道投入巨大 TOP TOY大型集合店单店装修成本达数百万元人民币 需定期更换主题陈列保持吸引力 [13] - 各企业差异化布局:TOP TOY借助名创优品全球门店网络和低成本供应链 52TOYS聚焦机甲拼装细分品类 卡游占据卡牌市场超70%份额 [15][16] 扩张逻辑 - 上市融资为加速全球开店/获取IP版权/强化研发 用资本换时间窗口 泡泡玛特在曼谷开设760平方米全球最大旗舰店 [2][15] - 东南亚优质商业地产资源有限 抢先获得黄金铺位成为关键 52TOYS截至2025年8月在曼谷已开设7家门店 [10][13]
星光为证,奥特曼卡生产商卡游以人力管理卓越力塑雇主品牌新标杆
新浪财经· 2025-07-10 11:20
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 - 卡游动漫荣获"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这是对其在人才战略上长期深耕的认可 [1][3] - 该奖项表明公司在人才引进、培养、留存等全链条管理中形成了成熟体系 [3] - 获奖彰显了公司"以人才为根本"的理念,是对其过往实践的肯定 [3][6] 人才战略与招聘 - 公司通过招聘公众号发布"多岗齐放 | 2025卡游动漫热招岗位合集",显示对新鲜血液的迫切需求 [5] - 积极招聘姿态与人力资源管理奖项形成呼应,既广纳贤才又为员工搭建成长阶梯 [5][6] - 持续开放的岗位机会和行业认证的管理能力增强了公司雇主品牌吸引力 [6] 雇主品牌建设 -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成为求职者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尺 [6] - 获奖向市场传递出公司重视人才、善待人才、成就人才的清晰信号 [6] - 公司将"重视人才"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6]
‘收割’小学生百亿零花钱的隐形富豪,闷声发大财
搜狐财经· 2025-05-30 12:42
公司概况 - 卡游在2024年1月首次递表上市未果后,于2025年4月14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 [2] - 2024年公司营收超100亿,同比增速达277.78%,经调整利润为44.66亿,综合毛利率高达67.3% [4] - 创始人李奇斌为70后浙江人,中专毕业,曾任职水利员,后转型创业 [6][10] 商业模式 - 核心产品为IP授权卡牌,包括奥特曼、叶罗丽、小马宝莉、火影忍者等,通过稀缺卡玩法激发复购 [26][28] - 经销商策略激进,以零售价5-6折供货,并设置3-10%返点机制,覆盖全国31个省份217个经销商 [30][31] - 2024年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成为行业龙头 [33] 发展历程 - 1990年代李奇斌因家族债务危机辞职创业,发现卡片商机后创立甲壳虫集团,首年盈利超300万 [12][14][16] - 2014年尝试转型动漫乐园失败,导致资金链危机,2018年重新聚焦卡牌业务并获奥特曼IP授权翻身 [18][20][24] - 2021年销售额突破20亿,获红杉中国、腾讯投资,2024年营收规模超越泡泡玛特 [26][33] 战略布局 - 押注主流文化合作,与国画家戴郭邦、金庸IP、国家体育总局等推出联名卡牌 [37] - 拓展产品线至玩偶、文具等,并计划与博物馆合作推出文化联名卡牌 [39][40] - 面临主力IP授权到期风险(如奥特曼2029年到期),需持续寻找新增长点 [35] 行业地位 - 卡游与泡泡玛特并列为潮流玩具领域头部企业,均突破百亿营收,净利润达三四十亿级别 [33] - 毛利率67.3%高于泡泡玛特,体现强议价能力 [4] - 通过IP运营和渠道控制建立壁垒,但需应对监管趋严及市场竞争加剧挑战 [35]
江浙沪传奇男人,掏走小学生100亿
创业邦· 2025-05-26 18:35
公司概况 - 卡游是一家专注于卡牌业务的公司,2024年营收超100亿,同比增速277.78%,经调整利润44.66亿,综合毛利率67.3% [5] - 公司创始人李奇斌从乡镇水利员转型为"卡牌教父",经历两次大起大落,最终通过卡牌业务实现翻身 [7][8][9] - 卡游在2024年1月首次递表上市未果后,于2025年4月14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 [3] 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卡牌界MCN"模式,翻红老IP如奥特曼、小马宝莉、火影忍者等,通过稀缺卡玩法激发玩家复购收集欲 [17][19][21] - 与腾讯合作推出《洛克王国》衍生品,并与《元梦之星》《蛋仔派对》《第五人格》等游戏合作,拓展游戏爱好者市场 [23] - 通过给经销商大幅让利(零售5、6折供货,返点3-10个点),快速扩大渠道覆盖,截至2024年底拥有217个经销商 [2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成为行业老大 [24] - 一张稀有卡曾拍出21万元天价,推动女性消费者占比飙升至近五成 [21] 发展战略 - 押注两条新赛道:一是与国家文化机构合作(如国画家、国家体育总局、博物馆),提升品牌主流认可度 [28][29][32] - 二是拓展更大众化生意,如玩偶、文具等产品,向全民企业转型 [34] 行业竞争 - 在潮流玩具领域,泡泡玛特与卡游是两大玩家,都突破100亿元大关,净利润三四十亿左右 [26] - 公司面临主力IP授权到期风险(如奥特曼2029年到期,叶罗丽2033年到期) [26]
卡牌的二手江湖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2:48
行业概况 - 国内卡牌一二级市场均处于起步阶段 收藏价值 IP热度 发行策略影响二级市场表现 [1][3] - 中国集换式卡牌人均支出仅8 6元 远低于日本的92 3元和美国的50 7元 市场潜力巨大 [12] - 2021-2023年卡牌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从240家增至847家 2025年已达500家 [12] 头部企业卡游 - 卡游2024年营收100 57亿元 同比增长约3倍 经调整净利润44 66亿元 同比增378 16% [3] - 公司在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份额超70% 核心IP包括小马宝莉 奥特曼 哪吒等 [3][11] - 2022-2024年毛利率稳定在69 9%-71 3%之间 卡牌业务贡献八成营收 [11] - 小马宝莉IP成为2024年增长主力 替代奥特曼推动业绩 奥特曼卡牌需求下滑导致2023年营收从41 3亿降至26 6亿 [11] 产品与玩法 - 卡包价格2-20元不等 内含6张卡牌 稀有卡抽中概率最低仅0 062% [2][5] - 十元包高位卡抽中概率约8% 两元包黑背高位卡每16盒出1张 五元包每盒95%概率出高位卡 [5] - 评级卡牌形成产业链 国内玩家更注重收藏展示功能 国外更重视分数评级 [7][8] - 国内评级机构2024年评卡量超500万张 国际机构PSA在集换社平台占比69% [9] 二级市场表现 - 小马宝莉SC级卡牌最高拍出6775元 紫悦公主绝版卡成交价超4200元 [6] - 2024年上半年二手平台前30名成交卡牌均被小马宝莉包揽 碧琪卡成交6 6万张 [6] - IP热度对二级市场影响显著 电影类IP卡牌在电影下映后需求可下降80%以上 [11] - 发行方复刻热门卡牌会冲击二级市场生态 引发收藏玩家不满 [12]
卡牌的二手江湖
经济观察网· 2025-05-09 21:42
公司分析 - 卡游有限公司是国内集换式卡牌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市场份额超过70% [2]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00.57亿元,同比增长约3倍,经调整净利润44.66亿元,同比大增378.16% [2] - 公司毛利率保持高位,2022-2024年分别为69.9%、71.1%和71.3% [8] - 卡牌业务贡献公司八成营收,其余为文具、人偶等产品 [8] - 公司核心IP从小浣熊水浒卡、奥特曼卡过渡到小马宝莉卡,2024年小马宝莉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8] - 公司已向港交所二次递交IPO申请,冲击"集换式卡牌第一股" [2] 行业分析 - 中国集换式卡牌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2024年人均支出仅8.6元,远低于日本的92.3元和美国的50.7元 [9] - 预计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市场规模到2029年将超过3300亿元 [9] - 2021-2023年卡牌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分别为240家、456家、847家 [10] - 2025年前五个月卡牌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已达500家 [10] 产品与市场 - 小马宝莉卡牌采用分级销售策略,分为2元包、5元包、10元包,不同价格对应不同稀有卡概率 [3] - 稀有卡抽中概率极低,部分仅0.062% [1] - 卡牌采用箱-盒-包三级包装,每箱48盒,每盒24包 [3] - 十元包高位卡抽中概率约8%,两元包黑背高位卡平均每16盒出现1张 [3] - 二手市场高价卡频现,小马宝莉SC级卡牌拍出6775元,紫悦公主绝版卡成交价超4200元 [4] 产业链发展 - 卡牌评级机构2024年评卡数量超500万张,其中国产评级机构占比提升 [7] - 国际评级机构PSA在2024年评级卡交易中占比69% [7] - 国内评级机构侧重收藏展示功能,开发不评级仅封装加标的定制化服务 [6] - 行业正尝试引入机械化或AI手段参与评级过程,降低主观性 [7] IP运营 - IP热度对卡牌销售影响显著,电影类IP卡牌在电影上映期间销量占比可达70%,下映后需求下降超80% [8] - 奥特曼IP在2022-2023年是卡游营收主力,2023年因需求减少导致公司营收从41.3亿元滑落至26.6亿元 [8] - 复刻热门卡牌可能伤害二级市场生态,如小浣熊复刻水浒卡引发争议 [10]
卡牌游戏的魅力与陷阱:和孩子一起了解卡牌背后的秘密|Knock Knock 世界
声动活泼· 2025-04-28 17:41
卡牌行业概述 - 卡牌已成为青少年群体的新一代「社交货币」,部分稀有卡牌被炒至天价,如一张《哪吒2》签名卡牌售价达18万元[9] - 国内最大卡牌生产商卡游公司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其商业模式受「大大泡泡糖」附赠贴纸的启发[9] - 集换式卡牌占卡游公司收入90%以上,2024年销售额达48.113亿元(单位:百万),同比增长255%[10][11] 卡牌商业模式分析 - **盲盒机制**:通过设置稀有卡低抽中概率(如小马宝莉隐藏卡概率0.05%)刺激重复购买,单用户潜在消费可达上万元[13] - **社交属性**:卡牌成为青少年社交工具,部分用户为融入群体购买流行系列(如奥特曼),推高社交成本[15] - **IP授权**:公司支付高额版权费(如奥特曼IP费用占收入3%)获取形象使用权,但单卡制作成本低,利润空间显著[16] 二级市场与衍生服务 - **评级机构**:CGC等机构对卡牌评分(单次收费15-23元),高评分卡牌溢价可达数倍,形成标准化交易体系[18][20] - **二手炒作**:商家联合评级机构低买高卖,通过拍卖制造稀缺性,推高卡牌价格至非理性水平[18][20] - **渠道利润**:终端零售商单包卡牌进价6元、售价10元,利润率达40%,远高于零食饮料等品类[1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卡游公司2022-2024年总收入从23.337亿元增长至51.492亿元,其中玩具类占比超97%,文具类收入增长显著(2023年同比增1073%)[10] - 日本万代南梦宫等国际公司年卡牌收入超百亿人民币,验证IP卡牌全球市场的长期可行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