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仔
icon
搜索文档
从情绪消费到价值共创 推动“谷子经济”可持续发展
消费日报网· 2025-08-22 11:39
近年来,"谷子经济"作为连接年轻消费者情感需求与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纽带,正逐步从单纯的情 绪消费向深层次的价值共创转型。 优质IP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罗小黑战记2》等为代表的成功案例,不仅带来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 收,更激发了粉丝对周边产品如公仔、盲盒、手办等的热情,展现出强烈的文化认同与消费动力。 北京市日前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规范发展"谷子经济",鼓励优 质动漫创作,打造二次元和新生代潮玩集聚地,扶持国潮品牌海外拓展,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伴随"谷子经济"火爆,实体"谷子店"迅速在各大商圈涌现,成为吸引年轻客流的重要阵地。这类店铺不 仅是商品销售点,更是二次元爱好者社群交流的平台,强化了消费者的归属感和社交互动,提升了购物 中心的人气和活力。然而,单靠"谷子店"难以持续盘活商业项目,市场同质化严重、热门IP盲目跟风、 缺乏内容差异和创新体验,导致运营压力大、盈利能力受限。 针对这些问题,商家需突破热门IP限制,积极引入更多小众且有潜力的二次元IP,实现内容多元化和差 异化。强化社群运营,开展主题"打卡"、Cosplay聚会、IP体验展等线下活动,丰富消费者体验,增 ...
深圳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池卫国: 深圳致力于打造电商枢纽城市,持续助力中国商品和服务走向全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14:10
新电商行业发展 - 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创新推动新电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商业格局并引领消费升级 [1] - 深圳将跨境电商作为培育外贸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通过部门联动强化制度建设、产业协作完善生态、惠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1] 深圳跨境电商市场地位 - 深圳集聚全国超一半跨境电商卖家、1/4跨境电商上市公司,吸引全球80%跨境电商头部平台布局 [1] - 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连续数年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初步建成跨境电商枢纽城市 [1] 深圳跨境电商政策体系 - 深圳构建"1+2+6+N"政策体系,聚焦主体提质、产业提档、物流提速、监管提效、服务提级目标 [1] - 全国率先探索跨境电商阳光化试点,建立"商关汇税贷保"六位一体监管服务模式及"1平台+4产品"公共服务体系 [2] 深圳跨境电商产业生态 - 深圳打造"产品出海+园区建设+品牌运营"三张牌,建成5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孵化全国超一半跨电配套服务商 [2] - 支持51个国家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每年举办400余场产业对接活动,形成卖家、平台、服务商协同效应 [2] - 推动跨境直播新赛道,服务超3万卖家,54个品牌入围全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2] 深圳跨境电商基础设施 - 深圳开通11条跨境电商空运专线、30条海运快线,中欧班列通达境外41座城市,构建"陆海空铁"立体物流联运通道 [3] - 建设11个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所,上线出口退税备案单证电子化系统,首创"银行+外综服企业"代办出口收汇模式 [3] - 落地全国首单跨境电商境内采购应付账款保险"跨境电商保"试点 [3]
小学生创业记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07:13
商业实践与成长 - 首次商业实践涉及文具批发,采购20支荧光笔、10本笔记本和10个公仔,总成本未明确但目标为凑齐368元购买《猫武士》全集 [1] - 初期销售面临挑战,包括紧张情绪、定价沟通困难以及缺乏销售技巧导致首单流失 [1] - 通过观察调整销售策略,发现学生群体偏好荧光笔(放学时段),儿童偏好公仔(周末时段),实现销售额逐步提升 [1] - 最终达成资金目标368元,成功购得目标商品,体现商业实践对个人目标的直接支持 [2] 经营策略优化 - 动态调整商品陈列与销售时段匹配,提升转化率 [1] - 采用顾客行为分析优化产品组合,如根据年龄层差异分配主力商品 [1] - 运用传统商业智慧处理议价场景,体现"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柔性谈判技巧 [1] 商业教育价值 - 实践验证理论知识的必要性,体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认知深化过程 [1] - 商业活动培养多重能力:市场观察力(顾客神情分析)、财务意识(记账本管理)、抗压能力(烈日下坚持) [1][2] - 达成目标的过程强化劳动价值认知,368元销售额对应《猫武士》全集的获取形成闭环教育案例 [2]
80后、90后、00后,谁更愿意为情绪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6-27 23:35
情绪经济崛起 - 情绪经济成为全球消费新趋势,LABUBU 3.0玩偶等潮玩产品成为年轻人"社交货币",推动消费逻辑从功能导向转向情感导向 [1] - 淘宝天猫618数据显示潮玩、宠物、运动三大情绪赛道爆发,453个品牌成交破亿,2400家潮玩店增速超100% [3] - 全球范围内情绪经济快速增长,日本治愈产业2025年规模预计达7.5万亿日元,欧美疗愈体验消费年增17.5% [3] 消费者行为特征 - 64%中国消费者将精神满足列为首要需求,情绪消费定义为"通过购买达成心理补偿的行为" [4] - 超8成受访者过去一年有过情绪消费,巨型零食、解压玩具、动漫周边(谷子消费)最受认可 [12] - 97.34%受访者将情感共鸣列为消费主因,情感连接在决策中占主导地位 [11] 代际差异分析 - 90后情绪消费主要为放松心情(92.47%),偏好香氛、公仔等实物商品(92.53%) [10][11] - 00后更注重社交需求(82.1%),偏爱文化娱乐(85.42%)、虚拟体验(83.12%)和"失恋陪伴"服务(79.03%) [10][11] - 80后更看重实际使用需求,偏好解压玩具和巨型零食 [18][12] 消费场景与营销影响 - 97%受访者情绪消费首选线下场景,00后比90后消费更慷慨 [15] - 超8成受访者认同情绪营销,直播带货、明星代言和当天心情是主要影响因素 [21] - 70后最看重品牌联名和IP,50后/60后/90后/00后更受心情影响 [21]
盗版LABUBU产业链调查:防伪码配套山寨网站一条龙造假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20:18
LABUBU IP市场表现 - LABUBU是泡泡玛特旗下除MOLLY外最具辨识度的IP,2018年11月第一代发售即引发抢购热潮,2023年4月3.0系列开售引发全球抢购潮[1] - 官方定价99元的搪胶玩偶在二级市场溢价超2倍至300元,限定版价格飙升至成千上万元[2] - 正版LABUBU供不应求,门店持续缺货,工厂产能有限导致补货时间不确定[2] 盗版市场现状 - 盗版LABUBU以"高版""东莞货"名义在二手平台热销,售价65-129元,部分声称与正版"1:1复刻"[2][3][4] - 东莞产盗版最受青睐,商家暗示产品来自泡泡玛特代工厂,日产量从几百个降至几十个仍供不应求[4][7] - 盗版与正版主要区别在于防伪标签,部分商家伪造防伪查询网站,带"防伪标"盗版售价高达129元[5][6] 监管与销售渠道变化 - 深圳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高频次巡查,华强北线下盗版基本下架,销售转向线上发货[7][8] - 盗版LABUBU配件如手机壳仍正常销售,商家通过修改设计规避侵权认定[9] 知识产权保护 - 盗版行为涉嫌侵犯著作权和商标权,非法经营额超5万元可能面临刑事处罚[10] - 泡泡玛特通过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手段维权,上海、广州已有判刑案例[10] - 二手交易平台若明知侵权需承担连带责任,相关法律依据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10]
分裂的二次元产业:3个月关店100家,头部却赚疯了
行业概况 - 二次元周边产业在2025年波动剧烈,成为热门投资领域[3] - 行业呈现繁荣与倒闭潮并存现象,前三个月近百家线下谷店关闭[7] - 市场活跃着近50个二次元周边品牌,均开设线下店铺[12] 市场格局 - 超一线品牌包括泡泡玛特、卡游、TOPTOY和潮玩星球,均拥有超过百家线下店,其中潮玩星球最少为141家[13][15] - 一线品牌如谷乐屋、三月兽和暴蒙发展迅速,谷乐屋拥有65家店,三月兽44家,暴蒙西安门店月销售额近50万元[19][20] - 二线品牌如Animate店铺数量较少,但背靠大公司具备发展潜力[21][22] - 三线品牌如模玩熊店铺规模10-30家,客单价超百元但面临下沉市场挑战[24] - 四线品牌如樱拾GOODS主要布局三四线城市,仅成都店具备稳定消费力[26] 互联网大厂布局 - 阿里、网易、B站和阅文等大厂自2020年入局,2024年加速拓店[10][27] - 阅文好物已开设8家直营店,利用《庆余年》等IP进行线下变现[29] - 网易乐谷依托LOFTER社区和游戏IP,客单价99元以内,北京店日均客流300人次[32][34] 新品牌与投融资 - 2024年仅出现两个新品牌:黑扎咔HEYZAKKA(27家店,首店月营业额40万元)和木木来电MUMULAND(6家店,客单价100-150元)[41][42][45] - 行业投融资稀少,2024年仅两笔:万达投资52TOYS 1.44亿元,寻物鲸获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46][47] - 资本更青睐AI玩具概念,2024年12家相关公司获融资,玄源科技半年内获两轮上亿元投资[52][53] 行业趋势 - 头部公司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泡泡玛特计划挖掘下沉市场潜力[18] - 行业进入调整期,新玩家和热钱短期内不会快速涌入,需经历市场洗牌[54]
【零售】国补及服务消费表现突出,离岛免税销售额跌幅收窄——2025年劳动节假期零售免税数据点评(姜浩/梁丹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8 17:13
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劳动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增速较2024年同期下降0.5pct,但较2025年春节增速提升2.2pct,呈现环比回暖趋势 [2] - 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与10.5%,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2] - 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8.7%,文旅订单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0%,美团酒店预定量创历史峰值 [2] 入境消费与免税市场 - 北京五一假期入境旅游花费11.3亿元,同比增长48% [3] - 上海市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退税额同比增长1.3倍 [3]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1亿元,同比下降7.3%,但降幅较春节的-15.9%收窄,人均消费同比提升1.1% [4] 结构性消费亮点 - 国补政策带动家电、汽车、通讯器材等品类增长,家居产品销售快速提升 [5] - 黄金珠宝零售需求提升,投资类黄金产品和品牌黄金饰品受欢迎 [6] - 情绪消费类产品如盲盒、公仔等表现突出,反映消费者对自我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的需求 [6]
2025年劳动节假期零售免税数据点评:国补及服务消费表现突出,离岛免税销售额跌幅收窄
光大证券· 2025-05-07 17: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劳动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提升6.3%,增速环比转暖,国补品类及服务消费延续亮眼表现,入境消费突出,离岛免税销售额跌幅收窄且人均消费延续升势,年初以来整体消费稳健,关注国补相关品类、黄金珠宝零售、情绪消费等细分方向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增速环比回升,国补品类及服务消费延续亮眼表现 - 2025年五一销售额同比增速较2024年同期降0.5pct,但环比2025年春节升2.2pct [1] - 国补相关品类销售额增长显著,五一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与10.5%,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1] - 服务类消费维持高增,2025年劳动节期间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8.7%,五一假期文旅订单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0%,美团酒店预定量创历史峰值,2025.5.1 - 2025.5.4抖音平台住宿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79%,酒店景区团购套餐量同比增长116% [2] - 得益于入境政策优化,入境消费表现突出,北京五一假期入境旅游花费11.3亿元,同比增长48%,上海市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退税额同比增长1.3倍 [2] 离岛免税销售额跌幅收窄,人均消费延续升势 - 2025年劳动节假期三亚推出离岛免税消费券,各免税店开展活动 [3] - 2025年劳动节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1亿元,同比下降7.3%;购物人次7.91万人,同比下降8.0%;日均销售金额1.02亿元,销售额同比降幅环比春节的 - 15.9%进一步收窄,人均消费比去年同期提升1.1% [3] 整体消费稳步增长,关注结构性亮点 - 2025年年初以来整体消费数据表现稳健,值得关注的细分方向有国补相关品类、黄金珠宝零售、情绪消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