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17 Pro Max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双11,AI终于忙了,但打工人也慌了
搜狐财经· 2025-10-28 16:52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在电商行业的应用已从单点能力展示进入全面落地阶段 天猫总裁家洛将今年定义为“AI全面落地的第一个双11” [2] 京东也指出今年双11是其AI、大模型、机器人等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 [2] - AI已深入电商的消费者端和商家运营端 在提升购物便捷性和运营效率方面显现价值 但用户体验、技术可靠性和商业化进程仍面临挑战 [3][4][9][17][20][21] - 行业共识是AI电商的全面应用落地仍需较长时间 是一场持久战 需要解决数据、模型、信任等多方面复杂挑战 [17][18][20][21] AI电商战略与版图 - 电商巨头不再围绕单点AI能力讲故事 而是展示全面的AI版图 [2] - 天猫端出C端6个AI导购产品 B端AI工具基本覆盖电商人货场全链路 包括经营分析、商品运营、人群运营、内容素材制作到投放策略优化 [2] - 京东在双11前发布全新电商AI架构“Oxygen” 并首次大规模投入“超脑+狼族”智能设备集群 展露其“具身智能”野心 [2] - OpenAI加速其AI电商版图 与Shopify、沃尔玛等合作 上线即时结账功能 试图打通“购物-交易”闭环 [8] 消费者端AI应用(C端) - AI导购主要服务两类消费群体:有明确购物目标寻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以及希望AI包揽从产生需求到完成购买全过程的消费者 [7] - AI应用案例包括使用DeepSeek制定购物攻略、整理花费记录、计算商品折扣单价 [4][5] 以及使用Manus、ChatGPT Atlas等Agent制定详细购物攻略和对比跨品牌产品参数 [7] - 市场数据显示AI购物工具使用率上升 OpenAI研究发现ChatGPT每天收到的25亿条提示中约2%涉及质量判断 [7] Adobe公司九月调查显示逾三分之一消费者已在使用AI工具进行产品研究、获取推荐和寻找优惠 [8] - 用户体验存在优化空间 包括价格预测不准确、无法提供跨平台详细价格对比、优惠信息无法实时动态调整 [4][9] 以及用户对隐私问题的担忧 毕马威调查显示43%的美国消费者对AI分析个人数据提供推荐感到不舒服 [10] 商家端AI应用(B端) - AI工具应用于私域群发和前端获客咨询 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例如可将需要十几人手动私戳十几万用户的工作 简化为仅需2-3人设置AI群发 [11] - AI介入降低了账号因操作过快或过量而被封禁的风险 [11] - 在营销投放领域 AI自动化解决方案已遍地开花 海外如Google的Performance Max、Meta的Advantage+、Tiktok的Smart+ 国内如阿里妈妈的万相台AI无界、抖音的巨量引擎等 [13] - AI投放智能化使投手从手动创建人群包、设预算、定出价、24小时盯账户转向关注素材把控和账户运营 后台设置可实现智能测图、批量生成素材 [13][17]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 技术层面 “AI导购”依赖“人货”两端的长期技术进化 需要大量用户行为数据积累 并在数据合规、存储及多维度数据融合上提升模型精度 [10] 推荐模型如UCSD的SASRec、Meta的HSTU等普遍面临数据不稳定性、推理延时高、存储与计算成本较高等挑战 [18] - 用户体验与信任层面 AI需要建立与消费者的“强信任”关系 但当前信任尚未完全“上车” [10] 平台需用户高频使用并与品牌打通数据体系以优化搜索精准度 这需要时间周期 [18] - 商业化层面 拥有电商业务的大厂能率先搭建“需求-推荐-交易”内循环 但AI公司借“电商变现”的程度存疑 [20] 研究显示传统电商渠道在转化率、客单价等赚钱能力以及用户活跃度方面表现仍优于ChatGPT等新渠道 [20] - 行业内部认为AI电商全面落地道阻且长 是一场持久战 淘天内部人士表示C端导购产品目前重点在打磨产品 商业化需等待成熟 [17]
押注AI荣耀已投百亿元,拼生态战手机厂商激战正酣
华夏时报· 2025-10-25 17:12
公司AI战略与生态布局 - 公司系统展示AI生态布局,发布“1×3×N”生态战略,即一个HONOR AI Connect平台、三项赋能(生态、渠道、技术品牌)、覆盖教育办公、智能家居等N个产业集群 [2][3] - 公司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用于AI研发,并宣布未来五年将为此投入100亿美元,目标成为世界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 [2][4][5] - 公司已携手超过200家生态合作伙伴,推出“合作伙伴扶持计划”,并以IoT连接永久免费的方式实现AI行业最优定价 [5] - 公司发布覆盖智慧家居、智慧车联、潮玩陪伴等场景的8大AI场景化生态解决方案,其车联方案目前已覆盖超140个品牌、10000种车型 [3] 公司产品与市场定位 - 公司将旗舰机Magic8系列定位为AI原生手机(AI phone),而非对标iPhone,并从屏幕、性能、影像等五个维度与小米17 Pro系列进行对比 [6] - 公司迫切需要把手机业务立起来,以支撑AI生态,2024年Q1公司曾以17.1%的份额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但Q3出货980万台,同比下降2.1%,以14.4%的份额与OPPO并列第五 [7] - 在全球智能机市场,Q3三星和苹果合计占据37%的份额,小米、OPPO和vivo占据三四五名,公司与其他厂商合计占据32%的份额 [7]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 手机厂商大的战略方向相对一致,即手机难以带来足够回报,需在AI加持下向外延伸,从手机转向带屏幕的平板、电视等产品,再向汽车、眼镜等智能终端延伸 [8] - AI生态的竞争最终落实到终端硬件,对公司而言关键在于能否稳住手机这个最大终端,并建立清晰的用户群体和足够大的规模以支撑生态延伸 [8] - 多家手机厂商在10月发布最新版本操作系统并举行开发者大会,以手机为中心建立生态已成为行业共同选择 [7]
AI赋能+迭代升级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进行时
证券时报· 2025-10-24 01:13
行业整体态势 -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其中8月份同比增长9.9% [2] - 工信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2] AI赋能与智能创新 -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3] - TCL科技通过构建“1湖1模3平台”的AI架构,在制造环节使漏检率下降85%,在研发环节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将产品从概念到验证的周期效率提升超90% [5] - 海能达将AI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实现警情处置秒级响应,在低空通信领域通过智能算法实现飞行器实时监控以规避碰撞风险 [6] - 海能达在宽带终端上实现10米无损AI识别技术,并利用AI功耗技术显著增强设备续航能力 [6]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 TCL华星通过Real RGB技术解决OLED领域高PPI与低良率的矛盾,使功耗降低26%,并为小米17 Pro Max独家供应“妙享背屏”以重构交互逻辑 [7] - 海能达聚焦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核心物料国产化率已突破80%,部分物料性能较进口产品提升15%以上 [8] - 海能达构建多层级供应链防护体系,通过动态安全库存、与头部供应商联合研发及双备份通道应对供应风险 [8] 行业竞争生态建设 -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依法治理低价竞争行为 [10] - 海能达强调“价值竞争”理念,反对“重价格、轻价值”的同质化竞争,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428项并主导多个行业标准制定 [10] - TCL科技通过并购乐金显示中国及广州公司100%股权以强化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优势,并巩固行业头部格局 [11]
段永平谈腾讯:不想市值,看生意
上海证券报· 2025-10-08 15:42
港股科技板块关注度持续升温。 近日,百亿级私募创始人梁宏公开表示,自己支持雷军。知名投资人段永平也再谈腾讯,面对网友提问 腾讯未来5年内市值能否超过10万亿元,段永平强调要集中精力看生意。 从前三季度资金流向看,超千亿元资金借助ETF涌入港股科技板块。 知名投资人频发声 梁宏看好小米,主要逻辑是公司正卡位人工智能时代的入口。在他看来,当前正处于人工智能早期发展 阶段,市场集中布局算力、半导体、设备等,但是长远来看,上述都是基础设施,最终在金字塔顶尖的 肯定是入口,包括应用入口和硬件终端入口。前者大概率出自于目前的互联网巨头们,后者大概率出自 消费电子巨头们。 梁宏进一步表示,人工智能最好的龙头公司大概率在三家互联网公司(一个未上市)和两家消费电子龙 头公司(一个未上市)里面。这五家公司大概率是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公司体量也有望从万亿级别 向十万亿级别进化。 近日,希瓦资产创始人梁宏公开表示支持雷军,看好小米。 梁宏写道:"我就是支持军军,如何呢?又能怎。"梁宏还透露,打算给2015年买入基金,目前还持有份 额的投资人,一人寄一部小米17 Pro Max,作为风雨十周年陪伴的感谢。 近日,有网友向段永平提问: ...
港股科技板块关注度持续升温 知名投资人频发声 段永平谈腾讯:不想市值 看生意
上海证券报· 2025-10-08 15:41
港股科技板块关注度持续升温。 近日,百亿级私募创始人梁宏公开表示,自己支持雷军。知名投资人段永平也再谈腾讯,面对网友提问腾讯未来5年内市值能否超过10万亿元,段永平 强调要集中精力看生意。 从前三季度资金流向看,超千亿元资金借助ETF涌入港股科技板块。 梁宏写道:"我就是支持军军,如何呢?又能怎。"梁宏还透露,打算给2015年买入基金,目前还持有份额的投资人,一人寄一部小米17 Pro Max,作 为风雨十周年陪伴的感谢。 梁宏看好小米,主要逻辑是公司正卡位人工智能时代的入口。在他看来,当前正处于人工智能早期发展阶段,市场集中布局算力、半导体、设备等, 但是长远来看,上述都是基础设施,最终在金字塔顶尖的肯定是入口,包括应用入口和硬件终端入口。前者大概率出自于目前的互联网巨头们,后者 大概率出自消费电子巨头们。 知名投资人频发声 近日,希瓦资产创始人梁宏公开表示支持雷军,看好小米。 近日,有网友向段永平提问:"腾讯未来5年内会超过十万亿市值吗?"段永平表示,最好不要想市值,集中精力看生意。 梁宏进一步表示,人工智能最好的龙头公司大概率在三家互联网公司(一个未上市)和两家消费电子龙头公司(一个未上市)里面。这五家 ...
雷军:小米17系列首销成绩远超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7 21:34
记者丨王泽坤 骆轶琪 编辑丨陈思颖 骆一帆 股票市场上,今年10月以来,小米集团-SW股价累计小幅下跌0.28%,同期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上涨 0.38%,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31%,小米集团港股股价表现相对疲弱,小幅跑输同期恒生指数和恒 生科技指数。 10月6日,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2.09%,报53.85港元。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出品 | 2 1财经客户端 南财快讯工作室 编辑 | 黎雨桐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平分836万元 特斯拉重磅预告,或为平价款Model Y SFC 21君荐读 据此前报道,9月27日上午10点,小米17系列正式开售。小米手机在微博宣布:小米17全系开售5 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值得注意的是,当 天雷军发文称:"补充一下: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也打破了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 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17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感谢大家支持! " 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今日午后在其个人微博发文表示,小米17系列首销成绩远超预期。 21 GEC ...
小米回购超50万股,卢伟冰称新旗舰有信心比上代卖更多
观察者网· 2025-09-30 16:11
股份回购操作 - 公司于2025年9月29日以每股53.150港元至53.250港元的价格回购50.74万股股份 [1] - 此次回购总金额为2699.62万港元 [1] - 回购价格为公司历史回购最高价 [3] 回购授权与规模 - 根据回购授权,公司可回购的股份总数为25.95亿股 [3] - 本次回购数量占回购授权决议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002% [3] 新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9月25日发布小米17系列,全系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和销额纪录 [3] - 最高配机型小米17 Pro Max销量占比超过50% [3] - 公司高管表示小米高端产品结构得到历史性改善,并对小米17系列销量超过上代小米15系列(约800万台)充满信心 [3] 市场分析与争议 - 有分析报告指出,小米17系列的总出货量目标被显著下调约20%,原定目标约为1000万台 [3] - 该报告认为,若未来定价或市场营销无进一步提升,17系列总出货量可能低于15系列的约800万台 [3] - 报告将17标准款表现不佳部分归因于苹果iPhone 17标准款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强于预期 [3] - 公司官方否认有任何削减订单的计划,并指出因新增标准版高配型号及Pro系列加单,整体产品订单将较上一代增加 [4] - 有业内人士对上述分析报告的逻辑和客观性提出质疑 [4] 股价波动 - 在9月26日和29日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超过10% [3] - 截至9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上涨超过1%,市值为1.41万亿港元 [4]
卖疯了!小米17系列出货破百万,Pro Max卖断货,雷军亲自下场催货
搜狐财经· 2025-09-30 15:40
销售表现 - 小米17系列开售不到两天出货量突破100万台 [1] - 小米17 Pro Max型号最受欢迎并出现断货情况 [1] - 系列首销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销售纪录 [5] - Pro Max首日销量占比超过50% [5] 产品配置 - 全系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采用台积电3nm制程,主频4.6GHz,安兔兔跑分突破400万 [3] - 小米17和17 Pro采用6.3英寸1.5K AMOLED直屏,Pro Max采用6.85英寸2K Real RGB OLED直屏 [3] - 小米17 Pro搭载三颗5000万像素徕卡镜头,Pro Max长焦镜头升级为5000万像素徕卡超聚光潜望镜头 [5] - 小米17 Pro Max配备7500mAh电池,支持10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 [5] 市场分析与公司回应 - 有分析指出小米17系列整体出货量目标下调20%,原定1000万台可能难以超过小米15的800万台成绩 [5] - 下调理由包括标准版销量仅占15-20%,远低于预期的50%,且面临iPhone 17标准款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 [7] - 公司回应称目前没有削减订单计划,并正在增加17标准版的16GB+1TB版本,提升Pro系列产量,整体订单量将比上一代增加 [7] 产品策略与挑战 - 系列热销主要依靠高端Pro机型拉动,标准款市场表现有待提升 [8] - 公司正在调整产品组合和产能安排以应对市场情况 [7][8]
卢伟冰:小米17标准版增加1TB版本 10月5日开始交付
凤凰网· 2025-09-29 21:56
产品结构改善 - 小米17系列中Pro Max版本销量表现最佳 Pro版本次之 产品结构实现历史性改善[1] - Pro Max和Pro版本轻松跨越6000元以上价格门槛[1] - 公司已增加Pro版本的订单量[1] 产品配置调整 - 因上代标准版1TB版本销量占比较低 该代未推出1TB版本 但已完成技术验证[1] - 产品发布后用户对缺失1TB版本提出严厉批评 公司决策增加1TB版本量产[1] - 1TB版本将于10月5日开始交付 该调整对标准版首销产生一定影响[1] 销售预期 - 公司对小米17系列销量持乐观态度 预期将超越上代小米15系列销量[1]
特斯拉技术员被机器人重伤索赔5100万,卢伟冰称小米17首销不错
36氪· 2025-09-29 20:36
黄金价格走势 - 国内部分黄金珠宝品牌金饰价格继续上涨 老庙黄金足金饰品价格达1115元/克 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达1111元/克 较9月26日上涨5元/克 周大福足金首饰价格维持在1108元/克不变[4][5] 特斯拉安全事故 - 特斯拉技术员被有故障的机器人袭击导致重伤 医疗费用已达100万美元 后续治疗至少需要600万美元 受害者向特斯拉及其供货商提出5100万美元赔偿[4][5] 小米产品动态 - 小米17系列首销结果表现良好 Pro Max版本销售表现最佳 Pro版本轻松跨过6000元以上价格门槛 产品结构得到历史性改善 公司已增加Pro版本订单[4][5] - 小米17系列出货量显著下调20% 总出货量可能会低于15系列[4] - 小米17最初未推出1TB版本是因为该版本销量比例较低[4] A股市场表现 - A股午后出现突变 沪深北三市上涨个股超过3600只[4][5] - 新能源板块领涨市场 固态电池被列为重点攻关方向[4] 航空服务争议 - 1674元机票提前改签被扣除1029元手续费 平台表示可退还30元改签服务费[4][6] 签证政策更新 - 中方决定增设K字签证 即青年科技人才签证[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