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理财产品
搜索文档
“存款搬家”持续 银行理财三季度存续规模增1.46万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10-25 03:59
利率下行背景下,"存款搬家"推动理财规模进一步增长。 "与此同时,2025年还有一个相对特殊的因素,即理财使用不合理估值的账户需在年内完成整改。按 照'年中整改过半,年末完成整改'的节奏安排,理财公司具有年内完成'浮盈'释放的客观诉求,相应过 程会增厚特定时段理财收益,在渠道端提升理财产品竞争力,助推承接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扩大理财 AUM(资产管理规模)。"王一峰指出,"此外,对于以股份行为代表的部分中小行来说,扩表相对乏 力、利息收入承压背景下,通过考核激励提升以理财为代表的财富管理中收(中间业务收入)贡献诉求 较强,也有助于对理财规模形成正向拉动。" 从发行主体来看,理财公司的主导性进一步增加,拥有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 91.13%。与此同时,拥有存续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进一步下滑,由6月末的194家再减少13家,银行机 构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28.01%。 王一峰认为,随着代销渠道的拓展、非持牌机构理财规模的有序压降,理财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 升,"马太效应"也将更加凸显。 封闭式产品吸引力提升 从理财产品类型结构来看,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同比下降。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
【理财锦囊】 “双节”期间,如何让闲置资金“活”起来?
证券时报· 2025-09-30 06:27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假期营销活动 - 行业围绕中秋国庆"双节"8天长假开展"假期收益"营销活动升温,宣传话术包括"9天收益计息"和"14天收益连享" [1] - 机构通过发布理财攻略和推出专属产品等方式争抢闲置资金,为投资者提供假期理财新选择 [1]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已上线假期专属理财方案,核心逻辑为"提前布局、节前确认" [1] 主要机构产品策略与时间窗口 - 工银理财的攻略显示,投资者在9月29日交易时间内买入指定产品,9月30日确认份额即可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的9天假期收益 [1] - 招银理财建议通过"现金理财+短债理财"组合实现收益,9月29日24:00前买入现金类产品或9月30日17:00前买入短债理财可覆盖假期收益周期 [1] -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南银理财等机构也推出同类产品,涵盖现金管理和短期纯债等多个类型 [2] - 产品时间窗口相对固定,多数要求9月29日前完成认购、9月30日确认份额,错过则无法享受假期收益 [2] 替代性投资方案与产品创新 - 部分理财公司和银行提供"延时申赎"类产品,将申购赎回时间延长至每日20点甚至24点,投资者在9月30日交易时间外买入仍有机会享受假期收益 [2] - 东方证券等机构推荐"国债逆回购+场内流动性理财"组合,9月29日15:30前买入国债逆回购,9月30日15:00前再将资金买入T+0类ETF,可实现"一份本金、双重收益" [2] - 通知存款和国债逆回购是稳健型投资者的可选方向,7天期通知存款当前利率约0.65%,显著高于0.25%的活期存款利率 [3] 假期理财核心原则 - 假期理财核心在于"提前规划、精准匹配",投资者需结合资金闲置时长、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4] - 通过选择合适的类型与配置方案,可实现"人闲钱不闲",让闲置资金在假期持续创造价值 [4]
“双节”期间,如何让闲置资金“活”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9-30 06:16
假期理财营销活动概况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中秋国庆假期推出“假期收益”营销活动,宣传话术包括“9天收益计息”和“14天收益连享” [1] - 机构通过发布理财攻略和推出专属产品等方式争抢投资者闲置资金 [1]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已上线假期专属理财方案,核心逻辑为“提前布局、节前确认” [1] 主要机构产品策略 - 工银理财在9月25日发布“节前理财攻略”,投资者在9月29日交易时间内买入指定产品可在9月30日确认份额,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共9天假期收益 [1] - 招银理财在9月24日公告建议通过“现金理财+短债理财”组合实现收益,9月29日24:00前买入现金类产品可多享9天收益,9月30日17:00前买入短债理财可覆盖假期收益周期 [1] -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南银理财等机构推出“节前买入、假期计息”同类产品,涵盖现金管理和短期纯债等多种类型 [2] 替代投资方案 - 部分理财公司和银行提供“延时申赎”类产品,将申购赎回时间延长至每日20点或24点,投资者在9月30日交易时间外买入仍有机会享受假期收益 [2] - 东方证券等机构推荐“国债逆回购+场内流动性理财”组合,9月29日15:30前买入国债逆回购产品获取收益,9月30日15:00前将资金买入T+0类ETF叠加享受假期票息收益 [2] - 通知存款和国债逆回购为稳健型投资者可选方向,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约0.65%,显著高于0.25%的活期存款利率 [3] 假期理财核心原则 - 假期理财核心在于“提前规划、精准匹配”,投资者需结合资金闲置时长、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选择合适产品 [4]
【理财锦囊】“双节”期间 如何让闲置资金“活”起来?
证券时报· 2025-09-30 02:23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假期营销活动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中秋国庆假期收益的营销活动持续升温,密集出现9天收益计息、14天收益连享等宣传话术 [1] - 机构通过发布理财攻略、推出专属产品等方式争抢闲置资金,为投资者提供假期理财新选择 [1]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已上线假期专属理财方案,核心逻辑为提前布局、节前确认 [1] 主要机构产品策略 - 工银理财的节前理财攻略显示,投资者在9月29日交易时间内买入指定产品,9月30日确认份额即可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的9天假期收益 [1] - 招银理财建议通过现金理财加短债理财组合实现人闲钱不闲,9月29日24:00前买入现金类产品可多享9天收益,9月30日17:00前买入短债理财可覆盖假期收益周期 [1] -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南银理财等机构也推出节前买入假期计息的同类产品,涵盖现金管理、短期纯债等多个类型 [2] 替代投资方案与产品 - 若错过常规产品认购期,可关注延时申赎类产品,部分理财公司和银行将申购赎回时间延长至每日20点甚至24点,打破传统交易时间限制 [2] - 东方证券等机构推荐国债逆回购加场内流动性理财组合,9月29日15:30前买入国债逆回购,9月30日15:00前再将可用资金买入T+0类ETF,实现一份本金双重收益 [2] - 通知存款和国债逆回购是稳健型投资者的可选方向,7天期通知存款保本保息,当前利率约0.65%,显著高于0.25%的活期存款利率 [3] 假期理财核心原则 - 假期理财核心在于提前规划、精准匹配,投资者需结合资金闲置时长、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产品 [4] - 投资者需提前梳理假期资金使用需求,优先选择开放式、申赎灵活的产品,避免因资金锁定影响使用 [3] -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收益预期,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产品,而非盲目追逐高收益宣传 [3]
“双节”将至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花式营销“抢闲钱”
证券日报· 2025-09-28 15:11
行业营销动态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中秋国庆“黄金周”密集发布理财攻略,以“9天收益计息”、“14天收益连享”等话术争抢闲置资金 [1] - 多家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假期投资攻略,推荐产品多为风险等级低、风格稳健的类型,涵盖开放式、封闭期、现金管理类等产品以满足不同流动性需求 [2] - 具体案例如工银理财要求最晚于9月29日交易时间内购买以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的假期收益,招银理财则设定9月29日24:00前买入可多享9天收益,9月24日24:00前买入可连享14天收益 [2] -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杭银理财、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机构也推出类似“节前完成买入、假期9天享受收益”的理财产品 [3] - 国庆前夕投资者的资金沉淀(如节前奖金、回款)带来的短期理财需求,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拓展客户、推介产品的契机 [3] 产品收益表现 - 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假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历史业绩表现突出,部分产品历史业绩可达12%左右 [4] - 工银理财一款风险等级为R2、最短持有期30天的理财产品,其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12.01%,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8.42% [4] - 工银理财另一款最低持有期270天的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为5.9%,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94% [4] - 平安理财两款日开型产品收益表现亮眼,一款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5.64%、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84%,另一款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5.6%、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96% [4] 投资者配置策略 - 针对保守型投资者,可优先配置货币基金、固收类等安全性较高的产品以保障资金安全并获取稳定收益 [6] - 针对稳健型投资者,可选择“固收+”产品,在控制回撤风险的前提下通过配置多元资产追求收益增强 [6] - 针对进取型投资者,可适度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以博取更高收益 [6]
双节”将至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花式营销“抢闲钱
证券日报· 2025-09-27 06:43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假期营销活动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中秋国庆黄金周密集发布理财攻略 通过"9天收益计息"和"14天收益连享"等话术争抢闲置资金 [1] - 多家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假期理财方案 推荐产品以低风险等级和稳健风格为主 涵盖开放式 封闭期 现金管理类及有持有期限要求的产品 [2] - 具体案例包括工银理财要求9月29日交易时间内购买产品可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假期收益 招银理财现金理财9月29日24:00前买入可多享9天收益 9月24日24:00前买入可连享14天收益 [2] 假期理财产品特点 - 平安理财 民生理财 杭银理财 江苏银行和苏州银行等机构推出"节前完成买入 假期9天享受收益"产品 丰富投资者选择 [3] - 部分理财子公司推出业绩比较基准突出的产品 工银理财R2风险等级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12.01%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8.42% [4] - 平安理财两款日开型产品表现亮眼 其中一款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5.64% 近三个月5.09% 成立以来5.84% 另一款近一个月5.6% 近三个月5.18% 近六个月5.98% 今年以来5.96% [4] 投资者资金需求与机构机遇 - 国庆前夕投资者有资金沉淀需求 包括节前奖金和回款等短期理财需求 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拓展客户和推介产品的契机 [3]
“双节”将至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花式营销“抢闲钱”
证券日报· 2025-09-26 23:52
行业营销策略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中秋国庆黄金周推出假期收益营销活动,使用"9天收益计息"和"14天收益连享"等话术争抢闲置资金 [1] - 多家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假期投资攻略,建议投资者提前布局并在假期开始前完成投资以获取收益 [2] - 推荐产品以风险等级低、风格稳健的类型为主,涵盖开放式、封闭期、现金管理类及有持有期限要求的产品,满足不同流动性需求 [2] - 工银理财要求最晚在9月29日交易时间内购买,9月30日确认份额即可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的假期收益 [2] - 招银理财规定现金理财在9月29日24:00前买入可多享9天收益,9月24日24:00前买入可连享14天收益;短债理财在9月30日17:00前买入可享假期收益 [2] -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杭银理财、江苏银行及苏州银行等机构均推出"节前完成买入、假期9天享受收益"的理财产品 [3] - 国庆前夕投资者的资金沉淀(如节前奖金、回款)形成短期理财需求,成为理财子公司拓展客户和推介产品的契机 [3] 产品收益表现 - 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历史表现突出,部分产品历史业绩达12%左右 [4] - 工银理财R2级中低风险产品(最短持有30天)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12.01%,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8.42%;另一款最低持有270天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5.9%,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5.94% [4] - 平安理财两款日开型产品中,一款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5.64%、近三个月5.09%、成立以来5.84%;另一款近一个月5.6%、近三个月5.18%、近六个月5.98%、今年以来5.96% [4] - 所有产品宣传页均明确标注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计算方式,并提示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4] 投资者配置策略 - 保守型投资者可优先配置货币基金、固收类等安全性较高产品,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获取稳定收益 [5] - 稳健型投资者可选择"固收+"产品,通过控制回撤风险和配置多元资产平衡风险与收益 [5] - 进取型投资者可适度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博取更高收益,但需做好风险承受准备 [5]
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站上30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14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7.53% [2] - 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 [2][4] - 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 [4] 产品结构与运作模式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比达97.2%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0.32个百分点 [3] - 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7万亿元占比2.51%较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0.22个百分点 [3] - 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4.82万亿元占比80.93%较年初增加0.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06个百分点 [3] -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6.4万亿元占开放式产品规模25.79%较年初减少4.3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7.09个百分点 [3] 个人养老金理财发展 - 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账户的投资者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 [2]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普通份额累计购买余额达1103.6亿元 [2] 收益表现与机构贡献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 [2][5] - 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99亿元银行理财子公司累计创造收益3297亿元 [5] 市场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促使投资者转向风险相对较低且回报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 [4] - 个人投资者资产配置意识提升推动多元化投资需求银行理财因透明度高和监管严格优势脱颖而出 [5] - 银行业创新产品结构增加浮动收益类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 [5]
财经聚焦|银行理财交出上半年“成绩单”:规模站上30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3 19:19
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7.53% [1]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共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 [1][3] - 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 [3] 个人养老金理财发展 - 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账户的投资者已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 [1] - 投资者累计购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普通份额余额达1103.6亿元 [1] 产品类型分布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比达97.2%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0.32个百分点 [2] - 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7万亿元占比2.51%较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0.22个百分点 [2] - 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存续规模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2] 运作模式分析 - 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4.82万亿元占比80.93%较年初增加0.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06个百分点 [2] -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6.4万亿元占开放式产品比例25.79%较年初减少4.3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7.09个百分点 [2]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促使投资者转向风险较低且回报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 [3][4] - 个人投资者资产配置意识提高寻求多元化投资渠道 [3] - 银行不断创新产品结构增加浮动收益类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 [3] - 银行理财运营和代销业务模式不断成熟结合"新品打榜"手段吸引目标客群 [4]
银行理财规模重回30万亿!1.36亿投资者创收3896亿元,增长14.18%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2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长7.53%,重新站上30万亿元关口 [1] - 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 [1] - 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长14.18% [1] 产品结构特征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占比97.2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3] - 混合类产品规模0.77万亿元,占比2.51%,较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 [3] - 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3] - 风险等级为中低及以下产品占比95.89%,四级(中高)及以上产品规模仅0.1万亿元,占比0.32% [3] - 开放式理财产品规模24.82万亿元,占比80.93%,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6.40万亿元,占开放式产品25.79%,较年初减少4.38个百分点 [3] - 封闭式理财产品中1年以上产品占比72.86%,较年初增加5.71个百分点 [3] 养老理财发展 - 个人养老金理财账户投资者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 [4]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购买余额达1103.6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4] - 上半年3家理财公司新发行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已有6家理财公司推出35只产品,管理规模超151.6亿元 [4] - 工银理财管理规模超千亿元,贝莱德建信理财作为唯一"双资质"合资理财公司已推出多款产品 [4] - 产品以低波动、低风险资产配置为主,投资周期通常5年或更长,政策层面提供税收递延优惠 [4] -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支持机构接入行业信息平台,推动业务规范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