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通道水冷板
icon
搜索文档
AI日报丨芯片涨价潮来了!台积电被曝2nm价格至少上调50%,三星、SK海力士已先行涨价
美股研究社· 2025-09-25 21:06
AI芯片与散热技术趋势 - 英伟达下一代Rubin/Rubin Ultra芯片功耗将从GB300的1400W提升至2000W以上[5] - 微通道水冷板技术开发预期增强 推动AI数据中心液冷通胀逻辑强化[5] - 芯片功耗提升带来国产液冷供应链机会 包括传统VC厂商/液冷模组厂商/散热器厂商/3D打印厂商[5] 半导体制造与存储市场 - 台积电2nm制程价格相比3nm至少上涨50% 末代3nm CPU价格较前代上涨约20%[8] - 2nm制程旗舰芯片单价可能上看280美元 台积电无打折及议价策略[8] - 三星大幅上调DRAM产品价格涨幅达30% 交期从单月延长至半年以上 美光/闪迪同步跟进涨价[8] 电子材料供应链 - 特种电子布存在三大产品升级趋势 LowDK-2和LowCTE供给紧缺将持续至2026年[5][6] - 2025年各类特种电子布产品均处供给紧缺状态 2026年Q布有望迎来量产元年[6] - 关注具备全产品矩阵布局/产能扩张快速的公司[5][6] 科技巨头动态 - 英特尔股价单日上涨6.4% 公司获得软银20亿美元投资/美国政府10%股权/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12][13] - 英特尔与苹果接触讨论投资及更紧密合作关系 谈判处于非常早期阶段[12] - 微软将在Copilot商业版中整合Anthropic模型 用户可从9月24日起在OpenAI与Anthropic模型间切换功能[7] 行业生态影响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使资产管理公司Ark Investment减少人力招聘 采用更谨慎的招聘策略[6] - 苹果于2020年宣布从英特尔x86架构转向自研ARM架构芯片 2023年完成全部过渡[14]
碳纤维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复苏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9:00
影视剧行业政策影响 - 广电总局《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涉及多方面 后续有望陆续落地配套政策 [1] - 政策推动长视频平台及优质内容制作公司提高内容周转效率和投资效率 [1] - 政策提升单剧和剧集IP商业化空间带来的业绩改善和增长潜力 [1] - 维持传媒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推荐影视剧平台公司 [1] 碳纤维行业周期复苏 - 碳纤维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复苏阶段 价格企稳 开工率回升 [2] - 需求呈现结构性回暖 风电领域增长强劲 航空航天持续复苏 [2] - 低空经济如eVTOL和无人机成为新爆发点 [2] - 建议关注具备高端应用 新能源优势 出海敞口的优质企业 [2] 微通道液冷技术应用 - 英伟达推动供应链进行微通道水冷板开发 微通道冷板应用预期增强 [3] - 推动AIDC液冷通胀逻辑再强化 新方案切换过程中供应链格局或产生变化 [3] - 带来国产液冷链配套机会 传统VC厂商 液冷模组厂商 散热器厂商以及3D打印厂商有望受益 [3]
中金 | AI“探电”(十二):Rubin或推动微通道液冷技术应用,液冷通胀逻辑再强化
中金点睛· 2025-09-25 07:56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下一代Rubin系列芯片功耗预计从1400W提升至2000W以上,推动液冷技术从传统单相冷板向散热能力更强的微通道水冷板(MLCP)方案升级[2][6] - 微通道水冷板通过微米级流道和集成化散热设计,具备低热阻、大换热面积和高流速等优势,散热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案,可支持超过2000W的散热需求[2][14][15] - 微通道液冷方案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但有望带来产业链格局重塑,为国产供应链提供新的切入机会[2][3][24] 微通道水冷板技术优势 - 微通道冷板内部流道尺寸从传统毫米级缩小至50-500微米,结合波浪状翅片和"Z"字形流道布局,大幅提升散热面积[12][14] - 采用集成化散热设计,将芯片封装盖板、液冷板、均温板等整合为单一单元,传热路径缩短至毫米级,显著降低热阻[12][14] - 微米级流道使流体从层流转变为高强度湍流,提升热量传递效率,热阻普遍低于0.05°C·cm²/W,支持PUE指标降至1.1以下[14][15] - CoolIT Systems的4000W冷板热阻低于0.009°C/W,Mikros Technologies微通道冷板热阻达0.02°C·cm²/W,展现出极高散热效率[15] 微通道液冷制造壁垒与系统要求 - 制造工艺需要蚀刻、微铣削、3D打印等精密技术,良率控制和加工难度高于传统CNC加工方式[3][16] - 微通道流道狭小导致流体流动阻力增大,系统压降提升,对CDU泵送能力和可靠性要求更高[3][16] - 系统对冷却液纯净度要求极高,微小杂质易造成通道堵塞,需更高效的过滤和维护措施[16] - 产业链估算微通道方案成本较现有冷板方案或抬升3-5倍[27] 微通道液冷市场格局与参与者 - 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三类:深耕微通道技术的初创公司(如Mikros Technologies、JetCool)、传统散热模组厂商(如AVC、Cooler Master)、以及专注盖板的企业(如健策)[17][18][23] - Mikros Technologies采用Normal Flow微通道技术,散热效率达1000W/cm²;JetCool拥有微对流冷却技术,热传递系数达传统方案10倍[18] - 中国台湾散热模组厂商在英伟达要求下加快微通道散热研发,部分已进入送样阶段[23] 国产液冷供应链机会 - 微通道制造壁垒提升可能带来供应链格局变化,若原有供应商无法匹配迭代节奏,将创造新供应商导入机会[24] - 初创公司对大规模量产工艺理解不足,可能释放ODM代工机会[24] - 传统均温板(VC)散热厂商因毛细结构设计与微通道加工类似,工艺技术可迁移[24] - 液冷模组厂商已具备一定微通道工艺技术基础,并拥有大规模量产能力[24] - 换热器厂商在空气源热泵等产品中已应用微通道技术,相关Know-how可迁移至冷板制造[24] - 3D打印工艺在微通道制造中的应用可能带来配套产业链机会[25]
中航光电:公司具有微通道水冷板技术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9:40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微通道水冷板技术 可匹配英伟达、英特尔、AMD等平台芯片[1] - 该专利技术在同等流量下提升产品散热能力 且实现更小体积[1] - 技术已实现实际应用 处于商业化阶段[1] 产品应用领域 - 技术主要应用于高性能计算芯片散热领域[1] - 直接服务全球头部芯片厂商平台[1]
中航光电(002179.SZ):具有微通道水冷板技术,可以匹配英伟达、intel、AMD等平台芯片
格隆汇· 2025-09-18 15:07
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微通道水冷板专利技术 可匹配英伟达、英特尔、AMD等平台芯片 [1] - 该技术在同等流量条件下显著提升产品散热能力 同时实现更小体积 [1] - 技术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 [1] 市场定位 - 公司技术覆盖全球三大主流芯片平台 显示其在高端散热解决方案领域的竞争力 [1] - 微通道水冷板技术符合高算力芯片散热需求 切入人工智能及数据中心产业链 [1]
9.16股市:全是好消息!尘埃落定后,多头趋势已现,坚定看涨
搜狐财经· 2025-09-17 02:01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前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呼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立即降息,且降息幅度应超出预期[1]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若降息50或75个基点则被视为超预期宽松[1] - 若点阵图显示年内还有一至两次降息,可能显著提振市场情绪[1] - 市场焦点高度集中于美联储议息会议,超预期降息可能引发全球风险资产重新定价[14] 全球主要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全部收涨,道指涨0.11%至45884.25点,纳指涨0.94%至22348.75点,标普500涨0.47%至6615.31点[3] - 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盘中创下历史新高[3] - 谷歌母公司成为第四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公司,此前三家为英伟达、微软和苹果[3] - 韩国股市创历史新高[3] - 恒生指数主连夜盘收涨0.17%报26523点,恒生科技指数主连夜盘收涨0.40%报6072点[10] 科技巨头及芯片股动态 - 部分科技股表现强劲,特斯拉涨3.62%,苹果涨1.14%,微软涨1.08%[3] - 英伟达股价受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反垄断调查影响,但几乎平收,仅微跌7美分至177.75美元[5] - 芯片股整体走强,甲骨文收涨3.41%,博通收涨1.23%,AMD收涨1.63%,在美台积电收涨0.79%[5] - 有消息称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单价为现有方案三到五倍的新散热技术,以应对下一代AI平台超2000瓦的功耗[5] A股及港股市场概况 - 创业板表现强势,宁德时代、阳光电源股价创出历史新高[10]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22774.48亿元,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434.7亿元[8] - 两市1787只个股上涨,3231只下跌,82只个股涨停,13只跌停[8]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0.54亿元,内资获利了结迹象明显,但北向资金成交2873.06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12.62%[8][12] - 上证指数均线呈多头态势,关键支撑位在3856点[10] 行业板块与资金流向 - 电力设备板块领涨,申万电力设备指数大涨2.22%[12] - 传媒板块涨1.94%,多只游戏股表现亮眼,游戏板块全天强势[10][12] - 金融板块企稳对大盘至关重要,券商股冲高回落,银行股下探较深[12]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设定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20%,并推进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0.54亿元,内资偏向谨慎,外资相对活跃,市场量能显著萎缩,观望情绪浓厚[12][14] 大宗商品及外汇市场 - 伦敦现货黄金涨近40美元,历史首次站上3680美元/盎司,COMEX黄金创3720美元历史新高[5][14] - 伦铜突破10190美元/吨,创去年6月以来新高[7] - 纽约原油报每桶62.813美元,涨幅1.00%[7] - 美元指数报97.3180点,离岸及在岸人民币汇率升值至7.11-7.12元之间[8]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白天升98点,夜间再涨近30点[8] - 黄金及大宗商品上涨暗示市场避险情绪仍在,同时反映对全球宽松政策的预期[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