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
搜索文档
光储板块午后强势拉升,光伏ETF易方达(562970)、储能电池ETF(159566)助力布局产业链龙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5:37
光储产业链市场表现 - 光储产业链午后强势拉升,德业股份股价上涨超过7%,阳光电源股价上涨超过3%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3.1%,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1.1% [1] 储能行业供需数据 - 1-6月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46.4GWh,同比增长115.2% [1]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前十大企业均来自中国,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超过94% [1] - 按照目前扩能进度,2026–2028年将迎来海外产能集中投产期 [1] 行业分析与展望 - 光伏行业"反内卷"已取得一定积极成效,三季度主链上游环节预计显著减亏 [1] - 储能行业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国内外需求共振,新型储能出现"一芯难求"局面 [1] - 头部电池企业持续满产,电池价格延续上涨趋势,供应链整体具备价格传导能力 [1] - 储能景气度有望持续,光伏行业后续关注底部反转 [1] 相关指数构成与机遇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汇聚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支架等环节 [1]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覆盖储能电池核心产业链,储能系统占比约65%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或将受益于行业"反内卷"浪潮,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有望受益于产业供需两旺催化 [1]
最新!全球医疗制造巨头换帅
思宇MedTech· 2025-10-27 11:16
管理层变更 - 2025年10月24日,公司首席运营官Payman Khales正式接任首席执行官,原任CEO Joseph Dziedzic在任八年后退休并将担任顾问至2026年3月 [2] - 新任CEO Payman Khales于2018年加入公司,最初担任心血管与血管事业部总裁,后升任首席运营官全面负责两大业务板块及全球生产体系 [6] 新任CEO履历与业绩 - 在担任心血管与血管事业部总裁期间,Payman Khales主导实施增长战略,使该板块在七年内实现销售额翻番并显著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与盈利能力 [6] - 在首席运营官任内,Payman Khales推动了公司制造流程的自动化转型、全球供应链优化及区域产能协同布局 [6] - Payman Khales拥有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蒙特利尔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此前曾在CECO Environmental Corp和Ingersoll Rand Co担任高级管理职位 [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68亿美元,同比增长8%,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25% [3] - 公司预计尽管2026年部分业务板块将面临阶段性市场压力,但整体战略与产品管线将在2027年恢复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的有机增长 [3] 公司业务结构与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合同研发与制造企业,业务覆盖心血管介入、神经调控、电外科与植入式电池系统等多个高技术领域 [2][9] -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Cardio & Vascular(心血管与血管)是营收占比最高领域,以及Advanced Surgical & Power Solutions(高端手术与电源解决方案) [9][10] - 公司在全球设有超过30个制造基地,覆盖北美、欧洲、马来西亚、中国苏州等地,为Medtronic、Abbott、Boston Scientific、Johnson & Johnson MedTech等主要OEM客户提供服务 [2][10]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重点正从制造型企业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平台转型,通过并购整合、内部精益改革与客户共创项目,将能力边界从生产制造延伸至产品早期开发与工程验证阶段 [11][12] - 新任CEO上任后或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数字化制造、供应链透明化和可持续运营方面的投入,与全球医疗器械产业追求高效、低碳、合规供应体系的趋势一致 [1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医疗器械CDMO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约1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8% [13] - 受成本压力、合规要求及地缘因素影响,大型OEM厂商正在加快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给具备全球制造能力和合规体系的CDMO伙伴 [13] - 头部制造商不仅承担代工职能,更在设计、工程与创新验证环节参与更深,成为医疗器械生态的重要创新载体 [14]
基金经理请回答 | 光伏反内卷,进展如何?
中泰证券资管· 2025-10-24 15:03
行业盈利状况与底部判断 - 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净利润为31亿元,被判断为基本面经营的底部区间[3] - 硅料、硅片、光伏玻璃和组件等领域的主要龙头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部分环节已严重亏现金流[3] - 长期惨烈的价格战被判断为不可持续,利润进一步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低[3] - 反内卷措施持续进行,包括实体企业经营策略调整和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不支持利润进一步大幅下滑[3] 股价与基本面关系 - 全行业亏损被视为最差时期,但企业价值需正向现金流和盈利支撑[4] - 从严重亏损到不亏损,再到小幅盈利是不同阶段,仅不亏损不足以判断股价处于最底部区间[4] - 光伏龙头公司的市净率角度显示,仅实现不亏损不能等同于股价见底[4] 反内卷进程与效果评估 - 上半年光伏行业(除支架、逆变器、储能外)收入同比下降,盈利下滑是前期过度扩张导致的结果[5] - 反内卷真正开始于下半年工信部组织会议,从形成共识到方案落地执行需要较长时间[5] - 反内卷的根本目标是解决价格端问题,维护行业合理利润率[5] 细分领域竞争格局分析 - 支架行业门槛和壁垒较低,长期盈利能力中枢不满足好生意的评价标准[6] - 逆变器行业存在技术门槛,研发投入和算法差异形成客户体验和耐用性差异[6] - 储能系统核心包括电芯(与锂电龙头重合)和PCS系统(与逆变器核心标的重合),强调算法和拓扑结构[8] 产能过剩与退出机制 - 光伏行业存在整体产能过剩,但产能退出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期望快速出清[9] - 反不正当竞争法约束低价报价,8、9月份价格先于产能出现改观,10月部分环节甚至出现复产[10] - 产能退出困难因存量产能巨大,且前期资本开支已形成沉没成本[10] 技术路线竞争与迭代 - TOPCon技术因与PERC有延续性,设备改造成本低,导致技术扩散迅速,同质化竞争加剧[12] - 设备迭代主导技术进步,外部设备更新倒逼企业参与竞争,技术扩散难以阻挡[13] - 企业为赚取短期超额利润而参与技术迭代,但研发成果可能快速过时,形成创新困境[14] - BC技术量产效率比TOPCon和异质结高约3%,但成本较高,目前性价比不具明显优势[16] - BC技术与TOPCon/异质结不属于同一维度,后者侧重电池片结构,BC是另一维度的效率提升技术[16] 行业未来展望与交易主线 - 盈利修复被视为未来主要交易或研究重点[17] - 行业难以恢复到内卷前的状态,这是由生意属性决定的[17]
从佳能、索尼到尼康,为什么常见的相机品牌大多来自日本?|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10-10 12:07
行业市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可换镜相机(包括单反与无反)出货量占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的75% [2] - 佳能已连续22年位居全球可换镜相机市场占有率第一,索尼、尼康、富士紧随其后,上述品牌合计占据全球可换镜相机市场超过90%的份额 [2][3] - 数码相机销售占全球相机市场的90%以上 [5] 日本相机产业的崛起路径 - 与德国厂商坚持高端路线不同,日本品牌以量产与平价策略布局大众市场,通过流水线与低成本迅速打开本土及海外市场 [3][4] - 1947年至1955年,日本相机出口额由13万美元激增至8300万美元,日本政府成立日本相机检验协会(JCII)统一行业质量标准,树立“可靠稳定”的产品形象 [4] - 1959年尼康推出单反相机Nikon F并与美国战地记者合作,凭借坚固耐用与高精度的镜头帮助“日本制造”摆脱廉价仿制形象 [4] - 日本厂商在60年代前瞻性重视电子技术,推动相机自动化以降低使用门槛,佳能于1961年推出采用电子测光技术的Canonet,并于1976年发布全球首款内置CPU的全电子化单反 [4][5] - 日本厂商抓住柯达未将数码相机投入量产的机遇,积极投入研发并开启产品转型,而德国徕卡直到2001年才推出面向大众的首款数码相机 [5] 相机生态系统与锁定效应 - 各主流品牌通过专属卡口技术构建庞大生态系统,佳能、尼康与索尼推出了数百款镜头,兼容性限制促使多数用户在同一品牌生态内配置器材 [6] - 近年来品牌逐步放松卡口封闭性,允许适马、腾龙等第三方厂商进入,2023年适马与腾龙占据日本可换镜头销量三成以上,卡口开放有望带动品牌机身销量 [6] - 专业市场存在长期品牌依赖,索尼在2020年成为美联社摄影师与记者的独家设备供应商,佳能、尼康与索尼几乎垄断奥运会的专业摄影市场 [7] 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 - 可换镜头相机销量从2011年开始持续下滑,2022年短暂回升后增速再次放缓,去年全球销量为660万台,已不到2011年的一半 [8][9] - 微单相机销量增速从2022年的超过30%下降至如今的15%左右,而单反相机销量持续走低 [8] - 数码成像技术陷入停滞,索尼、佳能几乎垄断相机传感器制造,硬件开发复杂性与成本水涨船高,削弱了潜在竞争者的入场动力 [8] - 美国新增关税导致索尼、佳能等公司计划上调相机在美国的售价,部分在中国制造的镜头可能面临更高关税 [9] - 手机与运动相机等便携式设备持续挤压相机市场空间,大疆等品牌推出的高性价比产品吸引了部分用户 [9]
赛诺医疗涨2.01%,成交额3.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33.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1:41
赛诺医疗今年以来股价涨190.88%,近5个交易日涨3.31%,近20日跌11.83%,近60日涨159.03%。 9月30日,赛诺医疗盘中上涨2.01%,截至11:07,报28.39元/股,成交3.41亿元,换手率2.95%,总市值 118.12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433.18万元,特大单买入2545.66万元,占比7.47%,卖出4638.60万 元,占比13.62%;大单买入8226.04万元,占比24.15%,卖出8566.28万元,占比25.15%。 截至6月30日,赛诺医疗股东户数1.11万,较上期增加0.42%;人均流通股37515股,较上期增加0.21%。 2025年1月-6月,赛诺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12.53%;归母净利润1384.16万元,同比增 长296.54%。 分红方面,赛诺医疗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100.00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今年以来赛诺医疗已经6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8月22日。 资料显示,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天津开发区第四大街5号泰达生物医药研发大厦A区3 层,成立日期2007年 ...
赛诺医疗涨2.03%,成交额1.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9.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10:08
股价表现 - 9月29日盘中上涨2.03%至27.09元/股 成交1.44亿元 换手率1.3% 总市值112.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9.28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47.79万元 大单净买入121.49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77.56% 近5日下跌5.64% 近20日下跌20.42% 近60日上涨148.08% [1] -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8月22日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0亿元 同比增长12.53% [2] - 归母净利润1384.16万元 同比增长296.5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支架类产品59.76% 球囊类产品32.68% 其他产品7.56% [1]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11万户 较上期增加0.42% [2] - 人均流通股37515股 较上期增加0.21% [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7年9月21日 2019年10月30日上市 [1] - 注册地址天津开发区第四大街5号泰达生物医药研发大厦A区3层 [1] - 主营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涵盖心血管/脑血管/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 [1] - 行业分类: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1] - 概念板块包括医疗器械/专精特新/中盘/融资融券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100万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器械富豪的“烧钱爱好”:打捞沉船
思宇MedTech· 2025-09-22 07:34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波士顿科学由约翰·阿贝尔与彼得·尼古拉斯于1979年共同创立 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马尔伯勒 约翰担任创始董事长 负责战略与理念 [7][8] - 公司致力于开发微创手术器械 目标为减少患者创伤并降低医疗成本 核心领域包括导管 支架 心血管介入及内镜技术 [8] - 创始人约翰·阿贝尔拥有物理与哲学跨界学术背景 其创新理念受父亲二战失踪事件深远影响 [6][18]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市值达1550亿美元 2024年收入约为167.47亿美元 净利润约22亿美元 [2] - 创始人约翰·阿贝尔个人身价为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亿元) 位列福布斯排行榜 [2]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通过收购Guidant(2005年)显著扩展心血管领域业务布局 [8] - 倡导"co-opetition"(合作中的竞争)模式 推动跨学科合作以减少行业碎片化 [8] - 微创技术从概念转化为现实 在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8] 行业技术领域覆盖 - 心血管领域涵盖介入治疗 心脏消融 节律管理及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技术 [21] - 神经领域涉及介入治疗与刺激技术 脑血管方向包括介入治疗与取栓设备 [21] - 骨科产品线覆盖内固定器械 人工关节 脊柱固定系统及康复设备 [21] - 内分泌领域聚焦胰岛素泵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与混合闭环系统 [21] - 消化系统主打内镜介入与磁控胶囊技术 呼吸系统覆盖呼吸支持与睡眠监测设备 [21] - 眼科技术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青光眼引流设备及眼底激光治疗 [21] 企业动态与资本运作 - 行业关注国内外企业融资事件与战略收购案例 包括跨国及本土交易 [21] - 企业IPO活动涵盖境外与国内市场 人事变动与业务管线调整亦属重点跟踪方向 [21]
赛诺医疗跌2.01%,成交额1.9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113.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0: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28.71元/股 成交额1.90亿元 换手率1.58% 总市值119.4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113.7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311万元(卖出3283.78万元占比17.27% 买入972.80万元占比5.12%) 大单净卖出1803万元(卖出6303.12万元占比33.15% 买入4500.39万元占比23.6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94.16% 近5日/20日分别下跌8.60%和12.20% 近60日大幅上涨168.07%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8月22日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0亿元 同比增长12.53% 归母净利润1384.16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96.5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支架类产品占比59.76% 球囊类产品占比32.68% 其他产品占比7.56%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1日 2019年10月30日上市 总部位于天津开发区 主营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 [1] - 产品管线涵盖心血管、脑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概念板块包括医疗器械、专精特新、中盘及融资融券 [1]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11万户 较上期微增0.42% 人均流通股37515股 较上期增加0.2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100万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海泰新能: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40% 技术驱动构建光伏产业链下游多元发展格局
全景网· 2025-09-15 19:18
9月15日下午,海泰新能(835985.BJ)参加主题为"真诚沟通 传递价值"——2025年河北辖区上市公司投 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2025年半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活动。 会上,问及上半年研发投入情况,海泰新能财务负责人于平表示,报告期,公司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方 面的投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1480.19万元,同比增长11.40%。研发投入并非聚焦于某一项特定技 术,而是全面推进核心能力的提升以及新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以此来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 位。公司未来将继续坚持以光伏组件、支架和储能产品为供应核心,充分发挥电站开发、电站施工与电 站运维的一体化综合优势,围绕光伏电站向产业链下游布局,构建更为坚实与多元的发展格局。 ...
恒工精密(301261) - 301261恒工精密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8: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2.71% [8] - 归母净利润6603.04万元,同比下降2.73% [10]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04% [1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95% [9] - 每10股派现3.5元(含税)分红方案 [11] 业务板块增长驱动 - 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连续铸铁件、汽车零部件和机器人部件 [8] - 谐波减速器核心客户部分已进入量产阶段 [4] - 通过定制化连铸材料解决客户降本和轻量化痛点 [4] 技术创新与专利应用 - 累计拥有大量有效专利,应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 连铸球墨铸铁技术实现谐波减速器材料定制化开发 [8] - ADI材料采用内外部联合研发方式,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6] 机器人领域布局 - 产品覆盖谐波/RV减速器核心部件(行星架、针齿壳、刚轮) [6] - 向智元机器人供应上下肢连接件、支架、固定件等结构件 [4] - 通过产业基金(投资占比60%)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4][6] - 形成"材料-加工-关键组件"一体化能力 [6] 股东结构与资本运作 -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减持后持股比例为6% [3] - 未来根据发展需求进行投融资活动 [3] - 通过市值管理制度优化股权结构和投资者关系 [2][7] 市场拓展策略 - 聚焦高潜力机器人产业链客户 [4][10] - 构建"高效产能+市场拓展"业务模式 [10] - 深度绑定核心客户并切入高价值环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