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icon
搜索文档
楚天龙(003040) - 003040楚天龙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1
2025-07-21 21:21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21 日,地点通过通讯方式,接待人员有董事、董事会秘书张丹和证券事务代表孙驷腾 [3]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天风证券、中信建投基金等约 23 家 [2][3] 嵌入式安全产品业务 - 2025 年主要市场机遇在社保和通信领域,社保卡发卡量保持行业首位且市占率持续提升,抢抓超级 SIM 卡、物联网卡市场需求,以综合业务模式巩固行业地位 [3] 人民币国际化与稳定币观点 - 推动与数字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是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之一有一定合理性,未来可能形成“数字人民币主导 + 合规稳定币补充”的多元支付生态 [4] 数币业务进展 - 系统开发业务增长快,部分系统平台交付银行运行,巩固数币硬钱包等优势领域地位,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合作,规划搭建 eSIM 管理平台和提供跨境结算方案,收入有增长但占营收比例低 [5] 海外业务布局 - 选择国内成熟验证产品出海,提升直销占比,通过组建团队和本地化服务机构开展业务,投资并购加速拓展,上半年投资 esim 平台服务合作方 [6][7] AI Agent 业务进展 - 上半年在湖北、安徽、辽宁等省份落地 AI + 政务项目,为华为参加 2025MWC 提供数字人交互系统及配套方案并获认可 [8] 公司业务展望 - 嵌入式安全产品通过综合业务模式巩固地位,争取第三代社保卡发行份额和提升高端产品竞争力,国际市场争取突破 [9] - 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业务推动 AI + 技术融合,打造行业 AI 智能体,落地更多项目并复制推广 [9] - 数字人民币业务探索推动数字货币桥等项目,打造智能合约与“ + 数字人民币”场景,推进跨境应用落地,考虑对外投资并购整合资源 [9][10]
多点开花拓场景 创新赋能促发展 数字人民币在多领域迎来快速发展
数字人民币发展进程加速 -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试点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 支持IC卡 SIM卡 手机Pay等多种形式硬钱包 [1] - 北京 广州 上海等多地发布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发展计划 推动应用场景扩容与生态优化 [1] - 数字人民币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 公共交通 促消费 智能合约等多领域迎来发展 [1] "碰一碰"功能应用 - 上海地铁"碰一碰"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 任意运营机构开立的硬钱包均可使用 [2] -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总里程达896公里 21条线路 517座车站 承担全市超77%公共交通出行量 [2] - 境外人士可通过自助终端快速申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不与身份关联保障隐私安全 [2] - 青岛地铁 苏州地铁及公交 海南公交等已全面实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 [3] 应用场景持续扩容 - 应用场景从零售支付拓展至政务服务 公共交通 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4] - 上海 浙江 山东等多地政府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拓展 技术创新及生态优化 [4] - 上半年各地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 将惠民政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4] - 北京银行落地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 期限8年 [4]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山东省推行家电 手机 汽车等换新补贴"一件事"改革 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5] - 浙江省开展"数字人民币+首发首店"场景试点 促进首店场所支付便利化 [5] 跨境支付取得突破 - 多地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6] - 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落地陕西省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业务 [6] -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在前海落地首笔大宗商品交易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支付业务 [6] - 上海支持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探索创新特色场景 [6] 未来发展前景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有望成为全球数字贸易结算新通道 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6] - 数字人民币可与碳交易 绿色消费等场景深度融合 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6] - 基于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技术将实现供应链金融 物联网支付等"自动执行"场景 [6] - 数字人民币将在跨境支付 绿色金融 智能经济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7]
便捷支付服务升级优化体验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47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基础金融服务,助力优化消费环境 [1] - 支持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提升支付便利化建设 [1] - 推进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 [1] 移动支付发展及外籍人员支付便利化 - 2019年至2025年5月,"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总交易笔数达3.79亿笔,总交易金额604.39亿元 [2] - "外卡内绑"业务总交易量为2.17亿笔,总交易金额325.24亿元,"外包内用"业务总业务量1.62亿笔,总交易金额279.15亿元 [2] - 2025年5月,"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日均交易达121.93万笔、日均交易金额1.69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倍和1.35倍 [2] - 微信支付外卡消费笔数同比增长3倍,新用户享受连续60天、每天1000元额度内消费交易手续费全免优惠 [3] - 16个境外钱包接入微信支付,覆盖8个国家和地区 [3] - 支付宝入境游客消费同比增长超2倍,"五一"假期前3天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端午假期第一天消费笔数同比增长400% [3] 支付机构创新服务 - 上海升级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支持全球入境游客用支付宝"碰一下""扫一下"办理即时退税 [4] - 上海新天地商圈商家上线"支付宝碰一下"支付,提升中外消费者支付便利性 [4]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支付机构参与 - 中国银联支撑核销国补超800亿元,直接拉动消费超5000亿元,惠及6400万名消费者 [5] - 微信支付在家电数码领域累计落实补贴超百亿元 [5] - 支付宝成为多地政府消费券主要发放平台,资金撬动比达1∶10 [6] 数字人民币升级服务 -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试点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 [7] - 境外来华人士可通过数字人民币自助终端快速申领硬钱包并充值 [7]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碰一碰"覆盖青岛、苏州、深圳、海南、北京等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地铁、公交 [8] - 硬钱包在智慧养老、校园场景等民生领域取得新进展 [8] 数字人民币应用案例 - 农行昆明分行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45.69万个、对公钱包3.24万个,拓展场景50余个 [9] - 农行昆明分行数字人民币交易笔数累计达86.7万笔,交易金额超2.4亿元 [9]
全球最大、全国首座乐高乐园开园,唯一收单合作银行是——
金融时报· 2025-07-05 12:01
乐高乐园开园情况 - 全球最大、全国首座乐高乐园于7月5日在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正式开园 [1] - 乐园专为2至12岁亲子家庭打造,包含八大主题区、超75个互动骑乘设施及表演景点 [1] - 园区内展示数千个由超8500万块乐高积木拼搭的模型,开园首日即吸引大批游客 [1] 建设银行金融服务支持 - 建设银行是上海乐高乐园项目唯一收单合作银行,提供多币种一体化支付结算平台 [2] - 支付网络覆盖"线下+线上""境内+境外""传统+数字"全场景,支持银联、VISA、MasterCard等卡种及微信、支付宝扫码 [2] - 在核心区域设置自助外币兑换机,支持多种主要货币实时兑换 [2] - 2019年起作为主要信贷合作方提供初期融资支持,2021年为项目公司开立基本户,2022年5月牵头完成首笔银团贷款协议 [2] 数字人民币应用创新 - 建设银行协助乐园全面推广数字人民币,创建大型主题乐园数字人民币典型应用场景 [3] - 双方将合作发行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持游客通过"贴一贴"完成支付 [3] 行业动态 - 暑期旅游旺季开启,上海乐高乐园成为来沪游客新目的地 [4]
数字人民币在多领域迎来快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28
数字人民币发展进程加速 -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试点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支持IC卡、SIM卡、手机Pay等多种硬钱包形式[1] - 北京、广州、上海等多地发布数字人民币试点计划,推动应用场景扩容与生态优化[1] - 数字人民币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公共交通、促消费、智能合约等多领域快速发展[1] 上海"碰一碰"应用成效 - 上海地铁"碰一碰"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任意运营机构开立的硬钱包均可使用[4] -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达896公里,覆盖21条线路、517座车站,承担全市77%公共交通出行量[4] - 境外人士可通过自助终端快速申领匿名硬钱包,保障隐私安全并提升入境便利性[4] 硬钱包产品优势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因低门槛、广覆盖、多场景特点,受境外游客及老年、学生群体青睐[5] - 青岛地铁、苏州地铁及公交、海南公交等已全面实现硬钱包受理[5] 应用场景持续扩容 - 应用领域从零售支付拓展至政务服务、公共交通、金融服务等,形成多层次格局[6] - 上海、浙江、山东等地政府积极推动场景拓展、技术创新与生态优化[6] - 山东推行家电/手机/汽车换新补贴"一件事"改革,推动惠民资金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7] 促消费与金融服务创新 - 上半年各地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融合惠民政策与科技创新[7] - 北京银行落地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期限8年,提升资金效率并降低融资成本[7] - 浙江开展"数字人民币+首发首店"场景试点,促进首店支付便利化[8] 跨境支付突破 - 多地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陕西首笔跨境支付业务落地[11]、深圳完成首笔大宗商品交易跨境支付[11] - 上海方案支持数字人民币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特色场景[11] - 数字货币桥有望成为全球数字贸易结算新通道,降低跨境成本并提升效率[11] 未来发展前景 - 数字人民币将在跨境支付、绿色金融、智能经济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12] - 智能合约技术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支付等"自动执行"场景[11] - 数字人民币将持续改变经济运行方式,构建高效便捷的数字经济生态[12]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生态持续优化
证券日报· 2025-07-02 00:49
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展与场景扩容 -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功能已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含市域线),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乘客可使用任意运营机构开立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1][2] -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承担全市超过77%的公共交通出行量,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碰一碰"已覆盖青岛、苏州、深圳、海南、北京等多地地铁和公交[2] - 多地发布数字人民币试点发展计划,如广州提出2025年6月前在民生、体育、消费等领域实现应用场景明显进展[4] 多领域应用进展 - **促消费**:上半年各地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例如深圳建设银行与福田区政府联合发放百万元红包[2] - **跨境支付**: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取得突破,如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落地省内首笔跨境支付业务,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完成首笔大宗商品交易跨境支付[2][4] - **政务服务**:应用场景从个人消费扩展至薪资发放、普惠贷款、财政税收等对公和政务领域[4] 技术特点与功能创新 - 数字人民币支持无网地区离线支付,硬钱包"碰一碰"功能拓宽支付场景[3] - 大额可溯、预付资金按次解锁等功能在反洗钱和资金监管中发挥作用[3] - 智能合约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碳交易等"自动执行"场景[5] 政策支持与生态建设 - 上海发布行动方案支持数字人民币运营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特色场景[4] - 试点地区通过"差异化探索"形成"一城一策"的生态多样性,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5] - 数字人民币与小微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5] 专家观点与未来趋势 - 专家认为数字人民币呈现"场景扩容+技术深化"双轮驱动特点,跨境支付、公共交通、政务服务是亮点领域[3][4][5] - 未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或成全球数字贸易结算新通道,智能合约将推动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创新[5]
数字人民币新消息,“碰一碰”试点扩容!
券商中国· 2025-06-30 07:21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试点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 - 6月28日起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功能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含市域线)支持IC卡、SIM卡、手机Pay等多种形式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快速过闸 [1] - 此前6月14日上海磁浮线已首度试点银行卡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刷卡过闸功能原计划逐步推广至全线网实际推广时间不到一个月 [2][3] - 新功能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任意运营机构开立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均可使用 [4]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应用优势 - 境外来华人士可通过数字人民币自助终端快速申领硬钱包无需关联身份信息保障隐私安全 [5] - 硬钱包使用门槛低覆盖人群广特别受境外游客、老年人和学生群体青睐 [7] - 支持手机无网无电状态下使用涵盖IC卡、手机Pay、SIM卡及可穿戴设备等多种形式 [10]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及试点意义 -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达896公里含21条线路、517座车站承担全市超77%的公共交通出行量 [6] - 新支付功能为入境旅客提供便利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游客激发城市活力 [6] - 磁浮线是境外旅客进入城市的"第一站"试点采用进站消费模式快速验证并完成扣款 [11] 多地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 上海、浙江、山东等地政府上半年密集推动数字人民币场景拓展和技术创新 [12] - 上海方案支持数字人民币运营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特色场景 [12] - 山东方案明确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动惠民资金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 [12] - 浙江方案鼓励"数字人民币+首发首店"场景试点促进首店支付便利化 [12]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当前数字人民币面临用户习惯培育和跨境互联互通等挑战 [13] - 需结合法定货币权威性与场景需求灵活性以释放最大价值 [13]
今起,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扩至上海地铁全线
第一财经· 2025-06-28 20:28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试点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 - 数字人民币"碰一碰"过闸功能已扩展至上海轨道交通全线网(含市域线),支持IC卡、SIM卡、手机Pay等多种形式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快速过闸 [1] - 该功能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乘客可使用任意运营机构开立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乘坐上海地铁 [1] - 境外来华人士可通过数字人民币自助终端快速申领硬钱包并充值,不与使用者身份关联,保障隐私安全 [1]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及影响 -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896公里,拥有21条线路、517座车站,承担全市超过77%的公共交通出行量 [1] - 新支付功能的全面试点将极大方便入境抵沪旅客的交通出行,优化上海营商环境并吸引国际游客 [1]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特点及应用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具有使用门槛低、覆盖人群广、场景应用多等特点,受到境外游客及老年、学生人群欢迎 [2] - 在公共交通领域,"碰一碰"功能已覆盖青岛、苏州、深圳、海南、北京、上海等多地的地铁、公交 [2] 中国人民银行及运营机构的后续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指导运营机构发挥技术、资源、场景拓展优势,提供丰富多元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2] - 持续助力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便捷高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并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2]
数字人民币产品升级体验优化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6
数字人民币APP1 2版本升级 - 首页布局调整 将高频使用的"存银行"功能由钱包卡片背面调至正面 交易功能区展示"收付钱""转钱""充钱包""存银行"四项功能入口 [1] - 钱包背面升级为业务运营机构运营阵地 管理功能前置至一级菜单 操作链路缩短实现一键直达 [1] - 新增钱包切换操作入口 支持快速调整钱包顺序 左滑右滑可快速进入钱包列表页面 [1] 用户体验优化 - 版本更新后用户可更直观访问重要功能 体现开发者对用户反馈的重视 [2] - 自2022年1月上架以来保持月均1次迭代频率 3年共推出45个版本 [2] - 硬钱包注销流程优化 支持在丢失或损坏情况下通过APP完成注销操作 [2] 应用场景拓展 - 硬钱包在智慧养老场景推出穿戴设备 老年证结合的可视硬钱包 校园场景支持校内消费及公共交通支付 [3] - 下一步将支持离境退税"即买即退" 便利境外来华人员支付 [3] - 企业支付领域已形成非税缴纳 B2B支付 供应链金融等可复制模式 跨境业务形成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和双边合作模式 [3] 行业发展建议 - 业内人士呼吁加大支持力度和法律保障 加快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 [4] - 市场化机制可吸引更多商家接受数字人民币 扩大应用场景 [4] - 政策扶持和创新激励措施有助于激发市场参与者积极性 促进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 [4]
数字人民币试点,最新动态!
证券时报· 2025-06-18 13:19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 - 数字人民币试点已进入"场景深耕"阶段 未来将聚焦跨境支付、产业互联网、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 [2] - 深圳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近3000万个 其中2025年以来新增近100万个 全市200多万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 [3][4] - 上海磁浮线首度试点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刷卡过闸 支持银联、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等主流支付方式及多种形态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5][6][7] 应用场景创新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覆盖IC卡、手机Pay、SIM卡及可穿戴设备 支持无网无电状态使用 已应用于青岛地铁、苏州地铁及公交、海南公交等公共交通场景 [7] - 上海计划将磁浮线试点经验逐步推广至地铁全线网 磁浮线采用进站消费模式 闸机快速验证并完成扣款 [6][7] - 深圳将扩大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消费与支付、预付式经营等场景应用 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研究 [4] 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 上海支持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探索特色场景创新 [9] - 山东推行家电、手机、汽车换新补贴"一件事"改革 推动惠民政策资金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 [9] - 浙江开展"数字人民币+首发首店"场景试点 促进首店场所支付便利化 [9] 行业挑战与机遇 - 数字人民币面临用户习惯培育、跨境互联互通等挑战 需结合法定货币权威性与场景需求灵活性释放价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