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分析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广立微
2025-11-01 20:41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三季度营收为1.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7.3%[2] *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4.2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8.9%[2] * 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为2133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12倍[2]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3700.02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8倍[2] * 业绩增长核心原因是硬件收入恢复增长以及软件收入高速增长[2] * 期间费用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前三季度期间费用总额为3.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7%[6] 业务结构分析 * 三季度软件业务收入为8000多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12倍,占单季度收入比重43.2%[3] * 三季度硬件业务收入为980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1%,占单季度收入比重54%[3] * 前三季度软件业务总收入为1.7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1倍(翻番),占累计收入比重40.8%[4] * 前三季度硬件业务营收为2.51亿人民币,共验收确认58台设备,同比增长26%,占累计收入比重58.8%[5] * 软件业务内部构成:良率服务项目收入约550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倍),EDA软件工具授权收入3600多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4.4%),DFT业务收入400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05倍),数据分析软件收入3800多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64倍),并购的硅光PDA业务(Luceda)收入500万人民币[5] 运营与订单情况 * 公司9月底员工数为771人,较年初的635人增加130多人[6] * 公司未来一两年将加大投入,偏重业务拓展而非短期利润[7] * 三季度新签订单超过4亿人民币,其中硬件业务(WAT测试设备)新签70台,订单规模约3.05亿,软件业务新签订单超过1亿[7] * 前三季度累计新签订单超过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1.15倍[8] * 截至9月底,在手订单总量超过7.2亿人民币,其中WAT测试设备在手订单144台,价值超过5.5亿,软件业务在手订单约1.63亿[9] 客户与市场动态 * 软件业务增长动力包括下游客户对先进制程产能和良率提升的需求增加,以及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渗透率提升[10] * 三季度主要订单来源包括杭州积海、武汉新芯等客户,华虹的订单预计在四季度体现,中芯国际的订单主要来自北京创新中心[11] * 北京地区(包括中芯京城、中芯北方、北京电控、永新科技等主体)订单势头强劲,三季度末在该区域订单已超过1亿人民币[15][16] * 深圳、东莞地区的订单量目前不大[18][19] * 中美关系变化尚未直接导致客户采购策略的即时转变,但订单本身在加速[41] * 海外业务(如三星)因贸易关系阻碍,短期内大幅增长不现实,未来将通过并购的Luceda渠道协同拓展[43] 毛利率与成本控制 * 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的软件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与产品制程先进度无直接关联[20] * 硬件业务毛利率受部件采购价格(如长川科技的产品因采购量增加价格有所下降)和产品结构影响[20] * 公司已开始关键部件(如SMU)的国产化替代,但批量采购后的成本节约对毛利的积极影响预计在明年体现[37][38] 现金流与存货 * 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主要原因是公司重心在业务拓展和拿单,对尾款催收工作有所忽略,以及硬件部件采购付款周期短(货到一个月内付款)导致现金流出较快[33][34] * 截至9月底存货约2.9亿人民币,主要包括已交付待验收的机台(近30台)和仍在组装调试的在产品(约50台,价值1亿多)[35] * 公司预计四季度现金流状况将扭转[34] 并购整合与未来规划 * 8月并购的比利时硅光EDA公司Luceda目前整合初期,收入平稳,两个月并表收入约500万人民币,预计全年节奏类似[5][31] * 与Luceda的协同规划包括:通过既有客户互相赋能开拓市场、未来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本地化运营、软硬件技术融合(如与浙江大学联合实验室开发硬件、EDA工具模块对接)[22][29][30] * 公司向设计端拓展的策略是以DFT工具为牵引,围绕客户痛点提供包含布线布局、设计服务、模拟验证等环节的“工具包”或整体项目解决方案[26][27] * 公司对全年业绩保持年初指引(营收7亿人民币,利润1亿人民币)的信心,并认为能够超预期完成,但对明年预期尚需时间明确[49][51] * 公司认为新的投资周期正在出现,对软件业务(良率、数据分析、DFT、PDA)的长期增长充满信心[46]
突发!传数据分析巨头 SAS 退出中国。网友:国产软件机会来了?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1-01 13:51
【导读】:官网简体中文页面消失、研发中心关闭、员工全员离职,这家曾与谷歌齐名的"最佳雇主"正在快速抹去它在中国市场的痕迹。 SAS 退出中国,一个时代的落幕 全球知名数据分析软件厂商 SAS(塞仕软件)被曝将全面退出中国市场。据社交媒体爆料,SAS 中国区已启动全员裁员,公司法人主体正在注销流程中。 "SAS 中国注销,一个不留。" 这是近期在小红书上传出的消息。 多位网友指出,SAS 中国区自 10 月中旬已开始全员裁员,要求员工在 10 月底前完成离职手续。 SAS 自 1976 年在美国创立以来,长期是全球商业智能和分析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被誉为"全球 500 强背后的管理大师",其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风控、医 疗健康等关键领域。 还有网友表示:" 我认识有在北京这边的公司上班的,30 日中午左右突然通知的,公司关闭,网都上不去了,好多员工都吃不下饭了,有几个还哭了,特别突 然…… " 此外,SAS 全球官网的变动更加印证了退出传闻: > 所有简体中文内容已被移除 ,语言选项中的"简体中文"入口消失,办公室地点列表中的中国区域信息也被清空。 | Software | Learn | Support ...
跨境电商 “无票免税” 政策适用条件是什么?专优企可协助企业规划税务方案
搜狐财经· 2025-10-30 23:02
香港公司利得税是影响企业利润的关键税种,2025 年香港税务局发布《2025/26 课税年度利得税修订条 例》,围绕税率调整、优惠范围扩展与合规监管强化三大方向更新政策。不少香港跨境电商企业因未及 时掌握变化,可能错失税收红利或面临合规风险。专优企结合新规细则,拆解核心变化与应对要点。 税率结构与优惠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企业税负,需重点关注分层税率变化与新增优惠适用条件。 1、利得税两级制税率微调,中大型企业税负略有上升 2025/26 课税年度,首 200 万港元应纳税所得额仍按 8.25% 税率征收(与 2024 年一致),超过 200 万 港元的部分税率从 16.5% 上调至 17%(仅增加 0.5 个百分点)。例如,某香港电商企业年利润 500 万港 元,2024 年需缴税(200 万 ×8.25%+300 万 ×16.5%)=66 万港元,2025 年需缴税(200 万 ×8.25%+300 万 ×17%)=67.5 万港元,税负增长幅度较小。 跨境电商 "无票免税" 政策适用条件是什么 监管强化要求企业更注重申报细节与凭证留存,避免因操作不当面临处罚。 1、新增 "跨境电商交易信息专项披露" 要求 ...
纳指两连跌,科技股遭遇“获利了结”,Palantir“六连跌”成“做空焦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08:37
市场表现 - 科技股抛售潮延续至第二日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两日累计跌幅达2.1% [1] - 标普500指数连续第四日下跌 道指波动幅度连续五个交易日不足0.1% 创1994年以来最长记录 [1][4] - 标普500指数11个板块中有7个上涨 资金从科技股转向价格更便宜领域 [4] 个股动态 - Palantir股价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跌 创2024年4月以来最长连跌纪录 市值蒸发730亿美元 [1] - Palantir从近期高点回落超18% 跌入技术性回调区间并退出美股市值前20大公司 [5] - 苹果股价下跌2% 美光科技下跌4% [3] - Palantir今年迄今涨幅仍达106% 保持标普500指数涨幅最大成份股地位 [8] 估值分析 - Palantir预期市盈率达193倍 估值在同行中处于高位 [6] - 香橼研究认为Palantir合理估值应为40美元 较当前股价存在显著下行空间 [5] - 市场担忧科技股价格反映过于激进的增长预期 存在估值脆弱性 [4] 做空活动 - 做空机构香橼发布报告指Palantir股价脱离基本面 [3] - Palantir股价回调使做空者获得超16亿美元账面利润 但年内仍累计亏损45亿美元 [7] - 空头头寸占流通股比例从一年前近5%降至约2.5% [8] - 6月初以来空头头寸增加约1000万股 做空力量可能重新集结 [9] 行业观点 - 本轮抛售无单一催化剂 部分投资者将下跌归因于OpenAI CEO关于AI泡沫特征的言论 [1] - 分析师认为抛售是市场对高估值股票的重新定价 高贝塔系数科技股跌幅更为显著 [3] - 投资者对科技股长期前景保持乐观 认为强劲盈利增长构成核心支撑 [4]
广立微20250818
2025-08-18 23:10
**广立微 20250818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通过并购比利时鲁西达公司获得全球领先的器件仿真、链路仿真及 PDK 服务能力,巩固光通信领域技术领先地位[2] - 硅光技术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 2033 年保持 45%以上增速[2][6]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海外企业布局硅光全产业链,完善从器件建模到制造端良率分析的全方位产品线[2][6] **2 财务及业务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2 亿元(+15%),净利润 2.8 亿元(+20%)[3] - 软件业务增长超 50%,硬件业务增长 38%,整体营收增速恢复至 43%以上[2][20] - 新签订单 3.1 亿元(+60%),在手订单接近 5 亿元(硬件 3.5 亿,软件 1.46 亿)[2][22][23][24] - DFT 业务上半年营收 3,000 多万元(同比翻倍),但受大单影响毛利率下降[26] - 数据分析软件收入 2,000 多万元(+2.5 倍),全年目标 5,000 万元有望超额完成[29] **3 并购鲁西达公司详情** - 并购背景:应对光通信市场增长及硅光技术潜力,解决传统 EML 技术良率低、成本高问题[4][5] - 并购影响:获得全球领先的器件仿真、链路仿真及 PDK 服务能力,布局专用 PDA 软件蓝海市场[5][8] - 并购后整合计划:以鲁西达为技术支点,通过后续并购健全工具链,目标 3-5 年内营收达 2 亿美元[9][12][14] - 并购风险:欧盟和比利时政府已批准协议,无取消风险[7] **4 技术及产品进展** - 硅光技术:EML 与硅光结合实现一体化封装,提升传输速率和计算效率[5][6] - DFT 工具开发:新成立广立信创团队,预计年底推出多款 DFT 工具[27] - DFM 工具:正在武汉星星、华丽等大厂试用,CMP 工具已下单[28] - AI 赋能:AI 和 LLM 大模型提升数据分析软件客户粘度,license 数量从 100 套增至四五百套[29] **5 市场拓展及挑战** - 海外市场:硬件在韩国遇阻,软件通过鲁西达渠道推广,计划推出光芯片数据分析软件[34] - 国内晶圆厂合作:针对中国工艺特色研发,消除外资公司工艺参数敏感性担忧[10] - 竞争格局:新思为最大竞争对手,但鲁西达在电路仿真和 PDK 领域优势明显[17] **6 未来规划** - 3-5 年目标:通过并购整合成为全球唯二具备完整硅光工具链的企业[13][14] - 收入模式:短期以 license 为主(70%),design service 占 20%-30%,长期发展 royalty 模式[15][16] - 人员规划:年底总人数预计达 800 人,新增人员集中在 AE 部门和 DFT/DFM 开发团队[34][35] **7 其他重要信息** - WAT 设备上半年签单 56 台(去年同期 35 台),全年出货量预计超预算 10%-20%[30] - PCM 业务尚未贡献收入,预计 2025 年 Q3/Q4 评估订单可能性[33] - 股权激励方案调整:因 2025 年营收目标难达成,股份支付费用减少[21]
数据龙头Palantir(PLTR.US)盈利动能强劲,本季营收预增38.6%超同行
智通财经· 2025-08-04 12:10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季度营收达8.839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2.5% 同比增长39.3% [1] - 订单金额与EBITDA两项核心指标大幅超越市场预期 [1] - 本季度预计营收同比增长38.6%至9.396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0.14美元 [1] 业绩稳定性与同业对比 - 过去两年仅有一次营收未达预期 平均超预期幅度达2.6% [4] - 同业公司MicroStrategy营收同比增长2.7% 超预期1.2% 财报后股价下跌8.7% [4] - 同业公司康沃系统营收增长25.5% 超预期5.2% 推动股价单日上涨18.2% [4]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过去一个月股价逆势上涨11.5% 同期行业板块平均下跌5% [4][5] - 当前股价155.16美元 显著高于分析师平均目标价113.54美元 [5] - 市场对短期估值存在分歧 新季度财报表现将成为验证成长性关键节点 [5] 行业环境 - 数据分析软件企业呈现分化态势 市场反应冷热不均 [4] - 数据与分析软件板块整体承压 受全球经济健康度、关税政策及企业税改议题影响 [4]
市盈率高达520倍!Palantir(PLTR.US)股价“狂飙”,跻身美国科技公司市值TOP10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09 11:59
市值表现与排名 - 数据分析软件供应商Palantir市值达2810亿美元 超越赛富时(2680亿美元) 成为美国市值前十大科技公司之一[1] - 公司股价周四大涨约8% 过去一年上涨五倍 2025年迄今上涨58% 有望连续第二年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好的成分股[1] - 市值今年已超越传统科技巨头思科和IBM 当前市值排名前十的科技公司中微软(3.3万亿美元)居首 苹果和英伟达紧随其后[1] 业务发展情况 - 美国政府业务上季度增长45% 达3.73亿美元 其中包括为美国陆军建造人工智能系统的1.78亿美元合同[2] - 首席执行官强调国防业务获得认可 部分硅谷前批评者已转变观念并开始效仿公司做法[2] - 国际业务销售额出现放缓 令部分投资者感到恐慌[3] 财务指标对比 - 公司历史市盈率达520倍 预期市盈率近200倍 市销率达90倍 远高于其他大型科技股[2] - 其他十大顶级科技公司平均历史市盈率约58倍(博通和特斯拉约160倍) 预期市盈率平均约37.5倍(特斯拉137倍) 市销率均值10.2倍(英伟达22倍最高)[3] - 赛富时营收为Palantir的10倍以上 预计未来四个季度仍将保持这一差距[2] 市场反应与挑战 - 股价在公布第一季度业绩后暴跌逾12% 尽管营收超过预期[3] - 杰富瑞分析师指出基本面活跃但估值不合理 给予相当于"卖出"的评级[2] - 公司面临市场预期加速上升带来的巨大挑战 尽管科技股整体受关税不确定性和经济放缓担忧拖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