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开盖
搜索文档
小瓶盖拼出世界地图 双赛道布局未来增长 英联股份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打造复合集流体新增长极
中国证券报· 2025-10-09 05:53
公司核心战略 - 公司实施“快消品金属包装+新能源材料复合集流体”双驱动发展战略 [1] - 公司目标是将复合集流体产业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 [1] 传统主业:易开盖业务 - 公司是全球易开盖龙头企业,产品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公司是A股唯一上市的易开盖制造商,客户包括雀巢、可口可乐、百威啤酒、伊利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2] - 汕头智能化生产基地的食品盖车间规划14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达100亿片 [2] - 每条生产线每分钟产出2000片,每条线一天产出240万片 [2] - 生产基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物流,原材料到成品入库五分钟必达 [2] - 公司在特定工艺上领先,如能生产保证网球桶内压力的易开盖 [3] - 公司预计在易开盖领域仍可维持增长,保证发展基本盘 [3] 新业务:复合集流体 - 公司于2023年2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进军复合集流体产业 [4] - 复合集流体是“三明治结构”新型材料,用于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4] - 行业观点认为复合集流体优势包括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显著降本、提高电芯安全性 [4] - 江苏英联是复合铝箔、复合铜箔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组长单位 [5] - 公司与日本爱发科成立联合研究院,共同推进技术创新 [5] 新业务进展与产能布局 - 复合铝箔已实现批量化生产,复合铜箔产业化在即 [6] - 公司产品已进入下游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等客户测试反馈,并与头部客户深度合作 [6] - 公司已获得韩国客户U&S ENERGY批量生产订单 [6] - 公司投资30.89亿元在江苏高邮建设复合集流体项目,计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和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 [7] - 项目达产后年产能预计达1亿平方米复合铝箔、5亿平方米复合铜箔 [7] - 江苏英联总部基地已于今年7月落成,为大规模量产做好准备 [7] - 公司正开发用于固态电池的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并已与头部汽车公司开展技术合作 [7]
英联股份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打造复合集流体新增长极
中国证券报· 2025-10-09 04:47
这个智能化生产基地不仅实现了产线的自动化,整个基地的物流也实现了自动化,原材料从仓库到产 线,制成成品后再进入仓库形成了无人化、自动化生产,而且智能高效,五分钟必达。 ● 本报记者 万宇 在英联股份的展厅里,一张用银色易拉罐瓶盖拼成的世界地图横亘于墙,上面点缀着红色的易拉罐瓶 盖,代表着公司易开盖产品已经进入的国家和地区,红色印记遍布各大洲。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优质 设备,英联股份已经成为全球易开盖龙头企业。 在传统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英联股份顺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进军复合集流体领域,并成功 在该行业站稳脚跟。英联股份董事长翁伟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介绍,将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紧抓市场机遇,持续推动"快消品金属包装+新能源材料复合集流体"双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将复合集流 体产业打造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传统主业根基稳固 引领行业发展 凭借着在制造业领域深厚的积累和经验,以及敢为人先的魄力,英联股份从生产易开盖的小工厂,发展 成为全球领先的专业易开盖制造商,是唯一一家在A股市场上市的易开盖制造商,可以为客户提供用于 饮料、食品、婴儿配方奶粉等易开盖产品,是雀巢、亨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百威 ...
证券代码:002846 证券简称:英联股份 公告编号:2025-07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3 07:44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A股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1]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 同比增长10.9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17.78万元 同比增长404.18%[5] - 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净利润1,961.63万元 同比增长727.92%[5] - 海外市场实现出口收入3.52亿元 同比提升8.23%[6] - 罐头易开盖产能充分释放 营收规模同比增长29%[6] 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坚持金属包装制品与复合集流体双轮驱动战略[5] - 易开盖工厂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产能释放 品牌优势显现[5] - 复合集流体项目已有5条复合铜箔产线和5条复合铝箔产线完成厂房规划建设[6] - 复合铜箔复合铝箔产品正处于送样测试反馈阶段[6] - 开发固态电池相关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产品[6] - 拟投资9.18亿元建设罐头易开盖制造项目 扩大经营规模[7] 资本运作事项 - 正在筹划全资子公司增资扩股事项 具体方案仍在论证中[2] - 研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处于前期可行性论证阶段[2]
英联股份上半年净利增长404%,双主业稳健发展,复合集流体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2: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10.97% [1] - 净利润2517.78万元,同比增长404.18% [1] - 扣非净利润1961.63万元,同比增长727.92% [1] - 出口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8.23% [1] 业务运营 - 金属包装制品与复合集流体板块双轮驱动战略 [1] - 汕头基地主要生产干粉易开盖和罐头易开盖 [1] - 扬州基地主要生产饮料易开盖 [1] - 罐头易开盖营收规模同比增长29% [1] - 通过精益管理实施降本增效和成本控制 [1] 新能源材料布局 - 复合集流体被列为战略发展重心 [2] - 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专注于复合铝箔/铜箔研发生产 [2] - 项目总投资30.89亿元,达产后年产能预计达1亿㎡复合铝箔和5亿㎡复合铜箔 [2] - 现有5条复合铜箔产线和5条复合铝箔生产线 [2] - 正在开发固态电池相关的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产品 [2] 战略合作进展 - 2025年3月与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合作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复合集流体材料 [3] - 2025年4月与消费电池头部企业达成消费电池领域战略合作意向 [3] - 2025年8月与知名圆柱电池企业签署复合集流体材料制备及技术开发合作协议 [3]
英联股份(002846):开辟复合集流体+金属负极,乘锂电新材料发展之强风
国盛证券· 2025-08-03 19:12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2025-2027年PE为171.4x/82.5x/42.4x [4][66] - 核心观点:传统易开盖业务提供稳定基本盘,复合集流体+锂金属负极打造新增长曲线 [1][13] - 2025H1预计营收10.7-11.3亿元(+9.9%-16.0%),归母净利2300-2800万元(+360.6%-460.7%) [1][21] 主营业务分析 - 易开盖业务覆盖干粉/罐头/饮料三大类,客户包括王老吉、雀巢、伊利等知名企业 [1][12][15] - 2018-2023年金属包装行业营收CAGR 6.23%,预计2023-2028年全球包装市场CAGR 3.9% [1][16][42]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3.2%(2024年),毛利率17.5%显著高于国内6.2% [26][28] 新能源业务布局 复合集流体 - 已建成5条复合铝箔+5条复合铜箔产线,规划总产能6亿平方米 [54][55] - 与韩国U&S ENERGY签订三年独家供应协议,2025年订单300万㎡ [55] - 工信部电池安全新规(2026年实施)将加速行业技术升级 [49] 锂金属负极 - 理论比容量达3860Ah/g,是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 [56][60] - 采用蒸镀工艺研发一体化材料,已向头部车企/电池厂送样测试 [60][62] - 适配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已实现400Wh/kg+产品 [61][6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3.6/30.1/39.4亿元(+16.7%/27.6%/30.9%) [4][64] - 锂电池业务收入占比将从2025年1.6%提升至2027年22.1% [63][64] - 归母净利0.39/0.81/1.57亿元,2025年扭亏为盈(+198%) [4][63]
英联股份复合集流体总部基地落成 新能源材料业务加速兑现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21:2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实施"快消品金属包装+新能源材料复合集流体"双驱动发展战略,江苏英联总部基地落成标志着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1] - 在稳健经营快消品金属包装易开盖业务的同时,持续推动复合集流体业务,落实双主业经营模式 [1] - 江苏英联总部基地落成推动企业向"全球领先的复合集流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标迈进 [3] 新能源材料业务进展 - 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聚焦复合铜箔、复合铝箔研发生产,组建博士、硕士领衔的技术团队,覆盖真空物理、光学膜等专业领域 [1] - 已成功研制出PET、PP基复合铜箔及复合铝箔,产品进入下游客户验证阶段 [1] - 2024年12月斩获韩国客户U&SENERGY批量订单 [1] - 产品已深入下游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客户测试反馈,与部分头部客户取得深度合作 [2] - 与广州某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于2025年3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复合集流体一体化新型材料 [2] 产能与技术布局 - 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复合集流体项目总投资30.89亿元,规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与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 [1] - 达产后年产能将达1亿㎡复合铝箔与5亿㎡复合铜箔 [1] - 在固态电池应用领域深入推进,开发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与头部汽车公司开展技术合作 [2] - 依托蒸镀工艺技术储备优势,结合固态电池领域前瞻性布局,材料测试持续进行 [2] 产业链协同 - 总部基地落成庆典汇聚行业专家与上下游企业,通过技术论坛与产品发布促进材料工艺、生产设备深度交流 [3] - 助力国产材料提升国际竞争力 [3]
英联股份江苏总部基地落成在即 双主业战略再添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0:14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实施"快消品金属包装+新能源材料复合集流体"双驱动发展战略,江苏英联总部基地落成标志着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2] - 在稳健经营快消品金属包装业务的同时,持续推动复合集流体业务,落实双主业经营模式 [3] - 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聚焦复合铜箔、复合铝箔研发生产,组建博士、硕士领衔的技术团队,覆盖真空物理、光学膜等专业领域 [3] 新能源业务进展 - 已成功研制PET、PP基复合铜箔及复合铝箔,产品进入下游客户验证阶段,并于2024年12月获得韩国客户U&SENERGY批量订单 [3] - 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复合集流体项目总投资30.89亿元,规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与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达产后年产能将达1亿m²复合铝箔与5亿m²复合铜箔 [3] - 复合铝箔已引进5条日本爱发科生产线,复合铜箔已有5条采用"磁控溅射+水电镀"两步法工艺的生产线落地 [4] 技术合作与研发 - 与广州某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某消费电池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下一代电池技术及消费电池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4] - 研发的复合集流体材料在固态电池应用中已进入测试阶段,计划1年内向客户交付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 [4] - 参与起草国内首个《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铜箔》团体标准,联合57家产业链企业攻克延展性、界面结合力等量产技术瓶颈 [6] 产能与产业链协同 - 江苏英联总部基地为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推动企业向"全球领先的复合集流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标迈进 [5] - 庆典汇聚行业专家与上下游企业,通过技术论坛与产品发布促进材料工艺、生产设备的深度交流,助力国产材料提升国际竞争力 [5] - 项目落地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依托当地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与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储能电池产业集群效应 [5]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总部基地启用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技术突破的行业新起点 [6] - 加速扩展复合集流体在液态电解质电池、固态电池、消费类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完善产业布局 [6] -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快消品包装领域巩固领先地位的同时,加速新能源材料赛道的产业化布局 [6]
基金最新调仓路径浮现,这些股票受追捧!
券商中国· 2025-04-10 17:06
市场资金动向 - A股市场波动加剧,资金风险偏好显著分化,业绩高增长标的成为机构布局焦点[1][2] - 防御属性突出的红利资产、消费板块及政策受益方向再度受到资金关注[2] - 4月8日利民股份、英联股份等多只业绩高增股收获涨停,资金抢筹迹象明显[2] 业绩高增长公司 - 广大特材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增幅中值为1504.79%[2] - 利民股份预计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85.99%-1199.85%,主导产品价格上涨和销量增加带来利润增长[2][3] - 英联股份预计首季实现净利润750万-1100万元,同比增长459.28%-720.28%,市场拓展成效显现[4][5] 基金持仓变化 - 11家公募基金新进英联股份,合计持股158.1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153%,持股市值约1300万元[8] - 利民股份年末有59只公募基金合计持有639.3759万股,较三季度仅2只基金持仓大幅增加[9] - 易方达基金经理杨宗昌在2024年下半年减持利民股份,转向电子、传媒等成长板块[9][10] 机构配置策略 - 业绩确定性仍是选股核心变量,具备技术壁垒或政策红利的细分领域龙头有望走出独立行情[6] - 华宝基金建议关注大金融地产链、新消费、央企重组三大方向[11] - 金鹰基金建议关注内需方向和红利资产,专项债等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持续加码[11] - 摩根资产管理建议关注供应链全球无备份行业、新兴产业及防御属性板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