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搜索文档
单季度合计超500条!跨境ETF溢价风险被密集提示,美日主题产品成“高发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8 21:33
2025.11.18 "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近期,这样的风险提 示公告在跨境ETF中密集刷屏。据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四季度以来,有33只产品合计发布超过500条溢 价风险提示,其中11只产品预警次数超过20次,美日主题产品成为溢价"高发区"。 多只产品保持高溢价状态,甚至频频出现临时停牌情况。如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的 IOPV溢价率连续25个交易日保持在10%以上,仅11月就连续12个交易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的公 告。 与高溢价相伴生的,是跨境ETF赛道的爆发式增长,年内整体规模增幅近117%,远超A股ETF同期增 速。随着近来海外市场出现震荡调整,叠加市场对AI泡沫的热议,这场跨境投资热究竟是资金对海外 资产的迫切追逐,还是暗藏风险的"价格泡沫"? 美日跨境ETF"高烧不退" 11月18日早盘,景顺长城基金一则公告揭开了当前跨境ETF市场的热度一角。公告内容显示,景顺长城 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因此 开市停牌一小时。 据第一财经统计,这是该基金自月初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2则关于 ...
高溢价警报频响难挡狂热,跨境ETF规模年增117%
第一财经· 2025-11-18 19:22
跨境ETF市场高溢价现象 - 四季度以来,全市场至少有33只跨境ETF产品累计发布超过500条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11只产品预警次数超过20次 [1][2][3] -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的IOPV溢价率连续25个交易日保持在10%以上,11月连续12个交易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 [1][3] - 截至11月18日,有9只跨境ETF的IOPV溢价率高于5%,前一日则有21只,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和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的溢价率持续处于高位 [2][3] - 美日主题产品成为溢价"高发区",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分别以39条、34条预警居前 [3] 跨境ETF规模增长与市场热度 - 截至11月17日,跨境ETF总规模达到9202.88亿元,较去年底的4242.2亿元增长近117%,远超A股股票型ETF同期约28%的增速 [5] - 百亿元规模以上的产品从11只翻倍至22只,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达845.76亿元,多只港股相关产品规模突破420亿元 [5] -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博时标普500ETF等聚焦美股市场的基金规模超200亿元,分别为296.47亿元、221.2亿元 [6] - 投资范围从早期的港股、美股为主拓展至全球多元化布局,包括法国CAC40、德国DAX、巴西IBOVESPA等指数,首批投资巴西的跨境ETF一日售罄,配售比例均不到12% [6] 高溢价成因分析 - 核心矛盾在于QDII额度"瓶颈"与资金需求的错配,标的指数的稀缺性、外汇波动预期及短期市场炒作行为加剧了供需失衡 [5] - 溢价本质是价格泡沫而非价值增长,一旦市场情绪降温、资金撤退,溢价空间将迅速收敛,高位接盘的投资者将直接承受价格下跌损失 [3] - 11月10日起,6只ETF产品正式纳入"南向ETF通"名单,首次纳入包含40%非港股资产的ETF,标志着跨境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6] 海外市场波动与AI产业争议 - 截至11月17日,纳斯达克指数月初以来累计跌幅达4.29%,日经225指数18日重挫3.22%,创4月10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月内累计跌幅超7% [7] - 18日跨境ETF成为ETF跌幅榜"重灾区",跌幅前20名中跨境产品占比近半,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以-4.99%领跌 [7] - 市场对AI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升温,机构认为当前科技行情主要集中在优质大市值头部个股,美股可能会经历一段泡沫化过程 [7][8] - 多数机构对短期调整后的美股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AI繁荣的大逻辑暂时没有改变,在财政和货币"双宽松"、科技投资持续的环境下,美国信用周期和盈利可能会继续向上 [9]
跨境ETF密集发布溢价提示 需求升温刺激规模翻倍扩张
证券时报· 2025-11-17 06:36
跨境ETF市场近期表现 - 多只跨境ETF在二级市场出现阶段性溢价,引发市场关注 [1] - 上周多只跨境ETF发布溢价公告,涉及美股、日股等多个主题,包括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南方标普500ETF、鹏华道琼斯工业平均ETF、国泰纳斯达克100ETF等产品 [2] - 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在11月14日午间收盘时二级市场价格较参考净值出现6.66%的偏离,易方达日经225ETF同一时间溢价幅度达6.01% [2] 溢价现象成因与特点 - 跨境ETF的跨时段估值机制叠加结构性资金流动,使得"价格先行、净值滞后"的短期错配更易出现 [1][3] - 在交易频率较高、情绪波动较强的阶段,"偏离—回归—再偏离"的结构可能反复出现 [3] - 溢价收敛节奏受申赎效率、市场情绪及外部环境影响,QDII额度的总量与分配节奏是影响申赎效率的重要变量 [1][3] - 海外市场波动、汇率变化、成份股流动性等外部因素也会通过净值回补节奏影响溢价的收敛速度 [3] 行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 跨境ETF最新规模为9237.82亿元,较年初的4240.1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4] - 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为代表的多只产品规模均已突破400亿元 [4] - 港股类ETF在增量分布中尤为突出,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科技30ETF、港股通非银ETF、香港证券ETF等产品年内规模增量均超过200亿元 [5] - 新成立的跨境ETF持续积累份额,为赛道注入新的增量动能,产品体系呈现梯度化特征 [5]
跨境ETF溢价频现:交易活跃度抬升,赛道加速扩容
证券时报· 2025-11-16 11:25
跨境ETF市场近期表现 - 多只跨境ETF在二级市场出现阶段性溢价,引发市场关注 [1] - 交易情绪升温导致多只跨境ETF密集发布溢价公告,涉及美股、日股等多个主题,例如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在11月14日午间收盘溢价达6.66%,易方达日经225ETF溢价幅度达6.01% [3] - 热门主题与成交活跃品种的价格偏离较为明显,反映出场内资金在跨境资产上的交易热度处于较高水平 [3] 溢价现象成因与机制 - 跨境ETF的跨时段估值机制叠加结构性资金流动,导致"价格先行、净值滞后"的短期错配更易出现 [2][4] - 溢价收敛节奏受申赎效率、市场情绪及外部环境影响,QDII额度的总量与分配节奏是影响申赎效率的重要变量 [2][4] - 在交易频率较高、情绪波动较强的阶段,"偏离——回归——再偏离"的结构可能反复出现 [4]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 跨境ETF最新规模达9237.82亿元,较年初的4240.1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5] - 多个主题产品实现显著增长,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ETF等为代表的多只产品规模均已突破400亿元 [5] - 港股类ETF增量尤为突出,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科技30ETF等产品年内规模增量均超过200亿元,呈现加速扩张趋势 [5] - 增量资金持续流入与新品不断丰富推动整体赛道加速扩容,市场参与度和产品层次进一步提升 [2][5]
跨境ETF溢价频现:交易活跃度抬升,赛道加速扩容
券商中国· 2025-11-16 10:00
跨境ETF市场近期交易动态 - 多只跨境ETF在二级市场出现阶段性溢价,引发市场关注 [1] - 仅本周就有多只跨境ETF发布溢价公告,涉及美股、日股等多个主题,例如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和易方达日经225ETF在11月14日午间收盘的溢价幅度分别达6.66%和6.01% [3] - 热门主题与成交活跃品种的价格偏离较为明显,反映出场内资金在跨境资产上的交易热度处于较高水平 [3] 跨境ETF溢价现象成因分析 - 跨境ETF的跨时段估值机制叠加结构性资金流动,使得"价格先行、净值滞后"的短期错配更易出现 [2] - 溢价收敛节奏受申赎效率、市场情绪及外部环境影响,QDII额度的总量与分配节奏是影响申赎效率的重要变量 [4] - 在交易频率较高、情绪波动较强的阶段,"偏离——回归——再偏离"的结构可能反复出现 [4] 跨境ETF行业规模与发展趋势 - 今年以来跨境ETF规模延续快速扩张态势,最新规模为9237.82亿元,较年初的4240.1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5] - 多个主题产品实现显著增长,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ETF等为代表的多只产品规模均已突破400亿元 [6] - 港股类ETF在今年的增量分布中尤为突出,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科技30ETF等产品年内规模增量均超过200亿元 [6] - 跨境ETF产品体系呈现梯度化特征,既有百亿级核心产品,也有持续扩容的新主题基金,市场参与度和产品层次均进一步提升 [2][6]
FOF再出“小爆款”!
券商中国· 2025-11-12 23:03
FOF市场发展概况 - 2025年FOF市场显著增长,新成立产品数量超过60只,募集总规模逾560亿元,相比2024年的35只和106.19亿元,数量增长超过70%,规模增长超过400% [1][2] - 年内出现多只“小爆款”FOF,募集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产品有17只,例如富国智悦稳健90天持有FOF募集17.93亿元,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FOF募集55.77亿元,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FOF和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FOF规模均超过60亿元 [1][2][3] - 公募FOF整体规模于2025年突破2000亿元,产品数量突破500只,但与超30万亿元的底层公募基金规模相比,单只FOF最大规模仅180多亿元,整体规模仍存在显著差距 [1][6][9] FOF产品与基金管理人 - 富国基金、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7家基金管理人的FOF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元,其中中欧基金以182.58亿元位居第一 [8] - 从产品数量看,华夏基金旗下有31只FOF产品,数量最多,易方达基金有30只,汇添富基金和南方基金各有25只 [8] - 行业内产品分化明显,500多只FOF中有318只规模不足2亿元,占比超过60%,2025年有31只FOF产品清盘 [9] FOF资产配置趋势 - FOF重仓品种从主动型基金拓展至被动指数基金和REITs等多元资产,截至三季度末,有98只FOF重仓华安黄金ETF,持仓市值17.35亿元,并在三季度加仓逾7000万份 [6][7] - 指数债券基金在FOF配置中占比显著提升,由二季度的11.14%升至三季度的14.94%,合计持有规模达156.72亿元 [6] - FOF总体重仓规模前十的指数基金均为债券基金,其中7只为债券ETF,同时REITs如中金安徽交控REIT和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也成为FOF重仓品种,持仓市值近140亿元 [7] FOF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 部分FOF业绩平平及投资者对产品复杂结构和“双重收费”机制的认知不足,影响了持有体验和产品吸引力 [9] - FOF在大类资产战术配置层面需减少风险暴露,并加强投研体系建设以提升投资质量和业绩表现 [9] - 随着ETF品类扩展至商品、黄金、海外等领域,FOF投研团队需具备跨市场知识和能力,并提升风险评估与管理水平以应对市场波动 [10]
5万亿港元!南向资金,新纪录!
券商中国· 2025-11-10 23:22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11月10日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港股66.53亿港元,为连续第14个交易日净买入 [1]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规模超过1.3万亿港元,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买入额,并刷新2014年港股通开通以来年度新高 [1] -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金额历史首次超过5万亿港元整数关口 [2] 港股市场表现与吸引力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30% [3] -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80%,港股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40%,港股红利低波及港股红利指数涨幅约30% [3] - 当前港股位置不高,对比历史和海外均有可观的上行空间,中期估值有进一步抬升潜力 [3] - 港股市场存在许多估值占优、业绩有韧性的稀缺标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巨大 [7] 资金流入工具与动力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吸金550亿元,成为资金净买入最多的ETF产品 [4] -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年内吸金均超200亿元 [4] - 国内被动投资兴起,ETF成为资金买入港股的重要工具之一 [4] - 国内过剩的流动性但又缺乏好的资产的矛盾,推动南向资金不断涌入港股市场 [7] 南向资金定价权提升 - 南向资金逐步占据港股市场交易量的半壁江山,定价权正在慢慢向内资投资者转移 [5] - 南向资金在港股新消费、红利板块、金融板块上的定价权逐步增强 [6] - 易方达基金旗下香港证券ETF规模大增,对成份股的持股比例陆续超过5% [6] - 广发基金旗下港股通非银ETF规模从7月初的45.59亿元增加至242亿元,对港股券商的持有比例不断增加 [6] 未来资金流向展望 - 2026年港股增量资金或更为明确,低配+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有望继续回流 [8] - 在南向定价权提升背景下,港股明年的流入规模或超1.5万亿港元 [8] - 境外中资股估值持平微升,盈利增速改善是市场主要驱动力 [7] - 中期来看市场或在波折中上行,国内经济增长政策变化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值得关注 [7]
216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09:47
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概况 - 截至11月7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181.0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6.7亿元 [1] - ETF融资余额为1097.2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6.26亿元 [1] - ETF融券余额为83.8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0.44亿元 [1] ETF融资净买入情况 - 11月7日有216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1] -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净买入8734.79万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ETF包括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大成恒生科技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1]
“专业买手”配置ETF 搭建多资产组合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4:16
多资产组合配置ETF的趋势 - 以FOF和“固收+”产品为代表的多资产组合正越来越多地将ETF纳入配置,以表达市场观点并享受其投资便利 [1] - 截至三季度末,FOF和“固收+”等多资产组合参与配置的ETF产品数量已超过200只,相较此前明显增加 [1] - “固收+”产品近年来加大了对ETF的配置力度,例如富国裕利和中欧磐固在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基金中,ETF产品数量分别多达8只和10只 [2] 三季度ETF配置的行业偏好 - 三季度,证券、化工、港股科技、港股互联网等主题ETF获得了FOF和“固收+”产品的较多增持 [1][3] - 具体而言,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均获得了超2亿份的增持 [3] - 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等产品获得了1亿份以上的增持 [3] 三季度ETF减持的行业主题 - 部分电力、金融科技、创新药、红利低波、动漫游戏、油气、软件等主题ETF在三季度退出了FOF及“固收+”产品的重仓序列 [1][4] - 部分科创50、创业板指、稀土等涨幅较大的ETF品种也遭遇减持 [1][4] - 多只被减持的ETF产品在三季度收益率达到50%左右 [4] 稀缺龙头ETF的配置吸引力 -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商品型ETF华安黄金ETF在三季度末进入了98只FOF产品的重仓名单,合计持仓市值超17亿元 [2] -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债券型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吸引了67只FOF产品重仓配置 [2] -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吸引了30只FOF产品及12只“固收+”产品重仓配置 [2] FOF产品的配置趋势与前景 - 2024年以来,FOF呈现出多元资产配置和被动化投资两大趋势 [4] - 指数投资工具具备透明度高、风格清晰、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其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FOF产品可配置的资产范围 [5] - FOF产品凭借其多资产、多区域的配置理念,以及ETF作为底层工具的优势,有望在财富管理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1][6]
“公募买手”配置偏好生变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3:05
FOF指数基金配置趋势 - 指数债券基金成为FOF持仓规模占比提升最显著的品种,占比由二季度末的11.14%提升至14.94%,合计持有规模达156.72亿元 [1][6] - FOF总体重仓次数前十的指数基金均为债券ETF,重仓规模前十的指数基金均为债券基金,其中有7只为债券ETF [1][7] - 债券ETF年内增量规模巨大,截至目前近7000亿元规模中有逾5000亿元为年内增量 [1][9] FOF对黄金ETF的配置 - 截至三季度末,有98只FOF重仓华安黄金ETF,持仓份额2.08亿份,持仓市值17.35亿元 [2] - 与上一季度相比,FOF产品三季度对华安黄金ETF进行了逾7000万份加仓 [2] - 多只FOF产品持有华安黄金ETF的数量在3000万份以上,且在三季度均实现了逾1000万份的增持 [2] FOF对其他主要ETF的配置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分别被67只、54只、39只FOF重仓 [3] - FOF三季度加仓华夏恒生科技ETF1.8亿份,使其持仓数量达到4.13亿份 [3]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分别被30只、29只、25只FOF重仓持有 [4] FOF行业整体规模变化 - 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FOF基金管理规模为1872.46亿元,较上季度增加308.02亿元,环比增长19.69% [8] - 普通FOF基金规模为1236.27亿元,养老目标FOF基金规模为636.19亿元 [8] - FOF规模排名前十的管理人所占市场份额为65.45% [8] 指数基金市场整体规模 - 截至三季度末纳入统计的3093只指数基金总规模7.7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6.51万亿元增长了逾万亿元 [9] - 截至10月30日,全市场ETF规模达到5.77万亿元,其中有2.04万亿元为年内增量规模 [9] - 股票ETF和跨境ETF年内的增量规模分别为0.9万亿元和4785.07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