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纳斯达克100ETF
搜索文档
多只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QDII发布溢价风险提示
证券时报网· 2025-11-19 16:20
人民财讯11月19日电,11月19日,富国纳斯达克1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华泰柏瑞纳斯达克 100ETF等多只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QDII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公告指出,相关基金的二级市场交 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 险。 ...
跨境ETF高溢价引监管关注,公募密集提示风险
环球网· 2025-11-19 10:47
市场热度与风险 - 境内投资者对跨境ETF追捧热度不减,但部分产品高溢价现象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 - 11月以来已有19家公募机构为旗下34只跨境投资产品发布超过330份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1] - 热门产品如富国纳斯达克1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及华夏野村日经225ETF的风险提示频次均不低于20次 [1] 溢价水平与市场背景 - 截至11月18日,全市场192只跨境ETF的平均溢价率为0.79% [1] - 有32只产品溢价率超过1%,2只产品溢价率攀升至10%以上 [1] - 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风险在海外主要指数同步回调背景下尤为突出,日经225指数从历史高点回落,美股三大指数月内均出现明显下跌 [1] 规模增长与需求 - 跨境ETF年内规模增长116.86%,达到9199.49亿元 [4] - 11月以来资金净流入超过340亿元,反映出投资者对全球化资产配置的刚性需求 [4] 溢价成因分析 - 跨境ETF多采用现金申赎机制,并受外汇额度限制,当二级市场交易需求旺盛时,一级市场份额供给可能无法及时匹配,从而推高二级市场价格导致高溢价 [4] 专家观点与建议 - 跨境ETF是投资者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分散单一市场风险的重要工具,但近期溢价现象反映出市场情绪过热,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追捧可能已超越理性估值 [2] - 若投资者在高溢价阶段买入,后续一旦市场情绪降温或海外资产调整,溢价收敛将直接导致投资损失,过高的溢价还可能触发临时停牌影响正常交易 [4] - 建议基金管理人加强投资者教育,深入科普跨境ETF运作机制,投资者应坚守净值导向与长期配置视角,理性看待其投资价值 [4]
单季度合计超500条!跨境ETF溢价风险被密集提示,美日主题产品成“高发区”
第一财经· 2025-11-18 20:16
跨境ETF市场高溢价现象 - 四季度以来33只跨境ETF合计发布超过500条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11只产品预警次数超过20次,美日主题产品成为溢价高发区 [2] - 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的IOPV溢价率连续25个交易日保持在10%以上,11月连续12个交易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 [2] - 截至11月18日,有9只跨境ETF的IOPV溢价率高于5%,前一日则有21只,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和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的溢价率分别连续25个和8个交易日超过10% [4] 跨境ETF市场规模增长 - 跨境ETF总规模达到9202.88亿元,较去年底的4242.2亿元增长近117%,远超A股股票型ETF同期约28%的增速 [7] - 百亿元规模以上产品从11只翻倍至22只,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达845.76亿元,多只港股相关产品规模突破420亿元 [7] -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和博时标普500ETF规模分别达296.47亿元和221.2亿元,国泰纳斯达克100ETF等超过120亿元 [8] 跨境ETF溢价成因分析 - 核心矛盾在于QDII额度瓶颈与资金需求的错配,标的指数稀缺性、外汇波动预期及短期市场炒作行为加剧供需失衡,反映旺盛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 [7] - 公募行业加快布局,投资范围从港股、美股拓展至全球,如首批投资巴西的跨境ETF一日售罄,募集上限3亿元,配售比例均不到12% [8] - 南向ETF通首次纳入包含40%非港股资产的ETF,标志着跨境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8] 海外市场波动与AI产业前景 - 11月纳斯达克指数累计跌幅达4.29%,日经225指数重挫3.22%,创4月10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月内累计跌幅超7% [10] - 跨境ETF成为跌幅榜重灾区,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单日领跌4.99%,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跌幅4.27% [10] - 多数机构对短期调整后的美股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AI繁荣的大逻辑未变,在财政和货币双宽松环境下,美国信用周期和盈利可能继续向上 [11][12]
跨境ETF密集发布溢价提示 需求升温刺激规模翻倍扩张
证券时报· 2025-11-17 06:36
跨境ETF市场近期表现 - 多只跨境ETF在二级市场出现阶段性溢价,引发市场关注 [1] - 上周多只跨境ETF发布溢价公告,涉及美股、日股等多个主题,包括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南方标普500ETF、鹏华道琼斯工业平均ETF、国泰纳斯达克100ETF等产品 [2] - 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在11月14日午间收盘时二级市场价格较参考净值出现6.66%的偏离,易方达日经225ETF同一时间溢价幅度达6.01% [2] 溢价现象成因与特点 - 跨境ETF的跨时段估值机制叠加结构性资金流动,使得"价格先行、净值滞后"的短期错配更易出现 [1][3] - 在交易频率较高、情绪波动较强的阶段,"偏离—回归—再偏离"的结构可能反复出现 [3] - 溢价收敛节奏受申赎效率、市场情绪及外部环境影响,QDII额度的总量与分配节奏是影响申赎效率的重要变量 [1][3] - 海外市场波动、汇率变化、成份股流动性等外部因素也会通过净值回补节奏影响溢价的收敛速度 [3] 行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 跨境ETF最新规模为9237.82亿元,较年初的4240.1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4] - 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为代表的多只产品规模均已突破400亿元 [4] - 港股类ETF在增量分布中尤为突出,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科技30ETF、港股通非银ETF、香港证券ETF等产品年内规模增量均超过200亿元 [5] - 新成立的跨境ETF持续积累份额,为赛道注入新的增量动能,产品体系呈现梯度化特征 [5]
跨境ETF频频溢价,多只溢价率超6% 基金公司QDII额度紧缺仍是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22:28
跨境ETF市场现状 - 多只跨境ETF出现显著溢价,部分产品溢价率已超过6%,例如易方达MSCI美国50ETF溢价6.66%,华夏野村日经225ETF溢价5.76% [1][2] - 出现溢价的产品类型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投资美国、日本两地资本市场的指数基金 [2] - 高溢价产品多为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QDII-ETF,并支持T+0交易,其小盘和灵活交易特性易导致价格剧烈波动和换手率飙升,部分产品日内换手率甚至超过100% [3] 跨境ETF溢价原因分析 - 溢价根本原因在于二级市场供需失衡,即短期QDII-ETF供不应求 [1][5] - 基金公司面临QDII额度不足的局面,导致无法通过套利机制有效平复价差 [1][5] - 资金对特定产品的追捧也是推高溢价的因素,这些产品持仓多覆盖世界知名科技公司如苹果、英伟达、微软等,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科技赛道投资的机会 [3] 跨境ETF产品发展与行业趋势 - 行业积极拓展跨境ETF产品线,投资范围从美国、中国香港市场扩展至德国、法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印度、越南等更多元化的市场 [5] - 近期新产品受到资金热烈追捧,例如首批投资巴西的跨境ETF(易方达和华夏旗下)一日售罄,募集规模均为3亿元,发行配售比例均低于12% [4] - 互联互通机制持续完善,沪深交易所于10月31日调整港股通ETF名单,新纳入多只ETF并于11月10日生效 [5] - 在全球资产配置需求升温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加快“出海”步伐,今年以来有多只跨境ETF产品相继成立 [4]
基金周报:“南向通ETF”首次纳入美股资产ETF,成长风格基金罕见集中分红-20251116
国信证券· 2025-11-16 21: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A股市场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下跌,上证综指、中证1000、沪深300指数收益靠前,科创50、创业板指、中小板指指数收益靠后;除深证成指和中证1000外,主要宽基指数成交额均有所下降;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医药行业收益靠前,通信、电子、计算机行业收益靠后 [1] - 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6262亿元,逆回购到期4958亿元,净公开市场投放11220亿元;除1年期外,不同期限的国债利率均有所下行,利差缩窄0.61BP [1] - 上周共上报56只基金,较上上周申报数量上升;新成立基金25只,合计发行规模为141.73亿元,较前一周有所减少;有41只基金首次进入发行阶段,本周将有33只基金开始发行 [1][3] - 开放式公募基金中,今年以来另类基金业绩表现最优,目标日期基金中位数业绩表现最优,累计收益率为16.98% [2] 各部分总结 上周市场回顾 相关热点回顾 - 上周共上报56只基金,包括1只QDII,如天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等 [9] - 11月13日,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行首日达15亿元募集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2][10] - 11月10日,6只香港上市ETF纳入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ETF名单,“南向通ETF”产品总数增至23只,首次纳入含美股资产的ETF [2][11] - 近期多只跨境ETF因二级市场交易价格高于基金净值,被基金公司提示溢价风险 [12] - 今年四季度以来,多只成长风格主动权益产品罕见集中分红,如易方达科讯等 [14] 股票市场 - 上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下跌,上证综指、中证1000、沪深300指数收益靠前,科创50、创业板指、中小板指指数收益靠后;过去一个月创业板指指数上涨6.00%最高,科创50指数下跌0.14%最低;年初至今创业板指数收益最高,累计收益率为45.29% [16] - 除深证成指和中证1000外,上周主要宽基指数成交额均下降,位于过去52周75%-85%历史分位水平;过去一个月主要宽基指数日均成交额均下降,位于过去36个月85%-95%历史分位水平 [19][20] - 上周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医药行业收益靠前,通信、电子、计算机行业收益靠后;过去一个月基础化工行业累计上涨13.45%最高,汽车行业累计下跌0.23%最低;今年以来有色金属、通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累计收益较高 [23] 债券市场 - 截至上周五,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资金6262亿元,逆回购到期4958亿元,净公开市场投放11220亿元;质押式回购利率1D和SHIBOR1W相比前一周分别增加3.80BP、4.60BP [26] - 除1年期外,不同期限国债利率均下行,利差缩窄0.61BP;AA+和AA评级不同期限信用债利率均下行,信用利差也均下行 [27][30] 可转债市场 - 上周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47%,累计成交3426亿元,较前一周增加319亿元;截至上周五,可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为26.71%,较前一周减少0.50%,纯债溢价率中位数为26.34%,较前一周增加0.94% [31] 开放式公募基金表现 普通公募基金 - 上周主动权益、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收益分别为-0.52%、-0.41%、0.03% [34] - 今年以来另类基金业绩表现最优,中位数收益为32.08%,主动权益型、灵活配置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中位数收益分别为28.48%、21.69%、15.07% [35] 量化公募基金 - 上周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为0.09%,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为-0.04%;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基金超额中位数为4.13%,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为1.16% [36] FOF基金 - 截至上周末,开放式公募基金中有普通FOF基金258只、目标日期基金118只、目标风险基金153只;上周新成立4只FOF基金 [39] - 目标日期基金权益仓位更高,分布在50%-65%区间内,绝大多数目标风险基金权益仓位在50%以下,普通FOF基金权益仓位主要分布在25%以下和65%-100%区间内 [39] - 上周普通FOF、目标日期、目标风险类基金收益中位数分别为0.19%、-0.03%、0.18%;今年以来,目标日期基金中位数业绩表现最优,累计收益率为16.98% [39] 基金经理变更 - 上周41家基金公司的104只基金产品基金经理情况发生变动,涉及招商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天弘基金等 [43] 基金产品发行情况 上周新成立基金 - 上周新成立基金25只,合计发行规模141.73亿元,较前一周减少;股票型基金发行90.33亿元、混合型基金发行48.38亿元、债券型基金发行3.03亿元,另类基金和货币基金无新发 [46] - 新发基金中被动指数型(10只)和偏股混合型(4只)数量较多,发行规模分别为34.75亿元和24.43亿元 [47] 上周首发基金 - 上周有41只基金首次进入发行阶段 [50] 本周待发行基金 - 本周将有33只基金进入发行阶段,其中偏股混合型(9只)、增强指数型(6只)、被动指数型债券(4只) [52]
跨境ETF溢价频现:交易活跃度抬升,赛道加速扩容
证券时报· 2025-11-16 11:25
跨境ETF市场近期表现 - 多只跨境ETF在二级市场出现阶段性溢价,引发市场关注 [1] - 交易情绪升温导致多只跨境ETF密集发布溢价公告,涉及美股、日股等多个主题,例如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在11月14日午间收盘溢价达6.66%,易方达日经225ETF溢价幅度达6.01% [3] - 热门主题与成交活跃品种的价格偏离较为明显,反映出场内资金在跨境资产上的交易热度处于较高水平 [3] 溢价现象成因与机制 - 跨境ETF的跨时段估值机制叠加结构性资金流动,导致"价格先行、净值滞后"的短期错配更易出现 [2][4] - 溢价收敛节奏受申赎效率、市场情绪及外部环境影响,QDII额度的总量与分配节奏是影响申赎效率的重要变量 [2][4] - 在交易频率较高、情绪波动较强的阶段,"偏离——回归——再偏离"的结构可能反复出现 [4]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 跨境ETF最新规模达9237.82亿元,较年初的4240.1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5] - 多个主题产品实现显著增长,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ETF等为代表的多只产品规模均已突破400亿元 [5] - 港股类ETF增量尤为突出,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科技30ETF等产品年内规模增量均超过200亿元,呈现加速扩张趋势 [5] - 增量资金持续流入与新品不断丰富推动整体赛道加速扩容,市场参与度和产品层次进一步提升 [2][5]
跨境ETF溢价频现:交易活跃度抬升,赛道加速扩容
券商中国· 2025-11-16 10:00
跨境ETF市场近期交易动态 - 多只跨境ETF在二级市场出现阶段性溢价,引发市场关注 [1] - 仅本周就有多只跨境ETF发布溢价公告,涉及美股、日股等多个主题,例如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和易方达日经225ETF在11月14日午间收盘的溢价幅度分别达6.66%和6.01% [3] - 热门主题与成交活跃品种的价格偏离较为明显,反映出场内资金在跨境资产上的交易热度处于较高水平 [3] 跨境ETF溢价现象成因分析 - 跨境ETF的跨时段估值机制叠加结构性资金流动,使得"价格先行、净值滞后"的短期错配更易出现 [2] - 溢价收敛节奏受申赎效率、市场情绪及外部环境影响,QDII额度的总量与分配节奏是影响申赎效率的重要变量 [4] - 在交易频率较高、情绪波动较强的阶段,"偏离——回归——再偏离"的结构可能反复出现 [4] 跨境ETF行业规模与发展趋势 - 今年以来跨境ETF规模延续快速扩张态势,最新规模为9237.82亿元,较年初的4240.1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5] - 多个主题产品实现显著增长,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ETF等为代表的多只产品规模均已突破400亿元 [6] - 港股类ETF在今年的增量分布中尤为突出,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科技30ETF等产品年内规模增量均超过200亿元 [6] - 跨境ETF产品体系呈现梯度化特征,既有百亿级核心产品,也有持续扩容的新主题基金,市场参与度和产品层次均进一步提升 [2][6]
280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11-06 10:11
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总体情况 - 截至11月5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219.7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6.65亿元 [1] - ETF融资余额为1137.1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11亿元 [1] - ETF融券余额为82.5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0.46亿元 [1] ETF融资净买入情况 - 11月5日有280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1] -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净买入1.8亿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还包括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国泰纳斯达克100ETF等 [1]
232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0:20
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总体情况 - 截至10月14日,沪深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165.8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9.52亿元 [1] - ETF融资余额为1087.8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94亿元 [1] - ETF融券余额为78.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58亿元 [1] ETF融资净买入情况 - 10月14日有232只ETF获融资净买入 [1] -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净买入1.54亿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ETF包括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