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多功能杆
icon
搜索文档
9部门推智慧城市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4:33
政策核心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9部门印发行动方案 提出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1] - 行动方案时间跨度为2025年至2027年[1] - 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建设[1] 智慧道路基础设施 - 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1] - 通过部署智慧多功能杆感知系统 实现车与路、云的实时数据交互[1] - 此举能弥补单车智能的盲区 显著提升行车安全与交通效率[1] - 是构建城市动态感知网络 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干预的核心举措[2]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对智能网联汽车迅速发展显得尤为必要[1] - 当前单车智能在复杂城市环境中仍存在感知局限[1] - 这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支撑[2] 智慧停车发展 - 持续推进智慧停车 推进城市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1] - 鼓励地方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平台[1] - 平台功能需完善信息查询、车位预约和共享、路线导航、无感支付等[1] - 将碎片化泊位资源整合为“一张网” 极大缓解“停车难”问题[2] - 通过预约共享与无感支付 提高停车资源使用效率 减少寻找车位造成的附加拥堵[1][2] 整体影响与目标 - 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改善城市出行环境[1] - 助力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1] - 二者协同发力优化市民出行体验 以“出行即服务”为导向[2] - 为城市数字化治理夯实基础 推动城市运行系统向更高效韧性的方向演进[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10月16日)
乘联分会· 2025-10-16 16:40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行动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过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以满足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7] - 具体目标包括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充电枪,农村地区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 [8] - 方案还涉及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新增超5000个双向充放电设施以及配电网升级改造,旨在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8] 智能网联与城市基建 - 住建部等9部门提出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9] 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 上海浦东新区推出汽车消费补贴,个人消费者在2025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车,20万元以下车辆补贴2000元/辆,20万元以上车辆补贴4000元/辆,叠加国家市级政策最高可享2.4万元 [11] 车企战略合作与融资 - 东风汽车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政策性金融加速科技转型和拓展海外市场 [12] - 中国长安汽车与京东集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旗下五大品牌与京东零售、物流等板块签署协议 [13] 车企业务拓展与投资 - 一汽在长春成立全资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和储能技术服务等 [14] - 广汽宣布登陆澳大利亚市场,计划11月推出三款车型,包括纯电SUV AION V、汽油SUV GS3影速和插混MPV M8 [15] - 现代汽车印度公司计划在2030财年前投资4500亿卢比,推出26款产品并重点聚焦电动汽车和豪华汽车 [18] 海外市场动态与技术路线 - 挪威政府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取消电动汽车补贴,此举将使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购置成本增加数千美元 [17] - 大众汽车加拿大公司计划通过推出全新混合动力车型和平衡关税策略实现在加拿大市场的持续增长 [19] - Waymo计划2026年在伦敦推出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正与监管机构接洽以获得必要批准 [20] 商用车领域合作与产品 - 广汽领程与丰田通商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旨在借助后者国际网络共同开拓商用车海外事业 [22] - 九识智能与奇瑞商用车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23] - 上汽大通MAXUS发布2026款大拿纯电轻客家族及鸿图超级商用电动架构,联合宁德时代首发83度天行L电池 [24] 商用车核心零部件 - 玉柴发布YC16VTF发动机,最高功率达3971kW,可满足高端发电机组需求,未来可拓展至矿用车等市场 [25][26]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九部门部署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12:23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目标 - 到2027年底前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 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 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 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 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2] - 加强智能化物流配送设施改造建设和管理 提高住宅小区和楼宇等末端配送服务能力 [2] - 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加强城市应急物资中转设施建设 提升应急物资快速保障能力 [2] - 推进城市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 鼓励地方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平台 [2] 智慧住区与社区服务发展 - 支持有条件的住区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改造与管理 推动智慧物业建设 [3] - 指导纳入工程范围的城市以“一老一小”为重点 完善养老托育 社区助餐等社区服务 [3] - 推动步行街(商圈) 特色商业街区升级改造 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3]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 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 培育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4] - 推动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产业链资源高效配置与综合成本优化 [4] - 推进BIM技术在建筑 市政 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中的研发和应用 推广BIM技术全过程应用 [4] - 推动BIM软件标准应用 加大BIM技术在数字报建 三维审图等环节的应用 [4]
重磅利好!9部门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12:16
文章核心观点 - 九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1] - 方案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底前,使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6] 投融资机制 - 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2] -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投放信贷,但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 -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 - 编制并实施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建立项目库,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推动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等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 [7] - 探索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明确数字档案数据标准,推动新建、改建设施信息在行业管理信息平台中及时更新 [7] - 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燃气、供水、桥梁、隧道等设施上布设物联感知设备,搭建安全监测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7] 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 - 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8] - 提高物流配送及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加强智能化物流配送设施改造建设,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8] - 持续推进智慧停车,推进城市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鼓励地方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平台 [8] 智慧住区与房屋建筑管理 - 推进住区智慧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住区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智慧物业建设 [10] - 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房屋安全日常巡查和安全体检,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政策 [10] - 推动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和隐患消除机制,全面动态掌握安全隐患底数,并纳入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10] - 统筹建设国家、省、市三级联通的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10] 数字家庭建设 - 加强住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提升电力和信息网络连接能力 [11] - 强化数字家庭工程设施建设,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鼓励既有住宅进行电动化、数字化改造 [11] - 推进数字家庭产品平台互联互通,加强数字家庭系统基础平台建设,编制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数据接口标准 [11]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 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11] - 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市政、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中推广BIM技术全过程应用 [12] - 推动建筑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升级改造,编制标准图集,研发智能化生产装备,推动建筑机器人等创新应用 [12] - 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在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进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12]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 构建汇聚融合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等各领域信息开放共享 [13] - 推进CIM平台作为城市治理数字底座的组成部分,加强平台接口标准建设,强化与其他基础时空平台的功能整合 [13] - 深化“CIM+”多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公共卫生、防灾减灾救灾、城市更新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探索数字孪生场景落地 [13]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 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完善平台功能,加强对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 [14] - 推进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建设,推动系统平台迭代升级,并与城市智能中枢等现有平台有效衔接 [14] - 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指导地方健全工作体系,推动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4] 科技赋能与保障措施 - 推动设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制修订相关标准 [15] - 结合建设需求推动学科专业优化设置,培养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养 [15] - 加强平台数据共享和安全保障,推动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强化设施设备和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管控 [15] - 加强经验总结并推广,每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加强宣传推广 [15]
重磅利好!9部门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12:04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总体要求 - 政策旨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1] - 到2027年底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1][7] 投融资机制 - 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2] - 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鼓励地方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强化政策引导[2] -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2] -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投放信贷,但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2] 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 - 编制并实施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推进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等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8] - 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明确数字档案数据标准,推动新建和改建设施信息及时更新[8] - 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燃气、供水、排水等设施上布设物联感知设备,搭建安全监测平台[9] - 提升重点领域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排查整治和供水水质监测[9] 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 - 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以智慧多功能杆为载体建设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9] - 提高物流配送及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加强智能化物流配送设施改造和应急物资中转设施建设[9] - 持续推进智慧停车,推进城市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平台[9] 智慧住区建设 - 推进住区智慧化建设,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智慧物业建设和线上线下生活服务[9] - 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服务[9] - 强化住区安全隐患防治,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对消防通道违规占堵等行为及时制止[9] - 支持城市商业智慧化转型,推动步行街升级改造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9][10] 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 - 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房屋安全日常巡查和安全体检[10] - 推动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和隐患消除机制,全面动态掌握安全隐患底数[10] - 统筹建设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10] 数字家庭建设 - 加强住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提升电力和信息网络连接能力[10] - 强化数字家庭工程设施建设,鼓励新建住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推动既有住宅数字化改造[10] - 推进数字家庭产品平台互联互通,加强数字家庭系统基础平台建设和数据接口标准编制[10]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 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培育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10] - 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市政、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中推广BIM全过程应用[11] - 推动建筑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升级改造,研发智能化装备机具和自动化施工机械[11] - 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完善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提升安全监管效能[11]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 - 构建汇聚融合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等领域信息开放共享[11] - 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作为城市治理数字底座的组成部分[11] - 深化"CIM+"多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防灾减灾等领域探索数字孪生场景落地[11]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 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加强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和指挥监督[11] - 推进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建设,推动系统平台迭代升级和现有平台有效衔接[11] - 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12] - 开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常态化综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管理和应用[12] 科技赋能与人才培养 - 推动设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关键技术研究[12] - 结合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推动学科专业优化设置,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12] - 加强行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和专业能力[12] 平台数据共享与安全 - 推动信息平台共建共享,探索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利用[12] - 加强设施设备、智慧应用和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管控,推动安全可控技术应用[12] - 强化网络枢纽、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抗毁韧性,提高安全风险抵御能力[12]
住建部等九部门: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住区智慧化建设
中证网· 2025-10-16 12:04
政策核心内容 - 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车路协同与智能交通 - 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 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以需求为导向推动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1] - 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 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改善城市出行环境 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1] 物流配送与应急保障 - 加强智能化物流配送设施改造、建设和管理 提高住宅小区和楼宇等末端配送服务能力[1] - 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加强城市应急物资中转设施建设 提升应急状况下城市物资快速保障能力[1] 智慧停车发展 - 推进城市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建设 探索推动公共设施和建筑智能感知设施配置[1] - 鼓励地方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平台 完善信息查询、车位预约和共享、路线导航、无感支付等功能 提高停车资源使用效率[1] 住区智慧化建设 - 支持有条件的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 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与管理[2] - 推动智慧物业建设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系统 加强对出入住区人员、车辆的智能服务和秩序维护 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2]
九部门: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50
政策核心与总体目标 - 政策核心为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1] - 总体目标为到2027年底前,使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1] 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 - 编制并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建立项目库并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推动设施数字化改造 [2] - 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在燃气、供水、排水等设施上布设物联感知设备,搭建安全监测平台以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2] - 提升重点领域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包括加强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排查整治及在防洪排涝关键节点布设智能化感知终端 [2] 车路协同与智慧交通 - 推进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2] - 持续推进智慧停车,鼓励地方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平台,完善信息查询、车位预约和共享等功能 [3] - 提高物流配送及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加强智能化物流配送设施改造建设和管理 [3] 智慧住区与社区服务 - 推进住区智慧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住区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与管理,并推动智慧物业建设 [3] - 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服务 [3] - 支持城市商业智慧化转型,推动步行街(商圈)升级改造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3] 房屋建筑智慧化管理 - 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并探索创新房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3] - 推动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和隐患消除机制,全面动态掌握安全隐患底数 [3] - 统筹建设国家、省、市三级联通的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标准化采集和跨部门共享 [3] 数字家庭建设 - 加强住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建设以提升电力和信息网络连接能力 [4] - 强化数字家庭工程设施建设,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 [4] - 推进数字家庭产品平台互联互通,加强数字家庭系统基础平台建设并编制互联互通数据接口标准 [4]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 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并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 [4] - 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领域推广BIM技术全过程应用并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联动 [4] - 推动建筑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升级改造,鼓励研发智能化装备机具并建立以BIM为基础的部品部件标准库 [4]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 构建汇聚融合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各行业领域信息开放共享并完善数据共享交换标准 [4] - 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将其作为城市治理数字底座的组成部分并完善平台接口标准 [4] - 深化"CIM+"多领域应用,丰富在政务服务、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并探索数字孪生场景落地 [4]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 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完善平台以加强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和指挥监督 [5] - 推进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建设,依据相关标准推动系统平台迭代升级并与现有平台有效衔接 [5] - 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5] 保障措施 - 推动科技赋能和人才培养,设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并推动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5] - 完善投融资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支持发行基础设施REITs [5] - 加强平台数据共享和安全保障,推动数据资源跨部门共享利用并加强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管控 [5]
住建部等部门: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6:04
政策核心内容 - 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 [1] - 以需求为导向,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 [1] - 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改善城市出行环境,助力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 [1] 行业发展重点 - 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将成为建设重点 [1] - 智慧多功能杆作为核心载体,其相关产业链将直接受益 [1] - 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将获得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