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机械臂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十四物”系列报道之三 车间的“智”变,发展的“质”变
人民网· 2025-10-23 14:58
在甘肃兰州,一家诞生于"一五"时期的老牌装备制造企业的车间内,生产场景早已焕然一新:数字化产 线流畅运转,智能机械臂舞动精准有力,自动化焊接设备火花飞溅。 改变源于科技进步带来的智能化转型。"过去,这种零件的组装和焊接都要靠工人手工作业,今年新设 备投入使用后,工人作业环境更舒适了,收入也提高了不少。"企业车间经理指着生产线上的产品向记 者介绍,这套设备还可以对产品进行无损检测,产品合格率接近100%,工作效率提高了2倍到3倍,生 产成本降低了20%。 车间里只见零星几位工人,他们已从过去的"操作工"转变为如今的"指挥官"。这家历经风雨的老企业, 凭借一场深刻的"数字蝶变",多次跻身"中国机械工业百强",重焕勃勃生机。 这家企业的涅槃,正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技术加速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切片。 在先进制造领域,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型。 数据显示,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已跃居全球首位,占比超过40%,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我国智能制造的 整体实力。 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中。"十四五"时期,新型工业化深入推 进,数实融合加速发展,2 ...
向新向智向绿活力释放 广交会彰显外贸韧性
中国证券报· 2025-10-13 06:12
第138届广交会概况 - 展位总数达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 [1] - 来自217个出口市场的采购商预登记人数为20.7万名,环比增长14.1% [1] - 广交会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预示外贸有望延续韧性增长态势 [1] 参展企业创新动能 - 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突破1万家,创历史新高 [2] - 预计现场展示新产品超100万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110万件,广交会首展产品近80万件 [2] - 高科技企业参展占比提升,反映出口产品性价比高,备受国际市场青睐 [3]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 - 今年前8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比重超六成 [2] - 集成电路、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增速 [2] -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出口商品向高端化转型,外贸产业结构转向技术+品牌驱动 [5] 智能化发展趋势 - 本届广交会设置175个产品专区,其中智慧类专区18个,现场展示智能产品超35万件 [5] - 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吸引47家企业参展,展示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等先进产品 [5] - 企业案例显示智能化产品受海外市场欢迎,如智能机械臂获海外新能源汽车品牌订单 [4] 绿色化转型进展 - 本届广交会继续强化新能源展区,氢能题材和储能专区得到优化,新能源参展企业达305家,较上届增加3% [6] - 参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占38.4%,现场展示绿色低碳产品108.3万件 [6] - 企业案例显示绿色产品受海外市场认可,如无辐式氢能两轮车获得美国5000辆首批订单 [6] 外贸韧性与展望 - 广交会国外采购商预登记数量明显提升,体现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5] - 外贸结构优化能有效抵御全球需求疲软与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地位 [5] - 总体看四季度外贸形势仍将保持韧性,建议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和绿色贸易等新业态 [7]
向新向智向绿活力释放广交会彰显外贸韧性
中国证券报· 2025-10-13 04:53
展会规模与外贸态势 - 第138届广交会展位总数达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 [1] - 来自217个出口市场的采购商预登记数量为20.7万名,环比增长14.1% [1] - 本届广交会优质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包括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企业 [2] 参展企业表现与产品创新 - 苏州穿山甲机器人公司今年出口订单量同比增长6倍,生产订单已排至年底 [1] - 预计广交会现场展示新产品超100万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110万件,首展产品近80万件 [2] - 武汉孚锐利自动化公司今年新开拓20余个海外项目,超过20%的订单来自海外 [3] 智能化发展趋势 - 本届广交会设置18个智慧类专区,现场展示智能产品超35万件 [3] - 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吸引47家企业参展,展示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等产品 [3] - 今年前8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比重超六成,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增速 [2] 绿色化转型趋势 - 本届广交会新能源参展企业达305家,较上一届增加3% [4] - 参展企业中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占38.4% [4] - 现场展示绿色低碳产品108.3万件 [4] - 聚智合众科技公司与美国客户签订了5000辆无辐式氢能两轮车首批订单 [4]
越疆科技副总裁曾宇去世,年仅49岁
新浪财经· 2025-10-05 16:28
官网显示,越疆科技开发出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是首家拥有 0.25—30 kg 负载产品 矩阵的机器人企业,拥有七大系列二十余款协作机器人,广销 80+ 个国家和地区,覆盖 3C 、汽车、半导体、化工、医疗、金属加工、食品饮料、新零售等行业。 据 " 越疆机器人 " 官微今年 8 月消息,越疆机器人全球生产基地迎来第 10 万台机器人成 功下线,越疆成为首家出货量突破 10 万台的中国机器人企业。 2025 年,越疆推出 " 机 械臂 + 人形 + 多足 " 具身智能平台多形态机器人矩阵,覆盖工业、商用、科研教育、陪伴 等多场景应用。 机器人领域,传来噩耗! 据媒体报道,越疆科技副总裁曾宇微信号在朋友圈发布讣告称,曾宇本人于 2025 年 10 月 3 日 23 时 33 分在上海因突发疾病离世,享年 49 岁。 据悉,曾宇去世的原因是脑出血,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引起脑疝。曾宇当天还在上海出差,事 情是凌晨发生的,未得到及时抢救。业内人士称,曾宇是一位含蓄、温文尔雅的机器人从业 者, " 可惜却英年早逝 " 。 公开信息显示, 5 月 12 日,越疆科技与腾讯云在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彼时,曾 宇以越疆科技 ...
越疆科技副总裁曾宇突发脑出血去世,终年49岁
新浪科技· 2025-10-05 07:35
公司高层变动 - 公司副总裁曾宇于2025年10月3日23时33分在上海因突发疾病离世,享年49岁 [1] - 去世原因为脑出血,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引起脑疝,事发凌晨未得到及时抢救 [1] - 曾宇去世当天仍在上海出差,其以副总裁身份于2024年5月12日代表公司与腾讯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山东大学硕士毕业生刘培超创立,并于2024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 [1] - 公司致力于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创新,专注于智能机械臂及其他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 - 公司与腾讯云在深圳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显示出在政企合作与云服务方面的战略布局 [1]
越疆科技副总裁曾宇去世,年仅49岁
中国基金报· 2025-10-04 23:3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副总裁曾宇于2025年10月3日23时33分在上海因突发疾病离世 享年49岁 [1] - 去世原因为脑出血 由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引起脑疝 [1] - 曾宇生前担任公司副总裁 曾于2024年5月12日代表公司与腾讯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于2024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 [1] - 公司开发出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 是首家拥有0.25—30 kg负载产品矩阵的机器人企业 [1] - 公司拥有七大系列二十余款协作机器人 产品广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公司全球生产基地在2025年8月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成功下线 成为首家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中国机器人企业 [2] - 2025年公司推出"机械臂+人形+多足"具身智能平台多形态机器人矩阵 覆盖工业、商用、科研教育、陪伴等多场景应用 [2]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覆盖3C、汽车、半导体、化工、医疗、金属加工、食品饮料、新零售等行业 [1]
越疆科技副总裁曾宇去世,年仅49岁
中国基金报· 2025-10-04 23:21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5年 2024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2] - 公司致力于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创新 专注于智能机械臂及其他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2] - 公司开发出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 是首家拥有0.25至30公斤负载产品矩阵的机器人企业 拥有七大系列二十余款协作机器人[3] 市场与业务 - 公司产品广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覆盖3C、汽车、半导体、化工、医疗、金属加工、食品饮料、新零售等行业[3] - 公司全球生产基地在2025年8月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成功下线 成为首家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中国机器人企业[3] - 2025年公司推出机械臂+人形+多足具身智能平台多形态机器人矩阵 覆盖工业、商用、科研教育、陪伴等多场景应用[3] 战略合作 - 2025年5月12日 公司与腾讯云在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2]
越疆科技副总裁曾宇去世 年仅49岁
中国基金报· 2025-10-04 23:1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副总裁曾宇于2025年10月3日23时33分在上海因突发脑出血去世,享年49岁 [2] - 曾宇在2025年5月12日曾代表公司与腾讯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开发商,并成为首家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中国机器人企业 [2][3] - 公司拥有0.25-30 kg负载产品矩阵,包括七大系列二十余款协作机器人,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5年公司推出"机械臂+人形+多足"具身智能平台多形态机器人矩阵,覆盖工业、商用、科研教育、陪伴等多场景应用 [3] - 公司产品覆盖3C、汽车、半导体、化工、医疗、金属加工、食品饮料、新零售等行业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于2024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 [2] - 公司专注于智能机械臂及其他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2]
仪征化纤实现聚酯切片检测数智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11:31
技术升级 - 公司引入两台智能机械臂实现聚酯切片色值测试标准化、程序化、无人化作业 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该目标的企业 [1] - 智能机械臂以标准化操作取代人工干预 规避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波动 实现核心测试环节智能化管理 [1] - 通过对每只样品杯进行数字化评估与筛选 有效消除容器差异带来的系统误差 实现"容器零差异" [1] 效率提升 - 第二台机械臂投入使用后 单次测试位从12个大幅扩展至20个 提升单位时间内检测通量 [1] - 智能设备与检测技术优化组合提升检测效率和数据准确率 实现检测流程数智化转型 [1] - 测试平台兼容性得到拓展 支持新旧两款仪器并行使用 为设备迭代提供平稳过渡方案 [1] 行业地位 - 公司成为国内聚酯切片检测领域首家实现无人化作业的企业 树立行业技术标杆 [1] - 工业级机械臂应用解决长期依赖人工操作的行业痛点 包括放置姿态不一、重复性差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1] - 通过二次机械臂升级改造优化路径节点 展现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1]
建成1年孵化23家企业,优质“生态圈”引导机器人云集在西南丨AI成都
36氪· 2025-08-04 16:55
核心观点 -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作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构建5+N产业生态体系 培育机器人产业集群 连接产业链上下游 推动技术攻关 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 助力成都机器人产业发展 [3][7][13] 中心定位与建设 - 由成华区与青岛创新奇智联合打造 2023年9月启动建设 2024年3月7日正式运营 [3][6] - 构建5+N产业创新生态圈 包含链主企业资源对接 公共服务平台 产业基金 领军人才和技术中介五大核心要素加N个应用场景 [7] - 四大功能定位:助力本地企业技术推广 联合高校技术攻关 提供中试孵化服务 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3] 运营成果 - 孵化23家企业 其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18家 [7] - 协助安川电机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认证体系 该体系被采用为成都市国家人社部职业等级认证标准 [9] - 培育安目森科技(2024年4月成立) 已成为长安比亚迪供应商 产值达500万元 [9] - 孵化智速引擎(2025年4月注册) 开发AI农事大脑系统和K12阶段AI课程 进入成都20多所中小学 [9][12] 产业生态建设 - 成立成都市机器人产教联合体 汇聚近60家龙头企业 23所高校和15家科研机构 [6] - 产教联合体产出专利99项 双创获奖项目超20项 入选省级产教联合体拟培育名单 [6] - 产业基金计划投资智速引擎天使轮融资 [12] - 将联合深圳跨维智能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与赋能中心 [14] 人才培养 - 机器人行业年人才缺口超10万人 全国工业机器人年缺口达70万人 [13] - 缺口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操作人员和运维人员两类 [13] - 应用产 学 研 训 创人才培育模式 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 [13] - 计划10月主办大学生创新大赛 预计千余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创新项目参赛 [14] 区域发展优势 - 成都相关部门和国企主动开放机器人应用场景并发布需求清单 [13] - 成都人口聚集 拥有多所专业对口知名高校 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13] - 通过园-校-企三元协同模式 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联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