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模块
icon
搜索文档
优秀!从会计到年薪236万CFO,如今又助公司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9-19 18:3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 产品包括数传模块、智能模块及AI模块 并提供端侧AI解决方案、机器人解决方案等定制化服务[4] - 公司成立于1999年 2017年4月13日在A股上市 截至9月18日总市值约人民币235亿元[3] - 按2024年持续经营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 全球市场份额达15.4%[4] 市场地位 - 在汽车电子应用场景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达24.6%[4] - 在智慧家庭应用场景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达36.6%[4] - 在消费电子应用场景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达75.9%[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9.71亿元 较2023年56.52亿元增长23.3% 较2022年52亿元增长34.1%[5] - 2024年毛利12.67亿元 毛利率18.2% 较2023年21%下降2.8个百分点[5] - 2024年经营利润3.87亿元 运营利润率5.6% 较2023年7.1%下降1.5个百分点[5] - 2024年年内利润6.77亿元 年内利润率9.7% 较2023年10%微降0.3个百分点[5] 资本运作 - 获证监会批准发行不超过1.5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3] - 2021年7月收购深圳锐凌51%股权以扩大海外汽车前装市场业务 收购后持有深圳锐凌100%股权[4] - 2024年7月出售香港锐凌及卢森堡锐凌经营的海外汽车前装市场业务 因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困难及成本[5] 管理层信息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红艳年薪236.18万元 负责集团财务运作及资金管理[5][10] - 董事长张大瑜年薪186.46万元 总经理应凌鹏年薪270.18万元[7]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陈仕江年薪287.84万元 为高管中最高薪酬[7]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日微涨0.55%;兆威机电递表港交所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07:56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 - 海天味业(HK03288)6月1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收盘价36.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微涨0.55%,市值达2131亿港元 [1] - 公司共发行2.79亿股股份,每手100股,盘中一度破发但午后回升 [1] - 此次上市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国际市场并加强研发能力 [1] 兆威机电港交所递表 - 兆威机电(SZ003021)6月18日递交港交所招股书,主营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微型传动系统解决方案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2亿元、12.06亿元和15.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1.80亿元和2.25亿元 [2] - 赴港上市旨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并优化技术解决方案 [2] 滴灌通港交所递表 - 由前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创办的滴灌通6月18日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3] - 公司通过创新收入分成模式为小微企业融资,旗下澳门金融资产交易所累计发行规模达46.1亿元 [3] - 上市将推动金融科技研发和资本与小微企业融合 [3] 美格智能港交所递表 - 美格智能(SZ002881)6月19日宣布递表港交所,专注高算力智能模块和5G通信应用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6亿元、21.47亿元和29.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0.63亿元和1.34亿元 [4] - 上市旨在打造国际化平台并推动全球化业务发展 [4]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19日恒生指数下跌1.99%至23237.74点 [5]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42%至5088.32点 [5] - 国企指数下跌2.13%至8410.94点 [5]
广和通港股IPO背后:募投必要性存疑?市场格局好但产业链话语权是否强
新浪证券· 2025-04-30 16:16
A股上市公司赴港股上市热潮 - 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30家A股上市公司递表或发布港股上市公告 [1] - 代表性公司包括蓝思科技、宁德时代、先导智能等,其中宁德时代已通过备案 [2] - 港股国际化属性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多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提及"全球化战略"目标 [2][3] 政策支持与市场背景 - 2024年4月国务院出台文件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证监会同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 [3] - 港股二次上市成为企业拓展国际资本平台、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广和通港股募资案例 - 拟募集资金用于AI技术研发(通信/机器人领域)、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深圳)、战略并购及偿还债务 [5]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1年11%降至2024年8.78%,但募资仍强调技术投入 [6] - 账面资金14亿元覆盖有息债务12亿元,财务费用三年下降45%(2022年0.49亿→2024年0.28亿) [8]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模块(96.1%收入占比),细分领域数传模组(43.7%)和智能模组(52.4%) [11][12] - 2024年新增端侧AI解决方案(收入8000万)和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百万级) [11] - 全球市场份额15.4%排名第二,汽车电子(24.6%)、智慧家庭(36.6%)、消费电子(75.9%)细分市场均居首位 [12][14] 财务与运营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58.3%,最大客户贡献17% [18] - 应收账款达20亿元占总资产25.78%,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32.74% [16][18] - 轻资产模式(固定资产不足1亿)与可转债募资项目(土建投入占比56%-90%)存在矛盾,项目最终终止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