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曦彩G系列GPU
icon
搜索文档
寒武纪对手要IPO了
投资界· 2025-10-27 16:18
公司IPO进展 - 沐曦集成电路IPO申请已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并提交注册[4] - 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致力于高性能GPU芯片研发[7] - 公司对应投后估值为210.71亿元[14] 核心团队背景 - 公司灵魂人物陈维良拥有超威半导体十余年从业经验[6] - 联合创始人彭莉、杨建及多位核心成员均来自超威半导体[7][9] - 团队在2022年1月完成首款GPU曦思N100交付流片[9]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公司产品覆盖人工智能计算、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三大领域[9] - 主要产品曦云C500系列在2023至2025年一季度收入占比从30.09%提升至97.87%[11] - 公司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万颗[11] -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GPU企业及华为海思、寒武纪等ASIC企业[9]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2.6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7.4亿元[12] - 公司目前尚未盈利,2022至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31亿元[12]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的10.45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104.61亿元[12] - 公司预计最早在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点[12] 融资历程与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至今完成多轮融资,身后股东超过100家[4][13] - 早期投资方包括和利资本、红杉中国、真格基金等机构[13] - 2022年7月完成10亿元Pre-B轮融资,最新融资新增超80家股东[13][14] - 混沌投资及其创始人葛卫东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GPU独角兽集体冲刺IPO,摩尔线程科创板过会用时不到3个月[16] - 燧原科技上市辅导备案已获受理,壁仞科技考虑在香港进行IPO[16] - 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21亿美元,GPU服务器占比69%[17] - 预计到2029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17] 行业发展驱动力 - GPU是实现人工通用智能的底层燃料,占据AI竞争制高点[17] - 中国AI产业崛起需要国产算力支持,催生一批国产芯片力量[17] - 2025年可能成为国产算力扛下大旗的元年,自主可控产业链逐步成型[17]
刚刚!沐曦股份,IPO过会
搜狐财经· 2025-10-24 18:46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又一GPU独角兽过会。 刚刚,上海GPU龙头企业沐曦股份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距离科创板IPO又近一步。 今年上半年,沐曦股份营收达到9.15亿元,同比增长404.51%;净亏损为1.86亿元,同比减少63.74%。 收入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训推一体系列出货量大幅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沐曦股份在报告期内尚未盈利。招股书显示,沐曦股份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 别为42.64万元、5302.12万元、7.4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亏损 幅度逐年扩大。 对于报告期内持续亏损的原因,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包括国产GPU芯片研发成本较高、公司智 算推理GPU芯片曦思N100系列等产品的收入规模仍难以覆盖成本费用支出、以及因实施股权激励而确 认了较大金额的股份支付费用等。 在股权结构方面,沐曦股份创始人陈维良通过直接持股及控制上海骄迈、上海曦骥,合计控制公司 22.94%的股份表决权。混沌投资董事长、知名投资人葛卫东直接持股3.98%,混沌投资由葛卫东实际控 制并直接持有沐曦3.50%股权,二者合计持有沐曦7 ...
刚刚,沐曦过会
半导体芯闻· 2025-10-24 18:3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沐曦是一家专注于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公司 [3] - 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几家系统掌握高性能GPU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设计和量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5] - 沐曦是国内高性能GPU产品的主要领军企业之一,致力于推动我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可控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全面覆盖人工智能计算、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三大领域,包括曦思N系列、曦云C系列和正在研发的曦彩G系列 [6] - 产品基于自主研发的GPU IP与统一架构,在通用性、单卡性能、集群性能及稳定性等方面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 [6] - 沐曦打造了自主开放且高度兼容国际主流GPU生态(CUDA)的软件生态体系,软硬件深度协同确保性能高效释放 [6] - 公司深度积累了GPU IP、GPU SoC、高速互连、GPU软件等核心技术,成功突破高性能GPU技术瓶颈 [5] 业务进展与市场表现 - 截至报告期末,沐曦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000颗 [7] - 公司产品已应用部署于10余个智算集群,算力网络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 [7] - 业务区域横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中国香港等地区,并逐渐向更多区域延伸 [7] 最新产品发布与行业影响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沐曦正式发布了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旗舰GPU曦云C600 [7] - 曦云C600基于沐曦自主知识产权核心GPU IP架构,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 [8] - 该芯片集成大容量存储与多精度混合算力,支持MetaXLink超节点扩展技术,并内置ECC/RAS多重安全防护模块 [8] - 曦云C600为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提供高可靠算力基座,满足下一代生成式AI的训练和推理需求 [8] 生态合作与行业应用 - 沐曦与整机服务器、操作系统、运维管理平台、主流AI框架、主流大模型等上下游生态广泛适配 [7] - 通过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的深度协同优化,为头部大模型分布式推理提供千卡高性能国产算力 [7] - 公司产品已率先布局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健康、大文娱等行业应用场景 [7]
国产GPU领军企业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过会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21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郑维汉)10月24日,国内高性能通用GPU产品领军企业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沐曦股份")IPO申请成功通 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 公开信息显示,沐曦股份致力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持续为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商业化智算中心等提供基 础算力底座,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并重点布局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健康、大文娱等行业应用场景。主要产品包括用于智算推理的曦思 N系列GPU、用于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的曦云C系列GPU,以及正在研发用于图形渲染的曦彩G系列GPU。 截至2025年3月31日,沐曦股份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000颗,已在多个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实现规模化应用。 有分析人士表示,沐曦股份将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助力下进入更加高速的发展阶段,并加速促进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进程。 ...
三年亏损30亿元,上半年研发人员减少,上市能否救沐曦股份?
搜狐财经· 2025-10-23 15:27
公司上市进程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2025年10月24日审议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 [1] - 公司科创板IPO申请于2025年6月30日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已完成上交所第二轮问询回复并提交招股书(上会稿) [3] - 同行业公司摩尔线程创下从受理到过会用时88天的记录,目前已处于提交注册阶段 [3]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GPU是现代计算系统中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在图形处理与并行计算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5] - 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云游戏等领域的大模型需求引燃GPU市场,智算中心资本投入增长,GPU在计算领域的应用快速超越图形渲染 [5] - 2024年全球GPU市场规模为773.9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4724.5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19% [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国内高性能通用GPU产品的主要领军企业之一,致力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 [7] - 公司是国内少数系统掌握高性能GPU芯片及系统软件研发、设计和量产技术的企业,覆盖人工智能计算、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三大领域 [7] - 主要产品包括用于智算推理的曦思N系列GPU、用于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的曦云C系列GPU,以及正在研发用于图形渲染的曦彩G系列GPU [7] - 2023年推出的曦云C系列训推一体GPU产品收入从2023年的1546.81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5.1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达3.1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97.55% [7]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收入呈显著上升态势:2022年42.64万元、2023年5302.12万元、2024年7.4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3.20亿元 [9] - 报告期内持续亏损:2022年净亏损7.77亿元、2023年8.71亿元、2024年14.0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2.33亿元 [10]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04.51%至9.15亿元,归母净亏损同比减亏63.74%至1.86亿元 [13][14] - 公司预计最早于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点 [14] 客户与销售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2022年100%、2023年91.58%、2024年71.09%、2025年第一季度88.35%,各期前五大客户均不相同 [9] - 对单一产品存在依赖,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500系列收入占比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达到30.09%、97.28%和97.87% [8] 研发投入与技术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2022年6.48亿元、2023年6.99亿元、2024年9.0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2.18亿元,三年半累计超24亿元 [15] - 研发费用率在2022年至2024年远高于100%,2025年第一季度降至68.01% [15]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拥有境内授权专利255项,其中发明专利245项,掌握8项硬件设计核心技术和6项软件开发核心技术 [16] 募资用途 - 计划募集资金39.04亿元,全部投向三个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4.59亿元)、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4.53亿元)、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9.91亿元) [16][17] 研发团队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652名,较2024年末的706名减少54人,研发人员占比为74.94% [17][18] - 公司解释人员减少原因为年度业务规划调整、绩效考核优化及正常人员流动,并称截至2025年8月末研发人员数量已回升至670名 [19][20]
沐曦股份IPO:国产GPU破局者以全栈创新重构AI算力版图
搜狐财经· 2025-10-23 09:44
公司概况与IPO进展 - 公司致力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 为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商业化智算中心等提供基础算力底座 [2] - 公司即将于10月24日迎来IPO上会 [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用于智算推理的曦思N系列GPU、用于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的曦云C系列GPU 以及正在研发用于图形渲染的曦彩G系列GPU [2] 核心技术团队与产品矩阵 - 公司由前AMD技术大拿陈维良创立 联合创始人及核心团队拥有近20年国际GPU大厂经验 平均深耕GPU领域超15年 [3] - 截至2025年8月 研发人员达670人 占比超90% 累计授权专利255项 其中发明专利245项 [3] - 主力产品曦云C500系列2023-2025年一季度收入占比从30.09%跃升至97.87% 部分客户反馈其性能超越英伟达A100 [3] - 新一代曦云C600于2025年WAIC发布 预计年底风险量产 在研旗舰C700对标英伟达H100 计划2027年量产 [3]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42.64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7.43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4074.52% [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15亿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营收 [4] - 截至2025年9月5日 公司在手订单达14.3亿元 覆盖存量客户复购及新客大订单 [4] - 截至2025年3月 GPU累计销量超2.5万颗 商业化应用落地10余个智算集群 [4] - 2024年公司在国内AI芯片市场份额约1% [4] 行业前景与生态建设 - IDC预计2029年国内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 [4][6] - 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约221亿美元 其中GPU服务器占比69% [6] - 公司构建MXMACA软件栈 实现与CUDA生态API层面高度兼容 支持现有应用快速迁移 [6] - 公司产品已为头部大模型分布式推理提供千卡级国产算力 并应用于国家及地方智算平台 [6] 融资历史与募资用途 - 公司累计完成多轮融资 总额超数十亿元 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真格基金、经纬中国、国调基金等知名机构 [7] - 本次IPO拟募资39.04亿元 其中24.59亿元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6.2亿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项目 8.25亿元用于前沿领域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8]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同比收窄63.74% 前瞻测算显示最早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8]
一年亏损14亿元,科创板IPO将上会!
搜狐财经· 2025-10-22 15:00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发布审议会议公告,将于10月24日审议科创板IPO企业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沐曦股份")的发行上市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22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总结证监会近五年工作时指出,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 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举措,目前已有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 这一系列制度优化,实质上提升了国内资本市场对硬科技"高研发、长周期"的包容度与资源配置效率。监管层对处于发展初期、虽未盈利但具备技术实力 和市场前景的科创企业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 沐曦股份本次IPO采用的是科创板第四套标准。公司目前尚未盈利,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 母净利润为-2.33亿 元。 沐曦股份科创板IPO于2025年6月30日获得受理,2025年7月19日,公司收到首轮问询函,受理不到120天,沐曦股份将于2025年10月24日上会。 | 产品类型 | | 2025 年 1-3 月 | | 2024 年度 | | 2023 年度 | | 2022 ...
研发烧掉24亿,亏损32亿 又一个GPU独角兽闯关科创板IPO
搜狐财经· 2025-10-20 17:24
记者 蔡越坤 摩尔线程成功过会后,国产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芯片领域另一家独角兽企业——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股份")科创 板IPO即将上会审议。 沐曦股份成立于2020年,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的全栈GPU产品,并围绕GPU芯片提供配套的 软件栈与计算平台。近三年,该公司先后推出了用于智算推理的曦思N系列GPU、用于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的曦云C系列GPU,以及正在研发用于图形渲染 的曦彩G系列GPU。 从产品来看,目前沐曦股份的GPU产品已经赋能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健康、大文娱等行业的应用场景。 沐曦股份在招股书中披露,截至2025年3月份,其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000颗。沐曦股份深度构建"1+6+X"生态与商业布局,基础算力底座方面,公司产 品相继应用部署于10余个智算集群,算力网络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区域横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中 国香港等地区。 据悉,沐曦股份是典型的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公司)模式企业,主要负责制定GPU芯片的 ...
研发烧掉24亿,亏损32亿 又一个GPU独角兽闯关科创板IPO
经济观察报· 2025-10-20 17:20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显示,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10月24日审议沐曦股份的首发申请。沐曦股份IPO计划发行不超过4010.00万股A股普通股,拟募集资 金39.04亿元,其保荐人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沐曦股份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 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沐曦股份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及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帮助发行人完成现有核心产品线的持续迭代升级,巩固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市场份 额,同时有利于增强发行人整体研发实力,丰富前沿技术储备,构筑竞争壁垒,为公司未来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招股书显示,陈维良合计控制沐曦股份22.94%的股权,并且拥有公司董事会除独立董事之外半数以上成员提名权,为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公司主要股 东包括混沌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葛卫东、经纬创投、和利资本、红杉资本等一众明星投资机构。 沐曦股份称,从自身经营情况出发,结合产品市场空间、市场 份额及变动、客户复购和新客户验证及拓展情况,预计公司达 到盈亏平衡点的预期时间最早为2026年。 作者: 蔡越坤 封图:图虫创意 ...
沐曦股份冲刺IPO,募资39亿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0 13:33
公司IPO进展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10月24日审议公司的科创板首发事项 [1]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39.04亿元,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010.00万股股票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于2020年9月成立,致力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 [1] - 主要产品包括用于智算推理的曦思N系列GPU、用于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的曦云C系列GPU,以及正在研发用于图形渲染的曦彩G系列GPU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万颗,已在多个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实现规模化应用 [1]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中24.59亿元将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4.53亿元将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9.91亿元将用于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为102.9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96.73亿元 [1]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64万元、5302.12万元、7.4亿元和9.15亿元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亿元、-8.7亿元、-14亿元和-1.86亿元,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2] 公司估值与股东结构 - 公司经历七次增资、八次股权转让及一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的投后估值为210.71亿元 [2] - 公司共有124名股东,创始人陈维良合计控制公司22.94%的股份表决权,为实际控制人 [2] - 股东包括葛卫东、混沌投资、红杉资本、国调基金、央视融媒体、真格基金等明星投资机构和个人 [2] - 葛卫东直接持有3.98%股权,混沌投资直接持有3.50%股权,二者合计持有公司7.48%的股份 [2] - 混沌投资集团于2022年7月作为联合领投方,与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共同领投了公司10亿元Pre-B轮融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