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优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华润饮料(02460)注册地迁移至香港 维持“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0-10 16:05
公司评级与中长期展望 - 国盛证券维持华润饮料“增持”评级,认为包装水是能穿越经营周期的刚需品类,公司深耕多年优势明确 [1] - 公司高度重视饮料业务发展,收入整体有望恢复增长 [1] - 在自产比例提升和代工比例下降的推动下,公司利润率提升逻辑明晰 [1] 公司迁册香港的考量 - 迁册主要考量包括:香港政府引入迁册制度,可保留法人地位并确保业务持续性,减少跨国合规复杂性 [1] - 香港的法治传统强调公平性、一致性和司法独立性,经营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更为确定 [1] - 迁册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扎根香港,加强本地和国际投资者信心,除产生一定开支外不会改变公司资产、投资、管理和财务状况 [1] 包装水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好水不分水种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多品牌多水种发展,重点发力怡宝和本优品牌 [2] 饮料业务与新品推出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14款新品SKU,致力于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 - 茶饮料方面重点培育至本清润、佐味茶事、愿事之茗、午后奶茶 [2] - 果汁方面重点发力蜜水和假日系列 [2] - 其他饮料方面主要包括运动饮料魔力和咖啡饮料焰焙 [2]
国盛证券:华润饮料注册地迁移至香港 维持“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0-10 16:04
公司评级与前景 - 维持华润饮料“增持”评级 [1] - 包装水作为刚需品类中长期能穿越经营周期 [1] - 公司深耕多年优势明确 收入整体有望恢复增长 [1] - 自产比例提升和代工比例下降推动公司利润率提升逻辑明晰 [1] 公司迁册考量 - 迁册基于香港政府引入的公司迁册制度 可保留法律法人地位并确保业务持续性 [1] - 香港法治传统强调公平性、一致性和司法独立性 经营环境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更确定 [1] - 迁册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扎根香港 加强本地和国际投资者信心 [1] - 除产生一定开支外 迁册不改变公司资产、投资、管理和财务状况 公司继续保持稳健经营 [1] 具体业务发展 - 包装水业务坚持好水不分水种的发展理念 致力于多品牌多水种发展 重点发力怡宝和本优品牌 [1] - 饮料业务方面 25年上半年推出14款新品SKU致力于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 - 茶饮料重点培育至本清润、佐味茶事、愿事之茗、午后奶茶 [1] - 果汁重点发力蜜水和假日系列 [1] - 其他饮料主要包括运动饮料魔力和咖啡饮料焰焙 [1]
朝闻国盛:看好科技和周期品种
国盛证券· 2025-10-10 09:17
核心观点 - 报告整体看好10月市场,认为趋势依旧向上,建议重视业绩定价并博弈政策催化 [3][4] - 配置上优先关注有色金属、AI算力等景气方向,以及反内卷相关的困境反转领域 [3][4] - 固定收益方面认为债市将震荡修复,转债策略看好科技和周期品种 [7] - 房地产行业仍处深度调整期,保流动性是主要工作,但政策beta机会值得关注 [11][12] 策略研究观点 - 国庆假期居民旅游出行数据旺盛,跨境旅游消费是亮点,院线票房相对偏弱 [3] - 海外多国政局添变数,美国政府再度停摆,法国总理请辞,日本或诞生首位女首相 [3] - 三季报值得关注的方向包括:受益于外部降息和新兴需求的有色金属;反内卷催化下价格企稳的钢铁、煤炭、化工、光伏;量增稳健的汽车、锂电、电力、物流;海内外需求共振的AI算力条线 [3] - 9月以来海外降息落地,黄金创历史新高,港股补涨,A股相对偏弱,电力设备、有色金属领涨 [3] - 10月投资建议重视业绩定价和政策催化,优先关注有色和AI算力的景气验证,其次关注反内卷相关的困境反转 [4] - 10月金股组合包括科达自控、兴业银锡、东阳光、科华数据、寒武纪-U、牧原股份、滨江集团、华发股份 [5] 金融工程与固定收益 - 金融工程十月配置建议:资产配置A股>美股>中债,风格配置看好价值股左侧信号,行业配置推荐轻工、农林牧渔、传媒、化工、汽车 [6] - 固定收益观点认为债市利差已达近几年高位,但基本面不支持利率趋势性回升,四季度债市或震荡修复,利差将逐步压降 [7] - 转债策略月报沿用非典型哑铃配置,重点配置科技成长,辅以低位顺周期品种,上期优选组合收益达32.34%,大幅跑赢中证转债指数的8.13% [7] - 转债具体关注标的包括AI垂直应用的道通转债、铜基合金材料博23转债、极薄铜箔技术领先的嘉元转债,以及消费、化工等低位顺周期板块转债 [7] 行业表现与市场回顾 - 近1月行业表现前五名为:电子(+22.1%)、有色金属(+17.9%)、电力设备(+15.6%)、计算机(+9.2%)、通信(+8.9%) [1] - 近3月行业表现前五名为:有色金属(+53.8%)、电子(+50.7%)、通信(+49.0%)、电力设备(+43.3%)、综合(+25.4%) [1] - 近1年行业表现前五名为:有色金属(+73.5%)、通信(+73.9%)、电子(+64.4%)、综合(+65.2%)、电力设备(+46.0%) [1] - 近1月行业表现后五名为:银行(-6.8%)、美容护理(-5.2%)、社会服务(-4.9%)、食品饮料(-4.9%)、综合(-4.8%) [1] 房地产行业深度 - 2025年上半年开发房企整体营收1.54万亿元,同比下滑14.9% [11] - 行业整体净利润为-867亿元,同比下滑157.2%;归母净利润为-973亿元,同比下滑93.6% [11] - 168家开发房企中,归母净利润为正的仅76家,亏损92家;净利润增长的62家,下降的106家 [11] - 行业整体毛利率为17.0%,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率为-6.3%,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11] - 房地产行业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重点关注政策beta机会,配置方向包括基本面alpha公司、地方国企/城投/化债、中介及物业等 [12] 公司研究视点 - 华润饮料建议将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香港,以降低跨国合规复杂性,增强投资者信心 [15] - 公司坚持包装水与饮料双轮驱动,包装水重点发力怡宝和本优品牌,饮料方面2025年上半年推出14款新品SKU [16] - 预计华润饮料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亿元、11.1亿元、13.1亿元,同比变化-39.5%、+11.9%、+18.1% [16] - 公司短期因行业竞争和渠道改革承压,中长期利润率提升逻辑明确,维持增持评级 [16]
华润饮料(2460.HK):渠道调整致短期波动 静待重新起航
格隆汇· 2025-09-16 04:25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62.06亿元,同比下降18.5%,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同比下降28.6% [1] - 毛利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46.7%,归母净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至13% [1][2] 业务结构 - 包装水业务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23.1%,饮料业务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21.3% [1] - 小规格/中大规格/桶装水收入分别为31.9/18.3/2.3亿元,同比变动-26.2%/-19.4%/-1.5%,占比60.8%/34.8%/4.4%,中大规格以上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1] 产品与研发 - 公司推出14款SKU扩充饮料第二曲线,包装水推出"本优"性价比产品 [1] - 拓展产学研合作,引入外部科研机构和高校先进技术提升研发能力 [2] 渠道与营销 - 积极推进渠道优化与拓展,覆盖传统渠道、KA、特通、教育、休闲娱乐、电商及餐饮渠道 [2] - 品牌建设聚焦资源,以大型户外广告位主要宣传方式,持续推进体育营销 [2] 成本与产能 - 2025年预计3家工厂投产,自产率稳步提升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2] 长期展望 - 公司作为包装水行业龙二企业,具备较强渠道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2] - 预计2025/2026/2027年EPS为0.59/0.75/0.85元,对应PE为17X/14X/12X [2]
华润饮料(02460):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渠道调整致短期波动,静待重新起航
长江证券· 2025-09-14 19: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62.06亿元 同比-18.5% 归母净利润8.05亿元 同比-28.6% [2][4] - 渠道调整导致短期业绩波动 但长期看好公司增长潜力 [4][6] - 包装水业务承压 饮料业务增长强劲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6] - 渠道多元化拓展 费用率提升 静待重新起航 [4][6] 财务表现 - 收入62.06亿元 同比-18.5% [2][4] - 归母净利润8.05亿元 同比-28.6% [2][4] - 毛利率46.7% 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6] - 归母净利率13%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6] 业务分拆 - 包装水收入52.5亿元 同比-23.1% [6] - 饮料业务收入9.5亿元 同比+21.3% [6] - 小规格水收入31.9亿元 同比-26.2% 占比60.8% [6] - 中大规格水收入18.3亿元 同比-19.4% 占比34.8% [6] - 桶装水收入2.3亿元 同比-1.5% 占比4.4% [6] 渠道与营销 - 积极推进渠道优化与拓展 覆盖传统渠道/KA/特通/教育/休闲娱乐/电商/餐饮等多渠道 [6] - 品牌建设聚焦资源 以大型户外广告为主要宣传方式 持续推进体育营销 [6] - 销售费用率同比+2.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0.4个百分点 [6] 产品与研发 - 包装水推出"本优"性价比产品 [6] - 饮料业务推出14款SKU扩充产品线 [6] - 拓展产学研合作 引入外部科研机构和高校先进技术 [6] - 降低对包装水业务依赖 丰富产品结构 [6] 产能布局 - 产能布局优化持续稳健推进 2025年预计3家工厂投产 [6] - 自产率稳步提升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EPS为0.59/0.75/0.85元 [6] - 对应PE为17X/14X/12X [6]
华润饮料(02460.HK):重视股东回报 看好中长期发展
格隆汇· 2025-09-01 04: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06亿元,同比下降18.52% [1] - 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同比下降28.63% [1] - 毛利率46.67%,同比下降2.60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率12.97%,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30.36%,同比上升2.9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2.33%,同比上升0.4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0.24%,同比无变化 [2] 包装水业务 - 包装水业务收入52.51亿元,同比下降23.11%,占营收比重84.6%,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 [1] - 小规格水收入31.94亿元,同比下降26.22%,占比51.4%;中大规格水收入18.29亿元,同比下降19.37%,占比29.5%;桶装水收入2.28亿元,同比下降1.51%,占比3.7% [1] - 业务下滑主因包装水销量减少、营销资源投入加大及渠道优化调整 [1] - 公司坚持多品牌多水种发展战略,重点发力怡宝和本优品牌,本优品牌全国扩产布局且销量同比保持高速成长 [1] 饮料业务 - 饮料业务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21.29%,占营收比重15.4%,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 [2] - 2025H1推出14款新品SKU,重点培育茶饮料(至本清润、佐味茶事、愿事之茗、午后红茶)、果汁(蜜水、假日系列)及其他饮料(魔力运动饮料、焰焙咖啡饮料) [2] 股东回报 - 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18元(约港币0.129元),将于10月24日派发给9月17日列于股东名册的股东 [2] 业务展望 - 短期经营承压源于行业竞争加剧及渠道层级改革 [3] - 中长期看好包装水作为刚需品类的穿越周期能力,公司深耕优势明确 [3] - 饮料业务发展受高度重视,收入有望恢复增长 [3] - 自产比例提升和代工比例下降将推动利润率提升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化分别为-19.0%/20.5%/19.2%,达到13.3/16.0/19.1亿元 [3]
智通港股解盘 | 憧憬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 科技股情绪受压
智通财经· 2025-05-09 20:43
恒指及市场表现 - 恒指收盘涨0.40%,全天波动不大,银行、电力等板块稳住局面 [1] - 消费类个股表现突出,名创优品(09896)、泡泡玛特(09992)、JS环球(01691)、海信家电(00921)、TCL电子(01070)均涨超4% [3] - 航运类个股德翔海运(02510)、东方海外国际(00316)涨超3%,受贸易增加预期刺激 [3] 美英贸易协议 - 美英达成关税贸易协议,英国汽车进口美国关税从25%降至最高10%,设置每年10万辆上限 [1] - 英国需多买5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并同意100亿美元波音飞机采购协议 [1] - 协议传递信号:10%为关税底线,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及中国难以实现零关税 [1] 中美贸易谈判 - 中美将在瑞士展开关税谈判,特朗普表示当前145%关税无上调空间,未来势必下调 [2] - 媒体称特朗普政府考虑将中国关税由145%大幅降至50% [2] - 谈判属试探性,市场预期将先摸清双方诉求和底线,后续通过进一步谈判达成共识 [2] 中国外贸数据 - 中国4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1%,进口同比下降0.2%,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 [4] - 4月单月进出口规模为历史同期次高,但部分为关税前的抢出口 [4] 科技股调整 - 中芯国际(00981)受工厂生产波动及突发事件影响,一季度收入未达预期,二季度延续影响 [5] - 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期下调,客户或调整备货计划 [5] - 中芯国际预期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环比下滑4-6%,对应21.1-21.6亿美元,毛利率18-20% [5] 战略矿产出口管制 - 国家部署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针对镓、锗、锑、钨、中重稀土等 [7] - 重点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第三国"转口等规避手法 [7] - 出口管制导致供给收缩,价格坚挺,企业业绩增厚 [7] 个股表现 - 华润饮料(02460)2024年收入135.21亿元,净利润16.61亿元,同比增长24.7% [9] - 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121.24亿元,占比89.7%,饮料产品收入13.97亿元,同比增长30.8% [10] - 自有工厂生产比例从2023年36%增至2024年超50%,计划2025年提升至6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