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DA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子与中国华润共建“特色工艺”创新青年突击队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12:45
公司动态 - 中国电子团委与中国华润团委联合举办"特色工艺"创新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暨青年创新创效论坛活动 [1] - 双方基于联合创新攻关项目组建"特色工艺"创新青年突击队 并发布工作实施方案 [1] - 突击队员聚焦新质生产力 围绕攻关项目机制优化 产品规划 项目推广 产业赋能等方面展开研讨 [1] 战略合作 - 中国电子与中国华润超越企业产权边界 开展联合创新攻关 [1] - 双方团委将发挥"联"的优势 落实突击队保障机制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 [1] - 突击队目标包括加速国产EDA生态布局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推动国产化EDA应用推广 [1] 业务发展 - 突击队将围绕一个目标 成为一个团队 建好一个平台 锚定任务节点保障攻关目标达成 [1] - 活动体现央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担当 聚焦特色工艺和EDA工具国产化 [1]
美国EDA禁令暂时对华解封,国内EDA生态仍需自主突围
CINNO Research· 2025-08-04 11:00
主题: 美国 EDA 禁令暂时对华解封,国内 EDA 生态仍需自主突围 概要: 内容包含美国 EDA 禁令概况,中国大陆 EDA 市场规模及市场格局,国内外头部 EDA 企业的营收状况及对比,中国大陆 EDA 企业概况及产品布局。 大纲: 期数: 2025 年 07 月刊 分类: 会员服务 — 半导体市场月度市场发展趋势概况 12. 中国大陆 E D A 企业产品布局 温馨提示: * 请 会 员 单 位 通 过 会 员 登 陆 平 台 下 载 或 邮 件 接 收 此 份 报 告 。 * 如 需 了 解 更 多 相 关 信 息 , 请 订 阅 C I N N O Re s e a r c h 《 半 导 体 市 场 月 度 市 场 发 展 趋 势 分 析报 告 》 。 联系我们 马女士 Ms . Ceres TEL:(+86)137-7604-9049 Emai l:CeresMa@cinno.com.cn 1. 美国 E D A 禁令概况 2. E D A 概述及分类 3. 中国大陆 E D A 市场规模及市场格局 4. 新思科技的营收状况及营收组成状况 5. 楷登电子的营收状况及营收组成状况 6. 西门子 ...
芯片IP销量,创新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6 08:53
EDA和硅IP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EDA和硅IP总收入同比增长12.8%至50.9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5.22亿美元 [1] - 硅IP收入同比增长29.6%至15.77亿美元,其中非报告IP公司(主要为Arm)收入增长34.1%至10.31亿美元 [1] - EDA收入仅增长2.6%至27亿美元,物理设计和验证收入同比下降9.9%至7.696亿美元 [1] 区域市场分析 - 美洲地区EDA和IP收入四季度移动平均增长17.0%,亚太地区(含中国)增长8.2%,欧洲、中东和非洲增长11.4% [4][6] - 2025年第一季度美洲EDA收入增长17.7%至13.799亿美元,亚太EDA收入下降4.0%至9.471亿美元 [6] - 亚太地区硅IP收入四季度移动平均增长25.9%,非报告IP公司在美洲增长30.1% [6] 细分领域表现 -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收入增长7.8%至17.48亿美元,PCB和MCM收入增长5.5%至3.998亿美元 [5] - 服务收入增长22.3%至2.126亿美元,四季度移动平均增长26.0% [5][6] - IC物理设计与验证收入下降9.9%至6.935亿美元,但四季度移动平均增长2.3% [5][6] 行业趋势与专家观点 - 硅IP增长与多芯片组件和复杂SoC需求激增相关,尤其在AI数据中心和高端边缘设备领域 [1] - SEMI专家指出EDA仍需要验证模块和芯片组装流程,IP接口设计是竞争焦点 [2] - 行业专业人员总数同比增长4.5%至64,403人,显示就业市场持续强劲 [6]
刚刚,大幅拉升!中美,突传重磅!
券商中国· 2025-07-03 20:12
中美贸易政策调整 - 美国政府取消对华乙烷出口限制 允许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和Energy Transfer等公司直接在中国卸载乙烷而无需单独授权 [1][3][4] - 限制解除后已有8艘乙烷运输船从美国墨西哥湾驶往中国 此前因限制措施滞留 [1][4] - 美国乙烷出口量约50%销往中国 限制措施曾对两国相关企业利益造成损害 [4] 芯片设计软件出口管制解除 - 美国商务部撤销对新思科技 楷登电子和西门子EDA软件对华出口限制 恢复其对中国客户的销售和技术支持 [2][5][6] - 三家公司占据中国EDA市场82%份额 新思科技预计3个工作日内完成系统更新以恢复中国客户访问权限 [7][6] - EDA软件被誉为"芯片之母" 涵盖芯片设计全流程关键技术 [7] 企业市场反应 - 新思科技美股盘前一度大涨近7% 楷登电子涨超5% [2] - 西门子强调175年来持续服务全球客户 包括中美市场 [6] - 楷登电子表示正依法恢复受影响客户对软件和技术的访问权限 [7] 中美经贸关系进展 - 中国商务部确认双方已就框架细节达成一致 中方将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 美方同步取消对华限制措施 [4] - 此次政策调整被视为中美贸易战休战的积极信号 [3]
刚刚,利好!中美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15:39
A股市场表现 - 7月3日A股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指涨0.18%,深成指涨1.17%,创业板指涨1.9% [2] - 两市共3271只个股上涨,66只个股涨停,1866只个股下跌 [3] - 总成交额达13335.06亿元,总成交量108789.9万手 [4] 行业板块表现 算力硬件板块 - PCB等方向领涨,中京电子、博敏电子、金安国纪等涨停 [5] - 逸豪新材涨幅20%,中一科技涨幅19.99%,铜冠铜箔涨幅13.67% [6] 创新药概念板块 - 未名医药、神州细胞等多股涨停 [7] - 广生堂涨幅20%,神州细胞涨幅19.99%,上海谊众涨幅10.82% [8] 固态电池板块 - 午后拉升,大东南、洪田股份、中一科技涨停 [9] - 中一科技涨幅19.99%,宏工科技涨幅15.98%,衣露锤电涨幅15.36% [10] 海洋经济概念板块 - 展开调整,克莱特跌超10% [11] - 兄乘特跌幅12.36%,广信材料跌幅11.41%,坤博精工跌幅9.31% [11] 中美贸易利好 - 特朗普政府取消针对在华销售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许可要求 [12] - 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EDA恢复对中国客户的销售和支持 [12] - 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达4400亿美元,EDA市场115亿美元,三大巨头垄断74%市场份额 [12][13] - 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股价在夜盘大涨,新思科技夜盘涨幅5.85% [14][15]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盘中涨超3%,光刻机板块大涨,中晶科技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10:22
半导体行业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2 92% 成分股中晶科技涨停 中科飞测上涨6 30% 拓荆科技上涨5 13% 中微公司 安集科技等个股跟涨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2 85% 盘中一度涨超3% 最新价报1 08元 [1] 国产替代趋势 - 国内晶圆制造厂和存储器厂商加大力度采购国产替代产品 体现在成熟制程产能持续扩张和先进制程关键环节渗透 [1] - 设备厂商在关键半导体制造环节的国产验证与导入机会显著增多 [1] - 材料领域的光刻胶 电子特气 湿化学品 靶材 抛光材料等本土化进程有望提速 [1] - EDA全流程工具链的国产化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和刚性 [1] 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精选40只业务深度覆盖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指数成分股包括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沪硅产业 南大光电等国产替代龙头企业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 33% 分别为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沪硅产业 南大光电 华海清科 拓荆科技 长川科技 鼎龙股份 TCL科技 安集科技 [2]
国产EDA卡在了哪里?
芯世相· 2025-06-20 17:24
EDA行业概述 -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是芯片生产必备的工业软件,贯穿芯片全生命周期,类似建筑设计的CAD工具[4][5] - 全球EDA市场高度集中,前三大美国厂商垄断近80%份额,国内EDA国产化率仅10%左右[8][9] - EDA工具对芯片设计至关重要,离开EDA在指甲盖大小芯片集成上百亿晶体管是天方夜谭[6] EDA发展历史 - 1966年仙童半导体首次开发自动化工具,将4人/周工作量缩减至1人/天[11][17] - 70年代芯片公司自研EDA工具功能有限,英特尔全球分散研发导致管理负担沉重[20][23] - 1985年起EDA独立成产业,新思科技、Cadence、Mentor Graphics三巨头形成[25][26] - 1988年中国启动"熊猫系统"研发,1993年推出但遭国际巨头降价打压而失败[29][31][32] 技术封锁与产业影响 - 巴统协议长期封锁EDA技术,1994年解除后国际EDA巨头迅速占领中国市场[29][30][31] - 新思科技通过向清华捐赠软件培养用户习惯,导致国产EDA失去应用场景[32][33] - 2022年BIS禁令限制EDA出口,现有授权到期后将无法获得更新和PDK支持[36][38] - 无法使用先进EDA将阻碍中国公司跟进3nm等先进工艺节点[39][46] 产业链协同挑战 - PDK(工艺设计包)是代工厂与EDA厂商协同产物,需持续更新适配新工艺[41][45] - 芯片制造涉及全球数百家供应商,形成环环相扣的技术标准体系[49][50] - 日本曾以290亿日元补贴构建完整半导体链,如今台积电年资本开支达400亿美元[53][54] - 国内EDA困境本质是产业链全球参与度不足,缺乏标准制定话语权[55][56] 国产化突破路径 - 华为已实现14nm EDA全链条国产化,但需上下游协同攻克更先进工艺[58][59] - EDA是明确解的工程问题,其生态依赖全产业链共同构建[59][60] - 历史表明技术封锁反而可能激发自主创新,如"熊猫系统"诞生背景[61]
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6-18 17:26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母基金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无锡市共同出资设立江苏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母基金 规模达50亿元 主要投资领域包括集成电路专用装备与材料 高端通用芯片研发设计 硅光芯片 量子芯片 第三代半导体 高端功率半导体 EDA等 [1] - 该基金围绕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 "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13个新兴产业领域中的集成电路产业开展投资 坚持"投早 投小 投科技"策略 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1] - 产业子基金直接投资无锡市内企业 若企业在基金存续期内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返投认定金额按基金投资金额的150%计算 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返投认定金额按200%计算 [1] 投资机构与行业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2]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即将举办 主题为汇聚中国力量 [2] - 一级市场近期关注管理费调整问题 上市公司对并购基金兴趣显著提升 [2]
国产EDA到底卡在哪儿了?
是说芯语· 2025-06-14 10:14
EDA行业概述 -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总称,贯穿芯片生产全生命周期,类似建筑设计的CAD软件[4] - 前三大EDA厂商垄断全球近80%市场份额且均为美国公司,国内EDA国产替代率仅勉强超过10%[5][6] - EDA工具对芯片设计至关重要,离开EDA在指甲盖大小芯片集成上百亿晶体管是天方夜谭[5] EDA发展历史 - 1966年仙童半导体开发出逻辑模拟器等工具,将4工程师/周工时压缩至1工程师/天[8][11] - 70年代芯片公司使用内部EDA工具但功能有限,英特尔1974年建立EDA研发中心支持CPU设计[13] - 1985年EDA独立成产业,新思科技、Mentor Graphics和Cadence相继成立成为三巨头[14][15] 中国EDA发展历程 - 1988年中国启动首套自研EDA"ICCAD Ⅲ级系统",1993年推出"熊猫系统"被20多家机构采用[18][22] - "巴统"解体后三巨头进入中国,通过降价和捐赠高校策略挤压"熊猫系统"生存空间[22][23] - 国产EDA因缺乏产业生态支持与芯片设计发展脱钩,类似国产操作系统与Windows竞争困境[25] EDA技术壁垒 - EDA与代工厂PDK深度绑定,芯片设计需EDA工具打开PDK才能进行流片和工艺适配[27][29] - 先进工艺节点持续更新(如台积电3nm有4个版本),需EDA厂商同步更新工具链[30][31] - 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互相适配"的绑定关系,Know How积累成为行业标准[32][33] 产业挑战与机遇 - 摩尔定律下产业链需同步进步,掉队者追赶代价成倍增加[34][38] - 华为已实现14nm EDA工具全链条国产化,背后是14nm工艺国产供应链全线打通[40] - EDA是工程问题而非科学问题,其生态依赖上下游共同构建而非单点突破[41]
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开幕 武汉软件产业规模加速迈向8000亿
长江商报· 2025-06-10 07:38
大会概况 - 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将于6月13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召开 主题为"慧聚江城 数智领航" 聚焦"十五五"产业发展新趋势及地方实践 [1] - 首次推出工业软件"喻家山论坛" 中部六省将签署工业软件中试验证合作协议 [1] - 武汉软件产业规模目标2030年突破8000亿元 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1][4] 产业布局 - 武汉加速布局开源技术生态 重点发展基于开源鸿蒙 RISC-V的操作系统与芯片技术底座 [2] - 重点发展工业软件 基础软件等优势领域 推动机器人操作系统 汽车操作系统 物联网操作系统等技术突破 [2] - 东湖高新区已聚集超40万软件研发人员 形成"1+N"发展体系 包括华为武研所等万人级研发中心和多个千人级研发中心 [3] 区域协同 - 中部六省将升级协作模式 签署工业软件中试验证合作协议 整合"政产学研用金"资源 [4] - 各省市将围绕航天 船舶 汽车等高端特色场景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4] - 武汉将培育三大特色产业领域:网络安全产业核心腹地 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 智能汽车软件创新高地 [4] 产学研转化 - "喻家山论坛"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研发优势 旨在打造产学研转化新枢纽 [2] - 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在航天 船舶 汽车等高端场景应用突破 [2] - 武汉将推出面向医疗 教育 水务 汽车等领域的行业专用开源操作系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