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桥梁支座
icon
搜索文档
新筑股份跌2.07%,成交额6924.2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79.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3: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7%至7.10元/股 成交6924.29万元 换手率1.26% 总市值54.6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79.78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4.11%卖出占比7.27% 大单买入占比21.86%卖出占比31.41%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7.60% 近5日涨3.80% 近20日涨2.45% 近60日涨19.13%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12日净买入1688.18万元 买入总额4161.38万元占比13.62%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包含光伏发电(54.51%)、桥梁功能部件(27.97%)、轨道交通业务(12.60%)及其他(4.93%) [2] - 产品涵盖桥梁支座/伸缩装置/预应力锚具 路面施工养护设备 混凝土机械 城市低地板车辆及光伏电站开发运营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光伏发电 概念板块包括PPP/铁路基建/小盘/绿色电力/西部开发 [2] 财务数据与股东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4亿元 同比减少37.53% 归母净利润-6771.02万元 同比改善62.91% [2] - 股东户数2.82万户较上期减少1.34% 人均流通股27243股较上期增加1.3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4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2001年3月28日 2010年9月21日上市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四川新津工业园区 [2]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3:4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04.67万元和净利润10,332.00万元 同时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幅增长141.61%至87,640.13万元 显示主业经营质量持续提升[2][4]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并申请22项知识产权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拥有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59项 体现强劲研发实力[10][14] - 公司严格执行分红政策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达净利润34.40% 并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承诺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度可分配利润15%[16][17]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04.67万元 净利润10,332.00万元[2] - 新签合同总额87,640.13万元 同比增长141.61% 主要产品为轨道扣件、预应力钢丝和工程材料[4] - 应收账款较上年度末减少6,134.32万元 期末账面价值为84,881.33万元[3] 市场拓展 - 城轨市场中标宁波地铁6号线和北京地铁22号线项目[4] - 海外市场签署阿尔及利亚西部矿业铁路项目扣件供应合同[4] - 新产品布局废旧尼龙回收领域 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合作[5] 研发创新 - 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为"高速铁路轮轨关系关键技术及在轨道系统中的应用"[10] - 开发颗粒阻尼式扣件弹条技术 申请发明专利CN202510359733.2[11] - 创新锻造生产线自动翻转装置 获授权专利ZL202510144529.9[12] - 研发减振隔振聚氨酯弹性垫板 获授权专利ZL202411856692.X[12] 产能建设 - 推进年产1800万件高铁设备及配件仓储工程项目[6] - 全资子公司实施弹条车间防腐自动化改造及智能桁车项目[6] 公司治理 - 2025年上半年召开1次股东大会、4次董事会、2次监事会和6次董事会专门会议[15] - 制定《舆情管理办法》并优化信息披露与合规管理制度[15] - 万得ESG评级为"A" 入选2025年华证A股上市公司首发ESG报告优胜TOP100榜单[18] 投资者关系 - 通过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提问9则 接听热线电话31次[18] - 参加科创板先进轨道交通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18] - 披露2024年度ESG报告 全面展示可持续发展举措[18] 人力资源 - 优化分层分类培训体系 修订岗位职责说明[8] - 梳理薪酬管理体系 构建激励约束机制[8] - 计划在部分岗位试点竞聘上岗机制[8] 数字化转型 - 升级网络基础设施 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远程办公稳定性[7] - 建立统一数据标准体系 完成核心业务数据梳理与清洗[7] - 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 为采购、销售和生产决策提供支撑[7]
新筑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12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在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拟退出磁浮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收购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60%股权,未来将专注于清洁能源发电业务领域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53%至7.04亿元,主要因轨道交通车辆销售减少所致,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改善62.91%,亏损收窄至-6771万元 [2] - 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06%至3.84亿元,占比提升至54.59%,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而轨道交通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84.64% [1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04,203,312.38元,同比下降37.53%,主要系轨道交通车辆销售减少所致 [2][16] - 营业成本416,182,792.21元,同比下降49.31%,同样因轨道交通业务收缩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710,195.21元,同比改善62.91%,亏损收窄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33.46%,主要因货款回收同比增加 [16] - 总资产14,147,895,118.18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95% [2] 业务结构 - 机械制造业收入3.20亿元,同比下降60.11%,占比降至45.41% [16] - 光伏发电业务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8.06%,占比提升至54.59% [16] - 分产品看:轨道交通业务收入8870万元(-84.64%),桥梁功能部件1.97亿元(+1.48%),光伏发电3.84亿元(+18.12%) [16] - 分地区看:西南片区收入4.96亿元(-44.52%)仍为主力,海外片区1473万元(-33.28%) [16] 行业动态 - 轨道交通行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内地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2,381.48公里,上半年新增220.70公里,同比增长26.64公里,但城轨审批门槛提升导致投资放缓 [3] - 光伏发电行业: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025年1-6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12.2GW,同比增长107% [3] - 政策环境:国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带来电价波动不确定性 [3] 产能与项目进展 - 晟天新能源已在全国投资建设22座光伏电站,总装机规模1958.52MW(含在建),其中运营电站1245.03MW [3] - 稳步推进雅江500MW项目转商运,新取得新龙县色戈20万千瓦光伏储能项目接入系统批复,乡城正斗40万千瓦光伏项目开展招标采购 [3] - 公司在建工程减少1.07亿元,主要因甘孜州雅江县红星"1+N"II标段光伏项目部分转入固定资产 [17] 技术优势 - 桥梁功能部件拥有CRCC认证产品品种最齐全、产品链最完整,通过欧盟CE认证,应用于国内绝大部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世界级桥梁工程 [11] - 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具备全系统集成和全周期服务能力,满足不同敷设方式、速度等级、运量和造价的个性化需求 [15] - 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西南交通大学等合作共建"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多个技术创新平台 [13] 战略调整 - 通过重大资产重组退出磁浮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收购清洁能源资产,优化产业布局 [3] - 报告期内转让川发兴能60%股权,确认投资收益3841.28万元 [20] - 新设鸿鹄新材,进行业务分拆 [20] 子公司表现 - 晟天新能源总资产84.72亿元,净资产23.58亿元,报告期营业收入3.84亿元,净利润9686.64万元 [20] - 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车辆)总资产2.08亿元,净资产9476.57万元,报告期营业收入1112.20万元,净利润-3165.02万元 [20] - 川发磁浮(磁浮研发制造)总资产1.03亿元,净资产-6319.85万元,报告期净利润-7226.85万元 [20]
新筑股份股价下跌3.20% 上半年业绩预亏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12 03:51
股价表现 - 新筑股份股价报7 2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24元,跌幅3 20% [1] - 盘中最高触及7 53元,最低下探至7 25元 [1] - 成交金额达2 24亿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桥梁功能部件、轨道交通等业务 [1] - 产品涵盖桥梁支座、伸缩装置、预应力锚具等 [1] - 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企业,业务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状态 [1] - 在公用事业行业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亏损额位居前列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666 28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 84%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6523 04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1 17% [1]
中裕铁信IPO:毛利率逆势大涨,控制权高度集中下的上市疑云
搜狐财经· 2025-08-01 13:44
上市历程与保荐机构变动 - 公司最初于2023年3月申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计划募资5.5亿元 保荐机构为中银国际证券但未成功 [4] - 2023年12月改与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签订辅导协议 转向北交所上市 2024年1月3日进入辅导期 [4] - 2024年因东方证券吸收合并东方投行 自9月2日起由东方证券承接IPO项目 2025年6月30日最新招股书目标交易所再度变更为深交所创业板 [4]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李志安通过裕菖集团控制公司85.99%的股份 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7][10] - 关联网络包括裕菖集团控制的衡水布朗科技 河北裕菖投资等7家企业 存在多项关联交易 [7][19] - 2020年进行2亿元巨额分红 2019-2021年净利润总和仅约2.11亿元 分红几乎掏空三年利润 [7] - 2025年6月3日董事会审议2024年度关联交易议案时 四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8] 财务表现与指标异常 - 2024年营业收入下滑26.56%至7亿元 净利润微降1.58%至9870.74万元 [11][14] - 毛利率逆势上升至37.66% 较2022年27.89%提升近10个百分点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28.23% [11][12][14]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突然飙升至2.02亿元 同比增长1237.95% 与营收下滑形成强烈反差 [13] - 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4.48次降至2024年3.06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33次降至1.18次 [12][14]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5.85% 低于销售费用占比6.35% [13] 业务运营与客户结构 - 桥梁支座业务占2024年营收57.04% 高度依赖国家基建投资节奏 [6]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高达62.54% 客户集中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5]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40.70% 周转率1.18次低于行业平均1.79次 [16] - 员工总数从2019年1152人缩减至2024年775人 五年减员超过400人 [16] 产能利用与募资计划 - 历史数据显示2021年锻造装备构件产能利用率仅29.46% 铸造装备构件低至21.01% [16] - 最新招股书计划募资3亿元 其中超过1亿元用于桥梁隧道配套产品生产线自动化升级 9768万元投入变形高温合金叶片生产线技改 [16] 关联交易与资金运作 - 2024年关联交易涵盖商品购销 劳务提供 资产租赁等多个方面 [19] - 报告期内曾发生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融资 票据找零 通过个人卡收付款项 资金占用等违规事项 [19] - 2025年5月独立董事密集审议修改关联交易决策制度 利润分配管理制度等多项议案 [19]
累亏超15亿!新筑股份要押注这件事!
IPO日报· 2025-06-17 17:39
资产重组交易方案 - 公司拟向蜀道轨交集团出售川发磁浮100%股权及相关债权和轨道交通业务资产 [1] - 公司拟向四川路桥出售新筑交科100%股权及桥梁功能部件业务相关资产和负债 [1][4] - 公司拟向蜀道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业务结构及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业务收入构成:轨道交通13.18亿元(53.07%)、光伏发电6.47亿元(26.05%)、桥梁功能部件4.46亿元(17.94%)、其他0.73亿元(2.94%) [3] - 2021-2024年公司连续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亿、-5.66亿、-3.42亿、-4.09亿,累计亏损15.5亿元 [3] - 新筑交科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3.14亿、4.30亿,净利润893.03万、1854.33万,2024年末净资产3.73亿元 [5] - 川发磁浮2023-2024年营收仅0.05亿、0.04亿,净亏损1.33亿、1.54亿,2024年末净资产为-0.3亿元 [6] 交易标的详情 - 出售资产包括对川发磁浮7.42亿元债权及1.11亿元轨道交通相关资产 [7] - 蜀道清洁能源2023-2024年营收8.34亿、11.74亿,净利润-0.84亿、0.37亿,2024年末净资产98.34亿元 [11] - 蜀道清洁能源当前权益装机1150万千瓦,控股装机857万千瓦,业务覆盖四川及西北地区 [10][11] 战略转型方向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聚焦清洁能源发电业务,形成"水风光储"一体化布局 [8][12] - 本次重组与蜀道集团入主时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相关,涉及光伏发电和桥梁功能部件业务 [9]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交易对价及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等 [13]
四川路桥拟购12亿资产加码主业 频频运作布局资产两年增千亿
长江商报· 2025-06-11 07:29
公司收购动态 - 四川路桥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关联方新筑股份旗下新筑交科100%股权及桥梁功能部件相关资产,标的资产总规模约12.27亿元(含新筑交科总资产8.80亿元及其他资产3.47亿元)[1][2][3][4] - 新筑交科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3.14亿元、4.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3.03万元、1854.33万元,标的资产负债合计1.10亿元[3] - 收购旨在强化桥梁施工技术协同,优化供应链成本控制,推动工程建设主业发展[2][4] 资产与资本运作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底1370.38亿元增至2023年底2409.15亿元,两年增长1038.77亿元,2024年底微调至2397.73亿元[5][6] - 近年重大资本动作包括:2022年以1.66亿美元收购东非钾盐矿50%股权,2023年以2.64亿元收购毛尔盖水电站50.1%股权并增资7.01亿元,同年以8.41亿元收购清平磷矿85%股权[6] - 2024年子公司拟投资37.39亿元建设凉山州盐源县光伏项目[6]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1351.51亿元(同比+31.79%),归母净利润112.13亿元(同比+67.31%),首次突破千亿营收和百亿净利润[7] - 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调整至90.04亿元、72.10亿元,2024年一季度营收229.86亿元(+3.98%),净利润17.74亿元(+0.99%)[7] - 上市以来累计归母净利润461.79亿元,分红185.77亿元,分红率40.23%[7] 业务布局 - 公司核心业务为工程施工,同时拓展矿业及新材料、清洁能源领域,近期通过收购加码桥梁功能部件产业链[1][6] - 控股股东蜀道集团持股56.89%,新筑股份同为蜀道集团控股子公司,本次收购属关联交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