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次卡
icon
搜索文档
立秋・“减重经济”撬动千亿级大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24
中国减重市场现状 - 2018年中国成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意味着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 [4] -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呈逐年递增趋势 [4] - 预测2030年中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 [4] - 世界肥胖联盟预测到2035年超重和肥胖对全球经济影响将达到每年4.32万亿美元 [6] - 预测2030年中国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将达到4180亿元人民币 [6] 政策与市场规模 - 国家卫健委2024年6月起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 [7] - 2024年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热门关键词 [7] - 中国体重管理市场规模2024年有望达到3260亿元 [7] 消费新场景 - 轻食代餐市场健康轻食类订单占比从2020年12%上升至2025年25% [8] - 预测2025年中国轻食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9.3% [8] - 2024年6月以来"健身月卡、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31.6%,"24小时自助健身房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96.9% [8] - 近10%跑者选择通过智能设备监测跑步数据 [8] - 预测2025年中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87亿元,2030年预计达到149亿元 [9] - 2024年618期间京东健康减肥调理用药成交同比增长超3倍,GLP-1类用药成交用户数近30万 [9] 行业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体重管理"相关投诉831条,"减肥"相关投诉超2万条 [15] - 投诉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夸大疗效、商家跑路、拒不退款等方面 [15] - 减重机构存在标准缺失与监管不足问题,资质存疑且效果缺乏权威验证 [17]
立秋 “减重经济”撬动千亿级大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8:19
中国超重肥胖问题现状 - 2018年中国成人超重率34.3% 肥胖率16.4% 意味着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4] -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1.1% 肥胖率7.9% 呈逐年递增趋势[4] - 若趋势未遏制 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预测达70.5% 儿童达31.8%[4][6] 肥胖带来的经济影响 - 世界肥胖联盟预测到2035年全球肥胖经济影响达4.32万亿美元/年[8] - 中国2030年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预测达4180亿元人民币[8] - 中国体重管理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达3260亿元[8] 政策与行业推动力 - 国家卫健委2024年6月启动为期三年"体重管理年"活动[8] - 2024年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热门关键词[8] - 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整合营养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等专业服务[13] 轻食代餐市场增长 - 健康轻食类外卖订单占比从2020年12%升至2025年25%[9] - 2025年中国轻食市场规模预测突破12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9.3%[9] 健身消费趋势 -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健身月卡/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31.6%[9] - "24小时自助健身房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96.9%[9] - 近10%跑者通过智能设备监测跑步数据[9] 减重药物市场扩张 - 中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87亿元 2030年达149亿元[10] - GLP-1类药物受关注 诺和诺德/礼来/信达生物/丽珠集团/华东医药等药企入局[10] - 京东健康618期间减肥用药成交同比增长超3倍 GLP-1用药用户近30万[10] 行业现存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体重管理"关键词投诉831条 "减肥"关键词投诉超2万条[16] - 投诉集中在虚假宣传/夸大疗效/商家跑路/拒不退款等问题[16][17] - 减重机构存在资质存疑/效果缺乏权威验证/霸王条款等问题[18]
立秋・“减重经济”撬动千亿级大市场|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8:17
中国减重经济市场概况 - 中国成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意味着每两个成年人中有一个超重或肥胖 [3] -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呈逐年递增趋势 [3] - 预测2030年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 [3] - 肥胖相关疾病导致的医疗支出预计2030年达4180亿元人民币 [6] - 2025年中国体重管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260亿元 [6] 减重经济催生的消费场景 - 轻食代餐市场:2025年中国轻食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9.3% [8] - 健康轻食类外卖订单占比从2020年12%上升至2025年25% [8] - 健身行业:美团平台"健身月卡、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31.6%,"24小时自助健身房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96.9% [8] - 线上健身:近10%跑者使用智能设备监测跑步数据 [8] - 减重药物: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87亿元,2030年达149亿元 [9] - GLP-1类药物受关注,京东健康618期间减肥调理用药成交同比增长超3倍,GLP-1类用药成交用户数近30万 [9] 行业政策与医疗支持 - 国家卫健委2024年6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 [6] - 全国多地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提供饮食指导、心理辅导等专业服务 [12] 行业挑战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体重管理"相关投诉831条,"减肥"相关投诉超2万条,主要涉及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等问题 [15] - 减重机构存在标准缺失与监管不足问题,包括资质存疑、效果缺乏权威验证等 [17] - 消费者转向偏好有医学指导、营养均衡、可持续跟进的产品与服务 [17]
云南出台措施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
云南旅游消费升级政策 - 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包含8个方面24项措施,聚焦品牌塑造、消费激活、业态创新和服务升级[1] - 政策目标为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1] - 政策具有撬动力强、创新点多、惠及面广三大特点,集成20多家省级部门措施,首次提出40多项创新举措[4] 品牌与业态创新 - 重点培育乡村、度假、医养、文艺、体育等八大旅居业态,推出"宝藏小城"和"烟火乡村"示范点[2] - 模块化植入流动图书馆、非遗工坊等新型文化空间,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2] - 推动"观光旅游"向"深度体验"升级,2025年已开行厦门-昆明"赏花之旅"旅游列车和上海-昆明特色航班[2] 消费激活措施 - 全省将组织超千场商旅文体联合促消费活动、数千场惠民文化演出[2] - 支持发放文旅消费券,鼓励错峰休假和淡季出游,联合银联、中石化开展"百城百区"等惠民活动[2] - 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套票,部分仅需2000元可从30余个城市往返昆明5次[2] 入境旅游发展 - 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和东盟旅游团免签政策,开发昆明、大理等5个试点区域[3] - 推出"一程多站"入境产品及冰雪游、文化游等精品线路,在入境口岸设国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3] 职工消费潜力释放 - 鼓励工会会费用于观看演出、购买景区年票等,支持省外工会来滇疗休养[3] - 将发布旅游景区年票刺激错峰出游[3] 金融与消费环境 - 创新推出"旅居贷""云驿贷"等金融产品,支持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文旅消费[3] - 持续开展旅游服务提质和市场整治"百日行动",构建放心消费环境[3] 政策实施机制 - 建立政府、金融、企业多元投入模式,以少量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4] - 政策涵盖外来游客、本地居民及主客共享措施,形成差异化产品体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