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氟尿嘧啶注射液
icon
搜索文档
生产劣药登集采违规榜,药企如何平衡质量与效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8:25
事件概述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取消宁波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的集采中选资格,并将该企业及其委托生产企业黑龙江福和制药列入“违规名单”,暂停其自2025年10月15日至2027年4月14日参与国家集采的申报资格 [1] - 处罚起因是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认定宁波大红鹰药业生产劣药氟尿嘧啶注射液 [1] - 2025年截至目前已有四家药企旗下产品被取消集采中选资格,除宁波大红鹰药业外,还包括江西璟瑞药业的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山西阳和医药的帕拉米韦注射液、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四款涉事药品均为第十批国采中选品种 [1] 涉事药品与市场情况 - 氟尿嘧啶注射液是应用最广的第一代抗代谢化疗药,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等治疗,2023年其美国市场规模约3000万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5.5亿元人民币 [4] - 在第十批国采中,氟尿嘧啶注射液有7家企业中标,最低中标价为1.69元(10ml:0.25g)和4.4元(10ml:0.5g),宁波大红鹰药业以2.97元(10ml:0.25g)中选 [4] - 帕拉米韦注射液在第十批国采中同样竞争激烈,共有9家企业中标,山西阳和医药的中选价格为7.19元(15ml:0.15g*1支/盒) [7] 违规原因与处理结果 - 宁波大红鹰药业因生产劣药被处罚,其原本供应的北京、浙江等省份市场将由湖南赛隆药业、广东岭南制药等五家企业替代供应 [5] - 四川海梦智森生物的间苯三酚注射液因持有人未能对受托生产企业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且生产出现关键偏差未规范处理,被认定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6][7] - 山西阳和医药的帕拉米韦注射液因委托生产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被暂停生产 [7] - 江西璟瑞药业的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因上市许可持有人在药品确认与验证方面存在缺陷而被暂停生产和销售 [7] 行业影响与监管趋势 - 系列事件表明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可能存在质量管控体系执行不到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情况 [2] - 取消资格的处罚对涉事企业形成约束,并从行业层面起到警示作用,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质量管控体系 [2] - 监管层面将加强对原辅料供应链的监管,强化对药品生产工艺变更的管理,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 [8]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在质量管控层面升级,要求投标企业或其委托生产企业具备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生产经验,且投标药品生产线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 [8][9] - 新规直接利好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控制严格的头部企业,有助于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9]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需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而非降低质量标准压缩成本 [10] - 加强研发投入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拓展市场扩大销售规模,通过薄利多销增加收益 [10] - 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建立稳定供应链体系,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和供应风险,并通过合理的价格策略和质量保障赢得市场份额 [10]
生产劣药!两家药企被取消一款抗癌药集采中选资格,暂停集采申报资格一年半
新浪财经· 2025-10-15 17:08
处罚事件核心 - 联采办取消宁波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选资格,并将该公司及其受托生产企业黑龙江福和制药列入“违规名单”,暂停其自2025年10月15日至2027年4月14日参与国家集采的申报资格 [2] - 处罚原因为宁波大红鹰药业生产劣药氟尿嘧啶注射液,违背了集采申报材料中的承诺,违反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4-2)》相关条款 [2] 涉事产品与公司背景 - 氟尿嘧啶注射液是一种抗癌药,属于第十批国家集采品种,宁波大红鹰药业(由黑龙江福和制药受托生产)的中标价格为2.97元/支(10ml:0.25g),供应北京、浙江、安徽、贵州、新疆(含兵团) [3] - 宁波大红鹰药业始创于1956年,持有108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80%以上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3] - 黑龙江福和制药前身为1976年成立的肇东制药厂,是全国最大的哮喘病和皮肤病药物生产工业园区之一 [3] 供应链调整安排 - 联采办要求由宁波大红鹰作为主供企业的省份启动替补程序,由备供企业按中选价格供应 [3] - 备供企业名单为:湖南赛隆药业(山西普德药业受托生产)供应北京,广东岭南制药供应浙江,海南卓科制药(海口市制药厂受托生产)供应安徽,津药和平(天津)制药供应贵州,西南药业供应新疆(含兵团) [4] 行业监管趋势 - 2025年以来,联采办已多次取消第十批集采品种中多家药企的中选资格并给予暂停参与集采资格的处罚 [4] - 具体案例包括:8月15日取消江西璟瑞药业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选资格并暂停其参与资格至2027年2月14日 [5];4月7日取消山西阳和医药(委托山西国润制药生产)帕拉米韦注射液中选资格 [5];3月17日取消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间苯三酚注射液中选资格,并暂停其与受托生产企业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的参与资格至2026年9月17日 [6] - 行业分析指出,联采办紧跟各地药监部门检查进展进行处罚,体现了对集采药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即将开标的第十一批集采也特别强调“保质量”原则 [6]
因生产劣药,这家药企被踢出集采
第一财经· 2025-10-15 17:02
事件概述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取消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氟尿嘧啶注射液的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中选资格 [2]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大红鹰药业及其受托生产企业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违规名单” [2] - 两家公司被暂停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暂停期为2025年10月15日至2027年4月14日 [2] 违规原因与处罚 - 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结果显示,大红鹰药业生产劣药氟尿嘧啶注射液 [2] - 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生产的药品、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 [2] - 公司行为被认定为违背申报材料承诺,违反《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4-2)》有关条款 [2] 公司与产品信息 - 大红鹰药业始创于1956年,2013年起由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是一家综合性制药企业 [3] - 氟尿嘧啶注射液是应用广泛的抗代谢化疗药,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等多种癌症 [3] - 在第十批集采中,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标价为每支2.97元(规格:10ml:0.25g*1),在7家中标企业中属于报价相对较高者 [3] 行业监管趋势 - 自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于2024年12月启动实施以来,监管机构有加大中选品种生产质量监管的趋势 [4] - 自今年3月以来,已连续有第十批集采中选企业因生产质量问题被取消中选资格 [4] - 截至目前,连同大红鹰药业,被取消第十批集采中选资格的企业(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统计)已达四家 [4] 纯B证企业风险凸显 - 本次被取消资格的大红鹰药业在涉事品种上为“纯B证企业”,即没有生产能力、进行委托生产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4] - 在已取消资格的四家企业中,纯B证企业数量占3家 [5] - 另外两家纯B证企业违规案例包括: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因未能对受托生产企业进行有效监控,产品生产出现偏差;山西阳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委托生产产品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5] - 随着集采推进,越来越多纯B证企业参与竞价,对其产品质量的严格监管成为对监管层面的考验 [5]
因生产劣药,这家药企被踢出集采
第一财经· 2025-10-15 16:46
事件概述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取消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选资格并将该公司及其受托生产企业福和制药列入违规名单 [3] - 处罚原因是浙江省药监局认定大红鹰药业生产劣药氟尿嘧啶注射液并作出行政处罚 [3] - 两家公司被暂停自2025年10月15日至2027年4月14日参与国家集采的申报资格 [4] 涉事公司情况 - 大红鹰药业始创于1956年 2013年起由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 是一家综合性制药企业 [4] - 在第十批集采中 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标价为每支2.97元 在7家中标企业中并非最低价 属于中标价相对较高的企业 [4] - 大红鹰药业在氟尿嘧啶注射液品种上是纯B证企业 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委托福和制药生产 [5] 行业监管趋势 - 自2025年3月以来 已有四家第十批集采中选企业因生产质量问题被取消中选资格 [6] - 被取消资格的四家企业中 纯B证企业数量占三家 [7]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有加大中选品种生产质量监管的趋势 [5] 纯B证企业监管挑战 - 在MAH制度下 纯B证企业没有生产能力 需委托其他企业生产 [4] - 集采推进过程中 越来越多纯B证企业参与竞价 对其委托生产产品的质量监管提出考验 [8] - 此前案例显示 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因未能有效监控受托生产企业导致产品不符合GMP要求而被取消资格 [7]
因生产劣药,这家药企被踢出集采,第十批集采被取消的企业已达4家
第一财经· 2025-10-15 15:56
事件概述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取消宁波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选资格并将其列入违规名单 [1] - 处罚原因为生产劣药氟尿嘧啶注射液 违反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条款 [1] - 大红鹰药业及其受托生产企业福和制药被暂停参与国家集采申报资格至2027年4月14日 [1] 涉事公司背景 - 大红鹰药业始创于1956年 2013年起由海尔施生物医药控股 为综合性制药企业 [2] - 在第十批药品集采中 大红鹰药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标价为每支2.97元 在7家中标企业中属相对较高价格 [2] - 大红鹰药业在氟尿嘧啶注射液品种上为纯B证企业 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其他企业生产 [3] 行业监管趋势 - 自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实施以来 监管机构有加大中选品种生产质量监管的趋势 [3] - 自今年3月以来 已有四家第十批集采中选企业因生产质量问题被取消中选资格 [4] - 被取消资格的四家企业中 纯B证企业数量占三家 [5] 纯B证企业监管挑战 - 纯B证企业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因未能对受托生产企业进行有效监控而被取消资格 [5] - 纯B证企业山西阳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因受托生产企业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而被取消资格 [5] - 随着集采推进 更多纯B证企业参与竞价 对其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管成为对监管层面的考验 [5]
津药药业年薪最高高管辞职,公司曾因垄断行为被罚
贝壳财经· 2025-09-24 17:40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年薪最高高管杨晓燕辞去副总经理职务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因工作调整原因[1] - 杨晓燕年薪达197.6万元 为公司薪酬最高高管 远高于公司员工人均薪酬19.91万元和管理层平均薪酬[1] - 管理层薪酬总额804.12万元 同比增长6.14% 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1.62%[1]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收32.15亿元 同比减少15.0% 但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4.0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88亿元同比减少11.81% 归母净利润4930.4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5.28%[2] - 销售费用同比暴跌45.76%至5.7亿元 其中推广活动费用下跌54.23%至2.48亿元 市场策划服务费下跌60.03%至1.14亿元[2] 反垄断处罚事件 - 因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 从8000元/公斤推高至1.3万元/公斤涨幅62.5% 被罚没6919.24万元[3] - 该罚款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51.85% 且超过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 - 近四年第四次因垄断行为被罚 累计罚金超1.7亿元 涉及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市场划分及价格垄断[4] 业务与市场状况 - 主营甾体激素类和氨基酸类原料药及制剂 甾体激素原料药国内覆盖近百个城市[2] - 业绩受行业竞争加剧和国际市场变化影响 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回落[2] - 销售费用压缩支撑2024年利润 但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显著恶化[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多次处罚后均承诺完善合规体系 但未披露具体整改措施[5] - 四起垄断案件暴露持续合规漏洞 涉及母公司及子公司市场操纵行为[4][5] - 目前未回应关于现金流压力、融资计划及管理层调整方向等质询[5]
因垄断地塞米松原料价格 津药药业等四家药企被罚3.62亿元
环球网· 2025-06-17 17:28
垄断处罚事件 - 津药药业、仙琚制药、联环药业、西安国康瑞金制药四家药企因垄断地塞米松原料价格被合计罚款3.62亿元,其中3.55亿元为企业罚款,500万元为自然人郭某某顶格罚款 [1][2] - 四家企业通过口头协议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从8000元/公斤上涨至1.3万元/公斤,同步停止供货导致市场供应紧张 [1][2] - 联环药业罚款金额占其最近年度归母净利润的72.53%,将减少2025年净利润6103.82万元 [6][8] 涉事企业背景 - 津药药业主要从事甾体激素类、氨基酸类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产品覆盖70余个原料药品种和10余个剂型,国内销售覆盖近百个城市 [5] - 联环药业成立于1999年,产品涵盖泌尿系统类、抗组胺类等五大系列,2003年登陆沪市主板,近年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7.66% [7][8] 津药药业历史违规 - 津药药业第四次因垄断被罚,2021年以来包括下属公司已有三次被处罚记录 [1][4] - 2023年控股孙公司因固定氟尿嘧啶注射液价格和分割市场被罚2988万元,该药物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和多种癌症 [4] - 2021年因划分醋酸氟轻松原料药市场并固定价格被罚4402.26万元 [4]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药品领域反垄断执法,从严从重处理价格垄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2] - 监管部门明确表示听证意见不足以推翻事实认定,对联环药业的听证申请不予采纳 [7]
津药药业四年4起垄断被罚没1.7亿 时任代理董事长刘欣领罚60万
长江商报· 2025-06-16 09:23
反垄断处罚事件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津药药业等4家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经营者实施价格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3.62亿元 [1] - 津药药业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从最高9000元/公斤提高至13800元/公斤,涨幅超过53% [1][4] - 津药药业总经理刘欣因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被罚款60万元 [1][5] 公司高管变动 - 刘欣在2023年9月董事会换届时已不在公司高管名单中,当时年龄为55岁 [1][6] - 2021年6月张杰辞去董事长职务后,刘欣曾两次代行董事长职责 [6] - 公司先后由李静、徐华接任董事长职务 [6] 历史垄断行为 - 2021年4月公司因划分醋酸氟轻松原料药销售市场并固定价格被罚没4402.26万元 [7] - 2022年11月子公司天津金耀药业因滥用卡莫司汀注射液市场支配地位被罚2772.13万元 [7][8] - 2023年3月子公司天津天药医药科技因固定氟尿嘧啶注射液价格被罚2988.43万元 [9] 处罚金额汇总 - 4年来公司因4起垄断案件合计被罚没1.71亿元 [2][10] - 最新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垄断案中公司被罚没6919.24万元 [6] - 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4276.44万元和减免后罚款2642.8万元 [6]
国药现代:国药一心氟尿嘧啶注射液新增规格获批
快讯· 2025-05-28 16:49
药品批准 - 国药现代控股子公司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1] - 氟尿嘧啶注射液在已有规格10ml:0.5g的基础上新增两个规格10ml:0.25g和20ml:0.5g [1] - 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258091和国药准字H20258090 [1] - 上市许可持有人为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 [1] - 药品生产企业为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 审批结论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经审查,本品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批准增加10ml:0.25g和20ml:0.5g规格等申请事项 [1]
健友股份(603707):点评:生物药进入兑现期,看好向上拐点
浙商证券· 2025-05-15 2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注射剂国际化能力稀缺性和业绩弹性,第三大增长引擎高毛利生物产品线进入兑现期将驱动盈利能力提升 [3][7] - 2025Q1 原料药承压,制剂仍快速增长 [7] 报告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39.24 亿元(YOY - 0.20%),归母净利润 8.26 亿元(YOY + 536.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82 亿元(YOY + 566.00%) [1] - 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 8.85 亿元(YOY - 11.85%),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YOY - 52.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75 亿元(YOY - 56.05%) [1] - 2025Q1 原料药板块受客户采购策略调整影响,肝素原料药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51.61%,制剂业务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8.30%,国内制剂因部分产品续标收入阶段性承压 [1] 业务拆分 制剂业务 - 非肝素制剂放量驱动海外制剂增长,看好国际生物药大分子进入兑现期。2024 年制剂收入 30.50 亿元(YOY 10.05%),占比 77.74%;非肝素制剂 14.67 亿元(YOY 24.25%),占比 37.38%;美国子公司 Meitheal 销售收入 19.35 亿元(YOY 18.7%) [1] - 2024 年多个药品获 FDA 批准上市,2025 年 4 月利拉鲁肽获 FDA 批准上市,看好与国内优秀企业合作产品在海外市场商业化带来的弹性和确定性 [1] - 国内在集采增量加持下,基础肝素制剂及其他无菌注射剂产品市场拓展深入,2024 年国内制剂销售数量增长 15.7%,磺达肝癸钠注射液销售收入增长 103.18%,盐酸苯达莫司汀注射液销售收入增长 53.96% [2] - 2024 年中国市场新增 8 个药品批件,随着中美双报逻辑落地,有望在中国无菌注射剂领域高速成长 [2] 原料药业务 - 2024 年标准肝素原料药收入 7.87 亿元,收入占比 20.06%,肝素原料药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 2019 年超六成降至 2024 年二成附近,体现从传统原料药供应商到国际无菌注射剂企业的转变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65、0.90 和 1.22 元,2025 年 5 月 15 日收盘价对应 2025 年 16 倍 PE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923.59|4784.73|5985.88|7243.62| |(+/-) (%)|-0.20%|21.95%|25.10%|21.0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26.14|1057.01|1447.28|1976.77| |(+/-) (%)|536.09%|27.94%|36.92%|36.59%| |每股收益(元)|0.51|0.65|0.90|1.22| |P/E|21.10|16.49|12.05|8.82|[9]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 2024 - 2027 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涵盖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内容 [10] - 主要财务比率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指标预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