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聚合物

搜索文档
巨化股份(600160):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7-09 10: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制冷剂需求端为刚需消费,供给端为全球“特许经营”生产销售模式,产品价格持续稳步上涨;非制冷剂业务总体竞争激烈,含氟聚合物均价环比回升 [2] - 公司作为氟化工龙头,产业链布局完善、成本与配套优势显著,且财务结构健康,将受益于制冷剂长期景气度提升和氟化工产品需求增长 [3][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9.7 - 21.3亿元,同比增长136% - 1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5 - 21.1亿元,同比增长146% - 166%;二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1.61 - 13.2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61 - 12.31亿元 [2][4] 制冷剂业务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制冷剂销量15.46万吨,同比下滑4.19%;二季度均价40911元/吨,同比提升65%,环比提升9%;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6.7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1.97% [5] 制冷剂市场情况 - 制冷剂是空调、热泵刚需品种,中国三代制冷剂2024年起实行配额制,形成特定商业模式,价格呈超长景气周期上涨态势 [9] 非制冷剂业务情况 - 含氟聚合物四大主要品种近两年供需失衡,产业向专用化等升级;2025年上半年销售2.29万吨,二季度均价38446元/吨,环比+0.41%,同比+0.33% [16] 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优于大市”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14/48.23/51.70亿元,对应EPS为1.52/1.79/1.92元,对应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9/16.1/15.0X [3][20] 可比公司估值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投资评级 | 收盘价(2025/7/8) | EPS(2024) | EPS(2025E) | EPS(2026E) | PE(2024) | PE(2025E) | PE(2026E) | 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3379 | 三美股份 | 优于大市 | 48.31 | 1.27 | 2.62 | 3.02 | 33.52 | 18.44 | 16.00 | 4.47 | | 0189.HK | 东岳集团 | 优于大市 | 10.44 | 0.46 | 1.26 | 1.70 | 16.07 | 8.28 | 6.14 | 1.38 | | 平均值 | | | | 0.87 | 1.94 | 2.36 | 24.80 | 13.34 | 11.05 | 2.82 | | 600160 | 巨化股份 | 优于大市 | 28.79 | 0.73 | 1.52 | 1.79 | 33.23 | 18.94 | 16.08 | 4.32 | [2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指标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0655 | 24462 | 29538 | 32302 | 34563 | | 营业成本(百万元) | 17924 | 20182 | 21555 | 23143 | 24782 | | 营业利润(百万元) | 1087 | 2502 | 5407 | 6336 | 6796 |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944 | 1960 | 4114 | 4823 | 5170 | | 每股收益(元) | 0.35 | 0.73 | 1.52 | 1.79 | 1.92 | | 每股红利(元) | 0.29 | 0.16 | 0.46 | 0.54 | 0.57 | | 每股净资产(元) | 5.95 | 6.59 | 7.66 | 8.91 | 10.25 | | ROIC | 4.90% | 10.21% | 22% | 24% | 24% | | ROE | 5.87% | 11.01% | 20% | 20% | 19% | | 毛利率 | 13% | 17% | 27% | 28% | 28% | | EBIT Margin | 4% | 9% | 18% | 20% | 20% | | EBITDA Margin | 9% | 15% | 23% | 25% | 25% | | 收入增长 | -4% | 18% | 21% | 9% | 7% | | 净利润增长率 | -60% | 108% | 110% | 17% | 7% | | 资产负债率 | 31% | 36% | 35% | 32% | 30% | | 股息率 | 1.2% | 0.6% | 1.8% | 2.2% | 2.3% | | P/E | 70.8 | 34.1 | 16.2 | 13.8 | 12.9 | | P/B | 4.2 | 3.8 | 3.2 | 2.8 | 2.4 | | EV/EBITDA | 39.9 | 20.4 | 11.1 | 9.5 | 8.8 | [25]
巨化股份(600160) - 巨化股份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7-08 16:00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总产量2956023.26吨,同比增长5.12%[2] - 总外销量1648128.37吨,同比增长6.81%[2] - 总收入1171210.72万元,同比增长27.29%[2] 产品情况 - 氟化工原料产量602145.62吨,同比增长11.44%[2] - 外销量187526.53吨,同比增长11.72%[2] - 营业收入68059.20万元,同比增长23.16%[2] - 制冷剂产量285057.83吨,同比下降5.12%[2] - 外销量154588.31吨,同比下降4.19%[2] - 营业收入608652.07万元,同比增长55.09%[2] 价格数据 - 2025年1 - 6月氟化工原料均价3629.31元/吨,同比上涨10.24%[6] - 制冷剂均价39372.45元/吨,同比上涨61.88%[6] - 含氟聚合物材料均价38371.74元/吨,同比下降2.80%[6] - 含氟精细化学品均价63064.02元/吨,同比上涨20.87%[6] - 萤石均价3169.69元/吨,同比上涨4.49%[8] - 工业盐均价324.43元/吨,同比下降13.97%[8] - 硫磺均价1890.90元/吨,同比上涨75.44%[8] - 甘油≥99.5%均价5974.41元/吨,同比上涨60.44%[8] 市场情况 - 除制冷剂、食品包装材料外,其他主要产品增产增销[9] - 氟制冷剂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非制冷剂业务产品总体竞争激烈[9] - 主要原料价格涨跌分化较大,硫磺、甘油等同比价格大幅上涨[9]
梅兰集团:做绿色突围的“先行者”
中国化工报· 2025-07-01 10:51
核心观点 - 梅兰集团通过环保治理和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将环保压力转化为发展红利,成为氟化工行业标杆 [2][5][6] - 公司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从氯碱起家延伸至高端氟新材料,实现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升级 [15][17][18] - 智能化工厂建设是未来战略重点,通过5G+技术提升效率25%,目标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20][23][24] 环保治理与转型 - 2003年投资数千万元引进德国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后水质达国家地表水标准并建成厂内鱼塘 [5][6] - 2005年与世界银行签署CDM项目,累计获得碳排放交易收入31.5亿元,减少1.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6] - 废气处理设施升级后污染物减排70%以上,颗粒物年排放量从27.36吨降至4.19吨 [11][12] 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 - 2008年以全球最低成本建成R22生产装置,通过副产物氯化氢/氟化氢利用创造新增市场 [13] - 废催化剂回收装置将危废转化为高附加值贵金属氧化物产品,大幅削减危废总量 [10] - 九宏公司采用SPI自蔓延热解焚烧技术处理废盐,年减少5万吨填埋量并回用为原料 [10] 循环经济产业链 - 国内首创"氯碱-氯化物-制冷剂"一体化产业链,打破甲烷氯化物95%进口依赖 [17][18] - 副产氢气从直接排放转向氢能再利用,匹配区域氢能规划支撑碳减排 [19] - 九宏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第四代制冷剂项目(R1233zd等),抢占市场先机 [19] 智能化与未来规划 - 九宏公司投资1550万元建设5G+智能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5%和污染物100%达标排放 [24] - 部署DCS/MES/APC系统减少人工干预,能源监测降低吨产品综合能耗 [24][25] - 目标3年内建成无人工厂,通过AI优化装置运行减少三废产生 [20][23]
巨化股份(600160):控股股东股份增持实施完毕,三季度制冷剂长协价格落地
国信证券· 2025-07-01 10: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5][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控股股东增持彰显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信心,三季度制冷剂长协价格落地且零售价格预计持续增长,主流制冷剂品种价格上涨、景气周期延续,公司作为氟化工龙头将受益,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优于大市”评级 [3] 事项总结 - 2025年4月8日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巨化集团通过一致行动人巨化投资3个月内增持金额5000 - 10000万元,截至6月30日,巨化投资累计增持406.65万股,占比0.1506%,金额9996.86万元,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2][4] 评论总结 控股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增持彰显对制冷剂长期景气度认可及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4] 三季度制冷剂价格 - 部分空调企业三季度长协价格明确,R32相比二季度+4000元/吨,R410A +2000元/吨,预计主流产品三季度价格稳定增长,7 - 9月R32均价分别在5.3/5.3/5.4万元,R134a分别在4.9/4.95/5万元,7 - 8月需求或减少但企业有检修计划、出口有增量预期,R32价格高位偏强运行概率大,R134a配额消化企业挺价心态增强,9月出口需求释放市场或冲高 [4] 主流制冷剂价格走势 - 截至2025年6月27日,R22成交价格3.55 - 3.7万元/吨,R32企业报价5.2 - 5.3万元/吨、长协订单5万元/吨以上,R134a成交4.8 - 4.9万元/吨,R125平稳,R410a报价落实,R227报价涨至5.7万元/吨,行业进入淡季但需求旺季,头部经销商低价库存售罄,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6] 内贸价格情况 - 2025年6月,R22报价37000元/吨,R134a报价49000元/吨较上月+1500元/吨,R125报价46000元/吨,R32报价53000元/吨较上月+4000元/吨,R410a报价49000元/吨较上月+1000元/吨,R152a报价30500元/吨较上月+2500元/吨,R142b报价30000元/吨,R143a报价46000元/吨,R32两年来价格持续上涨,供给侧限制下制冷剂景气周期延续 [7] 投资建议总结 - 公司产业链布局完善、成本与配套优势显著,制冷剂配额居国内第一,含氟聚合物需求增长,公司自身内生效益增强,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41.14/48.23/51.70亿元预测,对应EPS为1.52/1.79/1.92元,PE为18.9/16.0/14.9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13] 可比公司估值总结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收盘价(2025/6/30) | 2024 EPS | 2025E EPS | 2026E EPS | 2024 PE | 2025E PE | 2026E PE | 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3379 | 三美股份 | 42.26 | 1.27 | 2.62 | 3.02 | 33.52 | 18.37 | 15.93 | 4.28 | | 0189.HK | 东岳集团 | 8.73 | 0.46 | 1.26 | 1.70 | 16.07 | 8.32 | 6.16 | 1.37 | | 平均值 | | | 0.87 | 1.94 | 2.36 | 24.80 | 13.34 | 11.05 | 2.82 | | 600160 | 巨化股份 | 24.74 | 0.73 | 1.52 | 1.79 | 33.23 | 18.87 | 16.02 | 4.16 | [14] 财务预测与估值总结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818百万元增至9127百万元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变化 [17]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从20655百万元增至34563百万元等多项利润数据变化 [17]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从808百万元增至7276百万元等多项现金流数据变化 [17]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从0.35元增至1.92元等多项指标变化 [17]
【机构调研记录】汇添富基金调研温氏股份、华谊集团
证券之星· 2025-06-17 08:12
温氏股份调研纪要 - 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6-6 1元/斤 肉鸡出栏完全成本降至5 5-5 6元/斤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1] - 2025年1-5月销售仔猪101万头 合作农户年均出栏规模约2000头 暂不考虑种猪委托养殖 [1] - 养猪业竞争优势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疫病防控效果良好 生产稳定 [1] - 中华土鸡行情低迷 预计下半年消费回暖 鸡价有望上升 [1] - 饲料基本自产自用 产能不足时少量外购 饲料成本是关键 通过多种方式控制成本 [1] - 出海计划处于观察阶段 积极推动养殖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1] - 实际控制人调整不会影响控制权稳定性 [1] 华谊集团调研纪要 - 三爱富2024年净利润2 75亿元 增长动力来自产品实物量上升 邵武基地部分产品产线逐步投产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 电子信息 航空航天等行业 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 [1] - 制冷剂专利逐步到期 公司布局新产线和工艺 保持工艺和渠道领先 [1] - PVDF市场规模有限 供应充足 公司产品有产业链和成本优势 [1] - 聚合物定制化产品较多 单个产品市场体量有限 整体稳定 持续寻找新应用新市场 [1] - 国内氟化工生产厂家包括三爱富 东岳集团 巨化股份等 国际厂商大金 科慕在国内有投资 [1] - 发布《2025年度估值提升计划》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 18元 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41 96% [1] - 与上海华谊就钦州项目签署同业不竞争协议 广西能化盈利后将评估转让 [1] - 持续跟踪B股政策导向和市场动向 反馈投资者声音 [1] 汇添富基金概况 - 资产管理规模9036 03亿元 排名10/210 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5151 41亿元 排名9/210 [2] - 管理公募基金数710只 排名7/210 旗下基金经理96人 排名7/210 [2] - 最佳表现基金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 近一年增长140 48% 最新净值1 72 [2] - 最新募集基金为汇添富沪深300ETF发起式联接A 认购期2025年6月3日至6月30日 [2]
【机构调研记录】西部证券调研顺络电子、华谊集团
证券之星· 2025-06-17 08:11
顺络电子调研要点 - 二季度订单饱满 产能利用率高 [1] - 汽车电子业务覆盖电动化和智能化场景 产品线宽泛 获得行业认可 发展前景良好 [1] - 数据中心业务为客户提供多种产品和解决方案 销售增速提升明显 [1] - AI手机增加对功率类电感产品的需求 提升单机元器件价值 [1] - 一体成型电感产品种类丰富 应用广泛 市场前景广阔 [1] - 行业壁垒高 为细分龙头 具备多项核心优势 [1] - 持续扩产和研发投入 短期内无直接融资计划 [1] 华谊集团调研要点 - 三爱富2024年净利润为2.75亿元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产品实物量的上升 [2] - 邵武基地部分产品产线已逐步投产或试生产 并送下游验证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调整 [2] - 未来增长动力来自现有产品 产业转移以及国产替代等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 电子信息 航空航天等下游行业 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 [2] - 制冷剂专利将逐步到期 公司在布局新的产线和工艺 持续投入 保持工艺和渠道领先 [2] - PVDF市场规模有限 预计近年市场供应充足 公司产品有产业链和成本优势 [2] - 三爱富聚合物定制化产品较多 单个产品市场体量有限 整体比较稳定 [2] - 现有产品在持续寻找新应用新市场 同时开发新产品 [2] - 我国氟化工生产厂家包括三爱富 东岳集团 巨化股份等公司 同时大金 科慕公司等国际厂商在国内亦有投资 [2] - 公司已制定并发布《2025年度估值提升计划》 在现金分红方面 公司长期以来重视投资者回报 [2]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8元(含税) 现金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1.96% [2] - 明确在广西能化实现盈利后 上海华谊根据评估确认价值转让给公司或指定主体 [2] - 公司持续跟踪监管层对B股的政策导向以及市场上B股公司的动向 [2]
氟化工:关注萤石资源和政策约束下制冷剂的高景气
信达证券· 2025-05-28 16: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市场对氟化工和氟制冷剂板块认知不足,氟化工上游萤石和制冷剂因供给限制脱离传统周期性,呈现高景气和抗周期波动属性;制冷剂受配额制度约束,竞争格局有望长期良好,三代制冷剂开启配额时代和景气周期,配额调整或改变企业竞争力 [14] 各部分总结 氟化工产业链 - 氟化工产品应用广泛,是化工行业中发展快、具高新技术和前景的行业之一,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中游为产品生产,下游应用于多个领域 [15] - 2017 - 2022年我国氟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增长,2022年达585.56亿元,同比上升32.26%;2024年总产值达500亿元且持续增长,2023年产量约402.8万吨,预计2027年接近507万吨,同比增长5.58% [15] - 氟化工产业涵盖无机氟化物、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等细分领域,氟碳化学品主要作制冷剂,无机氟化物催生新型氟化物需求,含氟聚合物有高端替代缺口,含氟精细化学品产值占比有提升空间 [16][19][20] 原材料 萤石 - 萤石是氟化工关键矿物原料,主要成分是氟化钙,上游是萤石矿,下游用于冶金、建材等,是制备氟化物化学品的关键原料 [24] - 2024年全球萤石总储量估计为3.2亿吨,主要分布在中国、墨西哥、南非和蒙古国;全球萤石产量趋于稳定,2024年为950万吨,中国、墨西哥、蒙古国和南非为生产大国 [26][30] - 我国萤石储量增长,2024年达8600万吨,较2021年增长105%,主要分布在江西、内蒙古等地;产能总体稳定,近年产量逐步上升,2022年达570万吨 [33][39] - 2020年下半年以来萤石价格波动上涨,中长期有望高位运行,供给受储量和安全环保要求限制,需求受制冷剂更新迭代和新能源新材料发展带动 [45] 氢氟酸 - 无水氢氟酸是氟化工基本化工原料,连接上游萤石和下游氟化工,2022、2023年用于生产制冷剂的比例分别为47%、50%;氢氟酸用于金属清理等领域 [49] - 2019 - 2024年我国氢氟酸产能从232万吨增长至345万吨,CAGR为8.24%,产量从163万吨增长至201万吨,CAGR为4.35%,开工率从69.92%下滑至58.24% [52] - 我国氢氟酸产能分布分散,内蒙古、福建、江西是产能大省,2024年产能占比分别为17%、16%、12%;2025年4 - 12月预计新增87万吨产能,产能将增长25% [55][57] - 我国是氢氟酸净出口国,近年出口量在20万吨以上,进口量几乎为0;2019 - 2024年表观消费量从138万吨增长至178万吨,CAGR为5.19% [58] - 氢氟酸生产等受国家管控,产能增长明显但释放不足,行业供应宽松,价格和价差有压力;2024年以来价格中枢抬升,2024年均价10436元/吨,同比增长5.93%,2025年5月中旬价格在11313元/吨左右 [63] 制冷剂 目前主流的制冷剂是2代和3代 - 氟碳化学品用作制冷剂等,氟制冷剂按环保程度用ODP和GWP值评估,分为四代,第一代已淘汰,第二代逐步削减,第三代正在发展,第四代尚未大规模应用 [65][66][68] - 制冷剂下游主要是冰箱、家用空调、车用空调等,我国通过多种政策支持家电行业发展,近年下游规模扩张,有望拉动制冷剂需求 [69][72] 二代制冷剂 - 全球范围内二代制冷剂逐步被淘汰,我国将于2040年完全淘汰,2025年总生产配额为16.36万吨,R22生产配额为14.91万吨,占比91.13%,相较2013年削减51% [81][82][85] - 受配额限制,我国R22产量减少,2019 - 2024年产量从52万吨削减至38万吨,出口量在9万吨上下波动,产量大于配额部分用作下游含氟新材料配套原料 [90] - 不同制冷剂消费结构有差异,2024年R22下游主要用于含氟聚合物生产,占66%,22%用于空调售后市场;2023年R142b主要用于聚偏氟乙烯生产,占50% [98] - R22价格供需共振下突破新高,2025年4月底达3.6万元/吨左右,未来有望维持高位;R142b价格近年大涨大跌,2024年3 - 5月中旬在2.7万元/吨左右 [102] 三代制冷剂 - 三代制冷剂处于淘汰初期,我国2024年冻结产能,2029年开始削减;2025年总生产配额为79.19万吨,R32生产配额为28.03万吨,占比35.40% [107][108] - 2020年前企业扩产争取配额,R32、R125产能分别保持在约50万吨、30万吨,行业开工率基本低于50%,整体过剩 [114] - 不同代系制冷剂消费结构有差异,第三代专注制冷领域,R32主要用于家用空调,占2024年消费量的70%,30%用于混配;R125有70%用于混配,30%用于灭火器 [123] - 2024年以来,配额管控下R32供应收缩,价格创近年新高,2025年4月底达近5万元/吨,其他三代制冷剂也有不同程度涨幅 [124] 含氟聚合物 - 含氟聚合物材料由含氟原子单体聚合而成,具有独特性能优势,如耐高温、耐酸碱等,广泛应用于通信、新能源等领域 [134]
昊华科技: 昊华科技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8:2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66亿元 净利润1105亿元 在9家氟化工申万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多项指标名列前茅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57亿元 同比增长1096% 净利润214亿元 同比增长2165%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目标 [2] - 2025年一季度氟碳化学品销售均价428万元/吨 环比增长4005% 同比增长4927% [6] - 中化蓝天2024年营业收入66602265万元 归母净利润4556106万元 超额完成年度业绩承诺目标 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 [6]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拥有13家国家级转制科研院所 具备丰富的技术积累与工程化经验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 [2] - "3+1"核心业务构建"研发机构+生产基地"研产贯通格局 产业布局覆盖全国多个区域 形成产业链横向耦合与纵向协同效应 [2] - 引入国际领先企业运营管理理念 通过对标行业准则和最佳实践 提升精益运营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2] 行业前景展望 - 化工行业有望复苏并保持温和增长 主要体现在供需格局改善 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 市场需求增长等方面 [3] - 制冷剂行业供给将更加有序 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 锂电材料 含氟聚合物 氟精细化学品需求量和价格有望回暖 [3] - 电子化学品整体用量将上升 高端制造化工材料保持产销两旺 工程技术服务迎来广阔机遇 [3] - 公司在高端氟化工 高端制造化工材料 电子化学品 工程技术服务等产业链上科研能力和转化能力深厚 [4] 市值管理措施 - 公司制定《昊华科技市值管理制度》 明确市值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机制 [5] - 积极研判综合运用股权激励 现金分红 回购 增持等多种方式强化市值管理 [5] - 持续聚焦四大核心业务 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努力打造国内领先 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先进化工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5] 制冷剂业务布局 - 中化蓝天HFCs配额总量位居国内前列 R134a生产配额国内第二 R125生产配额国内第三 [5] - 在四代制冷剂领域已拥有技术专利和技术布局 与汽车 空调等下游企业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5]
财报存虚假记载,ST联创遭罚60万元 实控人已被监管多次“点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3:25
公司违规行为及处罚 - 公司因收购上海鏊投股权事项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导致2017年至2019年半年度财报虚假记载 [1] - 上海鏊投2016年至2018年通过体外资金和虚假业绩虚增营业收入累计达8.9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累计达4.56亿元 [1] - 山东证监局对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李洪国罚款30万元并实施5年市场禁入,对副董事长邵秀英罚款15万元 [2] 公司实际控制人监管历史 - 实际控制人李洪国近年来多次被监管机构处罚,包括2022年5月收到山东证监局警示函和深交所通报批评 [2] - 2019年因未及时披露子公司华安新材增资事项,李洪国等高管被采取警示函措施 [3] - 2022年10月李洪国再次因2016年和2021年信息披露问题收到山东证监局警示函 [3] 公司经营现状 - 公司表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将加强内部治理和信息披露质量 [2] - 公司已形成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涵盖基础原料、制冷剂、聚合物和精细化学品 [3] - 2023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2.2%),归母净利润501.64万元(同比扭亏) [3]
新宙邦(300037):Q1同比增长明显,有机氟未来可期
长江证券· 2025-05-12 17: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明显,有机氟业务未来成长可期,公司具备电解液核心竞争力,预计25 - 27年归属净利润为12.1、14.6、18.6亿元 [6][7][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20.0亿元,同比变动+32.1%,环比变动 - 8.1%;归属净利润2.3亿元,同比变动+39.3%,环比变动 - 4.5%;归属扣非净利润2.2亿元,同比变动+20.8%,环比变动 - 9.0% [2][6] -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24.6%(同比 - 2.7pct,环比 - 0.4pct),销售净利率11.6%(同比+0.8pct,环比+0.3pct) [7][12] 业务分析 - 电解液方面,收入及利润率下滑或因电解液放量且景气承压;公司拟在马来西亚建设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总投资不超2600万美元,以满足东南亚市场需求 [7][12][13] - 有机氟化学品方面,受海外企业退出影响,全球电子氟化液市场供应切换,公司氟化液迎来增长空间;事业部相关产品需求稳定带动业绩增长,按“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策略完善产品种类,一代产品份额稳定,二代需求旺盛、销售高速增长,三代推广初见成效 [7] 激励计划 - 2025年公司拟授予1357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本总额7.5亿股的1.8%;考核年度为2025 - 2027年,业绩目标净利润为11、14、18亿元;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不超579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4197人)的13.8% [13]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847|9210|14275|1485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942|1205|1455|1859| |EPS(元)|1.26|1.60|1.93|2.4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