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搜索文档
本周电解槽中标项目有所突破,多地发布氢能支持政策
长城证券· 2025-08-07 14:20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4] 行业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氢能源指数收盘价为2240.56点,本周涨跌幅为-1.15%,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为26.10%[9] - 氢能源指数TTM市盈率为25.54倍,MRQ市净率为1.66倍[10] - 示范区域4N级以上高纯氢价格除上海地区外基本保持稳定,上海地区价格由2.7元/标准立方米降至2.5元/标准立方米[10] 个股表现 - 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禾望电气(28.15%)、西菱动力(22.60%)、天沃科技(20.32%)、ST迪威迅(13.72%)、大元泵业(12.29%)[13] - 周跌幅前五的公司为凯美特气(-9.95%)、ST新动力(-9.39%)、中钢天源(-8.87%)、亚普股份(-8.62%)、恒勃股份(-8.23%)[14] 电解槽数据 - 本周累计中标项目10个,规模总计640MW,其中电解槽中标项目3个,制氢规模总计128000 Nm³/h[15] - 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5MW混联模组采购项目分为2个标段,采用碱性-质子交换膜混联制氢系统[15] - 西班牙Técnicas Reunidas和中国石化联合体获得沙特阿拉伯4吉瓦绿色氢制氨项目前端工程设计合同[16] FCV数据 - 2025年6月燃料电池车产量新增188辆,环比减少24.80%;销量新增251辆,环比增长52.12%[19] - 2025年1-6月燃料电池车累计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1%;累计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4%[19] - 2025年1-6月燃料电池专用车累计装机量1246.67MWh,燃料电池客车新增装机量环比增长3226.50%[21] 行业动态 - 中国首台氢内燃机整车在河北沧州投入运营,采用玉柴YCK05H燃氢发动机[32] - 成都新都区计划投放3000辆氢能共享单车,注册用户已超20万人[32] - 新加坡首个氢能数据中心采用SOFC燃料电池技术,计划2026年投入运营[33] - 全球首台船用氨燃料二冲程发动机成功安装[33] 政策与公告 - 国家能源局计划两年内完成14项氢能标准制定[34] - 氢能全产业链条纳入国务院2025绿色金融支持目录[34] - 贵州将氢能装备列为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培育方向[34] 公司动态 - 杭氧股份与龙泽能源、氢枫联合成立氢能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35] - 绿洲清能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赛科基金领投[35] - 三一氢能、阳光氢能预中标襄阳4200Nm3/h光伏制氢项目[36] 核心观点 - 电解槽项目中标数量增长,技术层面有所突破,建议关注电解槽中标能力较强的公司[37] - 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建议关注具备输氢能力的企业[37] - 氢能单车项目招标有所突破,建议关注创新FCV相关的氢车企业[37]
四川自流井区加快打造氢能产业新高地
新华财经· 2025-06-22 14:07
氢能产业链发展 - 自流井区加快打造氢能产业链条,涵盖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储氢井等装备制造 [1] - 2024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9.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 [1] - 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2.42亿元,占地121亩,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检测中心、科研中心等 [1] 园区建设进展 - 东方锅炉电解槽标准化厂房主体已完工,综合楼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8月底主体结构封顶 [1] - 整个园区标准化厂房计划2025年底全面建成交付 [1] - 先期引入东方锅炉电解槽装备制造、亿华通氢能装备制造、氢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示范项目 [1] 产业生态布局 - 构建"东锅片区+国际陆港片区"两园协同、"龙头+配套+场景"一体的产业生态布局 [2] - 东锅片区以东方锅炉为核心,布局节能环保装备、化工容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 [2] - 已建成东方锅炉45-90兆帕高压储氢设备生产线,投运川南首个氢能重卡物流园(12辆49吨级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2] 政策与研发支持 - 自贡市纳入四川"成德自攀"氢能产业集群(2025-2027年) [2] - 《自贡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落地实施,提供全链条支持体系 [2] - 成立四川西南氢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聚焦装备制造领域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2] 投资与产能 - 2024年完成工业投资总额10.4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3.14亿元 [2] - 空气预热器换热元件数字化生产线厂房及配套办公楼已完工,预计2024年8月投产 [2]
中原内配:目前泰国工厂建设有序推进中,预计气缸套产品三季度开始投产
巨潮资讯· 2025-06-06 18:33
泰国工厂建设进展 - 泰国工厂机加工和铸造产线正在建设中 气缸套产品预计三季度开始投产 [2] - 公司根据业务拓展需求 后续将在泰国工厂建设其他产品生产线 [2] - 2025年3月公司向泰国公司增资41 000万泰铢 泰国工厂总投资额由不超过人民币2 1亿元增至不超过人民币3 5亿元 [2] - 增资后泰国工厂设计规划调整为建设铸造生产线4条 气缸套加工生产线18条 气缸套年设计产能700万只 [2] 核心产品与产能规划 - 公司核心产品分为四大板块 内燃机关键零部件(气缸套 活塞 活塞环 轴瓦) 汽车电子涡轮增压器电控执行器 制动系统复合制动鼓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 [2] - 子公司恒久制动的双金属制动鼓二期项目预计今年6月下旬完成机加工产线调试并投产 达产后制动鼓年产能将提升至140万只 [2] - 当前该子公司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市场需求旺盛 新产能将有效满足订单增长需求 [2] 战略合作与新兴领域布局 - 公司近期与阳光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在氢能装备制造 制氢加氢设施建设 氢能车辆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重点推进河南省内氢能基建与场景落地 [3] - 关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公司将关注行业趋势 结合业务需求探索合作机会 [3] 经营优势 - 公司依托高端科研平台 精益化成本控制 大客户开发能力及高效团队管理实现毛利率稳定性 [2]
中原内配“牵手”阳光电源子公司 拓展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21:20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中原内配与阳光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优势互补 [1] - 阳光新能源是阳光电源控股子公司 主营光伏新能源电站设备及系统服务 [1] - 中原内配是全球气缸套龙头企业 产品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1] 公司业务布局 - 中原内配在内燃机核心零部件市场占有率领先 同时布局汽车电子和制动系统领域 [1] - 公司已构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五大氢能产业格局 坚持双线并行发展路线 [1] - 阳光新能源及其母公司在氢基能源投资和装备制造领域持续加大投入 [2] 合作项目细节 - 双方将建设100MW风电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一期50MW [2] - 计划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深度合作 共同开拓市场 [2] - 将在河南省内合作推进制氢站、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2] 合作预期效益 - 合作将提升公司绿色电力消费 降低用能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 [2] - 通过绿电长协进一步降低能源成本 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例 [2] - 有助于加快公司能源结构转型 实现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3] 战略意义 - 合作将推动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及氢能产业项目开展 [3] - 双方将发挥技术、市场、资源优势 深化氢能领域合作 [3] - 有助于公司全面拓展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3]
下好未来产业发展先手棋
经济日报· 2025-05-18 05:49
金华市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 未来5年将实施五大工程:未来产业前沿技术"萌芽"工程、旗舰平台"苗圃"工程、标杆企业"育林"工程、应用场景"沃壤"工程、投资基金"春雨"工程 [1] - 聚焦成长型与潜力型产业赛道,涵盖通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新型显示、氢能与新型储能、低空经济、量子信息等领域 [1] - 截至2024年金华市规上工业产值达7250亿元,拥有18个超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其中新能源汽车、光伏、纺织服装和现代五金4个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元 [1]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浙江氢途科技有限公司建成综合基地,具备年产5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能力,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产品配套国内30余款车型 [2] - 金华首条氢燃料公交车示范线开通,婺新油氢合建站运营,弥补加氢终端供应设备市场空白 [2] - 婺城区明确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动工具、轻量化新材料3条产业链为重点发展方向 [2]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 - 金华市打造涵盖政策支持、人才输出、技术创新、资本支撑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3] - 依托金华科技城、义乌科技城等创新资源集聚区,建设新型孵化载体和未来产业专业园,培育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3] - 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推动未来产业前沿技术研究与学科交叉融合 [3]
福田汽车首次发布ESG报告
财经网· 2025-04-29 15:07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总销量61 4万辆 连续多年稳居行业榜首 其中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34 98% 海外出口15 3万辆 连续14年保持第一 [3] - 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 3万吨 较基准年减少17 71% 相当于种植63万棵树 已有6款车型获商用车首批碳足迹标识认证 [3] 新能源与低碳战略 - 推进"EPMES"双碳工程 围绕能效 产品 制造 生态 体系五大路径 目标2028年碳达峰 2035年核心工厂碳中和 2050年全价值链碳中和 [3] - 氢燃料技术实现突破 自主研发30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效率达63% 质量功率密度811W/kg 具备-35℃极寒启动能力 [4] - 补能生态布局充电 氢能 换电 微电网四大技术路线 计划投建补能场站100个以上 新增充电桩近2000个 充换电电量增长超1 2亿度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1 2亿元 依托"1+2+9+3+3"全球化研发网络 制定国标21项 申请专利634件(发明专利231件) [4] - 车联网整合578万条用户数据 290万台车辆信息等 构建大数据模型 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基座实现超2300万工业标识解析 [6] 供应链与制造管理 - 联合头部钢厂研发绿钢 协同供应商低碳转型 10个单位通过ISO14001认证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86% 中水回用近4万吨 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3] - 实现废弃物减排1429 5吨 对电机 电控等零部件进行返厂再制造 [3] 国际化与员工发展 - 推进海外"GREEN3030"战略 构建本地化研发 制造 服务闭环的全链条出海模式 [6] - 2024年员工培训覆盖率100% 培育7位全国技术能手 14名北京市高级技能人才 提供住房保障 健康关爱等多维度福利 [6] 未来战略方向 - 立足"全面新能源化 全面智能化 全面国际化" 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商用车产业格局 目标2050年全价值链碳中和 [7]
中原内配: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新兴产业板块增长亮眼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22:0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10亿元,同比增长15.5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34.37% [1] - 扣非后净利润1.91亿元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 [1] 核心业务 - 气缸套销量6881万只,同比增长19.29%,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2] - 乘用车缸套销量增长显著,尤其是为比亚迪、理想汽车等新能源车企配套的增程式发动机缸套 [2] - 电控执行器产销量分别增长35.29%、23.41%,销售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21.16% [2] - 电控执行器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打破外资品牌垄断 [2] 新兴业务 - 双金属制动鼓销量同比激增366.67%,销售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472.81% [2] - 双金属复合制动鼓凭借轻量化、高耐磨性等技术优势抢占重卡市场份额 [2] -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首次实现批量交付,配套焦作市氢能渣土车示范运营 [2] - 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核心零部件产线建设加速推进 [2] 商誉减值 - 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2亿元,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3] - 商誉减值完成后,有利于降低公司未来的财务风险 [4] - 商誉减值不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现金流等基本面指标产生影响 [3] 股东回报 - 实施了股份回购计划,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3] - 提出未来3年分红规划,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 [3] 未来展望 - 2025年经营目标:气缸套销量不低于7240万只,制动鼓销量不低于141万只 [4] -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实现工艺改进,提升子公司经营管理体系 [4] - 构建"汽车发动机及车身零部件"与"氢能源动力系统及零部件"双线并行的战略目标 [4]